北京到哈特福德机场: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46:25
2009年11月23日 10:47:00   来源:中国出版网
感谢“强素质 作表率”主题讲坛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是10月31号,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借此机会汇报一下我学习毛泽东诗词的心得体会,也籍此缅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
下面,先汇报我解读毛泽东诗词的基本框架,概括来说就是“一二三四五”。
一就是一个背景;二就是两个代表;三就是三个特点;四就是四个佐证;五就是五个来源。由于时间关系,我侧重讲前面两个问题的部分内容。先讲“一个背景”,就是今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重新来研究毛泽东诗词,走近毛泽东。
先从法国传记作家菲力普·肖特的《毛泽东传》的尾声说起。这本书是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全书60多万字,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这么说的,“毛是同整个欧洲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上的、居住的约1/4人类的无可争辩的领袖,他掌握着只有中国历代那些最威严的皇帝才能与之相比的权力,在中国历史上,短短一代人的时代所发生的浓缩的变化,需要西方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毛具有多方面的卓越才能,他是幻想家、政治家、天才的政治军事战略家、哲学家和诗人”。这就是西方世界对毛泽东的基本评价。
再看国内。梁漱溟评价毛泽东有三句名言。梁漱溟号称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也号称是反对阶级斗争的第一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人,是毛泽东半辈子的挚友和辩友。他在毛泽东去世以后说了三句评价毛泽东的名言,一句话说“影响20世纪的中国的有三个人,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第二句话说“毛不只是一个毛,是有多个毛”,这说明毛泽东的性格是多个侧面,他的性格是丰富的,是复杂的,是变化的。第三句话说“毛的功劳最大,错误也最大。没有最大的功劳就不可能有文化大革命”。这三句话可以说都是言简意赅的,今天也没有时间解释,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再说毛泽东离开我们33年以来,中国大陆对他评价的一些变化。
首先一个阶段,也就是说从1976年到七十年代末这几年变化不大,还是“两个凡是”,显示民族巨大的思维惯性。第二个阶段,是变化比较大的八十年代,以思想解放运动为标志,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时候人们眼中看到更多的是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看到的是非神的一面,人的一面,普通平凡的一面,有局限的一面,甚至是犯错误的一面。第三个阶段,就到了九十年代,有个现象很奇怪,突然之间,我发现首都很多出租车挂毛主席像。我那个时候很纳闷,我想是不是中央又发通知了,全国总工会下文件了?后来看一个外国人写的《毛泽东传》的解释,说90年的春天在广州街头发生一起车祸,八车连环相撞,七个司机重伤,只有一个司机安然无恙,为什么呢?一看车里挂了一个毛主席像,从此这个说法不胫而走,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然后司机们纷纷请毛主席像。人们觉得毛泽东还是有点神,至少希望他能保平安。
“毛泽东热” 还在持续升温。2005年,以全国妇联牵头的六家单位在中小学生里面搞了一个调查,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调查结果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父母亲。全国妇联关注的是父母亲怎么会成为中小学生心目中的第二位英雄。我关注的是毛泽东何以成为第一位的英雄,因为今天的中小学生懂得多少毛泽东啊?我觉得值得研究,但更值得庆幸。原来我想,现在的小孩儿、年轻人不懂毛泽东。但是我错了,去年9月25号的《文汇报》上有一篇报道:《伟人帖何以风靡校园》。何谓伟人帖,通过大学生在网上的点击率,评选中国历史二千多年以来十大伟人,最后选出了孔子、屈原、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鲁迅、宋庆龄、秦始皇、梁启超等十人,这个帖名就叫《中国十伟人我们崇拜你》,而且每个伟人都有入选理由,用标志性的大事,概括其一生功绩与影响,那些理由是大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且写得很精当:比如,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共和之父,推翻帝制,今天中国的很多城市的街道、公园以他的名字命名;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在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富起来。但是写毛泽东的时候是这么写的,说“毛泽东以他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没有说具体事情,连缔造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也都没说。在他们看来,毛泽东是不能用任何一个事情涵盖他的,他要远远大于所有的事情,而且这一表述颇得毛泽东文风的精髓,非常浪漫大气。由此我觉得今天的大学生对毛泽东的认识是很到位的。
我说这些什么意思,就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世界对毛泽东又开始重新认识。当然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解释这些现象。但是我觉得,特别是在今天中国的社会背景下,毛泽东的平民意识、草根意识、均富思想比如说西方人对毛泽东的评价,,包括毛泽东缀满补丁的睡衣都使我们感叹唏嘘、浮想联翩。
2007年1月3号下午,我看凤凰卫视台的《冷暖人生》,陈晓楠采访刘思齐,刘回忆1949年10月中旬,新中国成立半个月以后她和毛岸英结婚。我用八个字概括,前四个字是“规格极高”。规格极高就是当时五大常委,毛、刘、周、朱,还有任弼时。当时任弼时病重,毛泽东说任弼时就不要惊动他了,其他四个人毛、刘、周、朱都携夫人出席他们的家宴也就是婚宴。后四个字是“用度极俭”。吃的是家常便饭,新郎新娘没有新衣服,是李讷用红绒布剪了一朵花贴在刘思齐胸前,以示喜庆。吃完饭以后,四大常委去开会了,小俩口儿到紫光阁去看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回来会也开完了。毛泽东在里屋等他们,拿出一件黑呢子大衣说,“岸英你结婚我没什么礼物送给你,这件大衣是重庆谈判的时候买的,今天就把它作为你的结婚纪念送给你。”刚递给毛岸英,一看刘思齐,毛泽东尴尬了,觉得给儿子送了一个礼物,儿媳妇倒没有。他想了想说,你们晚上就把它当毯子盖,这样的话你们两个就都有份了。作为开国领袖清贫如洗,古今罕见。这都是我们怀念毛泽东的重要理由,但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在我看来,毛泽东首先是伟大的民族英雄,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对外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除少数局部的战斗取得胜利之外,总是打败仗。打了100多年,民族自信心不断下滑,按照鲁迅的说法,失去了自信力,就是这个民族没有自信力了,一盘散沙。那么这个下滑什么时候停住的呢?应该说是抗日战争,由于统一战线和民族团结,加上国际和平力量的支持,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后就是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到抗美援朝,把美国人打趴下了。美国虽然称霸世界,但是立国200多年来,打了两次败仗都败在了毛泽东手里,一个在朝鲜,一个在越南。为什么在越南也是败在毛泽东手里?据披露,60年代中后期,最多时有32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越南抗美援越。我原来所在的高炮部队就在越南打了两年美国飞机,所以美国人是真怕毛泽东。再然后就是毛泽东亲自决策勒紧裤带搞出了“两弹一星”,使中国跻身大国行列。
过去我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觉得还应该加一句,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之谓也。任弼时在延安说过,有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幸事。解放战争时期,决定部署主要是毛泽东,调兵遣将主要是周恩来。他们经常是几天几夜不脱衣服睡觉,实在不行了就眯一会儿,肚子饿了就把手往后一伸。李银桥的描写很生动啊,伸个手就表示要吃东西了。那么给他一块地瓜土豆两口就吃掉了,喝点水又开始了。所以任弼时说这个话,不仅是指毛的思想、智慧和谋略,还有他过人的胆量、精力和体魄,否则指挥不了三大战役。李银桥曾回忆,平津战役即将结束的一个早上,在给毛泽东梳头的时很惊讶地发现了一根白发,毛主席拿在手里看了看说,我看用它换来三大战役的胜利,值了。再说1948年,毛泽东召粟裕到西柏坡面授机宜。两个湖南老乡吃着辣椒侃大山,毛对粟说1947年孟良崮一战,你能干净利索地歼灭整编74师,当时有两个人没想到哇。粟脱口而出:“蒋介石”,毛说还有一个呢?“陈诚”,毛说“不足挂齿”。“白崇禧”?毛说“何足道哉”。“何应钦”?毛说“离题万里了”。“那还有谁呢”?毛大笑:“那就是我毛泽东啊”。这也是毛泽东的一种领导艺术,表扬粟裕,表扬得很巧妙,很艺术。由此可见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和伟人魅力。
回到毛泽东诗词,郭沫若有诗云:“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说的是毛在治理军国大事之余写点诗词,就足以称得上是诗词泰斗。其实不光是诗坛泰斗,在世人眼中,他首先是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治大国如烹小鲜,谈笑间引导世界风云。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深居简出,常常让一些大国政要,像尼克松、田中等到书房见他。最近我读到外交部王殊的文章,回忆1975年10月前西德总理施密特访华时候的情景。那时在西方的大国的政要眼中,毛泽东的神圣、神秘让他们佩服、崇拜。他们来华访问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有没有受到毛的接见和接见时间的长短。毛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施密特45分钟,以至他从中南海出来后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兴奋犹如孩童。再说一例。去年11月18日胡锦涛访问古巴,劳尔·卡斯特罗跟他一见面,就用中文唱了一段《东方红》,唱得纯正标准,凤凰卫视评论说,这是唱中国歌唱得最好的外国元首。我要再加一句,这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个外国元首唱另外一个国家歌颂该国元首的歌,这是毛泽东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关于“一个背景”的问题就讲到这里。现在讲第二个问题“两个代表”。
第一,毛泽东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代表,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代表。这可以一分为三,第一,毛泽东是中国农民之子。去过韶山的人都会对毛泽东故居印象深刻。根据20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土改标准,毛泽东家里划为富农。以我在农村的体验,那时的富农是中国传统中最本分、最勤俭甚至是吝啬的人,才可能在那时创下那么一份家业。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就是一个勤俭、吝啬的人。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父亲,毛家才能有这个家业供毛泽东读书。这种家庭主要是耕读传家。追根溯源,毛泽东的平民意识、草根意识即由此而来,因为他是典型的中国农民之子。
第二,毛泽东是中共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历任中共领袖少有农民出身。为什么强调此点,因为此点与中国革命重大相关,所谓中国国情一是农民,二是农村。如果不了解中国农民和中国农村就不能说懂得中国国情,历史最终选择了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选择也是中国国情的选择。因为毛泽东和中国农民感同身受,他深刻地洞察中国的农民最迫切的要求和愿望,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共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包括他1927年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对农民的革命要求体察的是何等透彻和深刻。周恩来1957年对他领导的上海起义有一个反省,说:“我负责领导起义,但是缺乏斗争经验,对政治动力理解不足。我是一个出身封建家庭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联系很少,因为我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我的革命生涯是在国外开始的,革命知识有限,仅仅是些书本知识。”这是英国的迪克·威尔逊在他的《周恩来传》里引用的周恩来的一段话,接着他分析到:周恩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将不得不由一个农民领袖来领导,这个人知道农民是如何生活的,并且清楚他们在想些什么。
第三,毛泽东是把马列主义本土化、中国化,极而言之就是农民化的杰出代表。用经典的表述就是说,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表现形式就是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的理论升华和集体智慧的结晶。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苦难深重,治国主张纷纷攘攘,斗争形势错综复杂,革命领袖群雄逐鹿,为什么唯有毛泽东能高瞻远瞩,抓住中国革命之要害?为什么像陈独秀这样的新文化运动旗手遇到武装斗争就手足无措?为什么像瞿秋白、王明等的共产国际培养的理论家一遇到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就茫然失策?原因就是毛泽东比他们更懂得农民、更懂得中国、更懂得实践。
众所周知,在我们党的历次路线斗争中,那些代表性人物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张国焘、王稼祥、博古、王明等都是留洋回来的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而毛泽东是长沙第一师范毕业的,中专学历。但是,一方面毛泽东熟悉农村,熟悉农民,大量的语言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来自乡间俚语,来自于一种中国农民式的生存智慧;
另一方面,毛泽东熟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经史子集、诗词曲赋,特别像《离骚》、《九歌》、《庄子》、《昭明文选》、《韩昌黎集》等重要经典,可以说烂熟于心。以毛选四卷为例,其中的引文、成语、典故,引自《左传》48条、《史记》42条、《孟子》26条、《论语》22条、《礼记》14条、《尚书》13条、《诗经》9条等等。这种童子功使毛泽东受益匪浅,讲话作文常常是纵论古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
1965年2月13日,毛泽东在春节座谈会上和作家诗人们纵论文学史,进而谈及状元问题。他说:“历史上的状元出色的没有几个,唐朝的李白、杜甫两大诗人都不是状元,出色的状元只有文天祥。柳宗元、韩愈,出身翰林,但是二流。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罗贯中、蒲松龄等都不是状元。”毛泽东不是状元,也不是名校毕业。 所以我说三个不等式:第一,学历不等于学问,学历高学问不一定就大。第二,学问不等于能力,这点更重要,就是满腹经纶的人,他的实际运作能力可能非常小,甚至成反比。第三,能力不等于天赋,最高的境界是天赋。毛泽东就属于学历较低,学问很大,能力极强,天赋更高的天才。毛泽东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论者,他曾说过:“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的将士绝大多数没有进过什么学校,没有读过多少深奥的兵书,但是仍然是经常打胜仗,最后消灭了蒋介石庞大的军队”。同时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有两句批评,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切中要害,他说:“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瞧不起谁,文人相轻。”毛主席说的这两点,是中国不少知识分子的通病。王明们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套用苏联经验,远离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与中国农民相去甚远,隔膜何深,怎么能是毛泽东的对手呢?毛泽东强调实践第一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两手都很硬。这是第一个代表。
第二个代表,毛泽东是承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毛泽东当然吸收了西方先进思想,如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和研究辩物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确立了马列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等,但我觉得,毛泽东更多地还是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从他四五岁开始发蒙,这一辈子读了将近八十年的书,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日理万机都真正做到了“三上”,枕上,厕上和马上。现在有案可查的是毛泽东最后的读书时间是1976年9月8号5点50分,这时离他去世不到24小时,已进入弥留之际,他清醒过来最后听了7分钟的书,再度昏迷直至去世。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到死。别说一个伟大领袖,就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学者又有几个人能像毛泽东这样嗜书如命呢?
毛泽东是真学真懂,烂熟于心,信手拈来。举一例:就是今天的中央党史档案馆里,保存着毛泽东手书的古诗手迹一共是117首,其中书写的二千多年来58个大诗人的重要作品,包括屈原、李白、李贺、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等等。他是在什么情况下书写的?毛泽东的办公桌旁边有一个大书案,工间休息,他就到大书案前提起笔来默写,包括《离骚》、《长恨歌》、《琵琶行》等古典长诗。一直到他七十多岁了还是如此。
再说1974年,81岁的毛泽东已患了严重的白内障,但是他又不肯离开书本,需要一个侍读。条件是口齿清晰,古文功底好,年纪适中,政治可靠。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汪东兴从北大中文系经过了解选了一个名单,当念到芦荻的时候,毛泽东略作沉吟说,那就让芦荻来试一试吧。为什么选中芦荻?芦荻,女,时年44岁,并非学界名流,但是1963年她在人民大学时曾跟着冯其庸编过《历代文选》,其中《滕王阁序》、《枯树赋》等几篇是她选编的,这几篇也是毛泽东喜欢的文章,觉得她编著得不错。这时芦荻刚从人大调到了北大,她和毛泽东有缘啊,那天晚上汪东兴直接把她拉到中南海,拉到毛主席书房。毛泽东首先问,你会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吗?不等她回答,毛泽东自己开始朗声背诵起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笑着问你的名字是不是从这里来的呀?然后毛泽东从刘禹锡开始说起,又背刘禹锡的《陋室铭》、《竹枝词》,谈到三国的阮籍、南朝的庾信。毛泽东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然后说该你讲了,你就讲讲庾信的《枯树赋》吧。芦荻的基本功还是不错,然后就背。引起毛泽东更高的兴致,又背江淹的《别赋》,还有《触詟说赵太后》,然后毛泽东自己在屋子里踱步,到了凌晨一点,大夫劝他说主席太晚了,你应该休息了,但是他们又谈了一个多小时,那一次,谈到凌晨三点多,这是他和芦荻第一次见面。对芦荻来说,古典诗词、散文是她的专业,点到哪儿背到哪里,但是二十四史就超出了她的专业范围,况且是四千万字,经常会碰到一些生僻古字,这时芦荻就要去查字典,毛泽东就故意跟她开玩笑,说你怎么不念了,往下念往下念。芦荻只好说:“主席对不起,有一个字我不认识,我要查一下字典。”毛主席立马脱口说出此字,让芦荻在窘迫之中万分惊讶、万分敬仰。有这种经历的岂止芦荻一人。
毛泽东的书法广采博收、汪洋恣肆、自成一体,世所公认,在此从略。再说毛泽东酷爱中国传统戏曲。今天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还保存着毛泽东生前爱看的传统戏曲唱片、磁带2000多盒张。他看戏时往往沉醉其中,不可自拔,这既是毛泽东的性情使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然。
在我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有四性:稳定性、超越性、穿透性和覆盖性。前几年,连战、宋楚瑜、郁慕明、李敖由台湾省来大陆,不管他们谁发表演讲,都是尽量地多引用或者背诵一点唐诗宋词。为什么呢?因为唐诗宋词是好东西,《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好东西,国民党说好,共产党也说好,毛泽东喜欢,蒋介石也喜欢,这就是文化的超越性和稳定性,超越于党派之争,稳定于意识形态之上。不管党派之间意识形态如何尖锐对立,一旦追溯到中华传统文化,就比较认同了,同源、同文、同种,从这个意义上说,去中国化是完全徒劳无益的。
我们再讲个穿透性,举个例子:比如说南唐李后主,这个人皇帝当得很窝囊,政绩、人品可能都无从谈起。但是没关系,只要有一首《虞美人》足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流就流了一千多年啦。我想只要汉字不灭,这些美妙诗词歌赋就会伴随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地流传下去。
再说一个覆盖性的例子。比如说古代战例,巨鹿之战、淝水之战、长勺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除了军事学家,一般的老百姓可能比较熟悉的是赤壁之战,因为什么呢?因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之前因为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今天的湖北其实有几个赤壁,都在考证,都在争论,都说自己的赤壁是当年打仗的赤壁,这个没关系,文化赤壁已经名扬天下。
文化的穿透性、超越性、稳定性、覆盖性是一种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所谓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就是名山事业,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啊。大人物都有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乾隆号称是传世3万首诗,也可以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高产诗人,尽管很多诗是别人代笔,他为什么要搞那么多诗,他就是为了传世,但诗歌不是以量来传世的,所以乾隆的诗基本上是湮没无闻。但是乾隆御笔帮他起了作用,我们的名山大川到处都是乾隆御笔,你想躲都躲不开。再有就是曾国藩家书,我觉得曾国藩家书写到后来他也有这种想法,家书是给家人看的,但也是写给天下人看的,也是写给后人看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如此完整的曾国藩家书。再一个胡适,胡适日记本来也是很私密的,但是我想他在写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要给天下人看,要给后世人看。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如此完整、完备的胡适日记。这就是大人物或者名士的这种文化意识,那么毛泽东更有这种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他对文化的重视超乎寻常,他有三个经典表述:
一是,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是很著名的一条语录;二是在长征路上,多次轻装简从,包括他身边的人也劝他,说这个文房四宝、砚台,背着太沉了,是不是把它丢了,到哪里找一个碗,弄一个缸不一样写吗?毛泽东说文房四宝一定要背着,我要用我的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国民党;三是表扬丁玲,《临江仙》写了“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就是说你这支笔相当一支军队。
1961年冬天的一天,毛泽东刚写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心情愉悦要与人分享,逮住进来的卫士张仙朋,问:你知道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吗?然后把自己这篇文章给他背了一遍后说了一句话:“人们常说虎死了留皮,人死了留名。我这个人啊,只要给人民留下点文就行了。”为后世留文,是一个伟人的想法,更是一个文人的想法。我想,名山事业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宗教。我们常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但是我觉得名山事业就是中国文人的宗教。所以才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以才有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
晚年毛泽东对自己的立德、立功、立言——我们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不朽,有一个自我总结,讲了一段话:“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是可以论定吧。我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跟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都没有完,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这可以看作是毛泽东的临终遗言或者政治交待。
第一件事情,所谓立功。充满自信,毋庸置疑,无可辩驳,成立了新中国。就像毛泽东一辈子喜欢的《三国演义》里面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海峡两岸早晚得统一,这就是时过境迁,或者叫与时俱进。这件事情我们存而不论。
第二件事情,所谓立德。就是毛泽东企图通过文化大革命,实现天下大同,人人平等,但是事与愿违,铸成大错。情况复杂,姑且不论。
那么就剩下第三件事了,所谓立言。我们说首先想到毛选,但是毛选让我来说,它真是集体智慧,尤其到了延安以后,像陈伯达,像胡乔木,像田家英,这些人都参与了很多重要文章的起草,包括后来的润色。在延安以前的,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的文章是他自己写的;到了延安以后,应该说观点、基本思想是他的。再举个例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文章,这是五十年代毛泽东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是胡乔木根据毛泽东四次讲话整理出来的,然后发给驻京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各省市书记,在一百个人里面征求意见,以胡乔木为首的小组改了11稿,毛泽东自己改了2稿,前后一共改了13稿,1957年6月19日发表在《人民日报》。
真正是毛泽东个人化的、心灵化的、情感化的是他的诗词。诗词谁也代不了笔。在我看来,诗词在毛泽东心目中地位是很高的,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毛泽东不在意他的诗词,纯粹是一种业余爱好,随便写写,不好就扔,如《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他扔在纸篓里,被田家英捡出来的等等,我相信这个细节,但我并不据此认为毛不重视他的诗词,只是觉得还没有写好,还需精益求精。他生前之所以只公开出版了一个37首诗词的版本,就是因为他太过重视而导致推敲不定,犹豫再三而终无定论。毛泽东一生杀伐征战、决断无数,但是在修改自己诗词时却谨小慎微、患得患失。举一例,就是《沁园春·长沙》,这是他的代表作,是经过他钦定后公开发表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所熟知的是“层林尽染”,但是你去看毛泽东的手迹,却是“层峦尽染”,山峦的峦,而不是树林的林。“层林尽染”固然很好,但是层峦叠嶂,“层峦尽染”不是更好、更大气吗?此所谓诗无达诂也。
再比如著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你看他手写的是“天未有情天亦老”,意思正好相反,一个是天如果有情,它会老。一个是天无情它也会老,你说哪一句更好呢?又说不清。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在我的书里都有原稿照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翻一下。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文化大革命,天下大乱十年不已。诗词本为雅事,这种环境和心境,如何改诗?毛泽东最后一次修改诗词是1973年,80岁的他企图作一次全面修改,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对《贺新郎·别友》情有独钟,改得满目全非,几乎是重写了一遍。毛泽东知道这些东西是会传世的。总体看来,一个是书法、一个是诗词,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毛泽东玩儿的就是这两样,而且玩到了极致。当然,就大文化而言,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多方面的承传,在本书中都有阐述,此处从略。
现在我对两个代表简单作个结论:
第一,由于毛泽东代表中国农民,从而也拥有了广度,所以他赢得了历史。
第二,由于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拥有了深度,所以他将赢得未来。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李后主,他的诗文对时间的穿透无穷无尽。李敖在多种场合引用现代著名学者蒋廷黻的一个问题,就是汉武帝和司马迁谁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更大,影响更远?李敖、蒋廷黻都选择了司马迁。但是在我看来,就文治武功、文韬武略而言,毛泽东是汉武帝加司马迁。一方面毛泽东是开国领袖,28年打下江山。另外一方面,他又是诗词大家,而且以诗纪史,有意无意用他的诗词,记录了他打江山和建设新中国的主要历程,并用独具一格的毛体书写。至于他的武功还是文治流传得更为久远,那就有待时间的检验了。这就是两个代表的结论。
最后我再说一下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艺术特点:一是豪迈大气;二是想象浪漫;三是文采华美。由此得出三个结论,一、毛泽东是一流诗人;二、毛泽东古为今用;三、毛泽东史诗合一。时间关系,别的从略。单说一下第三个结论“史诗合一”。这是本书的标题,也是本书的书眼,表达了我对毛泽东的基本评价,故略作解释如次:
从25岁毛泽东1918年写下《送纵宇一郎东行》明确表明革命心志,到1949年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这30年间恰巧有28首诗词,正好对应和记录了毛泽东开创和领导的28年武装斗争。可说是巧合,也可说是天意,用自己大气磅礴的,瑰丽多姿的,文采风流的诗词创作,有意无意地记录了自己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惊天动地的、波澜壮阔的、翻天覆地的斗争历程。所谓艰苦卓绝就是一介书生起于草根,千难万险,艰苦备尝;所谓惊天动地就是以弱抗强,以卵击石,石破天惊;所谓波澜壮阔就是从小到大,百川归海,势不可当;所谓翻天覆地就是乾坤再造,捣它一个底朝天,开创一个新纪元。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这才是一等一的大诗人,大手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座的很多都是领导、专家,对毛泽东都很有研究,各有见解。我今天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朱向前2009年10月31日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上的讲座内容整理)
 
来源 :中国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