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附近自驾一日游:论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53:48

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社会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使命,它通过传承文化思想、引导文化方向、传播文化理念、整合文化冲突等功能,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在人才培养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其中天人调谐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和贵和执中的人生观,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核。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足见天人关系是历代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立德立言的基本前提。在他们眼里,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因而主张在善用自然规律为自身服务的同时恪守人类对天地万物“参赞化育”的职责。用今天的眼光看,“天人合一”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当前处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混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

2.“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和”与“同”在古代文化史上是一对语义相近而所指不同的思想范畴。《国语•郑语》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主张,孔子更是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他们看来,只有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推己及人、求同存异,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真正和谐。这种对待人际矛盾的朴素辩证思想,充满着大智大慧的人生哲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有益的启迪。

3.“中庸之道”的人生观。在古代大儒那里,“中庸”就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过犹不及”,是伦理道德的重要原则和修行养性的最高境界。《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并不是过去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凋和论”、“折衷主义”,而是一种洁身自好、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在中国革命史上,我党也积累了与“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做斗争的丰富经验。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情势下,坚持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进而促进人素质的提高、精神的解放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用和谐思想打牢大学生道德根基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本义。高等教育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传承文化中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保留其民族性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精神,把它们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奠定大学生思想品质的扎实基础。为此,要做到三个“有机结合”: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科学发展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兴起的进步思潮,是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永续发展的智慧结晶,已经成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了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这两种思想贯通古今、殊途同归,共同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范式。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萃取传统文化中体现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核,将其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之中,并在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中不断强化环境意识,培养大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注生态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态度。

2.在人际关系上,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道德的教化功能,《礼记·学记》里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礼记·缁衣》更进一步指出:“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民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可见德治是国家的根本方略,德育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学校要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以促进人际和谐为目标,向大学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引导他们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意识,并通过他们在全社会共同建设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

3.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古人十分重视反躬自省、内外兼修的思想方法,崇尚内圣外王、表里如一的君子之风。《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虽能激发起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甚至会产生怨天尤人、仇视社会的危险情绪。所以《论语·述而》才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说。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培养大学生心理和谐为目标,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调节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帮助他们学会用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其利益诉求,培育他们乐观、豁达、宽容的处世精神,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生活情趣、道德品位。

二、在学术研究中引导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是社会道德的“良心”和文化发展的“灯塔”

探索真理、繁荣学术,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高校是一种学术化、理性化、智力化的知识密集型教育机构,对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历来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良心”和文化发展的“灯塔”。

1.学术自治传统造就了大学的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历史上,大学享有办学民主和学术自治的特权,这是西欧中世纪大学在与世俗封建主和教会封建主两股势力的斗争中取得的,历经几百年仍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处理大学与政府及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在办学民主与学术自由的旗帜下,学者们以探求知识、追求真理为己任,超脱党派、利益和个人利益之争,对社会进行公正的评价、批判和监督,从而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人文精神式微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社会繁荣的背后潜藏着许多不协凋的隐患,突出地表现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状态遭到破坏、人与社会的关系失去平衡、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日益加深、人自身的心态更加浮躁。在当前,许多人越来越不喜欢那些深奥、严肃、高雅的文化形式,越来越不喜欢政治学习、思想宣传和精神追求,越来越不喜欢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转而喜欢那些更加刺激的“快餐文化”、更加自由的网络文化、更加炫目的外来文化和更加感性的世俗文化,导致文化发展不断走向通俗、媚俗乃至庸俗化的道路。这种现象不仅充斥于社会,也风行于大学校园。如何重振文化精神,重建主流文化,罩塑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如何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和谐文化的共创、共建、共享活动中,增强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已经成为高教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3.高校的学术环境还存在着封闭和浮躁的弊端。一方面,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传统上是以严管、死统为其主要特征的,办学自主权不落实仍然是当前的重要问题,这导致了高校学术环境的封闭、学术眼界的狭窄和学术繁荣的障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尤其是在近几年“高等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下,表现出过度功利化甚至势利化的趋势,呈现为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教授成了教学中的“计时工”和科研中的“计件工”,丧失了对社会创造性、超前性乃至超功利性的观察能力和批判勇气;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高级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生产企业”,文化灵魂和学术传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扭曲与变形起来。而其科层化的管理体制、“官本位”的价值取向也不利于学术思想升华和探索精神的形成,反而成为滋生学术腐败和学术寻租现象的温床,与创新和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是极不相称的。

(二)当前的迫切任务是重塑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稳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以高雅高尚的文化品位、理性纯洁的道德精神塑造着大学人,使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成为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提升者。因此,加快大学文化建设,重塑大学精神,是高等学校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在大学文化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精神的这种特殊作用,使它成为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风向标。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升大学文化,把大学文化塑造成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指南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是和谐文化的灵魂,是我国大学文化精神的根本所在,没有它的统领,大学文化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就无法扭转社会文化发展的颓势,也不可能胜任引领和谐文化发展方向的职责。

2.推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密切结合。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校强化文化批判能力、增强道德评判精神、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遏制“科学主义”长期统治大学校园导致人文精神逐渐衰落这一趋势必要措施。当前,尤其要强化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把它们放在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哲学社会科学也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畅通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联系渠道,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政府决策、文化产品等方面快速转化,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3.推进办学民主和学术自由。历史上,大学常常扮演着批判不良文化和预警社会危机的角色。它之所以有这样一种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特性,是因为大学具有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其在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关系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张力。今天,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和引领功能,就必须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高校办学民主和学术自由,营造宽容、民主、安全、稳定的学术环境,塑造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开放包容、张扬个性、倡导合作的大学精神,让大学教授有条件独立思考社会问题,有勇气对现实中各种丑恶现象进行谴责,有能力担负起与现代大学功能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和应尽义务,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发展学术与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角色的殷切期望和国家对发展和谐文化的迫切要求。

三、在服务社会中辐射大学文化的和谐精神

(一)高校通过服务社会而走进了社会中心

为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它不仅使高校从象牙塔走向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并且成了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和先进思想的辐射源。

1.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其标志是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的《莫雷尔法案》和将这一法案付诸实施的“威斯康星思想”。随着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等学校越来越侧重于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等实用性学科人才的培养,并将科学研究的触角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工农业生产、商业流通和地区发展领域。二战之后,高科技产业、知识密集产业迅速崛起,对高层次人才智力支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学校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60年时全世界高校在校生只有l300万人,到1991年就已增至6500万人,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达到16.2%,已经整体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高收入国家199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6%,2002年就达到65.8%,十几年时间就使高等教育整体步入普及化阶段。这既得益于科技服务使高校办学能力大为增强,也得益于高校主动调整办学方向,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扩大了办学渠道和规模。

2.在科技服务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功能在日渐萎缩。随着科技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其社会价值和经济功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大学科技产业园区蓬勃兴起,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但是必须看到,在高校科技服务职能不断膨胀的同时,其文化服务职能却受到无情挤压,以至于不少人淡化、甚至漠视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导向功能。当然,这与现代社会重物质、轻文化的大趋势是一致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精神的异化。人们对完美生活的追求更多地局限于物质生活方面,使得“拜物教”文化乘势而起,导致寄托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文化更加荒芜。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反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的道德和精神问题。”高校如若继续坚持单一的科技服务取向而忽视其社会教化功能,不仅会导致其“文化堡垒”地位的坍塌,它的科技服务功能也会在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中逐渐萎顿,最终因为偏离了发展的主旨与存在基础而重新被社会边缘化。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高校提升其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机遇

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改善和发展社会服务功能的良好契机。通过参与和谐文化建设,可以巩固文化服务功能,提高文化服务品味,扩大文化服务辐射面,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和辐射中心。

1.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服务社会主渠道。文化就是“化人”,也就是促进人类不断从蒙昧走向文明。《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向大学生传递文明成果、灌输和谐文化思想,加速大学生个性化、文明化、社会化进程。高等学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和谐文化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塑造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并使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成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中的典范,在全社会创造和扩大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共享和谐的社会氛围。

2.高等学校要努力成为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智囊”。当前,随着我国政务公开化和决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级管理和决策部门往往要借助科学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的力量,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借此,高等学校要发挥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功能完善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热潮中去,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科学决策时可以依赖的可靠“外脑”,成为可以随时向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可靠信息和咨询服务的“良师益友”。

3.高等学校要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高等教育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轴心,参加所在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向全社会辐射先进文化思想,有效影响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要因地制宜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如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与社区共建文明单位,在社区举办读书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比赛,向社区提供优秀的音乐会、演唱会、文娱表演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处理好闲暇时间,形成良好的社区和谐文化氛围。同时,高校还要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借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把和谐文化创建活动扩大到农村去,帮助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提高文明水平。另外,高校还要利用其已经形成的科技服务渠道,通过科技服务向企业、社会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对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四、在国际合作中整合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

(一)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

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乃至冲突,往往是文化大发展、大转型的前奏曲。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文化正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发生激烈的冲突与快速的融合。抓住时机,趋利避害,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

1.文化冲突与交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觇律。从文化的进化规律来看,其运行与发展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社会实践,其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推动,这是一种渐变的、和谐的文化发展状态;其二是不同性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交融,这是一种突变的、有时甚至断裂的文化发展状态。后者往往是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与商贸往来,使得东方的文学艺术、医学、数学与西方的哲学、法律、宗教等相结合,造就了旦丁、伊特拉克、薄加丘、伊拉斯莫斯、胡斯、哥白尼、伽利略、培根等一大批学者和思想家,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隋唐时期的佛教东渐,成就了我国古代文化繁荣的两座高峰,而“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更是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之后,在洋务运动、戊戍维新、辛亥革命屡遭失败的情况下形成的。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造就了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钱之同、刘半农、易白沙、周作人、傅斯年、罗家伦等一大批文化巨匠。它所独有的“救亡”与“启蒙”两个主题,开启了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先河,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又处在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机遇,在多元文化冲突中争取主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冲突更加剧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里,文化冲突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一是文化的冲突是在大量信息的“自由传播”中进行的。因特网以其传播信息的跨时空、超容量、综合化特征以及双向互动功能,迅速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美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国家,他们借助新型的信息传播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二是文化竞争更加激烈,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文化的控制是21世纪世界争夺权力的焦点。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有吸引力,别国就会自动向它靠拢;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中国国门、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凭借其经济上取得成功和明显优势,在传播它们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输出了颓废、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与中国本土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直接发生碰撞和冲突。如果不注意协调、不推动融合,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文化危机。

(二)发挥高等教育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作用

应对多元文化及其冲突现象,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文化整合”。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堡垒,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高等学校要主动承担起整合文化冲突、化解文化矛盾、引导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任务。

1.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和谐文化建设工作。在当前这样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既相互吸纳又相互排斥,既相互融合又相互斗争,既相互渗透又相互抵御,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纠缠在一起,形成一种混沌复杂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这种分析、鉴别和批判,就是对多元文化的整合,也是今天我们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鉴别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推动对话与交流,促进融合与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始终占据文化发展的主导地位。

2.通过国际合作搭建文化整合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日益显现,使国际合作成为继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后高等教育的“第四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大学聚集了与知识的发展和传播相结合的所有传统职能:研究、革新、教学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项职能即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不仅可以打破横亘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学术壁垒,加强文化交流的力度与深度,而且可以推动多元文化的整合与交融。要以虚心的态度、扬弃的精神和“拿来主义”的办法,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经验与教训,完善我国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和谐文化。通过交流、对话,把中国文化广泛推荐给世界各国,让民族文化融人世界文化中去接受洗礼,并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3.抢占网络文化阵地的制高点。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的文化事业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有着冲击乃至颠覆民族文化的危险性,也要看到网络技术发展给我国文化转型、文化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要根据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传播,使互联网朝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和谐文化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