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和医院地址:广州西关:岭南近代报业最纯正的血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2:10:32
摘要: 说到老广州,自然会想起西关。这裡既是古来的商业旺地,也是市井风情最值得品味的去处,但其丰富性并不止此,从百年前开始,这裡便是岭南新闻业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世纪中,在西关创办的报刊有一百四五十种 ...

                                              


      说到老广州,自然会想起西关。这裡既是古来的商业旺地,也是市井风情最值得品味的去处,但其丰富性并不止此,从百年前开始,这裡便是岭南新闻业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世纪中,在西关创办的报刊有一百四五十种。特别是在清末中国报刊的萌芽期,以及民国和抗战期间的繁荣期这两个代表岭南报业诞生和成长的时期中,广东报馆约有半数出现于西关,研究者评价:“从这个角度而言,西关具有岭南近代报业最纯正的血统”。 


  西关早期出现的报馆,主要集中在第七甫、第八甫(光复路)、十八甫等地,在当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报馆街”。 


  曾任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的学者陈华新对岭南新闻业的发展有过深入研究。他指出,岭南是我国近代新闻业的发祥地。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陆续出现了一些外国人创办的新闻报刊,包括1865年创办的《中外新闻七日录》,1872年的《羊城采新实录》,1884年的《述报》等。前两者社址不详,后者社址便设在多宝大街海墨楼石印书局。这也是现今所知的最早的西关近代报刊。 


  1903年,钟宰荃等创办《羊城日报》,社址设在十八甫西约,它是清末发行量最大的广州报刊。同年年底,邓家仁等创立《时敏报》,该报与时敏学堂、时敏书局并称清末西关“三时敏”,取“敏于时务”之意,其《醒睡副刊》发表的作品,也具一定的警世作用。1906年1月底,郑观应等创办《广州总商会报》,是广州总商会的机关报,社址设在十七甫,同年9月中旬停办,改组为《七十二行商报》,社址改到了第七甫100号。这是广东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直至1938年才停办。虽名“商报”,但眼光并不局限于商界和经济,对时政也有相当侧重,成为国人获取重要信息的新闻来源,广州黄花岗起义之后,殓葬七十二烈士的潘达微,也是第一时间在该报上发表了关于殓葬情况的文章。 


  西关的报馆在推动革命意识觉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06年,卢谔生创办《国民报》,社址在第八甫新街,该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广州的喉舌。1907年江宝衍创办的《农工商报》,社址在光雅裡,是广东农工总局的机关报。此外还有《时谐画报》、《二十世纪军国民报》等,前后20多年间,创办的报刊就有17种之多。 


  辛亥革命广州光复后,1912年创办《广东日日新报》,社址在十八甫55号;《大公报》社址在第七甫;《中国日报》也从香港迁至第八甫;《民生报》、《商权报》、《现象报》、《民主报》等都在打铜街(今光复南路),这一时期西关聚集的报馆也达20多家。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在西关创办的报刊更多,而解放战争时期梁若尘创办的《广州晨报》,张泰翔创办的《和平日报》,王侯翔创办的《中正日报》等也都集中在西关一带。(卜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