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研究预实验再版:历史教育不该是剪辑过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3:57
历史教育不该是剪辑过的

                                                               师欣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

  宫廷、政变、复仇、情爱,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贞观长歌》就是污染。”

  多年研究隋唐史、在历史剧编写中没有尝到甜头的孟宪实,在《百家讲坛》里找到了感觉。去年年底开讲“玄武门之变”,今年年初讲“贞观之治”。近日,根据两个讲座润色而成的新书《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面世。

  “有人说《贞观之治》不如《百家讲坛》真实。”孟宪实感慨道。孟宪实新书发布会上,陈丹青更是感慨:“悲哀的是,一个民族直到现在才可以在电视上讲历史。”
  
  为一千多年前的尊者讳

  作为编剧的孟宪实,受制于各种要求。如,突厥部分不能提,要改成草原十八部。最重要的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朝着哥哥李建成一箭射出,就戛然而止了。

  在《百家讲坛》里,他得以完整讲述了一箭之后的过程———

  李世民的这场夺权斗争旷日持久,起初他希望以和平手段废除太子,取而代之。但一次次或者错失良机,或者功败垂成。适逢突厥人入侵,齐王李元吉任元帅出兵作战,带走秦王李世民不少兵力,李世民的队伍彻底瓦解;同时天相作怪,太白金星横贯天空,说法不利秦王,皇帝李渊决定收拾李世民。此时,他才铤而走险,发动军事政变。

  电视剧中的政变,止于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在孟宪实看来,这只是夺权的第一组镜头。

  在孟宪实看来,李世民杀兄弟之后,是逼宫———尉迟敬德率领一队人马逮了皇帝,李渊失去自由。李世民之所以能够顺利掌握军政大权,这一步至关重要。

  史料中说,尉迟敬德提着人头进宫,李渊问谁作乱,尉迟敬德说我是来保护皇帝的,皇帝顿时轻松下来。

  两个儿子刚被杀,李渊怎么能放心呢?孟宪实认为,惟一合理的解释是,李渊一看尉迟敬德就知道他是奔自己来的,老命休矣,后来一听不是来杀自己的,就放心了。因为唐朝法律规定,不经皇帝召见,擅自见皇帝就要斩首。而尉迟敬德是全副武装,不经召见来到李渊面前的。

  政变当天,李世民以父亲李渊名义向全国发出诏书,免哥俩为庶人,杀掉两家共10位王子。两个月后取代父亲正式登基。继位两个月后,才重新给兄弟俩封王,按王礼埋葬。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

  贞观时期,唐太宗一直想看《高祖实录》对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这天的事情如何记载。按制度规定不能给他看。

  再三坚持下,他终于看到了原文。书中记载得模模糊糊,闪烁其词,欲盖弥彰。当时,李世民还故作轻松地对史官说,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自比如同周公杀兄弟大义灭亲,显见要求史官把政变写成自卫反击的态势。这种说法肯定不对,周公那时,首先是三王勾结,东方作乱,周公才派军队镇压。

  到了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之治。

  “究竟是别人没忘,还是他自己没忘呢?我认为,是他自己没有忘记,玄武门之变成了他的'原罪’。”孟宪实说。

  其时,唐太宗已近暮年,在此前后,他又恢复李建成太子封号,还把跟李元吉妃子生下的孩子,过继到其门下。

  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晚年所为,应是寄望后代,不要再发生玄武门惨剧。

  当权后的李世民喜读书、读史,难能可贵的是,他经常自比历代皇帝,细数个人的成败得失。君臣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历史,特别是隋朝。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魏徵还亲自担任《隋书》主编。当时能参与国史编修,是非常荣耀的。史馆制度同时完善起来,唐太宗确立了官修史书的制度,皇帝每天有起居注,宰相有时政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实录,做国史。这个国史馆制度被后来历代所继承。

  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点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有一次,孟宪实参与一个博士后活动,游览北海公园。当导游介绍北海白塔时,一位学商业的博士后火冒三丈,怒斥密宗在中原无恶不作,烧杀掠夺。吓得解说员不敢再说话。孟宪实很好奇,哪本史书有记载?博士后说,他的知识来自于金庸笔下的金轮法王。

  这让孟宪实哭笑不得,“我们有历史,史学家也不寂寞,但历史教育问题很大。”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历史。”

  “中学课程重要的是吸引同学们对历史探究的兴趣,而不是让他们难受。我们的教育目标有问题,就是灌输知识点,最终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完事。”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学校教育资源尚且不发达,社会教育更是如此了。多年来,为什么一本《万历十五年》能如此畅销?为什么《百家讲坛》会这样有市场?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

  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教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这跟五四运动有关,认为这样历史就是包袱。为了引进西方文化,就贬低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变成民族虚无主义者。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方的风土人情。”

  这种感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5月26日,演员濮存昕参加《新京报》举办的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活动,就激动地谈道,“五四、'文革’就像两个大坝,拦截了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流。”

  贞观时期,在唐太宗的亲自参与下,国史馆制度正式确立,并流传至今。当时修史是极为荣耀的工作,有流行语云:“年轻有为,进士出身,编修国史,娶四姓女(崔,卢,李,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