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权力排行榜2016:旅游大盘点:十大看不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52:31
 

旅游大盘点:十大看不惯


    江湖中人练功要注意火候,一不小心走火入魔,后果不堪设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尺度,如果发展得太快太滥,不仅劳民伤财,还将引来一阵骂名。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亲近旅游的时候,旅游行业中的一些坏毛病也毫无遮掩地蹦了出来……

    关于景点:

    盲目争抢城市名片

    当旅游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候,地名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经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一个名字,就能轻易地在几个地区之间挑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争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使四川稻城、云南丽江和中甸这三个地方的关系显得异常的微妙。三地各执一词,都认为英国作家希尔顿小说里描述的那个有着明镜般的高原湖泊、雄奇壮丽的峡谷和神奇民族风情的东方“世外桃源”就在自己的家乡。三地政府更是不惜耗费重资,聘请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辩论和论证,终于等到国务院的一锤定音,同意云南中甸地区更名香格里拉县。

    据说这个结果让不少国人叹息不已,似乎一下子击碎了他们的幻想。香格里拉是神秘而遥不可及的,如今贸然把它确定在某个地方,人为地将原本美妙的梦境变得真实。其实,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追寻,香格里拉已经变成了一种象征,她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有她,人们才相信这世界上还留有一块未被亵渎的净土。

    毫无创意的胡乱抄袭

    如果要计算一下全国上下有多少个影视基地的话,估计一天一夜也算不清。从战国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每个历史时期,甚至一些称得上大制作的电视连续剧都拥有自己“御用”的影视基地。去年新版《西游记》隆重上演,在全国上下刮起了一股齐天大圣热潮,很多地方兴致勃勃地建造起了“西游记宫”。报纸报道说在3年不到的时间内,我国各地已相继建起了一百多个与“西游记”相关的景点,可是建成以后却大多是人迹罕至,不同程度地面临关门的境地。

    建造影视基地本来是件好事,对于电视剧制作者来说,在这里可以再现当年的情景,对得起历史;从影视基地建造者的利益考虑,既可以租借给电视剧拍摄场景,提升影视基地的名声,又可以在拍摄空档作为旅游景点来推广,对得起自己的算盘;可这对得起自掏腰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吗?或许他们看到的只是在自己的城市里也可见到的景点再现,只不过如东施效颦般让人恶心。这些毫无创意的抄袭,无非是一堆看似真实的虚假,根本无任何价值可言。

    利欲熏心的以商害旅

    不可否认,旅游是国民经济中强有力的一个增长点,而中国特色的旅游景点的确很是能吸引海内外游客们的眼球。旅游业的发展让不少原来的穷乡僻壤之地踏上了经济腾飞之路,但是经济头脑过于发达,只认钱却不顾其他的事也就多了起来。结果呢?眼前的经济是上去了,白白牺牲了不可再生的自然美景。

    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周庄了。好好的一幅水乡美景,如今已经成了商业气息极为浓厚的旅游小镇。小镇外建起的大桥方便了大小旅游车源源不断地长驱直入,却让游客再也享受不到摆渡过湖的乐趣。也不知是谁,无端端地在小镇门口建起了像极了寺庙大门的牌坊,挡住了进入周庄的唯一去路,想进门?先买票!小镇上纯朴的农民也撇下了鱼网,摇身一变成了撑小船、唱民调、开饭馆的商人。据说离周庄不远的同里和乌镇仍是未被开发完全的自然地,不过满大街派发的同里乌镇的旅游广告似乎在告诉你,它们的好日子不远了。

    没完没了的造景工程

    中国向来地大,可十几亿人口中偏偏有三分之一全挤到了城市。一到假日,城里人忙着往农村聚拢,还煞有介事地美其名曰“呼吸新鲜空气”。这可乐坏了那些盘算着将自家农田“废物利用”的精明头脑们:没有名山胜水,就用小丘溪水搪塞;没有动人的故事传说,编一个,也容易得很。站在高高的土堆上边“指点江山”,只消几下,一片片土丘被规划成了××乐园、××山庄和×××森林公园,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圈好了地,造完了景,再开个大门就可以收费了。天赐的风景真是赚钱的好工具,精明头脑们翘起二郎腿开始坐着数钱,数着数着,钞票却变薄了。这是怎么回事?告诉你,游客们可不是好骗的,来了一次就不会再上你的当了。愤恨之余,顺便告诉亲朋好友不要上这些地方来受你们蒙骗,于是游玩的人越来越少,土丘的名声也越来越差,本来应该很有中国特色的山山水水被这些毫无特色的人造景点给磨得棱角全无,可那边精明头脑们还不知就里地嚷嚷着要上别处圈地去了,真是没完没了。

    关于旅行社和导游:

    黑社黑到丧尽天良

    旅行社中的黑社就好像靓粥里的老鼠屎,它会搞砸了你向往已久的假期。如今大街上的旅行社是越开越多,除了那些很有声誉的大中型旅行社之外,着实存在不少以报价便宜却对游客极不负责的黑社。这些黑社一开始就存心不良,“骗”字为先,先把游客的钱弄到手再说。比如事先说好了参观5个景点缩水成了3个,说是乘坐飞机,却要等到半夜12点,才看见飞机的踪影,有时候还硬是来个狸猫换太子,把游客塞进又脏又湿的小招待所冒充星级酒店。

    不过他们的野心可不只是骗一次就收摊走人,竟然连退路都想好了,只要一有人来闹,就拿出早已想好的各种借口强词夺理耍赖,大不了赔点钱算是弥补过失,反正大钱已经到手了,也不在乎这些“遮口费”了。

    黑社还有一招,就是千方百计“挂靠”正牌旅行社。他们盯紧了部分游客对旅游法规不熟和贪图方便的心理,利用一些根本无权经营旅游业务的大小酒店、票务中心,堂而皇之地操办起了旅游业务。这些不法分子通常会打出“某某旅行社代办点”的招牌为自己“正身”,或者明目张胆地直接冒牌经营,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大,房子是租来的,一有风声,人早已经逃之夭夭了。本报826日就曾曝光过的广东“特区游”的黑幕,历数骗子们的骗人招数。

    黑社到底会对旅游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相信不用多说,你我心中有数。

    黑导坏了导游名声

    一般来说,要称得上“黑导”,基本上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或者两者兼有(这是高级黑导):第一,虽然无证无牌却依然大大方方行走江湖;第二是够黑心,有能耐宰客捞回扣。

    大凡游客最怕遇到黑导了,吃亏上当不说,还被乱指点了一番江山。一部分旅游爱好者干脆自导自玩了起来,于是成就了一群“自游人”。

    游客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一处风景名胜,首先看到的不是景,而是一哄而上的小贩。这时候有些导游忽然变得比介绍景点更加服务周到,卖力地推荐起这些所谓的旅游纪念品。当游客们好不容易从没完没了的推销中抽身,发现行程一半的时间已被耗费,而这些导游还是继续把他们往一家家珠宝店、工艺品店里拉。他们究竟是导游还是商品导购员?

    低价竞争引发恶性循环

    如今国内旅行社是越开越多,外资旅行社也敲响了中国旅游业的大门,旅行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低价竞争以求抢断客源似乎成了屡试不爽的法宝。经济学家的推算,一个企业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应该维持10%的利润率。但仅以海南这个旅游大省为例,在无利、微利的低价竞争中,大部分旅行社跌入了负债经营的漩涡。据统计,2001年海南省内接待游客的平均利润是3.91/人。“贫血”中的旅行社根本无法付给导游较高的工资,为求生计,导游们便把目光转向了付回扣的商家。

    有人说,低价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总是有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少游客就曾遇上导游无故失踪的怪事。游客被“甩团”,或者被导游带到指定商家购物,集体陷入一个“购物黑洞”里,最后发现买到手的净是些假冒伪劣商品。其实低价竞争伤害的不仅是旅行社本身,最后伤害的还是游客。

    关于旅游者:

    旅游团几成购物团

    岁末年初,境外扫货团纷纷出动,气势汹汹地形成了一股购物狂潮,游客们忽然惊醒,原来购物也可以成为旅游的直接目的。以往游客们还只是遮遮掩掩地在旅行中“顺便”购买一些纪念品,以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或者买些大大小小的纪念品记录作为过客的感受。但如今,旅游似乎只剩下一个目的,那就是购物,旅游已经开始为“物”所累了。

    曾几何时,旅游被视为放松心情的良方,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享受,然而,它正在逐渐的被“物化”起来。不提那些商业味浓厚的旅游项目,就是想单纯地观赏一下自然风光,也会被随处可见的旅游纪念品占据大半时间。甚至有人惊呼,旅游成了满足大多数人尽情消费和无休止购物欲的绝好借口。

    毛病带出国门外

    有个“海归派”曾经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和几个法国朋友在当地一间高级餐厅里用餐,席间忽见旁边有几个中国游客和侍者起了冲突,原来他们不听劝阻在餐厅里抽起了烟,还用中文辱骂侍者。餐厅里的客人纷纷皱起了眉头,甚至有人建议把这些人“请”出去。那几个法国朋友也不客气地说:“你们中国人素质真低!”“海归派”急中生智答道:“你们弄错了,那些是日本人!”相信听了这个故事的中国人也只有苦笑的份了。

    如果要仔细算算,像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这边批评中国人出国疯狂购物,行李太多占用飞机舱位起争执,导致飞机误点,那边报道中国地方官员出国进行商务考察对着金发鼻眼的外国人摆起了官架子。为什么中国游客在国内某些习以为常的举止到了国外就变成了坏毛病,成了外国人标签中国人素质低下的论据?这可能会让不少中国人觉得委屈。其实叫屈大可不必,不如静下心来专心研究一下是外国人“吹毛求疵”还是中国人太不严格要求自己了。

    旅游俨然成新指标

    除了车子、房子、票子这现代三大件之外,旅游俨然成了新的生活指数。将家里变成一个各地“奇珍异货”的博览会,在来访客人们的啧啧称赞声中显示自己的阅历和眼力,让不少人感觉好极了,似乎游历的地方越多,身份就越是显贵。于是,某些人便千方百计开始积累起自己的里程。每到一处,首要目的便是搜寻旅游纪念品市场,把大大小小的纪念物件装进行李,然后千里迢迢地带回家。如此一来,好好的一个假期就在与小贩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中虚度了。旅游的全部魅力被简化成抢购旅游纪念品的快感,再也显示不出其个性来。

    旅游的求量不求质让人疲于奔命,享受旅游中身心愉悦的快感成了一句空谈。到最后,也只能仰天长叹,匆匆,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