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化妆发型:巧借他力法(心力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2:44:30

课堂十六                       

                      

                        巧借他力法
 

              吴甘霖(香港中华万年网副总裁)
 

          
心力故事

  老罗斯福总统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林肯的肖像。在碰到任何难题,他总是仰头看着林肯,并自问:"如果是林肯,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问题:为何杰出人物有时也得从其他人那里寻求更多力量呢?
 

一、"他力"与"自力"的辩证
  "自力"是心力训练的根本。所谓"自力",就是一切发展,都建立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但是自立自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他力的作用。如果在保证"自力"的情况下,还能"巧借他力",心力就有可能得到加倍增加。
  日本有"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在12岁时得了一场重病,几乎性命不保。这种对死亡即将来临的体验,对他的冲击很大。幸运的是,当他的病情稍有好转,每天躺在家里养病的时候,一位邻居给他送来一本名为《生命之实相》的书。其中的一些话,让他精神一振,如:
"将痛苦当做是不幸,是肉体和心灵的错误。痛苦是灵魂成长所必需的东西,知道了这一点,就应该为痛苦而喜悦。"
"信心是处于心念世界中的命运雏形,而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来自于这个雏形之中。"
和夫将这些话翻来复去读了几遍,对于一个仅仅12岁的少年来说,这些话虽然他并不能全面理解,但却对他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任何成功者,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来自他人的能量。因此,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尤其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除了被动接受外界的信息之外,还应该主动去寻找一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个世界这么大,已经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的、促使我们上进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如海绵般随时准备吸收人类精华的心,我们就会加倍上进。

二、化"刺激为动力"
  人是一种"社会型动物",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候,他人通过鼓励等方式从正面给我们动力。有时,他人以蔑视、侮辱等方式,给我们以刺激。一般人容易由此而消沉,但成功者总是能够"化刺激为动力"。
  英国的查尔斯·谢林顿是20世纪最出色的病理学家。但他年轻的时候,却是一个浪子,有着种种恶习,周围的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一天,他向一位姑娘求婚,姑娘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并且说:"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淹死,也不会嫁给你。"姑娘的态度对谢林顿打击非常大,使他意识到了以前的所做所为是多么令人厌恶,从此痛改前非,发奋苦读,致力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1932年,他因为和埃德加·艾德里安合作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后来,他得到一封信,上书"我永远尊敬您",是当初的那位小姐写的。
 

三、"善缘"与"飞去来器法"
  能给你帮助的人,都是你的"善缘"。有的人走运,"善缘"会自动走到他的身边。但绝大多数"善缘",却需要你去创造。因此,珍惜和创造与"善缘"亲近的机会、以"纯念"助人等等"结识善缘"的手段,都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有一种"飞去来器"的游戏器具:你将它丢出去,过了一会又回到你的手上。其实,在"广结善缘"的时候,这种东西也给人很大启示:人应该经常为他人付出。虽然你不知道这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用,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活经常会有这样奇妙的事,往往你多年前播的种,今日发现自己突然有了收获。你在今日奉献给他人,并给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又会给你回报。你能让他人增强力量的努力,说不定反过来就会给你力量!
 

四、做一个好的"总结者"
  向其他成功者学习,是使自己也成为成功者的手段之一。因此,一个好的成功者,必然是一个善于总结他人成功之道的人。
  日本的和田一夫文化不高,为了追寻成功之道,他精心研读国际商界的杰出人物的生平、创业经历及思想,发现他们起码有五个共同点:
  第一.他们都出身贫穷,受教育不多,全凭坚定的信心建立起事业与财富。
  第二.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却没有在人海中沉沦。他们克服了重大的困难,把握住成功的条件。
  第三.在一生当中,一直拥有可信赖的朋友和合伙人。遇到困难,很多人出面帮助他们解围。即使遭遇灾难,他们始终不会孤立。
  第四.有坚定的信仰,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比一般信徒更坚定,而且还把信仰扩大到做人和做事上。
  第五.不会独占财富。这一点最重要。
  和田一夫也按同样的原则指导自己,终于使自己也成了日本著名的百货大王。
 

五、"体认亲切"四诀
  它包括总结,但比总结法更进一步,即进入自己要学习的人物的有关情境,想象别人做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要做。在体验的过程中,自己要全身心投入,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或者,当自己在要解决某项问题时,自己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或如何做得更好时,就想象:"假如某某是我,他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处理?"从而得到指引。
掌握"体认亲切法"有四大诀窍,它包括:
  1.找出情境的异同,问"这种情况我(他)也存在吗?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面对同样的情境,榜样人物的思想理念、情感、价值观、信念如何?
  3.面对同样处境,榜样人物的具体解决办法是什么?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4.在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榜样的生理状况如何?
  这点实际是"身心合一"原理在学习他人方面的应用。
  体认亲切法,也许正是老罗斯福经常看着林肯画像进行思考和决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