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6plus微电脑治疗仪:孩子的安全问题比天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5:17:07

近日,《南国都市报》刊载了一名9岁小学生的造句: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看罢这则新闻,不由让人寒由心生。是什么让这么年幼的孩子如此仇视自己的父母?另据有关资料称,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告别人世,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据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竟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是什么让花季中的孩子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

6月2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这里正举办一场题为“和谐心灵·飞扬青春:青少年成长与家庭教育”的专家报告会暨捐赠仪式。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人大附中、科学出版社主办,由北师大易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心检网协办,联合了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十余所重点中学共同参加。近200名初中生和家长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主编伍新春的报告,反响热烈。伍教授说,孩子这么“仇视”父母,反映出当下家庭教育的两方面问题。其一,家庭教育的功能异化。家庭教育本来应该重在教孩子“做人”,但由于课业负担重,家庭教育几乎已经成为知识教育的延伸,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简化为分数关系,而对孩子的思想变化则关心甚少,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其二,父母不注重尊重孩子的权利和情感。父母往往当着外人的面呵斥孩子,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平等的协商习惯。伍教授说,作为家长,要理解教育孩子的目标远非考上一所好大学这么简单。自主性的培养,良好习惯、品性的养成,才是青少年成长期的核心。如果家长能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帮孩子解决成长关键期的核心问题,一定不会再抱怨“太操心”,也一定能避免家长会变成“家长批判会”的尴尬。另外,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理解他们某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还有,别替孩子包办一切,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去解决,别剥夺他学习和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他有练习的机会。 “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种简单、适用的沟通方式。

报告结束后,科学出版社向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十余所重点中学赠送了“赢在青春起跑线丛书”。北师大易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心检网则向人大附中赠送了自主独立开发的软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检测系统”。人大附中常务副校长翟小宁先生到会致辞,并对社会各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