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龟头炎照片对比: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分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7:06:52
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分析(二)     彭希哲: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趋势与挑战

  中国未来人口的基本态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政策,正在引起各方关注。梳理一下过去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整体处在转变之中。现在每年的人口增长是5.7‰,与欧美差不多,但是人口增长总量仍旧非常大,是持续、递增的状态。

  第二,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整个中国的生育水平大概是每对夫妇1.5个小孩。印度是2.8个小孩,美国是2.1个小孩。这会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增长带来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出现老龄化,老年人口总量非常巨大,增长速度也非常惊人。21世纪,中国始终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它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反映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未来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会发生非常快的变化。整个中国劳动力未来5年左右总量增加,到未来十年出现下降,这是趋势。这种劳动力的变化对中国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不同说法。如果产业要升级转型,那么这种劳动力的供求变化会促进转型。

  其次是民工荒。随着城市化进程,民工的供给必然减少。很重要的因素是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99年中国第一次扩招,直到现在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学。好处是到2020年,中国将有2亿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利于未来人力资源保护,为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做了人力资源储备。未来十年内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也会促使中国进一步优化教育的学科配置,以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十到五十年,中国社会永远都是老龄化社会,不可能回归到年轻化社会。现在调整政策,只是延缓老龄化进程,让老龄化的负面作用慢慢显现,但不可能扭转总体态势。这一趋势除了对就业产生影响外,对政治格局也会产生影响。老年人越来越多,在社会经济中有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利益的重新分配。

  未来十年,中国社会还面临严峻挑战,这就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后果会逐渐凸显,它不仅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婚姻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说,也会影响中国的稳定。

  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也会在未来十年终结,这对社会公平和稳定将造成重大压力。另外,超大市场的经济力量也会影响中国的执政能力,形成新的力量对比,形成新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经济、政治、社会力量的博弈。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待小城镇要特别谨慎,要给予在城市工作的人以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医疗保险、住房和教育待遇,而不是仅仅工作和住在这个城市的待遇。

  最后一个问题,独生子女一代将重塑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结构。独生子女一代是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乐长大的,和其他年代的人不一样,十年以后,他们可能引领中国未来的主流,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党、政府和社会可以共同去做很多事情。

  (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

  葛兆光:向世界展示完整的中国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一个由历史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逐渐形成的国家。我一直不满意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解释。举个例子,奥运会开幕式要展示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我说一小时载不动五千年的文化,那种要展示中国文化的做法,更多是为了自尊,为了培养自信。这不是一个展示中国的正确方法。在文化和文明适当的情况下,我们愿意接受一些外来文明,但有些人为了保护我们的文明就拒学其他文明。

  什么是中国的文化?有五个特征比较明显:第一,汉字以及汉字的表达、思维、书写;第二,放大的家庭,再放大的家国,以及从中发展出来的儒家,构成了中国的国家伦理以及国家的制度、观念;第三,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信仰,它们没有绝对独立的地位,在政治的控制下,所有宗教可以不发生任何冲突,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第四,阴阳五行的观念,以及从中发展出来的知识和技术,这套东西很有独特性;第五,中国人独特的看天下、看世界的方式。

  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比如西域三十六国,进入中原就变成中原的组成部分。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中国文化是单一的文化,不要把它简化为汉族中国的问题。现在有一种很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我们总觉得国学就是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东西,于是,弘扬国学就代表国家了。孔子难道是我们唯一的代表吗?中国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民族融合起来的民族,我们的传统是既杂且多的。

  未来怎么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国文化太复杂,如果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民俗、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地域,用单一的呈现方式是不行的。像日本向世界呈现文化就有很多方式,它把很多引进的文化算作是自己的,有意识地推出最具日本特色、最能让人家记得住的东西,如佛教、围棋等。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事情,是要研究怎么样呈现非常复杂的中国文化,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向世界呈现和展示完整的中国。

  (作者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教授)

  崔立如:中国和平发展的主题

  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战略就是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主要目标和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把握时代主题,找准新观念,应对挑战,以我为主,扬长避短,以开创性思维实现未来十年发展目标。

  第一,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的变化特点是:世界格局演变,出现一批新经济体,美国和欧洲的地位大大削弱,出现大量决策中心、行动中心;主要国家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全球发展严重失衡;安全问题前所未有地广泛化;全球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二,对中国外交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自身发展的变化,以及外部关系的变化。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今天世界大变化中最重要的变量。

  第三,所有大国都面临政府改革的挑战。中国地位的提升带来外部的紧张,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存在的问题会被渲染、放大。“中国威胁”会以各种方式被不断炒作。

  第四,国际战略应该是全球战略,要高屋建瓴。提升中国的战略定位,就是要确定国际政治经济大舞台上的自我定位,不扛旗,但要发挥领导性作用。要分清战略定位和外交的区别,行为方式上要低调。

  第五,中国国际战略由模糊走向清晰,要搭建起更为清楚的战略观念、战略主张、战略学说、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

  第六,中国外交的战略思想和逻辑基础来自和平发展理论,国际战略的根基在国内,和平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来自中国众多勤奋的人们,来自悠久灿烂的文化及其包容性,来自较强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第七,发挥战略优势。周边国家是我们的外交重点,未来十年将进一步成为中国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中枢,中国沿海省区要和周边国家发展合作关系。

  第八,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我们的外交战略能反映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信息来源:文汇报) 201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