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过敏可以涂芦荟:军民融合: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引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10:59
军民融合: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引擎 刘 雷 2011年08月18日13:58   来源:《解放军报》 军民融合: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引擎--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依据,对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统筹全社会资源为加速转变助力是军民融合的内涵。雄厚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加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支撑。打仗从来就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与较量,而不仅仅是军队的事,信息化战争也不能改变这一战争的根本规律。但信息化战争中军民技术通用性的比率却较之以往战争有了质的提高,对从事战争的人的智能型要求以及人与武器结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做到这一切,须臾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地方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尖端武器装备,从根本上解决“开得动”“够得着”“打得准”“联得上”的问题。随着军队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的提高,民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军民融合的意义更加深远。某种程度上,未来战争中谁的军民融合程度高,谁获胜的希望就越大。

  形成抓战斗力建设的整体合力是军民融合的关键。当前,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刚刚起步,在军地支前动员、支前保障等准备中,默契配合的意识还不够强。为此,必须在优化战斗力生成的关节点上下功夫。

  建立军民融合的信息网络指挥系统。充分借用地方科技资源优势,按照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等诸要素,构建起指控一体的军民融合的信息指挥网络系统,最大程度地提升未来作战信息的处理传输与使用能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升级完善军民信息预警系统。军民融合的信息预警系统,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有效平台。要按照“标准化、信息化、实战化、制度化”要求,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需求,抓好信息系统建设,为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灵活运用信息预警系统,协调、控制军地联合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按照“实用、能用、管用,上下衔接和完整配套”的原则,认真筹划多样化训练,着力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课题的指控末端应用训练,把练指挥、练战法、练保障等要素融合起来,确保一有紧急情况,闻令就能战斗。

  军民融合,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核心是谋求融合力量的最佳组合。只有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紧紧围绕作战需求,打破军兵种、军警民界限,通过平时联训联演联保,探索军民融合式编组模式,在实践中组合最佳力量,最大程度实现体制的融合、指控上的融合、行动上的融合,才能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效能。

  砥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是军民融合的核心。在拓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上,我们不仅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如何充分借助国家人力、财力、科技等资源优势的问题,而且还需要用融合的办法增强地方的支前力量,提高军队指挥控制、远程机动、火力打击、整体防护、综合保障等能力建设。地方政府要从支前动员、支前保障、防空防卫等演练环节抓起,加大战时支前保障和人民防空等课题的演练力度,力求主动配合,确保一遇紧急情况,就能支前保障。部队要从单车、单台、单站、单兵抓起,从首长机关新老“六会”基本技能融合训练抓起,从战例研究、想定作业、战术作业基本谋略训练抓起,加大训练的难度强度和落实力度,全方位提升部队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