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根上长疙瘩正常吗:怎样让自闭症儿童快一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46:01

  在自闭症儿童身上,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做事情特别慢。

  我们不得已,经常催促孩子“快点,快点”,但是任你怎么磨破了嘴,孩子也不能加快一点点速度,没有办法,我们忍不住去动手帮助孩子,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往往,只要看到我们一动手,孩子索性自己就停止了,连动也不动了,后面就都成了我们自己在“忙”。如此循环往复,好长时间问题得不到改善。

  怎么才能让孩子知道做事情要“快一点”呢?逻辑上,我们必须要先搞清楚为什么孩子不能做到“快一点”?“快一点”,是我们期待着孩子能够通过主动调节来控制自己做事情的速度,孩子是否能做到主动调节做事情的速度,这背后需要孩子哪些心理条件的支持呢?

  第一,需要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快一点”,

  第二,需要孩子懂得“为什么我要快一点”,

  第三,需要孩子具有能够“快一点做完事情”的实际能力。

  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催促孩子“快一点”才有实际的意义,否则,“快一点”就成了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不能变成孩子的实际行动。

  怎么解决这三个问题呢?

  第一,怎么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做“快一点”?“快”是和“慢”对应的,没有“慢”就无所谓“快”,所以,如果强调“快”、“快”、“快”,孩子不能理解“快”的意思,就不能执行他*的指令。“快和慢”的衡量标准是两个角度,一是用单位时间内做事情的数量/进度的状态来衡量,二是用做一件事情用的时间的多少来衡量。在孩子没有时间概念的时候,理解“快、慢”比较好的办法是:孩子和妈妈同时开始穿鞋,妈妈先穿完,告诉孩子“妈妈穿得快,宝宝穿得慢”,孩子和妈妈同时吃饭,妈妈先吃完了,告诉孩子“妈妈吃得快,宝宝吃的慢”,等等,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很多,也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感觉让孩子体会“快和慢”,比如高频率地“敲打”孩子的手,然后再明显放慢速度,比较快和慢,从一个起点起步,走向终点,先到为快。当然,如果只有孩子和妈妈两个人无法完成,需要第三人辅助孩子。

  要注意的是:1、大人和孩子做的应该是相同的事情;2、起点时间要相同;用结束的时间不同,让孩子比较“快和慢”;3、“快和慢”的概念,一定要让孩子在参与、感知以后,进行比较,而不是光听到我们说“快一点,慢一点”。

  先理解什么是快,什么是慢,这是第一步。

  第二,怎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妈妈让我“快一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典型的社会认知,本质上是孩子对人际关系认知,见书95页关于社会认知部分。如果只是孩子一个人的行为,那么无所谓“快一点”和“慢一点”,之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快一点”,是因为孩子的行为的“快慢”,要和别人发生某种联系,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快一点”系上鞋带,是因为妈妈着急上班,没有时间等了;我们要求孩子“快一点”写完作业,是因为同学们都写完了,慢了老师会不高兴;我们要求孩子听到铃声快一点走进教师,是因为慢了会影响班级体;我们要求孩子做事情快一点,是因为小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不会快一点的话,意味着将来孩子长大了其自身的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会很低……

  也就是说,理解为什么要“快一点”,孩子必须具备一种思维能力,必须会联系地看问题,必须懂得自己行为的快慢,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别人,关系到自己未来的生存。这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仍然需要让孩子感知,而不是只讲道理。

  怎么让孩子感知自己的快慢和别人的关系呢?一个6岁的孩子,早上起来洗漱非常慢,妈妈很着急,一边催孩子,一边替孩子做。后来,我知道妈妈每天开车送孩子去幼儿园,我告诉妈妈这样做:先教孩子认识表的整点,起床以后,实际时间是七点半,当表针指向8的时候,妈妈要开车出门,如果你在表针指向8之前做完了事情,可以坐他*的车去幼儿园,如果没有做完事情,妈妈不会等你,你要自己走路去幼儿园。说到一定要做到。中间需要不断地提醒孩子“看看表针指到几了“?孩子知道妈妈不会总是等着自己,直观地感觉到了走路去幼儿园和做车去幼儿园这两种不同的后果,为了能够做上他*的车,洗漱的速度有很提高。如果“快和慢”的结果都一样,孩子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要“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