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的糖王: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2:13
中医门诊诊疗工作的辨证思路
王谢江1980不要小看一张中医处方,它凝聚了一个中医临床医师的辨证思路的对与否。一旦辨证思路有误,就会影响临床疗效。
中医从经验中体会到,人体之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以及人体在遭受致病因素作用以后,而出现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都是人体中各个器官,各种功能活动,相互影响的结果,对于人体的器官,中医学以功能为基础,以外在表现为依据,从经验上和分析推理上,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它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辨证系统,来辨别疾病的所在,从而为临床诊疗服务。
中医门诊临床辨证思路的方法很多,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学的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以“主证”为基础,表格式辨证思路。
这一方法是我国中医研究院已故秦伯未老前辈首先提倡的。其辨证是如何去认识疾病,论治是怎样来确定治疗为中医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其中有理论,有法则,联系方剂和药物,这四方面内容。密切结合,不可缺一,缺少任何一项,便不可能正确。同时,辨证论治是根据所收集的全面证状,通过“四诊”、“八纲”的分析综合,以探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拟出治疗的方针,给以适当的治疗。如果不深入地辨别,把证状孤立起来,便无法看到疾病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治法和处方用药也不可能中肯。
为了临床上便于掌握运用辨证论治这一法则,试拟如下一个图表,愿意提供商讨。(见后图表)
附;图表表示法:      ⌒  

①  辨  主  证      主    ②  辨  兼  证  

  .   经  现  日      证    证  证  证  证    .
辨  过  象  期       .                      . ———   理
  .   .   .   .       .     状  状  状  状    .      
.   .   .   .       .     .   .   .   .      
      假  假  假  假   诊   假  假  假  假   假
证 定  定  定  定   断   定  定  定  定   定

初步印象     →     ×      ← 初步印象  
×   ……………………(证侯)
×      
×              —————————— 法
③   论     治      ↓    ④  处 方 用 药

.禁   体   轻    治     君   臣   佐   使     
.忌   质   重    法      .    .    .    .       — 方、药
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   作   作   作         
.    .    .    .    ×     用   用   用   用 
治                              
复       核  

使用这图表的方法,每一个病都有主证,在听取病人主诉和了解病情之后,首先要抓住主证进行询问。问的时侯要做到心中有打算,就是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问的目的是为什么?然后把得到的材料进行全面研究,作出初步印象。当然这不是肯定的,可能还会否定。其次,将病人所述和所要了解的兼证包括脉、舌、气色等进行辨别,辨别兼证与主证之间的关系,在临床工作时,必须同样地细致询问,作出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把两方面的初步印象,结合起来,作出总的诊断,即是证侯。这两方面的初步印象,可能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不统一的,但那些是主,那些是次,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第一步。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就是治法。这里所确定的治法,仅仅是一个原则,依据它来处方,还需要从病的轻重、禁忌和患者体质及服药经过等加以考虑,便是论治阶段了。这是第二步。从论治的结果选方用药,分别君、臣、佐、使,拟定出处方,这是第三步。到此,已经完成了辨证论治,也就是从诊断到治疗一个疾病的全过程,这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理,第二步是法,第三步是方药,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以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的。
在此还应当说明几个问题:
1、把“主证”弄清楚,可以得到一个初步印象。但单凭“主证”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观察兼证,包括脉、舌在内,看它和主证有没有联系,如果从主证产生出来的,证实了初步印象的正确性,否则需要从新考虑。比如突然发热多为外感,外感多有怕冷,如果问得病人有怕冷的证状,主证的初步印象,便为感冒风寒。再看兼证,有喉痒、鼻塞、咳嗽等,便可确诊感冒风寒在肺。假如突然怕冷发热,伴有呕吐,腹泻等兼证,便要考虑到肠胃受寒或饮食损伤等原因。如何诊断肠胃受寒?辨兼证时,应有呕吐清水,下利清谷,胃痛,腹痛,肠呜,舌苔薄白,口不渴等现象。如何诊断为伤食?应有呕吐酸腐。泻下臭秽,胸腹胀满,呕吐后反见轻松,口腻、舌苔厚腻等现象。所以辨证是细致的,逐步深入的,主要是全面分析归纳,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根据辨证的结果来论治。首先也是抓住主证,从发病的主要原因订出主要治法,再兼顾其他兼证。照顾兼证应在主治上适当地照顾,离开了主证而随证用药,便会迷失方向,使处方散漫杂乱。
3、辨证是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改变,不是一个病通过第一次辨证后就作为定案。在急性病上可能今天和昨天的辨证论治结果完全两样,如发热证昨天怕冷无汗,今天汗出不怕冷,反恶热,一个是表证。一个是里证了。当然有些慢性顽固性病证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无须每天再辨再论。然而病情总是在变化的,如果经过一个时期已有好转或疗效不明显,仍该反复审察,不能因为有效或平稳而强调“效不更方”。
4、怎样来抓住主证?一般以全身证状,或特别严重的证状,或病人最痛苦的证状为标准,例如发热、发疹、神志错乱,大失血以及浮肿、泻痢、腹痛等都能作为主证。一个病的主证不是固定的,随着病情变化来决定,比如外感发热咳嗽,以热为主证,

例表
①  辨  主  证    主         ②  辨  兼  证  

已  下  先  汗          曾  恶  口  小  脉  舌
辨  有  午  怕  出    发    有  心  不  便  滑  质         
半   .  冷  热    热    浮  甚  渴  黄  数  红
  月   .   .  不    ↓    肿  则  ↓  赤  ↓  苔
     .   .  退    诊    现  呕      ↓      白
非  阳  外  外    断    在  吐              腻
表  明  邪  邪          面  ↓              ↓
证  证                外    部
                  邪    微
      外          传     浮                 湿
邪    →    里    ↓                  遏
传           ,   脾  胃  胃  湿  实  热
入          湿    湿  湿  湿  热  热  伏
阳          热              
明          蕴             胃
            伏             有
                  在             湿
胃             热
③   论     治    不            ④  处 方 用 药
                  得
透   
邪   有   热  湿  泄         藿  黄  厚  滑  枳  加
伏   汗   在  在  ↓         香  芩  朴  石  壳  减
于   须   明  焦  治         黑  叩  苡  竹      佩
内   发   宜  宜  法         栀  仁  仁  茹  半  兰            
、   汗   清  化  ↓    ↓   ↓  ↓  ↓      夏  赤
仍   退   胃  不  清    芳   清   化  化 和      苓 
宜   热       宜  化    香            湿     陈  通
治  透            利  中    祛            淡     皮  草
热                焦    邪   热   湿  渗  胃     等

热退咳嗽不止,就以咳嗽为主证。倘若误以兼证当作主证,只要辨证正确,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如外感发热咳嗽,不以发热为主证而以咳嗽为主证,在辨咳嗽时见到喉痒、咯痰薄白,辨兼证时发现寒热、头胀、鼻塞,脉浮滑数、舌苔薄白等,其最后结论,自然会诊断是外感,治法着重解表,同时也能认识到应以发热为主证。当然这不等于说辨证时任意抓一证状为主证,而是说在不同的看法上可能提出认为主要的不同主证。关键在于辨证是全面的,只要看到全面,不把证状孤立起来,同样能得出一致的诊断结果。
    (二)、以五脏为中心的七步辨证思维法: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的五脏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用以“五脏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中医老前辈方药中先生,提倡用七步进行辨证思路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现介绍如下。
七步辨证思维方法的步骤是:1、脏腑经络定位,2、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3、定位与定性合参,4、必先五脏,5、各司其属,6、治病求本,7、发于机先。
1、脏腑经络定位:所谓“脏腑经络定位”,即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有关各方面的内容,结合患者各方面的特点,对患者疾病进行定位,定出患者疾病究意是在哪一个脏腑,哪一条经络。定位问题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病位不同,性质也不同,治疗措施也就不同,所以它是辨证论治的第一步。
定位方法,根据中医学有关内容加以归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从患者临床表现部位上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方面主要根据中医学中所提出的脏腑归属部位及经络循行部位来定位。
1.2、从各脏器功能上的特点进行定位。
1.3、从各脏器在体征上的特点进行定位。
1.4、从各脏器与季节、气侯方面的关系和影响来进定位。
1.5、从各脏器与病因方面的关系和影响来进行定位。
1.6、从各脏器与体型、体质、年龄、性别的关系和影响来进行定位。
1.7 、从发病时间及临床治疗经过上的特点来进行定位。
由于脏腑经络之间是一个连属的完整的整体,一切均可以五脏来加以归属,因此以下以五脏为中心就定位问题,以肝脏为例,用如下归纳法:
从临床表现部位上的特点定位:根据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因此人体头部的两颞侧及巅顶部位,耳周围部位,两胁肋部位,少腹及腹股沟部位,外阴部位以及两下肢两经相应循行部位时,均属于肝(胆)部位。凡属患者症状表现在上述部位时,均可定位在肝(胆)。
从功能上的特点定位:肝(胆)在功能上的特点,根据中医脏象学说来定位。主要有:主疏泄。藏血、主筋、易动、主决断、藏魂等几个方面,因此凡属有上述功能方面的失调,均可定位肝(胆)。
从体征上的特点来定位:肝胆在体征上的特点,根据脏象学说主要是: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味为酸,色青,脉弦等几种。因此凡属患者见上述体征时均可定位于肝胆。
从发病季节、气侯变化上的特点来定位:肝(胆)病的发病季节及其与气侯方面的关系,根据脏象学说主要是:肝旺于春,春病在肝,风入肝,这里所说的“肝旺于春”中的“旺”字,不能理解为“旺盛”或好的表现,而是指的一种偏亢现象,是一种病态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在春天里,鉴于春主升的原因,人体的肝也相应地紧张起来,因为紧张而容易发生疾病。由于如此,所以凡属春季发病,或者发病明显与受风有关的,均可定位在肝(胆)。
从病因上的特点来定位:根据脏象学说:“郁怒伤肝”,因此凡属患者发病有明显忿怒或抑郁病史者,均可定位在肝。
从体型、年龄、性别方面的特点来定位:根据中医理论,体型清瘦,儿童或青少年、女性患者,其发病多半与肝肾有关,因此凡属上述患者,亦均可以考虑定位在肝(胆),或同时定位在肾。
从发病时间、治疗经过上的特点定位: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然影响肝肾。因此凡属长期迁延不愈的患者,或热性病晚期患者,或在治疗中过用汗、吐、下法,或服温热药太过患者,或长期服用金石类有毒药物患者,均可考虑定位在肝(胆),或同时定位在肝。
2、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定性:
所谓“定性”,即综合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决定患者疾病的性质,一般所谓的“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实际上都是辨别患者疾病性质的方法,不过方老认为单纯的八纲辨证,范围较大,如何更具体地、针对性更强地来指导临床具体处理,还有其不足之处,例如“湿”证或“燥”证,把它放在八纲中哪一项内,就很难具体判定。单纯的“病因”辨证,也有其不够全面之处。如果让这些辨证方法,永远象当前这样各自分立,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中医在辨证论治上的步骤和方法则将无法解决。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方老认为只有归纳以上几种辨证方法,把它们之中相同的内容加以归并,不同的内容加以互相补充,以能符合临床实际并能具体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为准则,定出定性的具体内容。
定性主要是从临床证侯特点和从发病与病程上的特点来定性。
从临床证侯特点来定性,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所述的阴阳,气血,虚实,表里,寒热,六气、毒等的临床表现来定性。
从发病与病程上的特点定性,主要是根据各证的发病情况。疾病演变过程,以及病程长短来加以定性。
3、定位与定性合参:
所谓合参,即根据患者各方面表现,在确定了该病所在部位及其证侯性质以后,再把两者结合起来。兹仅以风、火、湿、燥、寒定性为例,结合定位简要作如下分析,其他可以类推。如: 以肝脏为例。
3.1、肝(胆)风: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风者,曰肝(胆)风,如,卒然眩仆,惊痫抽搐。
3.2、肝(胆)寒: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寒者,曰肝(胆)寒。如,瘫痪肢厥,胁肋疼痛而喜热恶冷,睾丸冷痛,阴囊发凉,发烦不寐而多痰呕恶,喜热饮。
3.3、肝(胆)湿: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湿者,曰肝(胆)湿。例如,肢体不用而合并水肿,外阴肿胀,黄疸。
3.4、肝(胆)火(热):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火(热)者,曰肝(胆)火(热)。例如,眩晕惊痫而有高热,或目赤肿痛,或喜怒易惊,不能自制。
3.5肝(胆)燥:可以定位在肝(胆),定性为燥者,曰肝(胆)燥。 例如,目干涩,或具有前述症侯而同时出现燥象者。
4、必先五脏:
所谓“必先五脏”,即在分析各种发病机转中,要在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各种临床表现当中,根据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确定其究属哪一个脏腑及哪一种病理生理改变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4.1、关于定位,一是本脏本经自病,一般症状比较单纯。二是继发于其脏器病变之后,而出现的病状。都可以定位属于哪脏腑病理性定位。
4.2、关于定性,一般都是以六气致病原发病证和继发病证来确定疾病的风、寒、火(热)、湿、燥 的定性。
总之,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热)、湿、燥、寒、毒都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发其他病变,例如:在风证的基础上可以继发火(热)、湿、燥、寒证等等。
5、各司其属:
“各司其属”一语,含义是广义的,前述的五脏定位,六气定性,从广义来说,都应该是属于“各司其属”的内容。这里所指的“各司其属”,是指在治疗方法上的相应归类而言
以五脏病学的发病机理,来确定治疗法则。在这一步就是立法处方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八法”在各脏器当中的具体运用。如肝脏病的治则有“疏肝”、、“清肝”、“泻肝”、“柔肝”、“平肝”、“镇肝”、“温肝”、“养肝”、“清胆”、“温胆”、“疏风”、“息风”等法。各有其适应症。各有其治疗方、药的运用。在使用方、药时。要根据辨证时的病机来确定法则的运用。
6、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亦即重点治原发病,但治病求本不等于完全不治标,实际上要常常本标兼治。例如,肝病及脾,临床上是舒肝助脾和舒肝和胃同用,但重点在舒肝。例如,逍遥散或四逆散的应用,脾病及肝,临床上常常是助脾补肝或和胃舒肝同用,但重点在助脾。例如:香砂六君子汤或归芍六君子汤的应用均是其例证。余此类推。
7、发于机先:《内经》谓:“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素问?玉机真脏论》)。又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这些话的涵义,在人体来说,就是说人体各个脏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脏器的病,必然要涉及其它脏器,同时也必然受其它脏器的影响。因此,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不能绝对孤立的对待而必须要考虑其所影响的脏器以及本身又可能受到的影响,从而以全局观点来判断转归,决定治疗,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发于机先”。
人体五脏既然密切相关,一个脏有病必然影响其他四脏,但根据中医学认识,最重要者又在各个脏器的所不胜的两个关系上,因此在分析病机、判断其归转,决定治疗时,又必须首先考虑这两重关系。 
(三)、逻辑辨证思维法:
逻辑辨证思维法是哲学理论思维的一种形式,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它具有辨证法的特征。换句话说,具有这种思维的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辨证法的规律及其方法,来进行思考、分析、研究问题。因此称为逻辑辨证思维法。
中医学这种逻辑思维辨证方法是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这种逻辑辨证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在全部的医疗实践之中;不仅用以比较系统地分析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各种具体问题,而且用以建立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独特的、系统的理论与临床的体系;不仅散见于各家学说、各种流派以及各医家之中,而且先后相继、持续不断、自成系统。中医学历经了这样漫长的历史,经过那么多的时代变迁与动乱,医学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或流派。但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实践始终保持它独特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这的确是一个奇迹。但这绝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学的逻辑辨证思维方法,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还是比较系统地,从各家学说、各个医家来说又是比较自觉地运用于中医学的理论和医疗实践之中,象一根割不断,打不乱的链条,把中医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前后一贯、首尾衔接地紧密连系起来。
中医学视人体为一个整体,以五脏为中心,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部、气血津精分成五大系统,每一脏腑各有所属,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旦产生病理变化,在相应的脏腑、经络以及相应的皮部、肌肉,气血津精,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表现。中医学通过这些临床表现,进行推理归纳、综合辨证,得出结论。
中医逻辑辨证思维法,即公式为:
            ↗外感(时令病)→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辨证
主证+兼证+症候群
↘内伤(杂病)脏腑(病位)→病机(病势)→辨证(八纲辨证或脏腑辨证)→治则→处方
通过这样一个判断思维过程,把疾病的症结所在,弄得一清二楚,就达到了中医的所谓辨证施治目的。为了能正确地把握这一辨证思维方法,将介绍几种思维分析方法。
1、        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
由于中医学方法论富有辨证思维的特点,所以特别强调从整体和普遍联系上,包括从人体与自然的整体和普遍联系上,来研究人体。因此,无论是研究人体生理,还是研究病理和临床证状,它的根本出发点和基本方法,就是从大量现象中,抓住共同属性和普遍联系,从而抽引出本质和规律。
(1)、从对立统一中掌握普遍规律性:
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从大量现象中去寻找共同属性和普遍联系,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各种对立统一的联系,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掌握自然界和人体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的规律性。
中医学的对立统一规律,主要体现在阴阳学说。从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去掌握自然和人体的普遍规律性,贯串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具体运用于临床实践之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以概括天地自然气候万物间一切变化:
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一体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四时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时的变化正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四时一体也,就是阴阳对立统一;六气的风、火、热、燥属阳,寒、湿属阴,六气的变化正是阴阳的变化,六气和调也正是阴阳之间的和调。六气以至万物的一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
②用以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阴阳之中再分阴阳。五脏之中,心肺属阳,肝肾属阴;心又为阳中之阳,肺又为阳中之阴,肝脾肾虽属阴,但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经属阴,络属阳,但经之中又有阴经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阳络。因此,脏腑经络均依其特点区分阴阳;五脏一体,经络一体,也就是阴阳对立统一。中医学正是运用这种根本方法,说明人体脏腑经络阴阳的普遍属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性。
③、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
中医学首先认为,人与天地是相应的,而阴阳学说则认为,这正是人体阴阳之间的变化与天地四时阴阳变化密切相关的表现。人只有在天地阴阳变化正常的的基础上,才能正常生长和维持健康,而季节气候,晨昏昼夜,风雨寒热晦明,地区方域等变化,即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都要影响人体中的阴阳变化。中医学还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人体中精、气、神三者之间正常作用的结果。精属于阴,气属于阳,而神则是在阴阳和调的基础上产生并表现在外的各种正常现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中医学关于人体正常生理的基本观点;反之,阴阳失调,偏盛偏衰,则为疾病,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是中医学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观点。同时,这也是中医学分析和掌握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
④用以指导诊断及治疗:
在诊断上,首先用阴阳概念归类病因,如阳邪和阴邪;继而用阴阳概念区分人体体质的类型;其次用概念归类各种症状和体征,如阳证、阴症、阳脉、阴脉;最后,用阴阳概念分析病机;或属阴病及阳,或属阳病及阴,或属寒极生热,或属热极生寒。在治疗上,应根据诊断结果,或治阳,或治阴,或阴阳兼治,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因此,阴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也就成为辨证论治的最根本方法。
⑤用以指导预防:
中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对于疾病以预防为主,而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和方法,也贯串于中医学预防疾病的学说之中。如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天地间阴阳变化协调一致,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 协调一致,就可以防病延年。因此中医学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成阴,《素问?四气调神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2)、具体矛盾具体分析:
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中医学广泛深入地运用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有许多生动的论述,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①主要矛盾的分析:
中医学在分析错综复杂、千差万别的生理、病理现象中,运用理、法、方、药以及辨证施治的时候,十分重视抓纲领、突出关键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在矛盾特殊性的分析中,首先注意主要矛盾。
从人体生理看,心、肝、脾、肺、肾五个系统及其所属器官,各有独特作用,它们密切相关,连成一体。在心的主持作用下,通过经络的内外联络,互相协调,形成正常生理状态。这是在五脏一体中突出心的首要地位和主持作用。从人体致病原因看,“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是把自然气候变化看作是构成人体疾病的主要外因。但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看,则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更强调了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作用。
这种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在运用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方面,表现尤为充分、深入、具体。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如何在疾病的错综复杂的演变过程中,就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各种症状中,抓住本质的病症;在各种病因中,寻找主要的病根;在各种治则方药中,使用最有效的手段。为此,中医学提出了诸如治未病、明标本、辨逆从等一系列具体原则。
“治未病”的原则,就是处理“治已病”和治“未病”的关系上,要以预防为主;即使在“治未病”的情况下,还要注意处理小和大、轻和重、局部和全身的关系,就是说要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又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又指出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医学在预防疾病上的整体观,而且体现了中医学关于治疗疾病的最高原则。从方法论来看,这也清楚体现了始终贯穿着抓纲纪、抓关键,突出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
“治病必求于本”具体表现在正确处理“标”与本的关系上。明标本,就是要弄清各种疾病的各种症状的现象和本质。《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疾病的标本,并不是僵死的,往往随具体疾病、具体病人而各异。以病因而论,引起这个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本,所表现于外的各种临床表现是标;以病变部位而论,原发病变部位是本,继发症状是标;以症状本身而论,原发症状是本,继发症状是标;以症状新旧而论,旧病是本,新病是标。这些具体问题,都要具体分析,首要就是分析主要矛盾。因此中医学对于疾病治疗的原则,首先强调治本。但是对于“治本”,还要具体分析,要在疾病的轻重缓急,疗效出现的大小快慢上,分清主次。在本病急而重的情况下,固然首先要治本,不过有时如果标病急、却又要首先治标或者标本同治。《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反身体疼,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治病必求于本”,还具体体现在辨逆从上。疾病要辨逆从上,治病也要辨逆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反作,病之逆从,”就是指明首先要从阴阳正常与反常的变化,来分析疾病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在治疗上,同样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逆治或正治、从治或反治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疾病具体分析,但在具体分析中,首先必须认清主要矛盾,抓住根本。中医学始终强调抓根本、抓主病、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在辨证论治上,是非常鲜明突出的,前后一贯的。
②矛盾转化的分析:
矛盾的转化分析是中医学的独特方法。主要体现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的变化上。中医学以五行学说推演疾病发生发展转化的全过程。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分析疾病的主要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相生关系;另一方面是相克关系。,在“相生”这对矛盾中同时包含有“生我”和“我生”的对立统一。在“相克”这对矛盾中都包含了“克我”和“我克”的对立统一。而“相生”、“相克”又是对立统一的。《内经》认为,自然界和人体内部都包含着五行的结构系统,它的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即五对矛盾及其之间的关系,处于“相生”和“相克”的对立统一之中,形成了事物在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很明显中医学在五行学说上,充分运用了矛盾分析的方法,不仅指明了上述对立统一矛盾的一般形式,而且对它们在相互关系上的各种特殊性,特别是上述各种矛盾的转化,作了深刻的分析。首先,“相生”与“相克”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五行学说认为主要在于“相克”,也就是说,“相克”是主要矛盾;从“生克”这对矛盾来讲,“克”也矛盾的主要方面。“克”即制约,就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五行学说认为,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主要依靠这种“相克”关系的正常进行。《素问?六微旨大论》明确指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所谓“承乃制”,就是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制则生化”,也就是指只有在五行相互制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正常的生长和变化。这就明确指出“制”或“克”,在生化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五行之间的这种制约现象,绝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五行之间的盛衰盈亏而不断变化。
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以五脏为中心的逻辑推演方法及符号,五行即是五脏的运算符号。五脏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生理病理都是以五行来推演的。它们的“相生”、“相克”变化都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表现方式,在临床诊断治疗时,用五行推演法来进行辨证。抓紧主要矛盾主要是抓那脏有余之气对另一脏腑的影响和病理,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发生偏盛偏衰的现象,对立双方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转化。伤寒与温病两病,总的来说,都是阴阳双方发生不同的偏盛与偏衰。但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它们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就必须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矛盾特殊性,尤其是各种复杂的矛盾转化。
③、动静结合的动态分析: 
由于人体生理、病理和临床证候,总是复杂多变,所以中医学十分重视动态分析。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也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动态分析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它经常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即“阴平阳秘”。但是,这种平衡,是人体内外环境都有不断运动变化的相对平衡;这种稳定,是动态中的相对稳定。中医学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始终坚持动静结合上进行动态的分析,研究人体怎样在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条件下,经常保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同时也研究人体在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各种致病因素打破常态、发生病态的情况下,又怎样在动态中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一把钥匙,贯穿于辨证的动态分析的各个方面。《内经》把人体的外环境,看成是动静相召、矛盾交错的、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应地之气,静而守位。”《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阴阳正常与反常的具体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联系,使人体相应地产生一系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同样用动静结合的动态分析方法,描述了这种变化;“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根据这种变化,在诊断上,《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在治病法则上,又进一步根据疾病复杂多变的具体情况,强调在动态演变中具体分析,突出随证论治的重要意义。
张仲景创造性的发展了《内经》这种随证论治的重要思想,并使之贯穿于《伤寒论》全书之中。《伤寒论》有一系列汤证,每个汤证又演变、分化出若干加减变化方(如桂枝汤证可分化成二十多个本证与变证的方剂,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主方),但其作用不局限于此。它除了用于阳虚欲脱、脉微欲绝等典型四逆证以外,还可广泛用于一切阴盛的病者。大凡三阳病中某些变证、坏证,三阴病之虚寒证,皆可酌情用之。这是在四逆汤证这个矛盾的特殊性中讲矛盾的共性。
2、质量互变的分析方法
(1)、量变质变的模型
中医学中对于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和辩证论治的认识,有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认为它们都处于运动之中,不断发展、变化。虽然它们以不同形式处于某种稳定的状态,但这绝不是僵死的、固定不移的。它们总是变化相搏,动而不已。《素问?六微旨大论》一再强调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掌握自然界和人体在复杂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人体生理、病理的规律,中医学运用的根本方法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而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又是同量变质变的变化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治则、方药等等,可以看作是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的相应模型。中医学正是广泛深入地运用自己的独特的量变与质变的概念,建立起包含着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的各种模型,用以窥察和掌握人体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在不断演变中的规律。
①、        分析生理变化的主要模型:
中医学理论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的生理变化。“阴平阳秘”不仅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还包含着量变质变。在“阴平阳秘”对立统一的正常条件下,实际上存在着六经气血多少不同的量的变化。按这种量变分型,就可以分出: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多气多血、少阴少血多气、厥阴多血少气、太阴多气少血等不同的模型。这种分型,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三阴三阳的区别和联系,而且在临床上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中医五行学说,也是一种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广泛用以阐述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自然界一切事物(包括人体内部的各个脏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都可以用五行学说来加以归类。在这种归类中,同样贯穿着量变质变的分析。因此,五行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按量变质变的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整个自然界包括人体在内错综复杂变化的模型。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就是量变、质变以及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之间的运动,是由于五行之间盛衰盈虚的结果;没有盛衰盈虚,就没有运动和变化。盛衰盈虚,是量变的过程,这种量消长变化,只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就是“亢”而有“制”的,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在异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和调常被打破,即五行的运动在量的方面常常发生改变,超过一定的“常数”的界限,就要出现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了。“气有余”,“其不及”就是量的变化,“侮而乘之”,“轻而侮之” ,“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就是量变到一定度,引起某种质变。
②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
中医学理论认为,疾病是对立统一的破坏,即阴阳失调、阴阳偏盛偏衰,甚则阴阳离决。阴阳偏盛偏衰,实质上是对立双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中医学仍然用量变质变的分析方法,建立若干不同的类型来加以描述,并通过这些模型,进一步分析和掌握病理变化的规律。
“阴虚”,“阳虚阴盛”,“阴阳两虚”,“阴阳两盛”均是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所以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分析病理变化的主要模型之一。现在有人认为,五行学说是粗略的数学模型。它不是以精确的数理模型的方法,而是按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方法,来具体研究五腑六腑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的模型,分析五邪的传变情况;五邪的性质各不相同,在病理上的反映有轻重缓急的分别。
③辨证论治的主要模型: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就是辨别疾病证象,判定疾病本质,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整体施治。其中贯穿着基本方法之一,就是量变质变的具体分析和正确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辨别疾病证象,就是收集、观察和分析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在量变上的证据和差异;判定疾病本质,就是在充分掌握量变上的证据和差异的基础上,认清疾病在质变上的性质和区别。只有深入地、准确地分析量变质变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转化,才能采取恰当方法,进行整体施治。
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以及四诊、八纲、治则和方药等等,都是运用量变质变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转化的变化分析方法而建立的各种模型,它充分地体现了辨证论治基本精神。
(2)、量变质变的相互转化:
中医学广泛深入地运用量变质变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转化的分析方法,突出地表现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
中医学临床上采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不同类型和方法,实际上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认真分析病机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分析病机,概括起来讲,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病变所在部位;确定症候性质;在症候上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确定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整体治疗。治疗问题,概括起来讲,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治疗原则看,治病必求于本;从具体治疗措施看,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治疗措施的轻重缓急;从用药上看,还要注意恰如其分。必须指出,以上所有方面,都贯穿着质量互变的分析,这就是量变分寸,质变的性质、量变质变的程度及其界限,从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又到新的量变的不同转化等等。当然,要深入分析、准确掌握这些变化,是非常困难的,中医学的优良传统,正是在没有科学实验手段和精确数理统计方法的条件下,运用辨证思维和实践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现在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地说明:
①        定位与定性全参:
关于定位的问题,情况比较复杂,现以肝(胆)病的定位为例,从临床表现部位上的特点定位,如两颞侧头痛,两胁肋疼痛、睾丸痛等;从功能上的特点定位,肝主疏泄、藏血、主筋、易动功能失调,如见胁肋胀满痞积、出血、失眠、易惊等;从体征上的特点来定位,如爪甲干瘪、直视、斜视、肢体不能伸屈自如、皮色发青,典型弦脉等;从其发病季节与诱因上的特点来定位,但凡属春季发病,或明显由于抑郁、忿怒、或明显由于受风引起,均可定位在肝(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各种症状中,判明疾病是否定位在肝(胆),要有一个观察、分析的过程:症状多少,发病的轻重,是偶现、重现还是持续出现等。仔细地收集这些量变的证据,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对于正确判明病位是很重要的。临床上潜在性肝障碍或称肝症候群,西医检查通常肝功能化验和尿常规均为正常值。如果仅凭这种化验来诊断就容易漏诊或误诊。因为整个肝脏细胞的损坏,如不超过80%的界限,就不会显示肝功能障碍。在肝细胞损坏20~30%,甚至更多时,肝功能仍呈现出正常状态。换句话说,当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没有超过一定的常数的界限时,不会明显出现质的变化,但这时已开始出现部分质变。从中医学的理论来看,这种部分质变的状态。它可以从一定的症候群所表示的若干证据中,被医生所探知。因此,中医学是根据一组健康输出状态变量与另一组实际输出变量的差别,来确定病位或病名的。这就是中医学可以不借助现代科学的化验手段,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弄清疾病的定位的奥秘所在。
上述肝胆疾病,从六经辨证来看,多属少阳病。病由太阳传入少阳,风寒之邪已渐化燥,但还未入里成实,所以少阳病的性质,为半表半里热证。胆为少阳之府,胆热上蒸,则口苦,邪渐化燥,伤及津液,则咽干;少阳又主风火。风火上扰则目眩。太阳主表,邪未化燥,口和不渴;阳明主里,燥热已极,口干舌燥而渴欲饮水;少阳病已离太阳之表,尚未入阳明之里,而处于表里之间的局势,所以口苦、咽干、目眩。很明显,这里不仅涉及到定位问题,而且涉及阴、阳、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等疾病的定性问题。因此,必须定位与定性合参。要弄清定位、定性和定位定性合参的问题,掌握量变质变及其转化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邪未化燥,口和不渴,这是一种量变的证据,可定为邪尚在太阳之表。燥热已极,口干舌燥而渴欲饮水,这是另一种量变。它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了性质上的明显转化,从量变到质变,据此可定为邪已入阳明之里。邪渐化燥,口苦、咽干、目眩,但还未入里成实,实际上这是第三种量变。它发展到某种程度,发生疾病性质的部分转化,即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对太阳来说,尚未入阳明之里,还有某种质的区别。总的来讲,界于太阳与阳明之间,属于半表半里,所以应是部分质变。
②        、治疗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确定了疾病的部位和症候的性质,确定了那一个器官,那一种病理生理变化起主导作用以后,便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治疗的原则、步骤和方法上,还涉及到治病求本、发于机先的重要问题,以及采取恰当的具体治疗措施等。
治病求本体现在对肝(胆)病的处理上,可具体区别两种情况:一是肝(胆)本经之病;二是继发于其他器官疾病之后,包括:脾病及肝,重点在治脾;肾病及肝,重点在治肾;心病及肝,重点在治心;肺病及肝,重点在治肺。这里所谓“继发……之后”之病,实际上是疾病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质的转变先发于一脏,又继发另一脏之病。如脾病及肝,先发脾胃虚寒吐泻,发展到一定程度,则继发痉挛拘急。主要矛盾在于脾胃虚寒吐泻,故用温脾法,吐泻止则痉急自然缓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治病求本和疾病的转归,与疾病的量变,质变及其转化是密切相关的。现以少阳病为例加以说明。由于少阳病的性质属于半表半里热证。表为寒,里为热,寒热互拒,所以须用和解一法。但是,正由于少阳病处于太阳与阳明之间,表里之间的局势,所以它的发展演变,就可能出现多种转归,朝不同方面转化,在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关系上,会产生互为区别的结合与转化的形式。可能出现的形式是:A、太阳与少阳合病,就是太阳经的发热、恶寒、无汗的症状和少阳经的寒热往来、口苦、
耳聋、目眩、胸胁疼痛的症同时并见。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此还要具体分析,如果是偏重于太阳表邪盛的,可用柴胡桂枝汤两解太阳少阳在表的邪气;如果是少阳里热偏盛,而有下利的症状时,则宜用黄芩汤清其里热,里热清则表邪自和。因此,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中,必须观察和判定这种变化的分寸、程度和不同的性质。B、阳明少阳合病,就是目痛、鼻干、睡卧不安和少阳经的胸胁痛、耳聋等症同时出现。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分析是由于阳明属土,少阳属木,此二经皆偏于里,所以它们发生合病,肠胃不和,必然见到下利的症状。阳明少阳合病的下利,里证居多,如果热邪与宿食积聚到一定程度,痞满燥实俱备,则应以大承气攻之。C、三阳合病,就是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在一起发病。具有太阳经的头痛、发热;阳明经的恶寒,不能安卧;少阳经的耳聋、往来寒热等证。三阳合病,其热必盛,这是热势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又一种质变的形式。对这种变化如不及时加以控制,还可能继续产生新的量变或新的质变。如三阳经皆被热邪所困,一身尽热,故身体沉重难以移动;胃络于心,胃燥热实则谵语;热迫膀胱,津液不藏则遗尿等。这些症状,反映了三阳经邪热极盛,弥漫全身,津液灼伤,将要枯竭的重证。所谓“极盛”、“枯竭”,就是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或从质变到新的量变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关节点。在这种关节点或临界线上,常常出现突变或飞跃。
发于机先的涵义是,人体各个脏器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个脏器有病,必然要涉及其他脏器,同时也必然受其他脏器的影响。因此,对于各个脏器的疾病不能绝对孤立的对待,必须考虑其所影响的脏器以及本身又可能受到的影响,从全局的观点来判断转归,决定整体治疗。
人体五脏密切相关,一脏有病必然要影响其余四脏,但中医学理论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各个脏器的所不胜的两个关系上。因此,在分析病机,判断转归,决定治疗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这两重的关系。
现以肝(胆)病为例,肝所胜者为脾,所不胜者为肺,凡属肝病。除考虑肝以外,必须同时考虑脾和肺的问题。如肝气有余,则传脾侮肺。这里所谓的气有余,是指“邪气”,即指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偏盛情况。肝气有余这种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影响到其他器官,即肝气有余时,肺脾两脏必然与肝互为影响,从而引起:“传脾”、“侮肺”以及肝本身又受脾肺两脏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质变。正因为在临床治疗上不仅治肝,同时还应考虑到助脾或益肺,以加强脾和肺的正常功能,使肝不能传侮,治疗于未病之先。于此同时,由于加强肺脾对肝的制约,更有利于肝本身的治疗。例如:逍遥散之用茯苓白术,补阳还五汤之重用黄芪,即其范例。
 [简答]郁证的辨证论治   《易经》对医学的影响医学是认识、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使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中医研究的是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是临床医学,是先贤们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运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创建了'“理”、'法”、“方”、“药”闭合的环形理论,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完善。
  西医研究的是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的结构与功能,是实验室医学,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它理论的形成是开放的,是不断走向微观的,它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走向细化和分支。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编制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
  战国时期,被奉为“脉学之宗”的扁鹊,提出了重要的中医理论——“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两千多年来一直沿用。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东汉时期,被称为“神医”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比欧洲早1600多年,同时他还创造了体育疗法——“五禽戏”。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唐朝时期,《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药典早了九个世纪。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药,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如由印度传入的豆蔻、丁香等;大辽传入的石榴、乳香等;波斯传入的青黛等。
  唐朝时期,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一部集唐代及唐以前祖国医药学之大成的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内容丰富理法方药从源到流各有所宗,分门别类,有纲有目,体系完整。
  明朝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孙思邈作为唐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曾经说道:“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中医医师不懂得《易经》,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不能成为好的医生;这里的“太医”即是对“优秀医生”的通称。药王的权威言论表明:不通易,则不通医!可见《易经》对中医学的影响之大。
  张景岳作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中心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学习《黄帝内经》的较好参考书,而《景岳全书》则各科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他在《医易义》中讲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这句话充分表明了《易经》是中国传统中医学的根源所在,如果没有研究过《易经》就去研究中医学,那是很难让人信任的事情,最多也只能学到中医的皮毛。
  始祖黄帝的《内经》、神医扁鹊的《难经》、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等,这些最经典的中医学著作,无不在书中始终贯穿着《易经》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类比思想和卦爻数理,其中的阴阳学说更是中医传统医学朴素辩证法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并广泛应用于阐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同时也奠定了中药学关于四气五味的基本法则。
  《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格局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易经》的爻象概念。《易经·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医家又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于是有藏象之称谓。
  《易经》的卦辞直接反映出对中医防治学与治疗学的基础指导作用。
  首先,《易经》对中医防治学的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强调防微杜渐,和《黄帝内经》治未病的防治思想相一致。
  《易经·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人在面临否卦的严重时刻,倘能经常保持“我将灭亡”的警惕,加强锻炼身体,这样不但不会灭亡,还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样长生。

从郁(鬱)的字义谈郁与瘀的区别  

中医临床

仁心妙手

郁与鬱,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字,意义各不相同:
郁:
一、郁郁:1、有文采的样子。《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2、香气浓烈的样子。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二、通“鬱”,(云、气)浓盛的样子。徐陵《咏柑》诗:“素荣芬且鬱。”三、通“燠”。暖、热。刘峻《广绝交论》:“叙温郁则寒谷成喧,论严苦则春从零叶。”
鬱:
一、树木丛生,茂盛。《诗经?秦风?晨风》:“鬱彼北林。又为(云、气)浓盛的样子。《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加以鬱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二、忧愁愁闷。《管子?内业》:“忧鬱生疾。”[鬱鬱]1、草木茂盛的样子。《古诗十九首?青青河边草》:“鬱鬱园中柳。”2、忧伤、沉闷的样子。屈原《九章?抽思》:“心鬱鬱之忧思兮。”三、草木腐臭。《旬子?正名》:“香、臭、芬、鬱……以鼻异。”四、芳草名,亦叫“鬱金香”可入药。苏颂《图经本草》:“《说文解字》云:'鬱,芳草也’。”五、香气盛多或汁味浓厚。前者如《本草纲目?果部?橙》家《事类合璧》云:“橙,香气馥鬱,其皮可以熏衣。”后者如《济阴纲目?论求子贵养精血》:“醲鬱之味不能生精,唯恬惔之味乃能补精耳。”六、果木名,即俗所称“鬱李”。《神农本草经?鬱李仁》孙星衍辑注:“《毛诗》云:'六月食鬱’。《传》云:'鬱,棣属’。”又李时珍云:“鬱,《山海经》作栯,……《尔雅》'常棣’即此。中药鬱李仁即鬱李之果核。七、鬱金,常用中药名,收载于《药性论》,《本草纲目》、《本草经疏》及《本草备要》等都有记载。八、病证名。鬱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自《内经》及以后历代诸家著作都有对鬱证证候、病机的论述,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现代各版《中医内科学》都有鬱证的专篇论述。
在古代,“鬱”与“郁”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云、气)浓盛的样子”外,“鬱”字的上述义项都不写作“郁”。从汉字简化以后,都通用一个郁字。中医学中所用的“郁”字其实是“鬱”字的简体。
在中医病理学中,“鬱”字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忧愁愁闷。即上述鬱字义项之第二项,是情志上的忧愁沉闷曰鬱。
二、闭结,留滞,结聚不得发越。《素问?六元正纪大》:“水鬱之发,阳气乃辟(避),阴气暴举,大寒乃至。”《伤寒论?第48条》:“阳气怫鬱在表,当解之熏之。……阳气怫鬱不得发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更发汗则愈。”
三、指呼吸迫促。《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鬱,皆属于肺。”王冰注:“鬱谓奔迫。”
四、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壅遏不通畅或结聚不舒。诸病久,亦皆有郁。如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鬱,诸病生焉”,并提出气、血、痰、火、湿、食六鬱之说。“鬱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鬱之病见矣。”《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气不行则血行不畅,轻者为丹溪所云之血鬱,重者为血瘀,更重者为瘀血;同样气鬱可致水液代谢失常,产生湿鬱、痰鬱;气鬱化热生火而成火鬱;气鬱至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而致食鬱,说明气鬱结聚,则其他鬱证就会相继而生,并且六鬱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瘀:
指血液凝滞,或凝聚不通的血。《说文》:“瘀,积血也。从疒,於声。”《楚辞?九辩》:“形销铄而瘀伤。”
又:指瘀血(体内某部位血液瘀滞;凝滞不流通的血);瘀肉(有病变的肌肉)。
又:鬱积;停滞。《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又:瘀疾(停滞和急趋);瘀伤(气血鬱积成病)。
又:瘀通淤。《说文》:“淤,淀滓浊泥也。”亦作“阏”。淤:1、 水道被泥沙阻塞:淤塞。淤积。淤滞。淤埋。2、河沟中沉积的泥沙:淤泥。淤溉。3、同“瘀”:淤血。
瘀和鬱的区别:
瘀,是指血的层面,血脉、血络内外出现血液凝滞或凝聚不通而言,轻者为血瘀,重者为瘀血。
鬱虽有上述四个方面的含义,总的来说是指气的层面,气机、气分、脏气、腑气以及情志诸方面的壅遏不通畅或结聚不舒。
朱丹溪“六鬱”理论中有“血鬱”之概念,应是气鬱或湿鬱、痰鬱、火鬱、食鬱所致的次生之鬱,气、湿、痰、火、食诸鬱皆可引起气机鬱滞而影响血液的运行流动,或湿、痰、火、食诸鬱直接影响了血脉、血络进而导致血脉、血络中血液流动失暢,但尚未造成血液凝滞或凝聚不通的程度者,如朱氏用于治疗六鬱的越鞠丸和六鬱汤中血分药只用了一味既能行气又能活血的川芎便是明证。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恐有不少谬误,还请诸君斧正
 

初探五脏六腑辩证论治的大道致简

中医临床作者:陈有唐

题要:阴阳五行  五脏六腑  中、西医取长补短
医者要有所成就,寻求“大道至简”,要看天时地利人病,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张仲景那个时代伤寒病多,找出六经辩证法,便是“大道至简”,叶天士那个时代温病多,找出卫、气、营、血辩证纲要,亦是“大道至简”,而今癌、艾滋、五脏六腑病多,如西医所说慢性肾炎、肝炎、高血压、病毒、遗传疾病多,除从《黄帝内经》内寻找外,还得从科学观出发、从科学、科技中找,如诊断仪器、理疗、特效药物。因时代变了,中医要发展,就应取其长处,从《黄帝内经》角度审视,合乎其理,即可取之。如同佛教由印度传来,吸其精华成为中国的禅宗,方能找出医法的“大道至简”。
中藏经:“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痞。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喜为雨,怒为风,结为霜,张为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脏,呼吸寤寐。精气流散,行为荣,张为气,发为声,此人之常也。”又曰:“病有脏虚脏实,腑虚腑实,上虚上实,下虚下实,状各不同,宜深消息。”可见脏腑辩证的重要性,宜深究细研。
先贤们将《内经》将这种生理现象提炼脏象学说,突出了五脏六腑的重要性。人之一身,惟赖内外相应,五脏气机协调,气血津液流畅,升降出入不悖,是以百病不生。因而从五脏六腑学说研究辩证应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纵观上述西医那些疾病,绝大多数属于中医的杂病范围,看来需要有个杂病方面的“大道致简”。研究出个杂病的“大道致简”。
张仲景的六经、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的辩证论治是法宝,但不是绝对直理,随着时代变迁,新病种的出现,还需要发展。不要围着只围着中医的书本转,是要围着病人转,那么就应该在原有中医的理论基础上再发展。要为病人着想、负责。若号脉一时诊断不清病,何不借助西医仪器?没有方药,何不用西医特效药?因而需要“中、西医取长补短”,若是没有特效药,治急症如救火,何不采用西医的长处?同时,发挥中医的长处“扶正祛邪”,发挥中、西医之两长,进行辩证论治。
本文以《黄帝内经》为据,元极、阴阳、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结合西医理论,中西医取长补短进行探索。如图示:



太极、阴阳、五行生克图。
阴阳学说的长处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如某病用某药,不如中医灵活应用的辩证论治。若想治好当前疑难杂症,重点在研究脑、五行之间的关系以及骨、奇经八脉。

脑病

《内经.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于其盖,下在风府穴。”又说;“督脉贯于脊,上至风府入于脑。”说明督脉上通于脑,下通于肾。肾之精髓通过脊管上达于脑。

《素问.逆调论》篇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藏精,精生髓,髓上通脑,则生神,故曰肾为作强之官而出伎巧也。若精亏则神衰,神灭则精亡。精充神足,则精神之用(即神机)灵通
《难经·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说明诸经脉上会于脑,在督脉监督下,接收脑的支配,进而调节全身的功能活动。
因而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道藏·云笈七签·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载“泥丸百节皆有神,脑神精根字泥丸”。古人还认识到脑与脊髓的关系,如宋·邵康节曰“今视藏象,其脊骨中髓,上至于脑,下至于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缘及五脏相通”(《观物外篇》),说明脑与脊髓相连,并通过“细络”和内脏相通。
医论肾.脑.督三者关系密切。
督脉行上下于二十一节,其下而上者,循篡上少腹,贯脐中央,入喉,上颐环唇,系目。其上行而下者,从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中,下至篡,环转周身前后。应天道之绕地环转,以总督一身之阳。十四节以下,七节以上,其间为性命之门。故名命门。乃督脉之穴。夫循行背脊之中者。督脉也
督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它只有循行起止的路,而无归属之脏器。但是它的功能活动都是代表脑的。

督脉为病,多见头重,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 小儿风痫,这些症状,都是属于脑督病的范围。

有理由指出,督脉是属于脑的经脉,脑为奇恒之府,督为奇经之脉,一个为经,一个无腑,而二者的关系又恰好如此密切。

可以认为督脉的功能与脑脊髓的循环和脊椎中枢神经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上至脑,下至尾骶,都是督脉的一条通道。督为诸阳之总督,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路。脑为元神之府,灵机在脑不在心。

值得重视的是各种经络均汇集于头部,头顶中央的百会即因此而得名。督脉为一身经络之总督,贯脊上入于脑,更加强与诸经络之联系。

《证治准绳·真头痛》云“盖髓海真气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不可治”,因“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至清而不可犯也”。又“头为诸阳之会”,头位居最高,属天阳之位,只有阳气通达,才能“若天与日”,使脑髓转运疏泄,以敷布周身,故脑内蕴清灵纯阳之气,不能容邪,邪犯则病,病则难治。

脑为髓海,由肾所属。它的充盈与衰弱,都代表着肾的虚实状态。由于诸阳经脉上会于头,它又通过经络起着调节各脏功能活动的作用,特别是督脉的作用与脑的关系尤为密切,基于上述概念,就为治脑外伤及其后遗症提供了理论根据。

精神症状通过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精神活动是受大脑支配的,但中医则认为精神活动是与五脏,脑髓,气血,经络有关。
总之:脑的功能:
一、统调人体内部的各系统器官之间及肢体的功能活动,保证人体整体的完整统一
二、调整人体的功能活动,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由于精血匮乏,血运迟滞,不能上奉,则脑髓失去精、气、血的滋荣,脑络失养,精神失用,神机失守,结果导致局限性脑功能障碍,表现出感知、神思、语言或运动等功能的失常或丧失,以及对诸脏腑功能调控严重紊乱,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脑五脏六腑特别是与心、肝关系密切,故治从之。实者从心肝,虚者从肾。石室秘录·分治法》陈士铎说:“肾气上通于脑,而脑气下达于肾。上下相殊,气实相通。法当用温补之药,以大益其肾中之阴,则上下之气自通。
因脑为元神之府,含有五脏六腑元气的信息,现在因脑病死亡多,故先讨论。
好多中医因没有西医脑解剖、病理学的知识,治时分不清脑溢血、脑梗塞,用活血化瘀之药,以至脑溢血患者者早亡。正如长沙名老中医金国荣所说:脑病涉及到中风、郁、癫、痴等病,即西医的脑血管意外、精神病等病,故中医不应固步自封,应借助西医的诊断仪器如CT、核磁共振等检验手段,特别是中风(西医所谓的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溢血等病)否则,出现误诊,脑溢血用活血药,诒误病人生命。
    可叹的是华佗的开颅术失传,现在落后于西医。
中医五脏六腑藏学系统
五脏为主体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 
肝系统..肝→胆→筋→目→爪…… 
心系统.. 心→小肠→血脉→舌→面…… 
脾系统.. 脾→胃→肉→口→唇…… 
肺系统.. 肺→大肠→皮→鼻→毛…… 
肾系统.. 肾→膀胱→骨髓→耳→发…… 

当今病种增加多,大多是毒物(邪气、或是结成之物质)所致,在天,空气污染气血痰;在地,食物污染,这些污染的毒物随着呼吸、饮食、皮肤接触进入五脏六腑,以致功能紊乱,毒与五脏六腑排泄物如痰、饮,西医所说的过剩物质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尿酸等病理物质,导致气滞血凝形成各脏器之内的血管硬化、梗阻,或是造成肿瘤、癌症等病。若治这类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病,须从五脏六腑内定位,或解毒、或调气活血、或切除治疗。

一、心: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在五行中象火。
心生血 ,主脉,司君火,藏神,开窍于舌,汗为心液。其色赤,其声言,其臭焦,其味苦,其脉如钩而洪大,心经所行部位手心热,手臂挛急疼痛 ,与小肠相表里,与肺为君相,与肝脾相生,与肺肾相克.,心包络多为外邪所犯,心之宫也。 
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内行主干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肺,斜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
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至末端,经气于少冲穴处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支脉从心系向上,挟着咽喉两旁,连系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则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缓和有力,胸部舒畅。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且破碎疼痛,脉数,心胸烦热,不易入睡。若心血虚,则面色与舌色皆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常觉心悸,心慌。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青紫,舌上可见到紫色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可见结代脉。胸前闷痛,轻者少顷即止,重者则痛得面青唇舌俱紫,大汗如珠,甚至可导致死亡。
    心主血脉的正常与否,取决于3个条件,即心之元气是否充沛、脉管是否通畅、血液是否充盈。临床上可从面色、舌色、脉象、胸部感觉等方面来推断心主血脉的正常与否。

心病多因内伤引起,如先天缺如,脏气虚弱,病后失调,
思虑过度、情志抑郁导致心阴、阳虚弱,气血失常、产生瘀血、化火生痰,出现心悸、怔忡、心痛、少寐、哭笑无常、昏迷等症状。
心病多是阳虚病,少数是实热,邪犯之,如火,内经曰:邪之所正必虚也,故只分为:心阳方、心阳虚两类。
公式:心阳方
心悸(阳症 + 随症)舌苔脉象===心悸(畏寒、自汗、嗜卧+面色不华、少气)舌质淡白 脉虚数===桂枝(人参、当归、白芍、灸甘草、大枣 + 干地黄、阿胶、何首乌)舌质淡白 脉细数===心阳虚血亏

主方一:心阳虚方
心悸、畏寒、自汗、嗜卧,舌质淡红 脉虚数者桂枝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陈皮、白术、获苓、熟地、川芎、合欢花、淫羊藿、何首乌阿胶、北五加皮、麦冬、五味子大枣灸甘草、
随证加减:
1、脉细弱结代阳方加五味子缬草 
2、胸闷不得息,手臂疼痛麻木选择三七  桃仁  红花  元胡  瓜蒌  薤白 枳实
3、心疼、面青、气冷、手足青加附子 细辛 川芎 元胡 
4、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为血虚神不安龙眼肉 知母 远志  炒枣仁  夜交藤
5、舌强语蹇为风多汗、盗汗浮小麦 山萸 五倍子
6、痰阻络选择加胆南星 竹沥 礞石
7、多汗、盗汗浮小麦 山萸 五倍子
8、阳虚加附子 细辛 血瘀加郁金 蒲黄 三七粉  阴血虚加生地  阿胶 炒枣仁   
9、如犯肾继而肾虚加金匮肾气丸
10、心律不齐加桑寄生。
主方二:心阴虚方 
心悸、心烦、少眠、胸闷,脉数滑,舌质红者用调整的主方:玉竹、太子参、当归、白芍、陈皮、白术、获苓、生地、川芎、合欢花、淫羊藿、麦冬、五味子灸甘草、大枣
随证加减:
1、重舌、舌尖红刺为火旺阴方加丹皮 山栀 连翘 黄连
2、心烦发狂选择加栀子 连翘 黄连 朱砂 犀角3、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为血虚神不安选择龙眼肉 知母 远志 炒枣仁 夜交藤4、多汗、盗汗加重浮小麦 山萸 地骨皮 知母  五倍子 (装入胶囊) 5、肝血虚,继而心气虚黄芪何首乌 当归 阿胶 太子参  麦冬6、心血虚,继而脾不健运加黄精,加重白术 茯苓  何首乌 当归 阿胶7、心火旺,继而肺失清肃加连翘 前胡 白前 山栀 杏仁 瓜蒌 竹沥
心病多因其他脏腑病累及出现,故治法往往需要一并治之。
十二经皆听命於心,故为君,位南方,配夏令,属火,故为君火。
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故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说神以气存,气以精宅,其理洵不诬也。惟心精常满,故能分神於四脏。
惟心气常充,故能引精於六腑。此所以为心之大概也。心与肾连,经曰:心舍脉,其主肾经,不以其克而反以为主,故必肾水足而後心火融,肾水不足,必至心火上炎,而心与肾百病蜂起矣。故心当无病时,养之之法有二:一从本经以养其气,勿过思抑志,或事未至而迎,事已往而恋,使神明耗散。若过用其心,则伤其气,气伤,并伤其精,而神无以为守。试观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必有事焉,勿正,勿忘、勿助,养心之法,至孔孟为已极,孔孟并末尝言医,其所以养心,曷尝有外於是哉。一从肾经以其精,勿纵情房欲,勿贪恋女色,致相火常炎,不能握固。若守肾无节,则伤其精,精伤遂伤其气,而水不能制火,阴不能为阳宅,而水气因以凌心矣。是以象川翁曰: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於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旺,气旺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
朱丹溪曰:主闭藏者肾,司疏泄者肝,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於心,心君火也,感则动,心动则相火亦动,而精自走。可知精之走泄,固由於肾累於肝伤於心,一病则俱病。象川、丹溪明揭其旨,固可为千古养心家炯戒也。然则心失所养而心病,肾失所养而心不亦病乎。且夫心主血,血即精也,心气原自有馀,特精伤而失血,心便不足,故血盛则神明湛一,血衰则志气昏蒙。凡火之有馀,皆由血之不足,而血之不足,又能使火益就衰也。然则,心病之有馀不足,讵得与运气司天之火淫火郁,徒属乎火者同视哉。亦惟握精以固其气,养阴以凝其神,以调剂其有馀不足,使归於和而已。以上皆言心之所由致病,与养其心所以至於无病也,然而病不能已。试据经以观心之病,经曰:心病者,胸中痛,侸支满,侸下肩背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痛大,侸下与腰相引痛。
就经所言病,皆在血脉,而不在心,何也?以心为血脉之主,故其实其虚,皆不见本脏而在血脉,其在血脉,必先於在经络者病之也。若胸腹腰侸间,皆心与心包之所在,做先病於本经也。其虚而腹胸大,则缘脾胃不上纳气於心而然。
虚而侸下与腰相引痛,又缘肝肾不上贡精於心而然。此其病非止於本经络,可由本经络而推者也。经又曰:若心经络病者,动则嗌乾,心痛,渴而欲饮,以及所生病目黄,侸痛,懦臂内後廉痛厥,掌中热痛,其皆为本经络病固已,而其病却能及心,说支脉挟咽病,则通於心,故嗌者心火必炎,故心痛火炎,则阴耗而心液乾,故必渴。且心部在阳明,心痛而热及阳明,阳明亦必热,故渴而欲饮,目黄等症,皆心脉热逆之故,所谓经络病而及心者如此。经又曰:精气并於心,则喜惊而夺精,汗出於心。又曰:忧思则伤心。何谓欤?喜者,心之浮阳,心好胜,精气并於心,则心有馀,故阳浮动而喜;惊者,肝胆虚怯之气,肝胆失利,不能卫心,故心气内空而夺精,神不守荣而汗出;思者,心之神明,思而弗遂则忧,忧思不已,必神明内扰,而往来憧憧,故伤心。凡诸心病,皆由於不能养精以驭气,而使神以气存,气以精宅也,欲求心无病者,可不於此加之意。故此论与禅宗修心意同焉。

心脏病急救关系到心的元气,应及时果断。
中医针灸: 内关、人中、乳跟下等穴,方用破格救心汤、独参汤、灸甘草汤、、、、、
西医长处:心脏按摩、起博器等法。救急后可采用西药: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双嘧哒莫、丹参、川芎嗪、毛冬青、地奥心血康、亚硝酸异戊酯、尼可地尔等。强心剂:1、羊地黄类:西地兰、毒毛花苷K、地戈辛(地高辛)。2、非羊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酊胺、注射用氨力农、米力农等。
对冠心、高血压、肺源、先天、梅毒性等心脏病,可用上述药物,风湿、先天性心脏病的器质病变可手术。可用特效药如梅毒性的心脏病,在诊断方面用听诊器、心电图等仪器,可补中医诊断之短,
中医短处,我还从来没听说中医敢在心脏里面动刀的事。
 二、肺者 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象金。
肺主气,布津液,主皮毛,开窍于鼻,喉为肺系,上气海,水上源,其色白,其声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神魄,其脉如毛而浮,肺经所循部位(此类病大多用针灸治疗,故略),与大肠相表里,与脾胃相生,与肝心相克。朝百脉,辅助心维持循环,主肃降,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 
手太阴肺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到肺,从肺系横出侸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肾内骨上廉,入寸口,上鱼际,出大指之端,少商穴止。其支者从腕後直出次指内廉之端,次注於手阳明大肠经。每日寅时,周身气血俱荟萃而注於肺。手太阴肺经,多气而少血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它体现为2个方面,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它是因为肺司呼吸,清气由肺吸入,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当呼吸正常时,浊气得以排出,清气得以吸人,气的生成就充足,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清气不足,势必影响气的生成而导致气虚;如果呼吸一旦停止,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所以《内经》说:“肺者,气之本”。其次,肺主气还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气的功能,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若肺的呼吸功能异常,就会导致宗气及全身之气的虚衰,或出现全身脏腑、经络气机失调的种种病理变化,临床可见体倦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语声低微,胸闷气逆等一系列症状,均可从肺论治。

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
因此治肺病:一、宣肺(通皮毛) 。二、肃降利气)。三、祛痰。四、祛痰之后须止咳。五、祛邪。六、虚证须补之。
组方:荆芥  薄荷  牛子  前胡  白前 杏仁  瓜蒌 贝母 百部 竹茹 枳彀 枇杷叶《阳方》      阴虚西洋参、沙参 元参 天、麦冬 五味子《阴方》      

随证加减:
1、音低,呼吸短促为气虚阴方加黄芪 人参  冬虫草    
2、喘呼、胸闷为气壅阳方去簿荷加麻黄  苏子 白芥子 葶苈子      
3、口干、皮肤枯燥痿辟为津乏阴方加玉竹 知母 天、麦冬    
4、咳嗽气喘为气逆阳方选加半夏 竹沥 厚扑 苏子 白芥子    
5、多汗感冒阳方加蝉脱 防风 薄荷 苏叶大青叶 银花 连翘  芦根
6、咳血为伤络阴方加藕节 白芨 茜草7、流涕不闻香臭为伤风,选用阳方或阴方加辛荑 苍耳子    
8、失音为肺虚,用阳方加黄芪 雪莲花 沙参          
9、音嗄、喉痒为风寒选用阴方、或阳方加麻黄  旋复花  
10、喉痛红肿为风热用阴方加桔梗 甘草 银花 连翘 山豆根     
11、喉如拽,哮喘为痰阻选阴方或阳方选麻黄 半夏 胆南星 竹沥 猴枣 礞石
12、胸闷、胸痛治需调上气海阳方加桔梗 荆芥      

13、小便不利为肺闭阳方加桔梗 蝉衣               
14、缺盆痛,肩胛连手臂痛选用阳方或阴方加连翘 片姜黄 桑枝
15、大便困难选用阳方或阴方加杏仁 瓜蒌仁 郁李仁 麻仁    
16、土不生金阴方加补中益气汤                 
17、金不生水阴方加六味地黄丸汤                 
18、金克木阳方加柴胡 青皮 枳彀                   
19、火克金阴方加生地 连翘 山栀 
此方包容大,可据阴、阳病情加入人参、西洋参等补元气方药,
西医的长处:诊断方面:听诊器、X光的透视、拍片等仪器;对于呼吸衰竭病人,可用气管插官或切开手术,人工呼吸器。药物如抗生素是好多疾的特效药。
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象木。

肝藏血,气为用,性喜温,志为怒,谋虑所出,罢极之本,藏相火,通于风气,开窍于目,主筋,其色青,其华爪,其声呼,其臭臊,其味酸,其液泣,其神魂,其脉弦,为女子先天,与胆为表里,与肾心相生,与脾肺相克。肝为风藏内寄相火,喜条达主疏泄,稍有妨碍便会发生血行异常和神志的偏差。
肝木乃东方生发之本,性喜条达。怒恶抑郁,则生发之气不振,脏腑皆失冲和。

足厥阴肝经脉,起於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後,上  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  到肝络胆,上贯膈,布侸,循喉咙之後,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次仍还注手太阴肺经。每日丑时,周身气血俱注於肝。足厥阴肝经,少气而多血
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变,必由肝起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有赖于肾水滋养。
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
古人云:五脏以肝火为最横。诚哉斯言
肝为风木之脏,虚则生风,郁则化火。
形体长大,五官俱盛,乃木火通旺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阴必素虚,古所谓瘦人多火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解郁舒肝,以畅心脾。
土壅木郁,病邪由脾及肝,肝病治脾,一定成法。

故治当运脾化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综合运用,复方图治。用药时,品味宜多,剂量宜轻。剂量过重则不能耐受,而症情复杂,品味不多则不足以适应病情。
证时遇到郁怒与思虑相兼之病,既出现肝气不舒症状外,还可兼见面色少华,或心悸少寐等症状者,法当平肝散郁,养血. 扶脾,肝脾同治,每能加速疗效。

当先实脾,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加香.砂,兼以芳香醒脾之药,坚持久服,必有疗效。

肝病多由情志所伤,多见黄疸、郁症、胁痛。西医所说得各种肝炎、精神病。如出现肾阴亏损,水不生木,出现惊恐、不眠、眩晕、痉痫、麻木、耳聋耳鸣等症状,应针对上述症状,以此方为基础方:
白僵蚕、蝉衣、片姜黄、天竺黄、远志、合欢花 柴胡、白芍、枳壳、当归  川楝子熟地、川芎、太子参、郁金、淫羊藿、杜仲、沙苑蒺藜、何首乌、半夏、柴胡、灸甘草、姜、枣。
  随证加减; 

1、形瘦、目、肌肉颤动 脉细舌质淡白为血虚,加阿胶 川芎 怀牛膝     
2、胁痛、胁下痞块,选加桃仁 红花  炮甲珠  元胡 五灵 脂 蒲黄  旋复花 泽兰叶 甚者用动物药攻之,
3、胸胁胀痛、精神易激动为肝气 选加元胡  川楝子 青皮  炮甲珠  川芎  郁金  苏梗
4、忧郁不欢、悲观、萎糜消极为肝郁 加郁金 白蒺藜 合欢花以及逍遥散5、四肢不温,悲观消极为肝寒 选加淫羊藿 肉桂 吴 茱萸 川椒6、手足心热并出潮汗为血虚生热 选加山栀 羚羊角 丹皮 地骨皮 知母 连翘  夏枯草7、急燥、忿恚、骂詈发狂为肝火 选加龙骨 牛黄 石决明 珍珠母  金箔 以及龙胆泻肝丸之类8、多疑善虑为气郁 选加郁金 青、陈皮  川楝子 柏子仁 知母 生地9、失眠艰寐、多梦惊醒为血虚  选加夜交藤 生地 何首乌  知母10、头胀、面热、目赤、口苦为肝火 选加黄芩 龙胆草 山栀  羚羊角 夏枯草 以及化肝煎之类(青陈皮、丹皮、山 栀、白芍、泽泻、贝母)11、目眨眼花,四肢麻木、抽搐舌颤为肝风  选加钩藤 全蝎 蜈蚣 僵蚕 桑叶  女贞子 旱莲草12、视物模糊,雀盲加羊肝 枸杞子 石斛             
13、目赤、红肿、流汩畏光为肝热 选加黄芩 山栀  龙胆草 木贼草 青相子 蝉脱 菊花
14、筋惕、肉跳、拘挛软弱为血不养筋 选加地黄 阿胶 何首乌 川芎 怀牛膝 枸杞子 山萸15、月经不调,不孕小产责在肝,参照妇科用药。      16、肝经所循部位疾病选用选用元胡 川楝子 以及莪术 三棱 荔枝核  橘子核17、胆怯须温肝加肉桂  淫羊藿18、水不生木加六味地黄丸19、木不生火加人参 黄芪  阿胶20、木克土加陈皮 沉香 砂仁 偏豆
以上选择药时,须去掉不相适应的药味。

肝气、肝火、肝风,其中侮脾、乘胃、冲心发、犯肺、挟寒、挟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治法最广,根据病情选择方、药,加入上方。
肝气八法:
疏肝理气法——香附、郁金、苏梗、青皮、橘叶
疏肝通络法——旋覆、新绛、归须、桃仁、泽兰叶
柔肝法——当归、杞子、柏子仁、牛膝
缓肝法——炙甘草、白芍、大枣、橘饼、淮小麦
培土泄肝法——六君加吴萸、白芍、木香
疏肝和胃法——二陈、左金、白蔻、金铃
抑肝法——苏梗、杏仁、橘红、吴萸汁炒桑皮
泄肝法——金铃、延胡、吴萸、川连
肝风六法:
熄风和阳法(凉肝)——羚羊、钩钩、丹皮、菊花、决明、蒺藜。
熄风潜阳法                                                  (滋肝)——牡蛎、生地、女贞、元参、白芍、菊花、阿胶。
养血熄风法(养肝)——生地、归身、枸杞、牛膝、天麻、首乌、三角胡麻。
培土宁风法(缓肝)——人参、甘草、麦冬、白芍、菊花、玉竹。
暖土御寒风法(暖肝)——近效白术附子汤。
搜外风法(搜肝)——天麻、羌活、独活、薄荷、蔓荆、防风、荆芥、僵蚕、白附子。
肝火六法:

清肝法——羚羊、丹皮、山栀、黄芩、竹叶、连翘、夏枯
肝法——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汤、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独活、防风、竹叶)
清肺制水法——沙参、麦冬、石斛、天冬、玉竹、枇杷叶、石决明
补母法——六味丸、大补阴丸
泻子法——黄连、甘草
化肝法——化肝煎(青皮、陈皮、丹皮、山栀、白芍、泽泻、贝母)
一、抑木和中汤:肝气旺脾受制,中脘不适,纳差
白蒺藜——疏肝清热止痉
青皮木香檀香——疏肝气
当归郁金——行血
苍、白术获苓——陈皮厚朴砂仁佛手——健胃
二、滋生青阳汤:头晕目眩,肢节振摇。
桑叶菊花天麻薄荷柴胡——清肝熄风
生地白芍丹皮麦冬石斛——滋阴
石决明磁石——降逆
三、茱萸桂附汤:寒直犯肝经,胁下及腹中绞痛,下利
吴茱萸附子肉桂——温肝
当归白芍——行血
乌药木香——疏肝
白术姜枣——健脾胃
四、涵木养营汤:血分枯燥,筋缩爪枯
生、熟地当归白芍——补肝血
人参麦冬王味子枣仁——补肝气
秦艽木瓜桑枝——通经络
五、加味丹栀汤:肝胆火盛耳聋胁痛口苦筋痉溺血
山栀龙胆草夏枯草柴胡——清肝火
生地白芍赤芍丹皮——行血
木通车前子灯芯——利湿热
六、解郁合欢汤:所欲不遂,心烦惑乱身热而燥
柴胡薄荷山栀——清肝
当归白芍丹参——行血
郁金合欢花——解郁
获神柏子仁——安神
沉香——疏肝
七、当桂化逆汤:血虚肝郁结成膈
当归白芍怀牛膝——补血
青皮白蒺藜郁金木香降香合欢花玫瑰花——疏肝
获苓枣仁肉桂——温脾
八、丹表饮:肝火犯肺,咳嗽痰少,胁痛易怒,头眩
桑叶菊花白蒺藜——清肝火
代赭石旋复花陈皮——降逆
青黛拌麦冬、沙参石斛——滋阴清肝
杏仁贝母——降肺火
九、青阳汤:肝寒气滞,胁下胀满引少腹痛
炮姜花椒——暖肝
白蒺藜柴胡——祛风
青皮陈皮郁金元胡乌药木香——疏气
十、扶阳当化汤:木旺土败,鼓胀腹起青筋
青陈皮木香白蒺藜——疏肝
当归牛膝——行血
附子——暖肝
党参白术获苓姜——健脾
厚朴砂仁木瓜——和胃
车前子——祛湿
十一、羚羊角汤: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制起痛连目珠
羚羊角菊花夏枯草蝉衣薄荷——清肝火
生地白芍丹皮——行血
龟版石英钟决明——镇肝
枣仁-—安神
十二、养血胜风汤:肝虚头痛,自觉脑空,目眩而眩
生地当归白芍川芎枸杞子五味子黑芝麻——补肝
桑叶菊花——清肝止晕
柏子仁炒枣仁——安神
大枣——养肝
十三、调营佥肝饮:肝血虚气逆胃脘胀痛
当归白芍阿胶枸杞子川芎五味子枣仁——补肝
获苓姜枣——健脾
肝病治法,西医只是保、护肝药,有的还是含有中药的合成品,不如中药效果明显,这是中医的长处。
当前此类病较多。西医长处有B超、肝功能等检验。

四、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象土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司主气主运化,性升,恶湿,统血,主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舌,其华在唇,其声歌,其臭香,其味甘,其液涎,其色黄,其脉缓,为后天之本,循经部位常髀痛,与胃相表里,与心肺相生,与肝肾相克。     
足太阴脾脉,起大指端,循指内侧过核骨後,上内踝前廉,上侶内,循胫骨後,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每日巳时气血注脾。足太阴脾经,血少气旺。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二、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三、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使全身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减退,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
脾的运化关系到饮食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
脾主中央以畅四方,贵乎运行不息。
水火木金,虽赖土气融合,而土性凝滞,亦赖水火木金之冲动,而后随天气之变化以为变化,得成生物之功。
中卅为元气之母,如脾虚正气不行,邪着为病,调理中卅,复其健运之职,则浊气降而痞满除。
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治法不过助中气旋转,复四维之升降。
凡九窍失和,都属脾胃之病。
脾病多因饮食、思虑劳累过度、体质素弱、湿邪犯之,产生呕吐、泄泻、胃肠不适、水肿、鼓胀、黄疸、惫乏等症状。
人参  黄芪 当归  升麻 柴胡  苏叶 白术 陈皮  益智仁
何首乌 获苓 木香 砂仁 白芍 黄连 黄芩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此方包容性大,可根据病情加入五个加减正气散,
(1)、如腹脘胀满大便不爽用一加正气散:
藿香、厚朴、杏仁、获苓、陈皮、神曲、麦芽、茵陈、大腹皮
此方宣化中焦湿浊而利气机。
(2)、如脘闷便溏身痛苔白脉象模糊用二加正气散:
藿香梗、陈皮、厚朴、获苓皮、木防已、大豆卷、通草、苡仁
此方可化湿理气宣通经络。
(3)、如苔黄脘闷用三加正气散:
藿香、厚朴、获苓皮、陈皮、杏仁
此方理气化湿、泄热。
(4)、如苔白滑脉缓,用四加正气散:
藿香梗、陈皮、厚朴、获苓、草果、查肉、神曲
此方可温中化湿。
(5)、如脘闷便泄,用五加正气散:
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苡仁、半夏
此方可运脾燥湿。
藿香正气散也可学刘度舟用小柴胡汤接轧的方法。
可用李东垣补中益气法立方。

随症选择的药方;
 1、倦怠无力、懒惰嗜卧、行动气短为气虚 黄芪 白术 偏豆   
2、脘腹胀满为气滞  加苏梗 木香 炒莱菔子 大腹皮
3、食后难化、胀满为中阳不化 加苍、白术 偏豆 半夏 焦三仙  炒莱菔子         
4、眩晕为清阳不振去柴胡加天麻 泽泻 白术 陈皮 荆芥穗   
5、脱肛、小腹胀坠加 白芷 升麻             
6、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加薏仁 茵陈 获苓 猪苓 滑石    
7、浮肿、脚气用加泽泻 大腹皮 猪苓 冬瓜皮         
8、大便血、崩漏选加炒地榆 槐花 棕皮炭 灶心土 侧柏叶   
9、消瘦脱肉加白术  获苓  黄精                 
10、沉困泛力加黄芪  白术                         
11、口淡、口腻、舌胖、苔厚选加茯苓薏仁偏豆茵陈  
12、口臭、口甜、口舌生疮为脾热加黄芩 茵陈  山栀 生石羔  知母             
13、唇绛唇裂为脾燥加生石羔 知母 天花粉 石斛      
14、食呆不化选用可加焦三仙 鸡内金 炒莱菔子       
15、泄泻不止加芡实  诃子  石榴皮  乌梅           
16、脾髀痛加元胡  葛根                           
17、大便难,脾不为胃行津液加石斛 山药 天花粉 肉苁蓉  天、麦冬            
 18、火不生土选加附子 破故纸 吴茱萸 炮姜      
 19、土不生金选加山药 偏豆 薏仁 白芍 五味子         
20、木克土选加枳彀 香附 藿香 佩兰 元胡 砂仁 苍、白术  常用补脾药:
补 脾 气:人参 黄芪 党参 白术 扁豆 炙甘草 
温 脾 阳:干姜 苍术 吴茱萸 肉豆寇 半夏 砂仁 白寇仁 白术 
燥 脾 湿:苍术 白术 薏苡仁 半夏 草蒄 厚朴 茯苓 藿香 佩兰 
理 脾 气:陈皮 砂仁 白叩仁 香附 木香 厚朴 枳壳
还可据阴、阳选择:肉豆蔻、白术、麦芽、山药、山楂、大黄、丁香、干姜、党参、人参、大枣、白豆蔻、花粉、甘草、玉竹、火麻仁、猪苓、木耳、薏苡仁、草豆蔻、茯苓、佩兰、鸡内金、陈皮、谷芽、大蒜。

西医之短:虽有化验数据参考,殊不知摘除后患多大,影响“后天之本”的功能,减低抗能力,还会引起造血系统的多种疾病。
中医重视“后天之本”的治法,治法灵活,方药多。是中医发挥长处解决疑难杂症的重要脏腑,扶脾之元气恢复其他脏腑的功能,可扶正祛邪,如李东垣的好多方、药。
五、肾者 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象水。               
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二阴。命门为相火之源,藏精生血,主三焦之气,故为水火之脏,性寒,主纳气,主骨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其声呻,其臭腐,其味咸 ,其液唾,其色黑,其脉如石而沉。腰为肾府,司二便为先天,与膀胱相表里,与肝肾相生,与心脾相克。    
   足少阴肾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趁足心,至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後,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又出  内廉,上股内後廉,贯脊,到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次注手蹶阴心包络经。每出酉时,周身气血俱注於肾。足少阴肾经,多气而少血。

肾者先天之本也,关乎生命长短,因而须时时守护,病时尤当注意。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是人体脏腑极为重要的一个脏器。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
    肾的主要病理变化
    肾藏真阴真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多虚证。临床表现为阴虚、阳虚两大类型。阳虚包括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不振、肾虚水泛;阴虚包括肾阴亏虚和阴虚火旺。 
    (一)司摄纳、主藏精
    肾气有固摄封藏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精的贮备和封藏方面。精是一个极其重要且有多层含义的概念。就其来源来讲,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前者指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者指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先后天之精都藏于肾,二者相互促进和姿生,协调一致地发挥着生理效应。所以,先天有所不足,可借助调补后天,进行弥补或改善。
    肾气的固摄作用还体现在对大小便的调控和对胎元及经带的维系等方面。肾气失于固摄,可表现出多种封藏失司之证。如遗精、滑精、早泄等精关不固的症状;遗尿、尿失禁、尿有余沥、大便失禁、久泄滑脱等二便失控症状;带下绵绵、经漏不止以及滑胎、胎漏等肾虚而冲任不固症状。
治法上有肾精亏虚、肾气不固、摄纳失能等症状,可用填补肾精、补益肾气、收敛固涩之法治之。
    是人身上补元气、元精的重要之处。
肾无实证,只须补益,或调理阴、阳。
肾病多因禀赋素弱,久病损耗、房劳过度引起,出现腰困、腰痛、阳萎、遗精、尿频、尿血等病状。
   因是水火之脏,治当针对上述症状立阴阳方,
   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获苓 泽泻  《阴方》      
阳方加附子 肉桂  《 阳方》

随证加减法:    
1、潮热、骨蒸、腰困膝软为阴虚  阴方加怀牛膝 知母 地骨皮 龟板      
2、畏寒、手足青冷为阳虚  阳方加巴戟天、狗脊、怀牛膝、淫羊藿

3、遗精滑精 ,据阴、阳虚选方加金樱子 桑螵蛸 免丝子    
4、腰困、脊不能举,迷惑善忘。选阴、阳方选加杜仲 川断 狗脊 怀牛膝            
 5、畏寒、厥逆  阳方选取巴戟天 仙茅 鹿茸 益智仁  
6、喘促,呼多吸少  阳方加人参 蛤蚧  五味子        
7、行立无力为骨痿  阳方加怀牛膝 狗脊 猪骨髓   
8、耳聋耳鸣  阳方选加磁石 核桃仁 黑芝麻            
9、阴虚腰困  阴方加怀牛膝 猪骨髓  阳虚腰困阳方加 鹿茸 巴戟天 狗脊           
10、遗尿选阴阳方加缩泉丸                         
11、泄泻阳方加四神丸                             
12、阳痿  据症选用阴阳方再选加蛇床子 淫羊藿 海马 海狗肾 韭子 锁阳      
13、小便不利,气化不及 据阴阳症选方加泽泻 获苓 木通 通草  
14、金不生水  选阴方加百合 玄参 麦冬 五味子      
15、水克火方加麦味地黄加桑葚、女贞子、旱莲草

古往今来研究此两方者甚多,有左、右归丸、饮,都强调补中有泻,各有长处。余用此方  一 、随上述诸条随症加减:二、是以此两方为基础随症确定一、二药为主,增加药味,如地黄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品,收效极隹。

近有学者制《命门合剂》:剂量比例是:淫羊藿 附子 地黄 枸杞子 分别是 3:1:2:2 所谓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也。

阳方金匮肾气丸中的肉桂乃是引火归元之品量易轻,不可忽略。
阴、阳两方可斟情加肉桂、砂仁以及代赭石之类的药。
肾阳衰:淫羊藿、杜仲、沙苑蒺藜、肉苁蓉、益智仁、巴戟天等药
肾阴亏:灵芝、何首乌、女贞子、山萸、枸杞子、熟地、五味子、鹿角胶。

肾脏病往往出现水肿、腰困、腰痛、尿频、尿少或无尿、多尿或夜尿、血尿等症候,与西医讲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小儿肾病相同。根据专家的研究、多年的观察:西医所说的这些病,按照中医的看法多是患者当年外感六淫没及时驱邪,以至潜伏体内(伏邪)损害肾脏造成的。因此治疗这类病时,调理时还须驱邪。
生殖器是肝经.
督脉.
肾经三经所属之处。
男性病证,惟湿. 热. 寒邪三者与之最为关联。

梦遗滑精,世人多作肾虚,殊不知多属脾胃饮食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其有色心太重,妄想过用而致遗精者,自当从心肾论治。
治疗阳痿,活血化瘀法其势未可限量,开此门径,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常用药:
鹿茸仙灵脾 肉苁蓉 
菟丝子 芝麻粟米牛骨髓羊骨猪肾淡菜鲈鱼桑椹芡实栗子胡桃山药豇豆枸杞冬虫夏草杜仲何首乌海参海马
西医至今没有攻克慢性肾炎、肾病病综合征,以及内分泌腺的病如肾上腺病等病,尽管有三大常规、血液化学、肾功能、B超等的检验;有透析疗法仍然没有攻克下来。    
中医对前述的西医所说的疾病,有些名老中医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若想治好当前的疑难杂症,如慢性肾炎、肝炎、高血压、遗传等疾病应重视肾的研究

六、胃者 脾胃者仓禀之官 五味出焉。属土。        
脾之府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宜和降为阳土,与脾为表里,喜润恶燥。
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为营卫之根,气血之源。有胃气则死,故曰胃亦为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脉,起於鼻孔交颠中,傍纳太阳之,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後下廉出人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次注於足太阴脾经。每日辰时,周身气血俱注於胃。足阳明胃经,多气复多血。

胃气以降为和。
胃和脾壮,行诸药以建成功。
胃气不开,由寒湿秽浊之邪引起者居多,药用白蔻仁.砂仁.陈皮.鸡内金.藿香.木香.谷芽.麦芽等芳香开胃,健脾助胃之品。
胃脘痛,原因虽多,大多由饥饱失度,寒温不时,损及脾阳,饮食精微不能运化,被寒气凝聚变成瘀积,而停留成疾,发则疼痛,呕吐,牵引背部。所拟之方,乃金匮之法,是由大建中汤.
大黄附子细辛汤.乌头赤石脂丸化裁而来,用治斯疾,屡见功效。

胃病多由饮食不节、饥饱劳伤、寒热不适引起,出现胃痛、胃胀、口渴、便秘等症状。根据胃脘痞胀组方 
胃脘痛==祛寒(升清降浊+暖脾和胃及肺肝)兼症。以扶元气,以温热药为主,重扶元气,宣肺祛寒、温脾和胃、升清降浊为主,兼证则随症加减用药。
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胃气不降,则诸经之气皆逆
  组方:柴胡、白芍、陈皮、当归 升麻、防风 川楝子 人参、白术、获苓 灸甘草、黄连、黄芩药量视病其斟情用量)生姜、大枣 为基础方,可随证加减 1、温寒常用干姜、 黑附子、细辛、吴茱萸、荜澄茄;2、健脾用黄耆、人参、甘草、白面、白葵花,3、脾统血故加生地、归身、川芎、姜黄,4、健脾胃用缩砂、草豆蔻仁、益智仁;5、和胃常用;半夏陈皮浓朴青皮木香神曲、枳壳;6、宣肺升清用麻黄、升麻、柴胡、羌活、防风、7、降浊喜用黄柏、黄连、黄芩(量须轻)。
针对胃虚、寒,难以化食用组方随证加减:
1、虚者阴方加当归 黄芪 痛加元胡2、食欲减胀满阳方加苏梗 槟榔 厚扑3、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满 选加代赭石 枳彀  枇杷叶 丁香 柿蒂4、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选加煅乌贼骨 煅瓦楞子 天花粉 山栀 生石羔 知母 加重黄芩  黄连量,减去当归5、牙齿肿痛  加白芷  升麻  生石羔  知母  生地  丹皮 代赭石去干姜等辛润之品。加重黄连、黄芩6、脾弱阳方加脾病方合之。兼症身重水肿者加云苓、泽泻;痛剧者加元胡、良姜、香附;

1、血瘀痛甚者加桃仁、红花、苏木;
2、剧痛加蒲黄、五灵脂、三七
3、大便不调加郁李仁;头痛甚加蔓荆子、、、、、
4、嘈杂者加煅瓦楞、乌贼骨;
5、欲呕吐者选加半夏、代赭石、旋复花、生姜、枇杷叶、竹茹;
6、食滞不化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7、气滞胀满攻痛连胁者选用赤芍、川芎、枳壳、青、陈皮、香橼、佛手、炒来服子、香附;
8、久痛伤阴者重用白芍、选用生地、山萸肉、乌梅、五味子、、、、、

另有针灸、热敷。   
西医之长:化验的三大常规、内窥镜,X线检查等项。治疗有手术、食道插管、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我曾用此药加中药治好不少胃病。
中医好多人以胃、食管、噎嗝治疗,以致癌症发展,有的还是名老中医,待到晚期才到医院确诊,然而已无法挽救。
当饮食、服药困难时可借用西法食管、鼻饲法。

七、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属木
肝之府也,为少阳之火,生发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生同肝。司相火,性刚,决断所出,主半表半里,循经病则耳热耳聋,与肝相表里。 胆贮藏、排泄胆汁。
中清之府,主藏而不主泻。则其所主,异於他脏腑矣
胆性刚,喜疏泄,胆病无补法,而是以通为补。
足少阳胆脉,起於目锐嘜,上抵头角,下耳後,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眉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後,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嘜後。其支者别锐嘜,下大迎,会於手少阳,抵於俢,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循侸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侸,循胸,过季侸,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  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  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次注足厥阴肝经。每日子时,周身气血注於胆。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
其经游行三焦。且即三焦之所治,以致用阳明,故十一经皆藉胆气以为和
胆病多由恼怒,化火生痰,或惊吓,胆怯出现,易怒、口苦、目眩等病状。
治法当分寒、热、虚、实组方
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 青皮 川楝子 竹茹 枳实 甘草 生姜  大枣          
热症选加龙胆草 山栀  连翘  猪、牛胆汁 羚羊角  寒症选加姜黄 细辛 炒枣仁 干姜。
1、肝火选加黄连 山栀 龙胆草 连翘 2、火衰选加细辛 川椒 干姜 吴萸3、发火、发怒选加黄芩 龙胆草 芦荟4、胆虚加酸枣仁汤以及当归5、耳聋 因热症选加薄荷  桑叶 山栀 连翘  夏枯草 白蒺藜 木贼草 车前草 桑皮 葶苈子 
温胆汤加减为首选方也。
胆病选用药:清 胆:柴胡 郁金 金钱草 青蒿 茵陈 
泻 胆:龙胆草 黄芩 栀子  黄连 
西医之长:对于胆囊炎、胆结石、胆肿瘤的诊断:化验的三大常规、X线、B超。治疗:消炎用抗菌素、手术、止痛选度冷丁、吗啡。
这类病见不少,因为不经西医诊断,到病危急时抢救无效,因患者害怕手术,有的还是西医、名老中医丢了性命。这样血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 
八、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属火。
心之府也,主分泌水谷,主化物,为九府。与心相表里。司泌别清浊,病则小便不利,大便溏泻。凡胃中腐熟水谷,其滓秽自胃之下口。传入於小肠上口,自小肠下口,分别清浊,水液入膀胱上口,滓秽入大肠上口《难经》以大小二肠之会为阑门,言关阑分隔也。
手太阳小肠脉,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盘之间,上循孺外後廉,出肩膊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抵膈,至胃,到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嘜,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俢抵鼻,至目内嘜,斜络於颧,次注足太阳膀胱经。每日未时,气血至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少气多血。
小肠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不能化物,出现腹胀腹痛 、小便不利、 便秘,或泄泻、消化不良等症候。
拟方:应以化物吸收为主旨:
莲子 获苓 焦三仙 鸡内金 枳彀 炒莱菔子 陈皮 香附 人参 白术
白芍 当归 泽泻 大黄(少加、炮制)灸甘草 生姜 大枣   然后随症加减:
1、痛加元胡 白芍 炙甘草
2、腹痛寒疝选加附子、干姜 吴萸 良姜 川椒3、便秘、口糜、选加大黄  槟榔  黄芩  黄连4、心烦胸闷有热 选加黄连  山栀  知母5、腹胀、肠鸣选加乌药 大腹皮6、小便不利用导赤散、五苓散之类。7、梗阻剧痛选番杏叶、巴豆、或芒硝,或热敷、针灸。 8、热盛成痈者以专方治之。
西医所说的肠梗阻、肠穿孔,中医治疗不见明显效时,应及时手术。
九、大肠者 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属金。
肺之府也,主传导,司魄门,与肺相表里。具有吸收水分,排出粪便功能。

手阳明大肠脉,起於次指内侧之端,循指上廉出虎口两骨之间,上入手背外侧两筋陷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行懦外前廉,上肩,出侳骨前廉,上出於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次注足阳明胃经。
每日卯时气血俱注大肠。手阳明大肠经,血气俱盛
大肠属于脾胃所辖,其病因与脾胃,以及肺肾功能有关,重要表现大便方面。 当以通导、祛邪为主 
桔梗 大黄 芒硝 (或番杏叶、巴豆  枳实 厚扑 槟榔 白芍  甘草
1、便秘据症选方,虚者选用黄龙汤、五仁汤,选药 肉苁蓉 巴豆  硫磺。
2、泄泻,湿热用葛根芩连汤;寒症用四神丸,芡实 诃子 石榴皮 赤石脂

3、痔疮选取槐花 炒地榆 赤小豆 大、小蓟或用傅青主乙字汤(柴胡 升麻 大黄 黄芩 当归 甘草)加减
4、与肺相表里,便秘可选取杏仁 牛子5、寒症选益智仁  肉果 干姜 吴茱萸 附子
6、热症选秦皮 白头翁 鸦胆子
7、里急后重者 用葛根芩连汤加木香 槟榔 枳彀肠病大便不调,津液缺则秘结,湿邪犯则泻。秘结久热毒居,宜大胆泻下,速战速决,乃张子和主张也,驱邪出焉。 

治大肠病诸药及方
    大肠实宜凉血清热(生地  黄连  槐花  大黄  枳壳 桃仁  黄岑  石膏  知母  芒硝  槟榔  地榆  生甘草  白芍  葛谷  防风  荆芥  炒红曲  蒲黄  麻仁  猪胆汁  侧柏叶  郁李仁 白头翁 忍冬藤)
    大肠虚宜补气生津(人叁 黄    麦冬  白芍  蜂蜜  炙草  芝麻  麻仁  天冬  生地  当归  芦荟  白? @升麻  莲子 吴萸  肉果 木瓜  扁豆  葛谷  柴胡  黄柏  防风  连翘  五味  肉苁蓉  补骨脂  赤石脂)
泻白散    大肠实〔  生地二钱  赤苓  芒硝各一钱  陈皮  竹茹  山栀  黄岑
黄柏各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实肠散   大肠虚〔  厚朴  肉果  诃子皮  砂仁  陈皮  苍术  赤苓各一钱  木香  炙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枚(石膏  葛根)(槐花  白芍  麻仁)
李可先生的攻毒承气汤等方可借鉴
大肠癌需要早期经西医检查诊断。

十、胱膀者,州都之官,津液出焉。属水。              
肾之府也,气化则能出焉,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水府气化方能出,以通为主。
足太阳膀胱,起於目内嘜,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内左右别下贯脾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後廉,下合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次注足少阴肾经。每日申时,周身气血俱注於膀胱。足太阳膀胱经,少气而多血
膀胱病与肾其他脏腑移热有关,表现为尿频、遗尿、尿短赤涩且痛。    
白术 桂枝 猪苓 获苓 泽泻 甘草 

1、阴虚者加滑石 阿胶 加味
、热症选加黄柏 知母 滑石 茵陈
3、寒症选加益智仁 乌药 山萸 缩泉丸之娄4、不通利 选取木通 车前子 通草 冬瓜皮
        5、遗尿当分虚、热,虚者选取人参 益智仁 山药 乌药 复盆子;热则选取滑石 灯芯 甘草  
膀胱病气化无权,小便不利或失禁,多与心肾有关。诸病皆干之,以治诸病为主。

膀胱病,小便秘,不得任用热药。经又曰:胞移热於膀胱,则为遗溺闭癃。又曰: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於小便,上为清涕,则为胞痹。
膀胱、前列腺癌早期出现无痛性的尿血,尤其是潜血,好多中医误治,导致晚期才发现。应及早找西医诊断。
十一、三焦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谷之道,属性从上、 中、下焦统属的脏腑确定。
主升降出入,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司决渎,主行气。
    手少阳三焦脉,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二指之司,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後,入缺盆,布  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到三焦。其支者从  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俢。其支者从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嘜,次注足少阳胆经。每日亥时,周身气血俱注於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少血而多气。 
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
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  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
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原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濒湖曰:三焦即命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 
多因三焦统属的脏腑病引起。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疏利肝胆,调理枢机之剂。此方和解少阳枢机,调理三焦气化,助其津液复归原位。胆胃不和之证,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当和胃化痰,配上柴胡.
黄芩以和解少阳,疏通三焦气机之通道。胆胃和,气机畅,眠自安。
参考组方:
人参  黄芪 山药  苍、白术  获苓 枳彀  陈皮  地黄  山芋  枸杞  泽泻  川楝子 白僵蚕、蝉衣、片姜黄、天竺黄、远志、合欢花 甘草
1、水道不利、水肿选加猪苓  葫芦瓢  蟀蟋 木通  偏蓄   
2、肿胀加木香  沉香  厚扑
三焦主病涉及到五脏六腑、水液代谢,治应与所涉及到五脏六腑病为主。
心肺若无上焦,何以宗主荣卫;脾胃若无中焦,何以腐熟水谷;肝肾若无下焦,何以疏决津液。无形而有用,主持诸气,三焦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上焦如雾,雾不散,则为喘满,此出而不纳也;中焦如沤,沤不利,则为留饮不散,久为中满,此上不能纳,下不能出也;下焦如渎,渎不利,则为肿满,此上纳而下不出也
经曰:上焦出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胃中。中焦亦并在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别回肠注於膀胱。而於阳明胃之脉,则曰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此与三焦同行在前,不知三焦者,实胃部上下之匡廓。三焦之地,皆胃之地。三焦之所主,即胃之所施,其气为腐熟水谷之用,与胃与太阴脾之前,为相火所居所游之地。故焦也者,固以熟物为义也。然则三焦虽有上中下之分,而所由以分者,不俱从胃言之欤,何则?
人之心下为膈膜,膈下为胃,其上口曰贲门,在脐上五寸上  穴分,是为上焦;脐下四寸为中  穴,即中焦,肺脉起中焦在此;脐上二寸为下  穴,即胃下口传入小肠处,曰幽门者,是为下焦。论三焦地分,虽不过四寸之间,而论三焦所主部位,则上焦之胃上口,承接心肺,其所主部位自在膈以上一段;下焦之胃下口,下输水谷於小肠,而小肠之水液,渗入膀胱以注前阴,小肠之滓秽,转输大肠以注後阴,则下焦所主部位,自在脐腹以下一段;若膈之下,脐腹以上,中间一段胃实居之,则胃之正中,正中焦所主之部分也。古人云:上焦如雾者,状阳明化物之升气也;云下焦如沤,又云如沥者,状化时沃溢之气也;云下焦如渎者,状挤泌流水之象也。古人诚见乎三焦之气化,一皆胃之气化,一皆相火所成央耳,乃後以三焦为无状,空有名,皆不知其为匡廓於阳明也。故其病而燥,实则有耳鸣,喉痹肿痛,耳後连目锐嘜痛,肩  痛,内外皆疼,头面赤热,赤白游风等症虚则有腹寒,短气,少气等症;如或板窒窒,则三焦之气滞也,急当调之,使一气流通。 
《灵枢》曰;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侸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荣俱行於阳二十五度,行於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而复大会於手太阴,命曰卫气也。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亦注於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於此,故独得行於经隧,命曰荣气也。下焦者,别回肠,注於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肠,而成了焦,渗而俱下,挤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故调理三焦可治百病。
十二、骨 肾主骨,从肾治之
颈、胸、腰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中医有好多良方选用。如:
1)增生百消散治疗骨质增生:组成:三棱12g,桃仁、炒枣仁、柏子仁、乳香、郁金、补骨脂、益母草各10g,炒内金9g,红花6g,酒制大黄3g。功效:破气通痹,活血通塞,滋阴补肾。加减法:如元气不足,加百合、知母、枸杞、杜仲;四肢乏力,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脾胃不和减三棱、桃仁,加肉桂、山楂、神曲、陈皮;四肢麻木明显,加皂角、细辛、川芎、丹参,减枣仁、柏子仁;二便不利加枳实、甘草、槟榔、石韦、白茅根;如疼痛难忍,加元胡、木香、薄荷;湿重加苍术、麻黄。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武火烧开后文火煎40分钟,每剂煎2汁,温服为佳,每2小时服半杯,每剂分5~8次服完。
2腰椎骨质增生威灵仙30克,熟地、续断、骨碎补各12克,淫羊藿、丹参、稀莶草、赤芍、白芍各15克,地鳖虫(研粉吞)、制川乌、炙甘草、山萸肉、山甲珠、路路通各10克,没药、红花、细辛各6克。对骨刺的治疗,皆以补肾壮骨治其本,活血调气、化痰、温经、泄浊治其标,常用熟地、淫羊藿、鹿角胶、山甲、山萸肉、赤白芍、地鳖虫、增碎补、续断、制川乌、没药、丹参、红花、鹿衔草、蜂房、威灵仙、自然铜,病在颈椎加葛根、川芎,病在腰椎加杜仲、桑寄生,病在膝盖、跟骨者加牛膝。威灵仙为必用之品。因为威灵仙不仅能通利关节、宣痹止痛,而且从其能治鱼骨鲠喉推论,它可能有使病变关节周围紧张挛缩的肌肉松弛的作用。
(3)治颈椎综合征方:葛根30克,川石斛10克,生地黄、骨碎补、鹿衔草、赤芍、白芍各15克,炙全蝎末(分吞)3克,炙僵蚕12克,鸡血藤20克,炙甘草6克。根善治项强,能扩张脑血管及心血管,并有较强的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故对颈椎增生者除辨证用药外,必加葛根一药,其用量可加大至30~45克,无任何毒副作用。
又:逐寒通络复方:生芪120g,葛根90g,当归、川乌、黑小豆、二冬、巴戟肉、茯苓各30g,熟地90g,五味子6g,桂枝、细辛各15g,桃仁、红花、地龙各10g,白芍90g,炙草60g,防风20g,全虫12只、蜈蚣4条(研末冲服),肉桂(米丸先吞),生姜10片,大枣10枚,蜂蜜150g,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治颈椎综合征效果也不错。
4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组成: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当归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250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日服2次,每次服一丸,黄酒20毫克送下。连服100丸为一疗程。
5)益肾坚骨汤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报2克、菟丝子12克、狗脊12克、川断12克、甘杞子12克、干地黄2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功能:益肾养雪、和络止疼。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增生,上肢麻疼,脊柱活动欠利者。
  加减运用: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痛者加制川乌10克、川桂枝10克。
若效不理想,可用西医手术。骨拆的治疗是中、西医取长补短,成绩显著。
十三、奇恒之府 
奇经八脉总说
濒湖曰:凡人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几十二,手三阳、三阴,足三阳、三阴是也。
络凡十五,十二经各有别络,而脾又有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不得休息,故阳脉营於五脏,阴脉营於六腑,阴阳相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入於奇经,转相灌输,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於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
说正经犹沟渠,奇经犹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於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流湖泽。此发《灵素》末发之秘也。八脉散在群书者,可考而悉也。
冲脉起於会阴,夹脐而行,直冲於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此与任脉主身前之阴。 
任脉起於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此与冲脉主身前之阴。    
督脉起於会阴,循背而行於身之後,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其别与厥阴脉同会於巅。此主身後之阳。  
带脉横围於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十二经脉,及奇经中七脉者也。
带脉经行起於季胁厥阴之章门穴(在季胁骨端肋尖尽处,为足厥阴、足少阳二经之会,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属足少阳经),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少阳会於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於卫分。阴维脉起於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於营分。所以为一身纲维也。 
阳  脉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阳。
阴  脉起於跟中,循内踝,上行於身之左右,主一身左右之阴。所以使机关之矫捷也。
《脉经》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  也,动苦腰背痛,又为癫  ,僵仆羊鸣,恶风,偏活?   A身体强。又曰:微涩为风  ,并取阳  ,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跗阳穴也)。又曰:寸口脉後部左右弹者,阳  也,动苦癫  寒热,皮肤淫  ,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  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髋,髀骨也。  ,腰下穴也)。又曰∶阴  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  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难经》曰:阴络者,阴  之络;阳络者,阳  之络。

奇经八脉作用:
1.密切十二经脉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脉起着分类、组合和主导的作用。
3.对经络气血起着渗灌和溢蓄的调节作用。
督脉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任脉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冲脉
(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故有“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之称。
(2)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宫,又称“血室”、“血海”。冲脉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里所说的“太冲脉”,即指冲脉而言。另外,男子或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衰退。
(3)调节气机升降:冲脉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阴,隶属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冲脉有调节某些脏腑(主要是肝、肾和胃)气机升降的功能。
带脉
生理功能: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司妇女的带下
阴腧脉
循行:①起于小腹内侧,②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胸部,⑤与任脉会于
颈部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
筑宾府舍大横腹哀
期门天突、廉泉。
阳腧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向上经过外踝,③沿足少阳经上行
髋关节部,④经胁肋后侧,⑤从腋后上肩,⑥至前额,⑦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
恶寒发热,腰疼
交会腧穴:
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阴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向上沿
胸部内侧,⑥进入锁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蹻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
多眠、癃闭,足内翻等证。
交会腧穴:
照海交信;睛明。
阳蹻脉
循行:①起于足跟外侧,②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
目内眦,与阴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③与足少阳经合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足外翻等证。
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
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风池。
生理功能:维系阳经

清.严洁 施雯 洪炜 著《得配本草》
茴香,入奇经.秋葵子,入奇经.巴戟,入冲脉.马鞭草,入奇经.香附,入冲脉.川芎,行冲脉.实芩,行冲脉.鳖甲,行冲脉.木香,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当归,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黄柏,主冲脉逆气.白术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芦荟,主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槟榔,主冲脉逆气里急.苍术(本书缺,据别本补:入任冲脉,亦入带脉,亦入督脉,主腹满痞胀).吴茱萸,主冲脉逆气里急.苍耳子,走督脉.细辛,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附子,主督脉,脊强而厥.羊脊骨,通督脉.白果,通督脉.鹿角霜,通督脉之气舍.鹿茸,通督脉之精室.鹿角胶,温督脉之血.龟板,通任脉.藁本,主督脉.脊强而厥.鹿啣,补温冲督之精血.杞子,补冲督之精血.黄芪,主阳维为病,苦寒热.督脉为病,逆气里急.白芍,主阳维寒热,带脉腹痛.桂枝,走阳维.防己,入阳跷.肉桂,通阴跷,督脉.穿山甲入阴阳二跷.虎骨,入阴阳二跷.川断,主带为病.艾,治带脉,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龙骨,治带脉为病.王不留行,通冲任二脉.泽兰,调病伤八脉.升麻,缓带脉之缩急.甘草,和冲脉之逆,缓带脉之急.丹参,益冲任.(据别本补:金毛狗脊,入督脉,温阳祛湿,下浊利尿)
奇经药考
明.李时珍

1.入奇经八脉有:茴香,秋葵子,马鞭草,泽兰
2.入冲脉有:巴戟天,香附,川芎,黄芩,鳖甲,木香,当归,黄柏,白术,芦荟,槟榔,吴茱萸,鹿角,甘草,枸杞,王不流行,丹参.
3.入带脉有:当归,白芍,川断,艾叶,龙骨,升麻,苍术,甘草.
    4.入督脉有:苍耳子,细辛,附子,羊脊骨,白果,鹿角霜,鹿茸,鹿角胶,藁本,枸杞,黄芪,肉桂,狗脊,苍术
5.入任脉有:龟版,王不留行,泽兰,丹参,苍术
6.入阴维脉有:白芍,鳖甲,鸡子黄,龟版,白蔹,萆薢
7.入阳维脉有:黄芪,白芍,桂枝
8.入阴跷脉有:肉桂,穿山甲,虎骨,木瓜
9.入阳跷脉有:防己,穿山甲,虎骨,木瓜
叶天士、吴鞠通等所用血肉有情之品,包括鹿茸、鹿角霜、龟版、鳖甲、河车胶、紫河车、猪脊髓、羊脊髓、牛腿骨髓、阿胶、鹿鞭、鹿尾、乌骨鸡、羊腰子、鸡子黄、燕窝胶、羊肉、海参、淡菜、乳粉等。朱老在临证间所用,范围不若上列之广泛,但精择有效者引用,如若对症,功力颇宏。如胞宫发育不足,性欲淡漠之不孕症、以鹿角霜与紫河车同用;产后虚弱,恶露淋漓不止,则以紫河车与阿胶同用;营血虚亏或漏下不止,选用阿胶、龟版、鳖甲胶;形瘦肌削则用牛、羊、猪骨髓或霞天胶(《韩氏医通》方:黄牯牛精血熬膏);腿膝无力,则用鹿筋、虎骨胶;背寒下元之虚惫,则用鹿茸、鹿角胶等为主,配合其他药品同用,获效确较显著。但此类药物究属厚味胶质,消化吸收较难,故使用时必须注意脾胃情况,宜加用健脾醒胃之品。
叶氏治疗奇经病证闲药有四类:叶天士用于疏通奇经滞结有关方剂:对产后有瘀,轻则交加散(《妇人良方》方:生地、生姜),以补阴温化;重则回生丹(黑豆、红花、苏木、大黄、米醋、人参、川芎、当归、熟地、茯苓、香附、延胡、苍术、桃仁、蒲黄、乌药、牛膝、地榆、橘红、白芍、羌活、炙甘草、五灵脂、萸肉、三棱、良姜、木香、木瓜、青皮、白术、益母草、乳香、没药、马鞭草、秋葵子),该丹为清代医籍中治疗产后体虚有瘀较通用之成方。《医宗金鉴》用治产后痈疽而有里热;《验所验》用治产后败血。对于奇经气滞瘀凝而有结块者,一般用葱白丸(熟地、白芍、当归、川楝子、茯苓、川芎、枳壳、厚朴、青皮、神曲、麦芽、三棱、莪术、干姜、大茴香、木香、肉桂、葱白汁);结块疼痛较剧者,用乌鸡煎丸(乌骨雄鸡、乌药、蛇床子、丹皮、白术、人参、黄芪、茅术、海桐皮、红花、白芍、肉桂、附子、川乌、莪术、陈皮、熟地、延胡、木香、肉果、草果、琥珀)。
—曰滋补
八脉空虚,精血不足,症见虚损,治宜滋补精血,选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角胶、龟板胶、阿胶,鳖甲、鲍鱼、淡菜、人乳、羊肉及猪、牛、羊骨髓等,配伍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沙苑子等组成“柔剂闲药”,能人奇经而奏填补之功。
二曰通凋
适用于奇经实证,气血痹阻,络脉不通,“必用苦辛和芳香,以通脉络”;药如鹿角霜、当归、桂枝、小茴香、厚朴、青陈皮、川栋子、香附、郁金、降香、乌药、三棱、莪术、茺蔚子、延胡索、泽兰叶等。
 三日镇潜
若冲脉之气随阳明上逆者,须配伍镇潜之品,以收纳逆气,药如紫石英、龙骨、牡蛎、龟板,鳖甲、半夏、旋覆花等。
四曰固涩
若带脉失约,下焦不固,而致遗泄带下等证,须用固涩之品,以收敛固涩精气之亡失,药如五昧子、莲肉、芡实、山药、金樱子、覆盆子、乌贼骨、补骨脂等。
叶氏治疗奇经病证特别注重选用能够人于奇经的药物,以增强疗效。他在治疗虚损阴阳不足之证时,主张从补益任、督二脉人手,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任脉主一身之阴。补任脉之阴当首选龟板,因“龟体阴,走任脉”,故善滋任脉之阴精;补督脉之阳当首选鹿茸,因“鹿性阳,入督脉”,“鹿茸壮督脉之阳,鹿霜通督脉之气”,故当首选。奇经用药之说,倡自叶氏,颇受后世医家青睐。
可惜的是现时的中医没多少从这个角度考虑疑难杂症。在治法,搞针灸的不用药,用药的不针灸,失去中医的尤势。
十四、 五行虚的进补方法
虚证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心、肺、脾、肝、肾等,不同的部位,五行虚证的表况不同,进补原则要选择不同的中药材 。
心系虚证
  1.心气虚弱主要表现:心悸,气短,自汗,易惊,健忘,面色淡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难以人眠,舌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等。 
  进补方法:补益心气,可选用养心汤等方剂。还可选用人参、茯苓酸枣仁、五味子等中药,辅以猪心、羊心、莲子等食物。 
  2.心阳虚弱主要表现:心悸或怔忡,易惊,健忘,难寐或但欲寝,面色晄白,自汗神疲,少气懒语,畏冷肢凉,苔白,舌质淡润,舌体胖,脉细弱迟。心阳衰微则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甚者昏迷,脉微欲脱或见结代等。 
  进补方法:温补心阳,可选用保元汤等方剂。还可选用人参、黄芪刺五加等中药。 
心血亏虚主要表现:心悸或怔忡,心烦,不寐,健忘,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唇指甲淡,舌质淡白,脉细弱等。进补方法:补血安神,可选用四物汤等方剂。同时可选用补血食物,如猪心、鸡蛋、鹌鹑 、大枣、桑椹、葡萄、龙眼肉等。 
  3.心阴亏虚主要表现:心悸或怔忡,心烦,不寝,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薄黄苔,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阴安神,可选用补心丹等方剂。同时可选用柏子仁、王竹、麦门冬、猪皮、鸡蛋等。 
肝系虚证
  1.肝血亏虚主要表现: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雀目,头晕,面白无华,唇、指甲淡白,胁痛,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弦细等。 
  进补方法:补养肝血,可选用补肝汤等方剂。同时可选用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猪肝、鸡肝、牛肝、牛蹄筋、菠菜、胡萝卜等。 
  2.肝阴亏虚主要表现:两眼干涩,视物模糊,胁痛,潮热或低热,五心烦热、盗汗、唇燥咽干,口苦,尿黄便结,舌红少津,无苔或薄黄苔,脉弦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补肝阴,可选用一贯煎等方剂。此外可选用女贞子、龟版、石斛、乌骨鸡、鸽肉、鹌鹑等。 
脾胃系的虚证
  1.脾气虚弱主要表现:食少,腹胀便搪,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苔淡白,脉缓细弱等。 
  进补方法:补益脾气,可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同时可选用党参、白术、黄芪、薏苡仁、山药、猪肉、兔肉、鸽肉、青鱼、鲫鱼、粳米、大豆、扁豆等。 
  2.脾阴亏虚主要表现:消瘦乏力,纳呆不思食,食之腹胀,唇干口燥,五心烦热,尿黄便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或涩等。 
  进补方法:滋补脾阴,可选用中和理明汤等方剂。此外可选用当归、柏子仁、何首乌、桑椹、牛奶、蜂蜜、松子、黑芝麻、香蕉、菠菜等。 
  3.脾阳虚弱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口淡不渴,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尿清便溏,或见浮肿,尿少,或白带清稀,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弱等。 
  进补方法:温补脾阳,可选用理中丸、五菩散等方剂。此外可选用益智仁、补骨脂、骨碎补、肉桂、巴戟天、狗肉、羊肉、鸡肉、鲢鱼、刀豆、糯米等。 
  4.胃气虚弱主要表现:纳呆,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胃脘微痞,舌质淡,脉细弱等。 
  进补方法:补中益气,可选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同时可选用人参、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乌骨鸡、鸡肉、兔肉、牛奶等。 
  5.胃阴亏虚主要表现:口渴咽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燥,干呕呢逆,舌光红少津,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补胃阴,可选用益胃汤等方剂。同时可选用黄精、玉竹、石斛、沙参、天门冬、麦门冬、西洋参、银耳、木耳、豆腐、猪肉、粳米等。 
  6.胃阳虚弱主要表现:胃院疼痛,作胀,吞酸嘈杂,呕吐呢逆,四肢厥冷,喜热饮,舌苔白滑,脉沉迟等。 
   进补方法:温补胃阳,可选用羊肉、黄牛肉、鸡肉、鲸鱼、刀豆、糯米、饴糖等。 
肺系虚证
  1.肺阴亏虚主要表现: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声嘶,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阴润肺,可选用百合固金汤等方剂。此外可选用沙参、麦冬、百合、王竹、西洋参、山药、猪肺、银耳、豆浆、梨、甘蔗等。 
  2.肺气虚弱主要表现:少气懒言,倦怠无力,常自汗出,声低气促,咳喘无力,痰多清稀,易患外感,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等。 
  进补方法:补益肺气,可选用补肺汤等方剂。同时可选用党参、黄芪、巴戟天、人参、补骨脂、猪肺、胡桃肉、糯米等。 
肾系虚证
  1.肾阴亏虚主要表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耳聋;遗精,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或低热,盗汗、颧红、口干咽燥,尿黄便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等。 
  进补方法:滋补肾阴,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方剂。此外可选用何首乌、拘杞子、女贞子、熟地黄、桑椹子、黑豆、黑芝麻、乌骨鸡、猪皮、猪脑等。 
  2肾精亏虚主要表现:头晕健忘、耳鸣耳聋、发脱齿摇、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等。 
  进补方法:补益肾精,可选用河车大造丸等方剂。此外可选用熟地黄、菟丝子、骨碎补、黄精、紫河车、鹿肉、海参、黄牛肉、蜂乳、黑芝麻等。 
  3.肾气虚弱主要表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频数,甚至遗尿,男子可表现为滑精早泄、女子可表现为白带清稀,舌苔淡白,脉沉弱等。 
  进补方法:补益肾气,固肾摄精,可选用桑螵峭散等方剂。还可选用杜仲、蛤蚧、仙茅、海马、巴戟天、核桃仁、栗子、豇豆、猪肾、鸡肝、鸽蛋等。 
  4.肾阳虚弱主要表现:腰酸膝软,耳鸣头晕,面色眈白,神疲乏力,喜卧嗜睡,形寒肢冷,或见阳痿,尿清、舌淡胖,白润苔,脉沉细迟弱等。 
  进补方法:温补肾阳,可选用附桂八味丸等方剂。此外可选用仙茅、锁阳、海马、蛤蚧、韭子、肉苁蓉、淫羊藿、鹿茸、冬虫夏草、对虾、麻雀肉等。 
十五、五行中的相生相克关系

若遇到病情复杂时,应从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来分析。

(一)1、如:昝某某女33 岁居民  头晕目眩,头痛腰困,梦多 查血压不高,舌质红有裂纹 脉弦而无力。此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出方:桑叶15 菊花15  钩藤18  天麻15 荆芥穗15  川芎15 生地24  女贞子15 旱莲草15 枸杞10 山萸15 山药15 龙骨20 珍珠母30 炒枣仁15  夜交藤15  合欢花15 灸甘草6  前后服18剂 嘱忌房劳诸证失。后用麦味地黄丸滋阴益水。
      2、成某某
28岁 居民  未婚
心烦喜泡歌厅,善言,多夸张,失眠小便黄 
脉数有力。初诊为心火旺。用竹叶 生地 丹皮 知母 山栀 连翘 黄连 辰砂 甘草效不明显,后细问知喜饮冷饮,悟出是肾阴水不足,需水来克火,于是改方:生地30 丹皮15 山萸15 山药24 知母15女贞子15 旱莲草15 桑葚30黄柏10黄连10 砂仁6 甘草12 炒枣仁15 夜交藤15 合欢花15 山栀12 连翘15西洋参12 元参15前后随加减服28剂愈。
(二)1、石某 男 68岁 干部
面色苍白,消瘦,纳差,便稀早晚一次,胃、腹有时不舒服,食多微痛。舌淡白无苔 脉弱 此脾弱胃不和,火不生土  出方:红12 黄芪18 当归12  升麻6  柴胡6 白术15 陈皮10 益智仁12附子12 破故纸10 吴茱萸10(开水冲洗7次)当归15 获苓15 木香6 砂仁10 白芍15 炮姜12 炙甘草4 大枣3枚先后随证加减二十多剂,症失,面色红润,体重也有所增加。
2、孙某某 女 47岁 会计
面色苍白,浮胖,纳差,便稀。过劳气怯,呼吸不畅,乏力。 舌质淡无苔,脉弱。此土不生金。
10 黄芪18 当归12  升麻6  柴胡6 白术24 陈皮10 益智仁12 获苓15 木香3 砂仁6 山药30 偏豆20 薏仁30 白芍15 五味子6 炙甘草6 生姜二片 大枣3枚先后随症加减30 多剂症失,能胜任家务活计。
3、王某某 男 34岁 干部  纳差,中脘不适,食多胃胀、郁闷,生气尤剧,舌苔薄舌质红 脉弦。病涉及脾、胃、肝所谓木克土焉。 党参15 白术15 云苓15 偏豆15 青、陈皮各10 厚朴10 半夏10 砂仁6 木香3  当归15白芍15 葛根15香橼12  佛手12 甘草6  先后随症加减服12 剂诸症失。      其他脏腑都有五行相生相克现象,上面已提到,现仅举肾(先天之本)脾(后天之本)为例,说明五行生克在辩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十六、多种病并发的治疗
若遇到五行解释不了的疑难杂症,可用几方组合,或选择这一类的方药治之:
成某
男67 岁 
消瘦,纳差。神易疲惫 心悸 怔忡 近日易发火跟儿女争吵,吵后嗜睡。素日有吸烟的习惯,一天一盒多,经常咳嗽,咳痰,发现呼吸因难,急去医院,诊断:肺炎、心衰。用药不见效,儿女租车来诊。听诊:心音弱有停顿,呼吸急促而弱,有痰鸣。舌质淡红、脉弱而数。病症涉及五脏,忽想到吾弟陈有全赠一方,言说能治多种病。   细检其方:黄芪二两 白术两半 获苓八钱 灸草三钱 当归二两川芎二两 生、熟地各二两 山药一两 胡桃仁二两 五味子三钱 龟板一两 炒黄柏五钱 地骨皮五钱 川贝母一两杏仁三钱 青果仁三钱 香附二钱 青皮三钱 陈皮一两 柴胡三钱 秦艽四钱 生姜三片 大枣五枚水 煎服,乃是四物、四君、补中益气、秦艽扶赢汤加减方也。其方均比常用方份量之重、药味之多,然而不杂,可调整五脏六腑,与成某病症相符,将方剂量按比例减为二份之一,服两剂病症大减,又随症加减,服15剂。一年后见面神、气、色基本正常。
后又发现类方药,治多种病确有回天之力,如归原汤以健脾运、温肾阳、理肝气、降心火、和胃气,使龙雷之火下归于海
1  虚阳上浮证乃因火气上冲,属虚火,缘肾阳受损,故必有腰膝痠软、腰背畏寒、形寒肢冷之症。
2  由于龙雷之火上越而不归其位,故表现出一系列火性炎上的症状,如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喘等症。
3  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轴,今脾失其权,则化源不足,故见倦怠纳差、身热不扬、渴不欲饮等症。
4、脉象表现特点是:寸部为假阳性脉如浮大无力或虚数,尺部为阴性脉如沉细而涩或小紧。处方:当归10g  黄芪30g  党参30g  山药30g  白术10g  茯苓15g  升麻10g  柴胡10g  枳壳30g  熟地20g  山萸肉10g  杜仲15g  肉桂6g  附子10g  砂仁6g  青皮10g  酸枣仁20g  远志6g  黄连6g  炙甘草6g  大枣5枚(擘) 用法:首煎沸后小火煮沸35-40分钟,以后各煎30-35分钟,合并煎液,共煎4-6次,分2-3天服完。
处方分析:方药:熟地、山萸肉、茯苓、杜仲以补肝肾、健腰膝;肉桂、附子以温肾阳、助命火,并黄连以降心火、引火归原;远志、酸枣仁以宁心神而降火;补中益气汤健脾运、强化源以强其枢转之功;枳壳、青皮疏肝气以助温升。诸药伍用,共奏引龙雷之火下归于海而达坎离交泰之功
曾治过多例,具收到良效。《金匮要略》有不少这类方药。
细研究李可的学说,在深研《伤寒论》的基础上,采取中医四大流派的学说,取其所长,又参考西医的诊断及化验数据(病例中可看到),遇到危急重症,围着病人转,请求针灸专家共同协力抢救,才有起死回生的良效。
我们要向他一样,扩大视野,采纳西医之长补已之短,攻克世界难治之症,不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中医才会摆脱现在的局面。 
结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医还有好多行之有效的论证治法、方药,只要挖掘出来,取西医之长,发挥自已的长处:重视元气,调整阴阳、从五脏六腑的五行关系论治,谨守病机,扶正祛邪,及时治疗,取得广大患者的信任,中医一定能够振兴发展。
此文,还有一层意思。三灾六难中有一条:得病乱求医,找庸医丢了命是一大难。希望大家都成为良医,晓得自己的处短,知道西医的长处,能治即治,不能治立即告知患者,如脑肿瘤之类病须手术的;号脉诊断不清是脑溢血、还是脑梗塞的,须用C T 的,不可耽搁,救人一命,也是件功德的事。
对于患者来说也是求医选择的平台。

中医里的“八纲”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中医为了对种种疾病进行分门别类,运用了“八纲”。

八纲的概念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如“八纲”示意图)。 临床上,阴证多指体内阴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虚寒证,阳证多指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实热证。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在《韩非子·喻老》中,蔡桓公由于不听扁鹊的劝说,最后病重而亡。扁鹊在分析蔡桓公病情时,提到他的病由腠理发展到肠胃,最后深入骨髓,因而无法医治。这就是对疾病表里的辨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如恶寒喜暖、小便清长;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如面红目赤、大便燥结。

  虚实,是分辨邪正盛衰的两纲。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先天身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是自汗盗汗、小便失禁等症状。实证多为人体邪气太盛而造成的,常见症状为腹部胀痛、发热、胸闷烦躁等。

  八纲的作用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诊断才能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要认真地调查研究,连贯起来进行思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恰当的治疗。

  (指导医生:桂林市中医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熊忠荣)

中医诊法八纲辨证的寒热辨证八纲辨证是指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和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进行概括和分类,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

  1.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实际上是辨别阴阳之盛衰,寒证为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热证为感受热邪(或其他外邪)后正邪相争或体内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2.中医所说的寒症、热症(也称寒象、热象)与寒证、热证的概念是不同的,前两者是指疾病反映于外的表现,是症状;后两者属于疾病的本质,应加以区分。当病情复杂时,可以出现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证。

  3.寒证又有虚实之分,实寒证是外界寒邪势盛,侵入人体,致使阳气困遏不伸;虚寒证是体内阳气衰微,气血鼓动无力所致。

  4.实寒证表现为发病急骤,恶寒肢冷,痰多喘促,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象沉浮或弦紧,苔白厚腻,舌质有时可见青色。治疗应当温通祛邪。

  5.虚寒证虽也有恶寒肢冷的表现,但其发病徐缓,少气乏力,腹痛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象微弱或沉迟无力,舌质淡白,舌体胖嫩。治疗应温补阳气。

  力军

2010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辅导:(八纲辨证)寒热

温馨提示:
  2010年执业医师试时间将在9月12、13日开考、医师实践技能将于7月1日至15日举行,为了让您在考前几个月内充分学习掌握重点知识,我们特意为您整理出了医师资格考试系列辅导资料—(八纲辨证)寒热,祝您学习愉快!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辨别寒热是治疗时使用温热药或寒凉药的依据,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

  寒证是感阴寒之邪(如寒邪、湿邪)或阳虚阴盛、脏腑阳气虚弱、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表寒证已以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寒证。

  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病机:阳虚阴盛,病人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

  治则:温中祛寒

  常用方剂:附子理中汤

(二)热证

  热证是感受阳热之邪(如风邪、热邪、火邪等)或阳盛阴虚、脏腑阳气亢盛和阴液亏损、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可分为表热证和热证,表热证已在表证讨论,这里所指为里热证。

  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热盛故见脉数。

  治则:清热法。

  常用方剂:白虎汤等。

  (三)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见下表

  (四)寒热真假

  在疾病发展到寒极或热极的危重阶段,可以发现一些“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假象,临床上把本质是热证而表现为寒象的叫“真热假寒”,本质是寒证而表现为热象的叫“真寒假热”。这种情况往往表示疾病比较严重。如果不能抓住本质,就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致误诊、误治。

  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2.“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一般来说,寒、热的表象属标,是一种假象;内、里的寒、热属本,是它的本质。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