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交阳光屿岸:敦煌出土佛经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帶校勘記整理本 繁體字)(三)結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23:05

須菩提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 [①] 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 [②] 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 [③] 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 [④] 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 [⑤] 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 [⑥] 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 [⑦] 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 [⑧] 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須菩提 [⑨] 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⑩]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11] 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 [12] 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 [13] 四句偈等受持讀誦 [14] ,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 [15] 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 [16] 非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 [17] 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三十 [18] 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 [19] 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 [20] 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21] 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 [22] 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 [23] 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24] [25] 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6] 者,說諸法斷滅 [27]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8] 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 [29] 布施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30]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 [31] ,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 [32] ,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 [33]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34]

 



[①] 【韓-金】、【P.4503】、【上圖-026】柳本無“實”字

[②] 【石-55】少“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

[③] 【石-53】多“念”字

[④] 【BD02265】、【石-100】、【石-55】、【BD2253】、【明-北】、【清】多“如”字

[⑤] 【明-北】、【清】多“沙”字

[⑥] “現”【王玠本】、【石-遼】作“見”

[⑦] “是”【韓-金】作“此”

[⑧] 【韓-金】、【P.4503】柳本、【石-53】、【上圖-026】、【石-55】無“具足”。敦煌遺書和房山石經中,有無“具足”的數量都很多,有無“具足”文意有所變化。在現有發現的早期的寫經中無“具足”居多。此處從宮廷本,有“具足”。

[⑨] 【石-53】、【王玠本】多“等”字

[⑩] 【P.2094】、【王玠本】、【麗-初】有六十字冥司偈(與六十字區別為少“眾生”二字),【石-辽】、【麗-再】、【磧】、【明-北】、【清】、【日-大正】為六十二字冥司偈。冥司偈:“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此段為後人依據菩提流支譯本添加,時間大致在中晚唐時期,後世藏經中都有此段,從經文流暢程度和保持原文風貌角度來說,此次整理未添加。隨後將單獨作文詳細闡述冥司偈。

[11] 【磧】、【明-北】、【清】多“佛言”

[12] 【明-北】、【清】多“即”字。

[13] 【石-53】多“一”字。

[14] 【韓-金】、【P.4503】柳本、【石-53】、【上圖-026】、【石-55】、【石-100】、【麗-初】無“讀誦”。敦煌遺書和房山石經中,有無“讀誦”的數量都很多,在現有發現的早期的寫經中無“具足”居多。此處從宮廷本,有“讀誦”。

[15] 【王玠本】無“百”字。

[16] “則”【石-100】作“即”

[17] “三十”宮廷本、【韓-金】、【石-53】、【上圖-026】、【BD2253】作“卅”,其餘校本作“三十”。依據現代漢語及讀誦習慣,正字作“三十”。

[18] “三十”宮廷本、【韓-金】、【石-53】、【上圖-026】、【BD2253】作“卅”,其餘校本作“三十”。依據現代漢語及讀誦習慣,正字作“三十”。

[19] “三十”宮廷本、【韓-金】、【石-53】、【上圖-026】、【BD2253】作“卅”,其餘校本作“三十”。依據現代漢語及讀誦習慣,正字作“三十”。

[20] “則”【王玠本】作“即”

[21] 【BD03379】多一“來”字

[22] “三十”,宮廷本作“卅”,【石-53】、【上圖-026】、【BD2253】作“卅”,其餘校本作“三十”。依據現代漢語及讀誦習慣,正字作“三十”。此處【韓-金】作“三十”,【韓-金】全卷只有此處作“三十”,其餘為“卅”。

[23] 【石-辽】少一“不”字

[24] 【石-53】、【王玠本】少“須菩提”

[25] 【日-大正】少“汝字”

[26] 【王玠本】、【磧】、【明-北】、【清】多“心”字

[27] 【BD02265】、【石-53】、【石-55】、【BD03379】、【王玠本】、【麗-初】、【麗-再】、【日-大正】多一“相”字

[28] 【王玠本】、【石-辽】、【麗-初】、【麗-再】、【磧】、【明-北】、【清】、【日-大正】多“心”字

[29] 【王玠本】、【石-辽】、【磧】、【明-北】、【清】多“持用”

[30] 【磧】、【明-北】、【清】多“何以故”

[31] 【石-100】少“則非微塵眾”

[32] 【韓-金】、【P.4503】柳本、【上圖-026】無“者”字

[33]  “持”宮廷本中的【中村不折本】、【BD14453】作“行”,其他宮廷本作“持”,【韓-金】、【BD02265】、【上圖-026】、【石-辽】作“持”,其餘校本作“行”。 敦煌遺書和房山石經中,“行”與“持”的數量都很多,在現有發現的早期的寫經中“持”居多。此處從宮廷本,用“持”。

[34]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宮廷本中的【BD14422】、【P.3278】作“金剛般若經”,【韓-金】作“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石-辽】尾經題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與首經題相比少一“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