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逆腹式呼吸(3)--生命在于呼吸: 健康呼吸锻炼法-健康读物-无忧健康管理网[51kan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7:36:49

逆腹式呼吸(3)

http://book.51kang.com 2007-5-14 10:32:30

      气海穴位置在以呼气推动内在气息下行的过程中,有些初学者会感到气息不够用,不能一口气将内在气息送到腹,只能送到中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调细呼出气息的气流,使之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将内在气息输送到腹;一是先将内在气息送到半路,例如送到心窝部位(两乳之间的凹陷处),等到心窝部位有了呼吸支点的感觉,再向下延伸这个呼吸支点,直至延伸到腹部。无论采用何种步骤,待内在气息能够随呼气直接到达腹部的时候,就在那里建立内在气息的呼吸支点。这个呼吸支点的位置一般在脐下气海穴处(脐下一寸左右),但也可能更低一些,在下腹部的中央。
 
      ⑤ 将内在气息贮存在腹

      贮存气息于腹是逆腹式呼吸锻炼中的独特感受。随着内在气息第一次到达腹部的自然落脚点,逆腹式呼吸的主要呼吸支点得以建立。此后,每一次呼气都推动一股内在气息到此呼吸支点,并在那里逐渐地积累起来。内在气息的积累在感觉上是呼吸支点逐渐增大,逐渐充实。

      然而应当注意,进行逆腹式呼吸的锻炼,呼吸支点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充实越好。通常有大约一个鸡蛋大小,能够有少许硬实感即可。此外,呼吸支点的感觉就是一个气团,外延界线并不太清晰。

      ⑥ 不必控制腹部的膨出和回缩,只专心于呼气

      进行逆腹式呼吸训练重在将内在气息送到腹部,因此,其操作的关键环节是注意呼气。操作时不必控制呼吸时腹部的膨出与回缩,只要有内在气息到达腹部的感觉即可。如果有意控制腹部的膨出与回缩,反而会影响锻炼的进程。因为逆腹式呼吸的腹部膨出应该是内在气息积累的结果,在内在气息尚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为地去调控腹部的膨出与回缩,会造成腹部运动与内在气息的积累脱节,这不但不利于内在气息的积累,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偏差。

      实际上,逆腹式呼吸的腹部运动幅度在总体上要小于顺腹式呼吸。这是因为,逆腹式呼吸的吸气量并不大,故吸气时腹部的回缩程度有限,而由其呼气引动的内在气息到达腹部也不是越多越好,因此腹部膨出也并不突出。尤其在逆腹式呼吸锻炼之初,到达腹部的内在气息很少,根本看不出腹部有什么膨出。进行逆腹式呼吸最好的方法,或者说诀窍,就是只注意呼气,注意在呼气的过程中将内在气息缓缓送到腹部,而不去管腹部如何运动。如此,久而久之,随着腹部呼吸支点的逐渐扩大,腹部的膨出与回缩因之而逐渐明显,逆腹式呼吸于是自然形成。

      (3)锻炼场地与时间

       ① 注意锻炼地点的空气新鲜,要求如前所述。

       ② 每日锻炼20~30分钟。

      ③ 如果一时找不到呼气引导内在气息的感觉,不要硬练。不要抱着非找到不可的心态,也不要任意延长每日锻炼的时间。应该静下心来,不急切,不烦躁,将注意力放在咽喉部位细细体会。也可以放下一段时间,过几个星期再练。

      ④ 逆腹式呼吸经练习自然形成后,应持续锻炼2~3个月,以熟练掌握和形成习惯。

      (4)适用对象

       逆腹式呼吸是培育内在气息的呼吸锻炼方法,原则上首先适用于健康人,用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

      健康人大都进行一些通常的体育锻炼,由于逆腹式呼吸锻炼与通常的体育锻炼差别较大,熟悉与适合通常体育锻炼的人未必都适合进行逆腹式呼吸锻炼。通常的体育锻炼主要是锻炼肢体,而逆腹式呼吸锻炼非但基本上没有肢体活动,而且呼吸的方式与通常体育锻炼的呼吸方式也大相径庭。因此,逆腹式呼吸锻炼更适合于健康人群中更注重内在生命能量,而并非外在肌肉强健的人。当然,内在和外在的锻炼并不矛盾,可以互相配合,但毕竟有所不同。如果能内外兼修,既有外在的强健体魄,又有内在生命能量的充实,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此外,由于逆腹式呼吸重在培育内在气息,培育内在的生命能量,它对于许多疾病的痊愈会有帮助。然而内在气息的培养过程比较缓慢,对于疾病的痊愈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故想要受益于逆腹式呼吸对于疾病的功效,不可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但逆腹式呼吸对胃肠疾患、下腹部的疾患起效较速,因为那是逆腹式呼吸内在气息运行经过的地方。

.mediacontent {FONT-SIZE: 14px; MARGIN: 15px 25px; LINE-HEIGHT: 23px}.mediacontent P {FONT-SIZE: 14px; MARGIN: 15px 0px; LINE-HEIGHT: 23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