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大的游乐场:【卷首语】微博来袭:媒介融合是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8:07:10
微博来袭:媒介融合是出路2011-03-08 10:42 作者:何振红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评论(1)T|T

微博现在没有能力、将来也未必就能取代传统媒体,但端倪已现,警钟已响。加快媒介融合或许是条出路

 台上嘉宾慷慨激昂,台下听众手指翻飞,一条条现场编织的“围脖”在超大的LED墙上滚动,同时,这些“围脖”还飞出亚布力的山沟,飞进博友们、粉友们的首页,一场“微博直播”就这样展开了。

两三天下来,连一些年龄偏大的企业家也开始尝鲜,拥有了新浪微博的“V”字标识。

这就是发生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微博故事,是微博热日益升温的一个缩影。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在这里,人们以一张照片、一段视频、140个文字为限,自己发布信息,关注感兴趣的人,转发、评论微博,回复、私信粉友……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自由自在地在自己的“微世界”里徜徉。

在“微世界”里,“你就是媒体”。不用再像以往那样凝神聆听来自传媒的声音,而是自我播报突发事件、见闻、意见、感悟;传播从单向线性变成多向多元,你在与粉友交头接耳中沟通彼此;借力粉丝群和转发功能,信息瞬间可通过各种关系,以裂变之态传播给各种各样的人。

对传统媒体而言,“微世界”里发生的这一切都是颠覆性的,它改变的不仅是媒介形态,还有传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有人放弃浏览传统媒体,习惯上微博看新闻,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微博控”。

更严峻的是,微博来袭的背后是基于互联网技术革新带来的传播工具和方式的新生,论坛之后是博客,博客之后是微博,谁知微博之后又是什么?

当然,微博现在没有能力、将来也未必就能取代传统媒体,但端倪已现,警钟已响,传统媒体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固化在传统方式上,就会日益被动。加快媒介融合或许是条出路。

“媒介融合”,我们姑且称之为“融媒体”,其核心就是对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在融合中进行重塑,充分发挥传统媒介在内容,新媒介在传播手段上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通互融甚至一体化。

现在,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官方微博来进行内容推介,选择一个具有锐度的切口,给传统媒体的重点报道、独家报道做个导读,配上全文链接地址,发布到自己的官方微博上,吸引用户深度阅读。

作为内地最具历史的商业期刊,《中国企业家》亦已迈出“媒介融合”的坚实步伐。网站、手机报、移动阅读等产品线已臻完善,“微博战略”亦在启动中。

这仅仅是个起步。深度融合应该是按照阿尔文·托夫勒的生产消费者(Prosumer)理念,把原来的受众视为用户,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包括选题、采访、写作、编辑、设计制作在内的采编过程和传播过程都能参与意见、反馈信息,形成开放的、互动的内容聚合,即所谓“云采编”、“云传播”。过程无须隐匿,而是与内容一道,通过打碎、切片、重新包装等集成手段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第二落点、第三落点乃至多个落点。至于呈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介既可选最适合的形式多元呈现,各擅胜场,也可一体化呈现,或动态呈现、错位呈现。

传统媒体的核心是内容,“融媒体”既有传统媒体的内容,又有新媒介的手段,这就是它的竞争力所在。做好打造“融媒体”的准备,当微博来袭或者更新的传播工具来袭时,传统媒体就能做到从容应对。

注:本文详见2011年第5期《中国企业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有意与中国企业家网站的内容转载等业务合作者,请与市场部联系(电话:64921616-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