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轨迹fc 正游击:追求教育理想 创造生命诗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15:43

追求教育理想 创造生命诗意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5-11 8:50:33 点击数:275

追求教育理想 创造生命诗意

——谈生命价值与教师专业成长

白战海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并因生命的不断丰盈与美丽而闪耀着诗意的光芒。从哲学角度关照生命,才能富有生命的大智慧、大境界。教育者惟有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结为一体,共同成长,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任何形式上的职业倦怠,使一己生命变得更富价值、更有光彩。

一、用生命哲学唤醒生命

生命的有限性,常会给人们带来哲学意义上的终极思考: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应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1.对时间的敏感就是对生命的敏感。有较强时间观念的人,才有可能不虚此生、有所作为。

2.不同的时间观念反映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如果一个人的眼中总是滚滚红尘和漫漫长路,那么他就容易产生苍茫、无奈、疲累的感觉,进而变得消极、颓丧。相反,如果他把人生看作是与自然相对应的如歌的四季——春夏秋冬,那么他就会变得豁达、积极,就会自觉地对应人的年龄阶段刻意在每个属于自己的有限的生命季节里编织一帧帧壮丽的人生风景。生命太过短暂,因而值得敬畏,值得珍惜。要经常算一笔帐,在人生的回望和梳理中理解生命的宝贵。作家姚雪垠有感于生命的迅忽无常而告诫自己要“抓住今天”;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我努力通过迅速地把握住生命来阻止生命的飞逝,通过运用生命的活力来补偿生命的仓促潜逃”;我也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写成一段自警自励的文字:“人人都在溟溟的时间之海泅泳,这是生命从此岸到彼岸的英勇泅渡。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用结实的双手,把抽象的、无情的又是无形的、看似虚无缥缈的时间,塑造成一枚枚具体的、可触可探的果实,并骄傲地挂上人生迎风的高枝!”

总之,我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富有理性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珍惜肉体生命,保证身体健康;珍惜社会生命,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而提升一己生命的价值;珍惜精神生命,使心灵充实,使自己能够不断提升生活的品位、改善生命的品质,进而有滋有味地享受人生。

二、做人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做富有个性的、健康而阳光的人。

(1)心理健康,人格独立。心理健康很重要。积极的心态与事有补,消极的心态有害且贻误人生。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代才女苏小妹云:“心如佛则看人如佛,心如粪则看人如粪。”“情绪化”是现代人错失成功机会的最大障碍。具有高度的自制力才能成功。不能意气用事,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大家都要努力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个性是一种储能巨大的资源,良好的个性产生巨大的魅力,一个人要善于把积极的个性亮出来。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创造能力,有坚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因此,要培养自己的个性,尊重他人的个性。“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梁漱溟劝大家要互相尊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个性是慢慢培养或修炼出来的,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类个体并不天然具有“个性”。“有个性”实际上意味着你具有使你自己产生个性的必要储备,见识,眼光和洞察力。

(2)适应力强,善于创新,追求卓越目标。创新并不神秘。常规能出新,重点能突破。要善于在一点一滴、一个方面创新。创新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有联想能力、统摄能力、开放思维能力的人才能有所创新;创新需要瞄准目标,追求目标则须懂得目标的设计,懂得坚持。科学的、有机联系的、大大小小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才能综合产生目标的威力。网上有篇文章叫《目标的威力》,文章讲哈佛大学曾有一项跟踪调查表明: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结果是:那些3%者成为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者成为个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60%者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由此可见,人,不能没有目标,离开了目标就会陷入茫然,生命就显得空洞,无所附丽。生命永远渴求着延伸和超越自己。要想超越平凡,就得追求卓越。智慧的人应当不断地为自己确立奋斗的目标,而不是永远沉湎于一时的目标达成、一时的小小成就上。有的人一评上高级教师就开始混日子了,有的人获得过两次优质课奖就固步自封了,这样很危险,人生更高远的境界看不到,更富有价值意义的大快乐得不到。因此,要永远地、不断地保持必要的冷静,积极地、理性地为自己选择下一个目标,让目标永远牵引着我们的步伐前进。

(3)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失误是人性,宽恕是神性。”宽恕是个体的道德自律行为。俗话说:“量大福大造化大”“人平好事自然来”,人要胸中有丘壑,能融万千气象,要有海纳百川的内涵气度。海纳百川,每个人都不可小觑。每个人都是丰富的,只是我们没有叩开别人的心扉。要善待他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4)要有团队精神。原因有三:1.社会关系决定。人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不可能与世隔绝。“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如果不会做人,你永远做不成事”“自我感觉太好了,别人的感觉就不好了。”要善于在一个大的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才能。2.时代要求。现代社会分工越明确,就越没有独立性。没有大家的真诚合作,个人就难有大的成就,也没有幸福感。全国席殊书屋连锁店董事长席殊曾说:“信息时代,个人的力量、个人的英雄行为是不足道的,需要用团队、整体的力量才有可能统领世界。”3.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我们崇尚在团队中获得个人成长的“阳光人生”:工作顺利,能得到同伴真诚的关怀与赞赏;亲近书香,内心的丰富能变作脸上的灿烂;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同事间充满亲情和友情;创造业绩,在光荣与梦想中永驻青春。

(二)做具有人文素养的专家型教师。

1.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说教育是生命的事业,一是因为教育是生命生长的需要。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二是因为教育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人是双重生命的统一体。三是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知识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要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关怀生命成长,提升生命价值。

2.用爱的力量催生希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没有爱的世界是荒漠,没有爱的灵魂注定苍白、干瘪,了无生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粮食,是布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少的一切。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所谓爱,就是指服务精神与奉献精神。在今天,教育呼唤着更多人的良知和爱心,首先是教育者的爱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多少年来,有一个声音一直撞击着我们的耳鼓和心灵,尖锐而疼痛,那就是“现在的学生是最辛苦的人”。由于高考体制缺乏更公平的规则,由于社会上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家庭在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将沉重的负担压在了中小学生稚嫩的肩膀上。据了解,现在的小学生晚上9点以后才能休息,中学生晚上11点以后才能上床。换位思考,这些学生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的话,我们心中会是何种滋味。我们这一代人曾经有过在物质上十分贫瘠的童年,但我们有童年的天真和快乐;如今的孩子有了丰富的物质垒起的童年,但是他们却越来越缺少幸福感。作为教师,能否以我们的责任、爱心和教育者的智慧,来使孩子少受些苦,多一点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全面发展?能不能以我们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早日仰起灿烂的脸?如果愿意,我们就能,起码能够在优化孩子成长环境、呵护孩子稚嫩心灵等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要尊重学生,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不用体罚和病理性语言伤害学生。上海市曾组织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当今校园教师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等不良的教育教学言行有数十种之多。有的教师惩罚性地安排座位,差生永远坐在后边。有的教师不讲批评方式,越是在家长面前、在同学们面前、在公开场合,越是用激烈言辞教训学生。有的教师对学生冷嘲热讽、讽刺挖苦,完全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如:学生上课坐的不够端正,老师就说“你得了软骨病了?”学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就说是“榆木疙瘩”“烂泥糊不上墙”。凡此等等,都与教育爱心格格不入,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不应有的创伤。与老师使用伤害性语言相反,许多教师在用鼓励等更科学、艺术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谈永康老师,提倡“追求教育无痕”,通过即兴演讲——变换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收到理想效果。这位老师利用课堂间隙,做精粹、简短的谈话,两年间竞积累了200篇、近10万字的课堂精短演讲稿。因此,我们强调爱心。有爱才有感动。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感动,互动,师生才能共同成长,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二是要努力构建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青少年处在与其年龄相符合的不同的生理、心理阶段,具有很大可塑性。这就要求教育者能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科学地引导和激励,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起能够积极、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要以理想来激励,以目标来驱动,以亲情来濡染,以爱心来培育,以文化来铸造,以名人来引领,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求知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北京大学的教授们曾经研究并提出推动孩子发展的“五大推助器”: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刻苦勤奋,习惯良好,方法科学。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并能够给孩子以人生和学业两方面的指导,必须善于用教育智慧来体现对学生的爱心。

3.用专业的方式创造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我的办公室的墙壁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把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这段话表达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也激励着我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我想象着有一天,我们的学生能像《守望教育》的作者刘铁芳所说的那样:学习对于学生,不再只是外在的强迫,而是他们个人生活的需要,是他们个人生活意义的有效来源(对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目标)。他们通过学习不但获得了潜能的开发与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独立,获得了个体人格的生长生成,进而有一种初步的人生自觉和生命价值感。实现这样的教育理想,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想至少要做到下面几点:

(1)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幸福感,进而唤醒事业心。教师的好处在今天起码有这么几条:一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无衣食之忧。二是作为知识分子,一直处在知识信息前沿,能够及时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信息,不断拓展生命境界,具有较强的生命自觉,始终与时代最先进的生活同行。三是职业化的生活有助于心系一处,有所创造和收获。四是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巅峰快乐。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与灵魂打交道,不断催生一重重希望的教师,能够获得巨大的人生快乐。大家都知道陶行知、马卡连柯等,都是因为从事教师的职业而获得了生命的乐趣和价值。我国许多作家也都是从教师群体中走出来的。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生活的习惯中超越出来,提升我们作为教师存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2)要亲近书香,成为善于思考的读书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改变人生。读书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生命更丰富的感觉。古往今来,有所建树的大家莫不崇尚读书。读书是修心养性,感悟生命的存活的方式。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谈起读书,满怀激情,他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韩愈在《进学解》中谈其痴迷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悬;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师读书的量太少,也没能形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如适当的批注、摘录、记读书笔记、建立读书卡片,进行资料分类等。这样,就没法积累,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难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许多大家都善于并能够站在一个宽阔的知识板块上思考和回答人生问题,充满生命的智慧。我们则做不到。建议老师们多读哲学、教育、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多读经典书籍。这里我强调一下要适当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师生都要读。名人是太阳,我们要看太阳的背面是什么;名人是月亮,我们要感受月亮的诗意。读名人传记能比别人更多地经历人生,汲取智慧;能从名人曲折的成长史中获得启迪、增加人生的自信;能从名人身上获得更多的进击人生的方法,不断拓宽人生境界。名人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就会感受到世界的力量和坚强。罗曼·罗兰说:“不幸的人啊,且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者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那时你会感到,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涌出。”

(3)要有必要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就是指一个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的涵养。其核心就是树立以人文本的思想,把对人的关怀作为终极关怀。校长对教师、教师对学生,一切工作的考虑,都要立足于人的健康成长。人文素养的获得,源自于对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知识的掌握,并通过思考,内化到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价值观念,成为自己稳定的处世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通过读书、听讲座等多种途径了解中、西方文化。

(4)要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研究是教师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要想做一个有滋有味的老师,就必须努力使教育研究成为自己专业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基本的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教育知识、教育思想资源,不断触动自己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的研究越是能“弥漫”于教师的专业生活中,越是能在接近实践的层面上发生,就越有效。它是一种关注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朴素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将改进工作与完善自我、获得实实在在的生命价值统一起来。教研只有在这个境界,才能成为教师的“幸福之源”。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历练,能读书、教书、反思,并将反思结果影响于教学实践的教师才是幸福的。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会觉得“工作是美丽的”。否则,会产生职业的倦怠感,甚至产生生活、生命的倦怠感,心灵苍白,目光黯淡,生命萎顿,了无生气。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认真梳理、总结、概括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经验。要及时地把自己的一段情绪、一点灵思妙想、一种感情变成小文章、小随笔(随笔贵随,它是一位富有而洒脱的智者。信手拈来的随笔是对自己的梳理、澄清和提升)。久而久之,便完成一种积淀,得到一种升华,获得一笔财富,上升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进而完成由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或教育家的转变。在学者型教师那里,思维是开放的、辩证的,方法是艺术的、有效的,境界是人本的、高远的。创造迷人的心智生活成了这一类教师生存的基本的也是最灿烂诗意的姿态。刘再复说:“天下第一美味是思”,思考能力反映着人的创造能力,说到底反映的是人的生命力。学会思考,能够积极地实践自己的思想还不够,还要学会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能力。我们做老师的更要具有这种能力。不仅能口若悬河,坐而论道,而且能洋洋洒洒,提笔成篇,“能说会写善教”,有效梳理和记录我们的教育经验,教师在处理信息上、洞察问题上、指导学法上,都要看得清、道得明、写得出。我们许多教师基本素质很好,但就是走不到更高的层次,说明我们在一些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缺失。

(5)要从提高课堂效率开始,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让人从知识中生长智慧。教师要努力做一名智慧型老师。一个智慧型教师的具体表现就是上有效的、高质量的课,即在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的课。高质量的课具有较强的人文性。高质量的课堂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是艺术化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命对话的课堂,是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诗意的课堂。教师要通过读书、上网、参加培训、参加作课比赛等一切途径,积极地又是批判地吸收一切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引入自己的教育实践,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坚决反对违背教育规律,不惜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通过练内功,通过科学的办法来走“轻负担、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子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6)要尽可能掌握一门艺术,保持心灵的敏锐和激情,做既能享受着教育,也能享受着生活的高雅品味的教师。“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艺术的心灵才会使我们看到诗意的世界。张衡善画,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艺术爱好。一切艺术形式都能把人引入艺术世界,让人们获得创造和审美的享受。艺术滋养着人的心灵,编织着人生的梦想,激发着生命的激情。现实世界,物欲膨胀,既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变革的动力,也使人的灵性丧失的过程加速,使人的灵魂和感性能力钝化和粗糙。如不加意呵护自己的心灵,就可能使自己变得僵化和麻木。“哀莫大于心死”,一颗暗淡的灵魂不可能有所创造。艺术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会带来激情,带来创造。一个现代人,尤其是教师,应当把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而把双手永远伸向理想和梦幻的天空。理想牵引着我们的生命,现实考验着我们生存的智慧和能力。艺术是相通的,掌握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就能步入艺术的殿堂(诗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就能拥有富有诗意的一片广阔而高远的、美的天空。我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在爱心和激情中,在理想的追求和生命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年轻。这个时代需要我们阳光灿烂地生活,教育的使命需要我们不断地创造业绩并因此不断更新、丰富我们自己。让我们互相加油,不断在一个个新的层面上舒展自己的生命,绽放生命的美丽!

推荐书目及其他:

1、《哲学与人生》(傅佩荣)

2、《万川之月》(胡晓明)

3、《守望教育》(刘铁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郑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系列)

4、顾明远、钱理群、江晓原为顾问,广西教育出版社编辑的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艺术卷》《生活情趣卷》《教育卷》《科学卷》。

5、《生命与教育》(冯建军 教育科学出版社)

6、推荐师生订阅杂志:《课外阅读》(华夏出版社主办)

7、推荐网络:生命化教育、教育在线、朱永新、李镇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