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岁月匆匆的词语:高考作文:2012届高考作文时事阅读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6:10

高考作文:2012届高考作文时事阅读材料

(2011-10-20 20:37:39) 转载标签:

2012年高考

作文备考

作文素材

时事评论

作文素材库

教育

分类: 高考作文

2012届高考作文时事阅读材料

俄罗斯机长拒绝等州长

日前,一段在网络上流传的录音让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的一名机长名声大噪,不少俄罗斯网民视其为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拒绝为等候一名高官而推迟航班起飞时间。
  事情发生在2011年6月8日。当时,机长利特维诺夫执飞从伊尔库茨克至莫斯科的飞行任务,而原定乘坐这一班飞机的伊尔库茨克州州长梅津采夫因为开会超时,希望航班推迟起飞,等他赶到机场。于是,机长与机场调度之间就上演了这样一段对话:
  机长:“……出了什么问题?”调度:“要等一位重要官员,到时才允许起飞。”机长:“请官员坐他的私人飞机,我要送这些乘客走……这不是包机,而是定期航班。请让你们的大官别迟到,这样就能和我们一起飞……我已关闭舱门,不会再让任何人登机。”调度:“我们不会让你起飞的。”机长:“请电视台和记者来吧,看看一架定期航班为什么被推迟了。”虽然机长抗争无效,航班还是被推迟了一个小时,直到梅津采夫上机,飞机才获准起飞。但这段录音被发到网上之后,梅津采夫不得不公开向乘客道歉,并打电话给机长,邀请他喝茶。但俄罗斯检察机构似乎还抓着这事不放,东西伯利亚运输检察机关已启动一项调查,调查这一事件中是否有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
  【点评者说】伊尔库茨克州州长,差不多也是个省部级了。看样子,特权在哪都招人厌。不过,俄罗斯的州长还知道要向乘客、机长公开道歉,这让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宁波那位先飞的“大官”,任凭民意汹汹,至今八风不动。顺便说一句,机长居然敢让记者、电视台来曝光,看样子俄罗斯媒体早已不是纸老虎了。(辛省志)

谁说陈光标高调慈善就不可以

邓聿文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29日 02 版)

陈光标的毕节慈善演唱会又一次引起公众争议,这很正常;不过,争议愈来愈有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以网民为主的草根群体,大都赞同陈的高调行为,至少是不反对;而一些慈善人士、学者以及部分媒体人士,则基本持否定态度,将陈的高调行为冠以“暴力慈善”的标签。

批评陈“高调慈善”者,理由无非是:一、陈的“高调慈善”为的是吸引人们注意,慈善不过是陈表演的“道具”;二、陈的高调慈善不重结果,被捐赠者并没有享受到相应好处;三、陈的“高调慈善”不顾及受捐者的个人感受,对他们的尊严是一种压迫。结论是,陈的“高调慈善”有害于慈善的发展。

虽然前一阶段有媒体指称,陈光标很多慈善捐赠没有到位,或夸大其事(对此陈光标进行了反驳),但至少在他几次被一些人诟病的“高调慈善”里,人们在现场看到的是真金白银。从媒体披露的现有情况来看,多数人还无法得出陈光标光说不练“假慈善”的印象。

至于说陈的慈善行为的实际效果很差,这不能由陈本人完全负责。陈的主业是办企业,尽管现在慈善家的光芒已经盖过了他企业家的身份。他和他的团队当然有义务监督其慈善的落实,倘若有受捐者没有享受到其许诺的捐赠,陈是要负部分责任的。但如果认为这是其高调行为引起的,则把两个不同行为混淆在一起了,除非陈是诈捐,否则,最多只能批评他办事不严谨,后续事宜没做好。

无论从外国还是国内经验来看,良性的慈善运作需要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需要一支专业的慈善团队去打理,一般企业和企业家也就是把钱物捐给官方或民间慈善团体。我国这些年来也开始有官方和民间人士专门做这项工作,然而由于制度不完善,很多慈善最后到受赠者那里,也被大打折扣或干脆没有。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陈光标身上。

在对陈光标的批评中,一个貌似更有力的理由是其不顾受捐赠者的尊严,这也是为何陈的慈善被冠以“暴力”之名。但如果当事人在大庭广众下接受陈光标的捐赠没感到受了污辱,旁人又何必操这个心?当然,知识分子比起农民或其他贫穷者来,似乎更在乎面子之类。

慈善的确不能像陈光标似的一味“高调”,一味“暴力”,作为一项善举,需要扎扎实实推进,需要照顾受捐者的感受和尊严,需要很多人无私奉献,但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陈氏“高调”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他的做法唤醒了公众对慈善的关注,也使得一些企业家和慈善人士感受到压力。

更进一步说,高调与否是个人的行善风格问题。只要是真行善,即使在行善方式上如陈光标一样出一点格,也应该得到宽容。何况,我们都批评中国人缺少个性,循规蹈矩,不敢表现,现在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以自己的风格,高调行善,这又有什么不好?不管这个人叫陈光标,还是李光标;也不管这个人是企业家,还是慈善家或别的什么家,慈善本来就该多种形式,社会本来就该丰富多彩。

 

陈光标:“暴力慈善”到底纠结何处

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向两个寨子的群众发放救灾款,每人200元。不过,他在派钱后与村民举钱合影的照片在网上引发争议。对于自己的慈善行为被定义为“暴力慈善”,陈光标3月20日回应:“我觉得‘暴力慈善’这个定位非常好,因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必须要用‘大暴力’去推动。”

“我们看不惯陈光标凌驾于别人尊严之上的行善,我们也不能忽视穷人拿到200元之后感动的泪水。”这话说得好,也道出了陈光标式慈善最令人纠结之处。

就如此前陈光标“零设备”赴日救灾的举动也曾引来一片质疑,面对“作秀”,陈光标慨然一笑:“有朋友认为我太高调了。但比起那些到世界抢购奢侈品、炫富的有钱人,慈善的高调不仅是社会良知的唤醒,更是一种财富管理的训导。”毕竟,陈光标历来的捐款均系借助环保行业所赚,高调慈善,首善问心无愧!
  【素材点拨】陈光标高调慈善所以令人纠结,源于中国慈善事业的贫弱,因其贫弱,“暴力慈善”才有了大施拳脚之地。其实,高调也好,炒作也罢,陈光标都在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做事。投身慈善,只有我们的慈善事业足够繁荣,慈善的人性化关怀才能进一步凸显,行善者和受助者才会更加注重人格尊严。

沦陷的医德:从哪来的扔哪去

杨于泽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8月23日 02 版)

据新华社电,7月27日晚,河北安国市中医院按110指挥中心的通报,将被撞伤的一流浪女拉到医院门口,由一名值班医生上救护车进行了简单包扎,然后,该院副院长张运兴电话指示:“从哪来的扔哪去!”工作人员遂将流浪女“送”到博野县一片小树林里抛弃。翌日早晨,人们发现了流浪女尸体。

在安国市中医院,“革命的人道主义”不讲了,传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悲悯情怀没有了。“从哪来的扔哪去!”态度何其决绝,做法何其冷血,对待一个同类就像对待一块无用的石头!现在博野警方已将张运兴等一干“医务工作者”正式逮捕,看样子是要绳之以法,但如果以为这样做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

安国市中医院将亟待救治的病人抛弃野外,这是一个具体案件,警方依法办事,是整个事件合情合理的进展。但安国市中医院的冷血到底是某几个当事人的恶,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如果有着个人之外或者某个单位之外的原因,就必须在处理当事责任人之外,进行另外有针对性的纠错。

把支付能力可疑的病人当废物扔掉,这种事在网上百度一下,不胜枚举。扔病人的医院负责人受到了法律制裁,但十年前有医院扔,现在照样有医院扔,没有停止的迹象。

个人和医院的责任受到了追究,但扔病人成为医务工作的一道”风景“,并且这边那边“风景”都好,决非个人和单位责任可以了断,其深层次实际上是制度安排和价值导向上的缺陷。

医院救治了“无主”病人,除了医院自己,没谁埋单,这是一种制度缺陷。但一家医院并非经常碰到这样的难题,偶尔碰到,完成一两次义务救治,想必也不至于超出其承受能力。把病人当废物扔掉,实际上体现的是医务工作者的心狠手辣,这是另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讲人情,不讲道德,心无“挂碍”,冷如铁石。而且不是一两个业内人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是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心照不宣。否则,一名副院长打电话说“从哪来的扔哪去”,有谁愿意、敢于照着做?

“从哪来的扔哪去”,一句简单的话,却反映出当代医务工作者一般的道德现状,反映了中国医学伦理的真实现状。医学伦理不是合乎人类理想的抽象观念,而是制度安排的观念对应物。现在医疗体制的主要制度特征,就是创收,而且是一种扭曲的“多劳多得”。创收表现为利益计算,则医学伦理、道德就成了障碍和累赘;病人不再是医生的同类,而是应当有毛可剪的羊。如果无毛可剪,则连羊都不是,必须被抛弃。

有人会以为,既然医生缺德,那就搞一下道德、伦理教育与灌输。道德伦理源于人的不忍之心、恻隐之心,却跟社会生活及其制度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创收是人之所欲,医院以创收为目的,人们自然更要创收,钱成了这个行业的主流价值。在这种价值导向下,病人失去的已经不是钱,而是作为人的尊严。

 

“有钱没钱,救命第一”

——山西中医学院附院挂牌承诺六年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31日 05 版)

“有钱没钱,救命第一”,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急诊室的门前,一块白底绿字的牌子首先映入记者的眼帘。急诊室主任乔之龙说:“2005年3月挂牌以来,我们共抢救危重急症患者6000余人,其中许多患者是在未缴费的情况下施救的。”

“不缴费就施救,会不会形成恶意欠费?”院长魏中海回答:“我们抢救的6000多人中,有385人未缴费或欠费,累计金额59.43万元。这些人中,有生命垂危的农民工,有身患绝症的孤寡老人,有孤儿和无主患者。他们不是恶意欠费。”他告诉记者,挂牌承诺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自豪感,提高了医院的美誉度,医院不仅成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业务收入也比6年前增长了4、5倍。日前,山西省委发通报赞扬该院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创先争优的旗帜”。

彰显公益,从挂牌承诺开始

2001年时,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仅有150张病床,使用率不足30%,医疗差错频发,医患纠纷不断,医院濒临倒闭。

这一年年底,魏中海教授被任命为院长。此时,一些医院因费用问题拒收患者被媒体曝光。魏中海想,救死扶伤是医院的责任,哪能因费用问题拒收患者?魏中海决定从挂牌承诺开始。

刚挂出“有钱没钱,救命第一”的牌子时,许多人担心患者欠下医药费,魏中海问大家:“假如我们的亲人得了危重急症来医院,我们是希望缴了费再施救还是马上就施救?”他希望医护人员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把抢救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

挂牌承诺圆了许多患者的看病梦。2008年8月,56岁的单身汉马洪带着一个在路边捡来的小女孩来医院治疗畸胎瘤,他哭着向医务人员说:“我现在没钱,但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就是卖光血也要还医院的钱!”医生边安慰老马“不急”,边为女孩办了住院手续。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小女孩的病很快好转。为使小女孩得到更好的治疗,医院在发动医务人员捐款的同时,又通过媒体为小女孩募款3万多元。

医院真心为患者服务,患者将医院的美名传向四方。一时,医院的门诊量、住院病人大增,到去年时,分别比挂牌前增长了3.6倍和4.6倍。

锤炼队伍,用优秀文化引领

“践行承诺,还得把患者的病治好,这就得建立一支思想好、技术硬的医护队伍。”魏中海说,医院从挂牌之日起就认识到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决定用优秀文化引领队伍建设。

严格制度,靠科学管理增效

魏中海认为,医疗工作需要一系列规章制度去规范去保证,因此制度建设又成为医院挂牌承诺后的重要工作。

 

法律要扶起“摔倒的道德”

汪彦玲 《光明日报》( 2011年09月06日 02 版)

据媒体报道,9月3日上午,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人在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不少却无一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只要有人上前扶一把,就有可能挽救老人的生命;但这似乎也是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因为“彭宇案”的蝴蝶效应已经显现,围观者怕被污蔑为肇事者,不敢上前扶起老人。

对冷漠“看客”的批判,从鲁迅先生那时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这层冷漠,有了值得深思的新内容。

前不久,司机殷红彬热心帮扶摔倒老太,却被污蔑撞人肇事者,幸好车载摄像头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才避免了又一起“彭宇案”的发生。但是,这些事件给公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类似“彭宇案”有一个共同点:法院在最后的判决中,没有给出一个守护底线的答案,而是通过调和让被告承担一些赔偿,最终让原告撤诉息事宁人。这种中庸的做法以及模棱两可的判决,难免带给公众道德上的焦虑:扶一把老人,一旦成了被告,可能得承担责任;一把不扶,又在道义上过不去。老人摔倒在地,众人围观却无人敢上前搭救,这是“彭宇案”效应发酵到极端的表现。

司法的主要功能既不是创制新规,也不是规范道德,而是在时代不断变换前进中,界定公民权利保障的界限。尽管法院判决没有鼓励人做好事的义务,但也不能做一个削弱是非观的“和事佬”。不惜违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在事实和法律面前将对错“和稀泥”,如此司法判决本身就是对法律公正性的巨大伤害。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推崇的美德。“彭宇案”并不能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观,但如此任由低级的司法判决蔓延下去,必然会助长更多的人“见死不救”。

扶不起的老太,俨然已是今天我们社会的一道伤疤。消除这道伤疤,需要司法积极地向社会输送“道德的血液”,用法律公正的力量扶起“摔倒的道德”。通过严格司法判定,保障做好事者不需自证清白,让“碰瓷”者受到应有惩罚。如此,冷漠才能不再有借口,热心相助者才会获得更多支持的力量,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得以不断发扬。

 

带父上学的张蕾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9月12日   02 版)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隋笑飞)父亲失明、母亲离去,身后还有7岁的弟弟张着稚嫩的双臂……这对一个8岁女孩而言意味着怎样的人生?但这个女孩用自己羸弱的双肩担起孝老爱亲的重任。

她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学生张蕾。

张蕾8岁那年,父亲张正学失明,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面对双目失明的父亲、年幼的弟弟,张蕾扛着锄头下了地。那一刻,她的童年结束了。

每天天刚亮,小张蕾就下地犁田、栽秧;中午回家给父亲、弟弟做饭。吃饭时,张蕾总是自己吃小碗,给父亲和弟弟吃大碗。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张蕾内心仍十分渴望读书。失明的父亲知道女儿的心,他决定沿街卖唱乞讨,送自己的儿女读书。

辍学一年半后,在父亲的坚持和青岛市妇联的资助下,张蕾又回到了学校。

2004年,张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印江民族中学。为了不再让父亲出去卖艺乞讨,她在学校食堂里做临时工,还利用晚自习之后的时间到夜市去帮人洗碗。

2007年,张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考入铜仁学院中文系。在她的辅导和鼓励下,弟弟也于2008年考上了贵州职业警官学院。

此时,家中只剩下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父亲。为了照顾父亲,年仅21岁的张蕾做出一个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

2008年,张蕾在铜仁学院老校区后面租了一间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民房,月租60元。

为了照顾父亲,每天放学后,她徒步往返于新老校区之间,去给父亲做饭。她还要利用晚上和周末的课余时间打工挣钱,给父亲买药治病。但她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落后,还担任了学生会干部。

 

留美学生紧急飞回“割肝救母”(事件新闻)

肖思思《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9月16日 第 05 版)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有难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22岁的广州赴美留学生彭斯,听闻母亲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马上放下学业,从美国回到广州,毅然割下自己60%的肝脏移植给母亲,挽回了母亲的生命。

近日,这位80后小伙“割肝救母”的反哺孝心行为在网络上感动了很多网友。不少网友感叹,原以为在年轻人身上很难看到这种子女无私反哺父母的孝行,但是,彭斯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古流传的感恩行孝的美德依旧在80后、90后中绵亘不息。

60%的肝脏移植给母亲

22岁的彭斯高中时曾就读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学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

今年,彭斯54岁的母亲陈雪梅因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等待了两个月,却因器官供源紧缺,命悬一线。刚刚在美国大学毕业的彭斯闻讯后,立即从美国返回广州。因母亲坚决不要自己儿子的肝源,他瞒着母亲签字成为肝源供体,并在活体移植手术中切除自己60%的肝脏,移植入母亲的体内,挽回了母亲的生命。

根据主管医师郭志勇介绍,对于提供肝源的供体,从统计上具有4%。至7%。的风险,活体移植手术向来把供体安全摆在首位。而这种风险主要是术后近期的并发症,远期来看影响不大。这次手术切除了供体约60%的肝脏,因为肝脏再生能力强,只需要3个月就可以长回原样。

彭斯签字捐肝签得很快

9月10日,记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善衡楼器官移植一区见到了22岁的彭斯。

手术后休息了一个月,身材高大的他气色挺不错。在母亲的病床前,他脸上总是露出温暖的笑容,偶尔帮母亲梳理头发,陪母亲说说话,不停地安慰母亲,给母亲信心。要不是他掀开衣服露出肚子上像反写的“L”形的刀口,很难想象,从容又乐观的他,做完手术后自己只剩下一半不到的肝脏。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敢不敢从自己健康的身体上割下60%的肝脏?医生说了,多割一分,则很容易导致自己的肝脏衰竭;少割一分,这肝源对母亲又没有作用。

但是,一切对于彭斯来说,都是那么单纯的一件事情。彭斯回忆起在美国接到父亲告知母亲病情电话的那个晚上,他说:“我根本没有想太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我养我的母亲生命有危险,我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危不危险的我考虑不了那么多。”

在病床边站着的陈雪梅的丈夫彭慧更是感慨万千。22年前,妻子陈雪梅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却因为产后大出血切除子宫并紧急输血才挽回性命。初为人父的彭慧在喜得子女的同时又陷入了地狱:可能正是那一次救命的产后输血,让妻子染上了丙肝,从此埋下病根。

回忆签字那一天,彭斯的父亲彭慧眼泪就止不住了。他说:“彭斯签字签得很快,而我的手当时在发抖,签了1分多钟才签上去。当时我心里非常非常痛,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忍心让儿子去冒这个险,毕竟他才22岁啊,人生的路还很长。我还要做好太太的工作,去接受亲生骨肉的肝脏。我一开始根本不敢告诉她,但是等了两个多月,匹配的肝源非常紧缺,而太太离死亡越来越近,我的心里很痛。我就劝她:我真的不想失去你,我还想和你一起看着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出生。妻子最终同意了。”

80后、90后孝心的光辉

针对很多网友的疑问“为什么捐肝的不是彭斯的双胞胎妹妹?”彭斯解释说,妹妹那么瘦弱,整个肝给妈妈都不够。有网友问,如果你的身体不如以前了,你会怪父母吗?彭斯说,不会,我只希望能尽量延长母亲的生命。

“在我们病区,活体移植的直到目前为止仅有8例,大多数是长辈爱惜自己的孩子,把脏器供给孩子。这是第一次看到,孩子愿意把自己的脏器取出来,移植给长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善衡楼器官移植一区,彭斯的主管医师郭志勇说,“这片孝心连医护人员都受感动。”

“以前有偏见认为,新一代年轻人普遍比较自私。但是在彭斯身上,我们看到了80后、90后的孝心的光辉。希望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能在更多的年轻人身上得到体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姚家成说。

“彭斯比我小两岁,他的事迹很感染人。这个捐肝救母的故事,无疑对促进80后、90后反思自己与长辈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动力。”80后的护士陈璐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从保安到北大学子,甘相伟一直在努力

追梦,在未名湖畔(身边的感动)

本报记者魏薇《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1日 06 版)

他2007年首次走进北京大学,2008年通过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几年里看了400多本书,写下近10万字的文集。出身农村的他曾在高考中失利,却一直向往最高的学术殿堂。他打心眼儿里觉得,“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她的名字就叫大学。”他是北大保安甘相伟。

常人很难将保安与哲学联系起来,在北大,却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我今天忘了带学生证,保安一开口便是三个哲学命题,‘你是谁?你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答对才能进入。”故事虽有调侃的味道,却能看出北大保安的不凡。

17年来,从北京大学保安大队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28岁的甘相伟(上图,本报记者魏薇摄)是其中一个。他腼腆害羞,甚至有些拘谨。但略微熟识后,就从口袋中掏出了名片。名片抬头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一排红字非常醒目,名字后面“教育顾问”的标注耐人寻味,背面更是写满了他可以提供的法律援助、人生设计、心理咨询等服务。“之所以自称为教育顾问是因为我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与别人分享我在北大学习到的很多东西。”慢条斯理的语调,却带出了自信与骄傲。

【镜头一】

他瘦瘦小小,看起来十八九岁,朴素的衣裳和求知若渴的目光与周围的北大学子无异,但脸上似乎缺少了些自信与微笑,身边也没有兴奋的父母帮着提行囊。那一年,他初到北大当保安。

4年前的9月,初秋的燕园还留有盛夏时节生机勃勃的样子,甘相伟和3000多名学子一起走进了北大,却没有他们脸上的意气风发。“心中一直有着自卑感,学生们能够在明亮的教室读书,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我却只能当保安。”说到这儿,他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同样生活在燕园,同样行走在未名湖畔,同样呼吸着自由的学术空气,这些与学子同龄的年轻人同样想读书想学习。2006年开办的北京大学平民学校应运而生,这是个由北大工会组织、北大教师授课、北大学子担任志愿者的特殊学校,沿袭了蔡元培时期大力倡导的 “校役夜班”,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校工提供进修机会。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的需求,有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理财等各方面的培训。每个学期都有近百名年轻人走进课堂,甘相伟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成为了2008年的优秀学员。

像甘相伟一样爱学习的保安有很多,这源于北大保安大队一以贯之的管理理念,“在高校,不爱学习的保安队伍是一支愚蠢的队伍”。刚刚拿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队长王桂明对甘相伟影响很大,“队长特别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经常鼓励我要多写文章。”副队长张国强在取得两个本科学位后还拿下了司法考试,成为保安们心中的榜样。

站过北大的各个门岗后,甘相伟现在的岗位在未名湖畔的北大档案馆。清闲之时,甘相伟在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种能在工作中学习的生活很幸福。”身边18岁的小伙子王深刚当保安一周,在甘相伟影响下,手中也拿着一本厚厚的《运动训练学》苦读。

【镜头二】

八九岁的年纪,泥猴般的样子,甘相伟和一群小伙伴打闹着冲上山顶,喘着气眯着眼享受着大风吹过面颊的畅快,看着铁路延伸向远方,想象着山那边的世界……

在湖北广水农村,甘相伟度过了顽皮、快乐的童年。他家里不富裕,却重视读书,“我小姨尤其支持,她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在广东打过工,见多识广。”在村里读完小学之后甘相伟又到镇里读了初中,经常拿第一,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但因高考成绩不佳只读了大专。“高中阶段我读了很多关于北大的书,里面对未名湖的描写和学者的描述,让我埋下了一个北大梦。”大专毕业后的甘相伟在广州工作一年后,毅然辞职来到北大,即使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

这份最基层的工作得到了朴实的父母的支持。他们没有过多的要求,只希望儿子不用再承受种地的劳累。“农村孩子很多是靠读书或者当兵出人头地,我总感觉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为了能让父母过得轻松些,今年甘相伟给家里汇去了积攒下来的两万块钱。他的月薪将近2000块,除了生活费,最大的花销就是买书。“平时吃穿花不了多少钱,最多六七百,但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书店花几十块钱买书。”他笑笑,“每月花两三百块钱买书不多吧?这样我还能省下1000块呢。”

甘相伟坚定地认为小人物也应有精英意识。凭着勤奋与坚持,在北大他圆了很多梦,考上中文系、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结识了众多有学识的教授和优秀学子。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为了回报社会,他还曾到打工子弟小学支教。这几年的经历和感悟还促使他开始写一本关于自己、关于励志的书,书名就叫《行走在未名湖畔》。

【镜头三】

忙了一天,夕阳西下,一个孤单的身影定格在空无一人的阅览室里。手握一本心爱的书,金色的阳光斜照在他专注的面庞上,外面的喧嚣与他无关。

波光粼粼的未名湖,书香满满的图书馆,静谧幽长的林荫小路,都曾留下甘相伟流连的身影。“我享受一种孤独的状态,有时下了班后档案馆的阅览室里空无一人,我会静静在里面读几个小时书。”说到这儿的时候,甘相伟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味那种安静的美好。

谈及喜欢的书籍,甘相伟变得兴奋,“我最喜欢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诗词,但也会读其他领域的书籍,尝试新事物,避免思维固化。”在他口中,时常跳出“人学”、“脑图像”等新鲜名词。对于很多领域著名教授的资料他也顺手拈来,“我认识的很多教授都在国外读过书,他们都推荐我多读一些有思想深度的书,鼓励我去探索思维盲区。”教育学院的鲍威教授还让甘相伟参与了研究生课程的课堂讨论,并且叮嘱助教要多复印一份讲义给他。

一直在鼓励他的还有很多人。经常来北大档案馆查阅资料的很多老教授、老校友,很多院系的学生都曾和他探讨过他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在一起研究燕京大学时期出大师,但现在的大学却无法做到的原因,聊过五四时期北大的风云人物,我还准备和同学一起去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顺便写个影评。”

在甘相伟心中,尊敬的师长和可爱的同学是他快乐的源泉。和他们在一起,他能找到归属感。记者采访临走时他谈到自己的梦想,“想就这样一直平淡地过下去,不考虑名利,专注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话语恳切而又坚定,“你来监督,我一定能够在10年后写出更好的文章。”

 

坚持之美(快评)

卫矛

《 人民日报》( 2011年10月11日 06 版)

三次访谈,慷慨的甘相伟,每一次都愿意让我从他的生活中分得快乐。

未名湖畔,一张安静的书桌,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一个梦想落地的地方。

现实中,草根和精英的界限很清晰,向上流动的空间很拥挤,成功的标准也颇为单一。在社会的标签下,甘相伟无疑是个小人物。但他从心底想要读书、想要学习,所做的一切都有着明确的意义。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他的坚持让人感动。

有那么多人的鼓励,他是幸运的,尽管无车无房,却有一份为之快乐的工作和一个为之坚持的梦想。很多人都做不到,限于条件,限于自身。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小人物需要社会给予上升空间,也需要在被目的充斥的生活中,种上纯粹的梦想。

时间在坚持面前,会为梦想让路。我们有一个10年后的约定,他坚信,我能够看到他在自己热爱的现当代文学领域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女童被碾的道德批判不能大而化之

2011年10月19日  特约评论员 韩浩月

没有行为能力的两岁女童,是如何脱离其安全监管人视线走到街巷中来的?司机在碾过女童之后为何会丧心病狂地逃逸?这两个导致悲剧发生的最重要的疑问,在一片哗然的声音中反而被淹没了

两岁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连遭两车碾过,路过的十余名路人没有出手相救,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这几天发生在佛山的这起事件,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公众也对此投入了高度的注意力。

稚嫩的生命被无情的车轮碾压,小悦悦的不幸遭遇令人心痛、愤怒,无所释放的公众情绪,把目标指向了十余名路人身上,这些路人均不同程度地被人肉,最后,舆论风向被锁定到人性冷漠、道德沦丧上来,很多人发出了社会何以冷血至此的诘问。

的确,没能第一时间把小悦悦救离现场的路人,要承受舆论之压,由此推论人们内心麻木、社会氛围恶劣,也有足够的成立理由。但这种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其实是没有具体指向的,路人的模糊面孔,以及他们复杂的心境,仅凭揣测是无从定义的。之所以舆论把矛头对准“道德”这个靶子,是因为如此不会带来任何风险,人人皆可为,是发挥正义感的最佳渠道。

大而化之的道德批判,很容易让人忽略具体责任人的过错,而把单一事故的责任推卸到业已形成的社会弊病中来。按压社会肌体的脓疮的确会带来痛感与反思,但类似事件我们经历了多少年、多少次,只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加剧,何时看到过善良人性的复苏与改观?具体到小悦悦身上来,追究肇事司机和其安全监管人的责任,用法律追责比用道德追责更有实际的警示价值。

没有行为能力的两岁女童,是如何脱离其安全监管人视线走到街巷中来的?司机在碾过女童之后为何会丧心病狂地逃逸?这两个导致悲剧发生的最重要的疑问,在一片哗然的声音中反而被淹没了。路人没施救虽然要谴责,但首先要谴责和问责的,却是应对女童尽安全照管义务的家长以及肇事司机。

在一家媒体所做的网络调查中,近万名投票网友竟有将近3%的人选择了“假若在现场,会和路人一样选择漠然走开”,这样的数字,显然和小悦悦被碾后7分钟经过的路人都无动于衷形成很大反差,难道网络上的“道德浓度”会比现实中高如此之多?97%的网络投票者选择不会漠然对待小悦悦被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没有真正出现在事发现场。

道德批判无须付出成本,是安全的,但却是最不可靠的,小悦悦的事情发生后,最应该做的是强化家长对儿童的监管责任,严惩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道德批判的存在要适度,因为这种行为只有形而上的指导意义,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会大打折扣,我们每个人更多要做的,是通过这些事件反观自己的内心,拷问自己远比拷问别人有助于改变社会大环境。

 

一起告别冷漠

2011年10月18日南方日报

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这便是举手之劳的热心。

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一段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里的视频震慑了世人。两岁小女孩悦悦(化名)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而之后将近7分钟时间,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抱到路边,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这名路人是一名捡破烂的阿姨。到现在为止,悦悦尚未脱离危险期。18个路人冷漠地走过……文明在此刻陨落在漠然的步伐中,精神世界仿佛已经花果飘零。怒骂过后,斥责过后,心凉过后,生活依然要继续,我们不得不反思:冷漠是如何造成的?我们该如何改变?

18位冷漠的路人或许只是个案,在微博上诸位网友共同呼喊“一起告别冷漠”。告别冷漠,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多一点亮色,多一点热血,多一点希望。一点、一点、又一点,中国才能靠着累积起来的希望,让道德的篱笆经得起狂风的席卷,让时光的长河能够充满着欢快。

但如何才能告别冷漠呢?如果满天下尽是南京彭宇案的不公,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常常流血又流泪,冷漠将只能像传染菌一样,越传越大,越传越危险。因此,我们不得不既叩问内心,也叩问制度。河北聂树斌冤死16年了,真凶早已招认,可冤魂迄今得不到正式的平反,这是司法的冷漠;大街小巷里串行的小贩们被某些暴力城管极尽殴打之能事,这是公权力的冷漠……用放大镜去观察冷漠,去监督冷漠,让冷漠越来越少,这个社会才能从整体环境上越来越温暖。而当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成的时候,当人们日益增多的公共服务品需求被满足的时候,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的时候,人间不仅有自发的真情,亦有制度的补助,冷漠又岂会横行?

叩问制度是为了让制度消弭冷漠,生长真善美,叩问内心则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反躬自省:在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设身处地,自己真的会热心吗?恐怕许多时候我们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对别人给予高道德标准要求,对自己给予低道德标准要求,此类事情并不鲜见。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批评,但更需要动力。一起告别冷漠,这不仅仅是一种呼唤,更是需要千万人拿出属于自己的行动,在别人遭难的时候伸把手,在老人跌倒的时候帮忙扶起等等。至少我们应当建立一个道德底线共识:或许你无法去和行凶的歹徒搏斗,但你可以打电话协助报警。这便是举手之劳的热心。

多一点举手之劳,便会多一些温暖,也因此会多一些更高道德标准的勇敢。我们这个社会需要道德底线,逾越道德底线,便是如同18位路人一样,碾过世人的心。冷冰冰的社会,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和谐诚为先(人民论坛)

张真《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7日 04 版)

时下,“不信”,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语:做好事,不信,认为是作秀;帮助人,不信,认为有企图;甚至有人遇险去解难也不信。媒体报道,广东肇庆一70多岁阿婆跌倒后被人扶起,闻讯赶来的阿婆女婿却对其恶语相加:“周围的人都不扶,就你来扶?不是你撞的你会扶她?”多亏有监控录像证明。这个故事真让人感慨。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要和谐,诚为先。诚,不仅是和谐的润滑剂,而且是和谐的奠基石。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人与人如果互不信:“话到嘴边留半句”;或者是互猜疑:“未肯全抛一片心”;或者是互防范:“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能和谐得了吗?

同样是媒体报道,安徽合肥一76岁老大妈搭本村顺风车意外身亡,车主四次提出赔偿都被老人亲属婉拒,理由是要做好事人的钱,良心会不安。这种以德报德、好人好报的故事,展现了社会风气的另一端,折射了人性诚挚美好的一面,读来让人温暖感动。

和谐诚为先,就是把诚视为做人的根本。常言道:“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对于诚,我们的中华文化早有定论:唐代的李翱,把“诚”视为“人之性”;北宋的周敦颐,把“诚”看作“人之本”;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把天行四时、地育万物当作“诚之源”。可以说,自古诚行天下,而今诚比金贵。事实最具说服力。且不说过去那个老喊“狼来了”、“狼来了”的小孩,由于自己的不诚而险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是当今那些头上带有不少光环的专家、学者、教授,最终由于自己的学术不诚,或抄袭、或造假,不照样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吗?

和谐诚为先,就是为人处世要诚心诚意。诚者,“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之谓也(《后汉书·马援传》)。可以肯定,做事只图其表,不叫诚;干事只谋私利,更与诚风马牛不相及。诚,只能是以心待之,诚恳、诚挚;以实处之,实心、实意。喜欢上镜、热衷造势,蓄了一尺水,却掀一丈浪,尽管所为之事是好事,所干之事是实事,也难免让人疑窦丛生。毕竟,真诚,用不着表白。其心,人能感;其意,人能知。生活就是这样:人心自有一杆秤,心心相通可预知。

和谐诚为先,就是诚字当头,行在其中。诚,不是外衣,穿穿就行;而是行为,只有行动才行。这种行动,不是比谁说的动人,而是比谁行的扎实。这种扎实,自不妄语始:即便有天大本事,也决不说天大话语;自做小事始:见有难,帮一把;见有哭,问一声;自放身段始:处高,向低走;有根,向群众。相信,只要这样做了,说不上能感天地,泣鬼神,倒是可以天天心舒畅,夜夜入梦乡。毕竟,诚字当头,于人有相长之益;行在其中,于己无自辱之患。

和谐诚为先,既是一种道德追求,又是一种行动底线。是道德追求,就要宣传教育;是行动底线,就要法律约束。实践证明,一种好的行为形成,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不能设想,人人都是雷锋。对信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就要靠法律与纪律,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用什么安顿我们的灵魂

一位年轻作家在博客里说出一种残酷: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此后,一篇名为《咱们小学时期的作文必杀结尾句》的调查在网络走红。
  从那些经典的作文“必杀结尾句”来看(包括作文本身),几乎都是假话、空话、大话、套话和软话,要么把赞美对象拔高得一尘不染,要么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一高一低间赤裸地显出大量谎言,倒显不出“说真话、诉真情、做真人”的教育效果,而且这样说谎的作文存在已久,流行甚广,早已成为几代年轻人的深刻记忆,其中的负面影响难以排除,怎不令人担忧和深思?
  按常理说,孩子身上具有天性的健康和纯净,童心无埃,童言无忌,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生命最初的本相,做的是真人,说的是真话,不懂欺骗,也不会说谎话,所谓“小孩嘴里掏实话”。孩子原本天真,才能够把说真话当成自由呼吸的空气,才能够自自然然、快快乐乐地去做令成年人羞愧的真人。
  可是现在,孩子们学会了说谎,在作文中大段大段地说谎,整篇整篇地说谎,从小学一直说到大学,说谎的作文如此盛行无阻,俨然成了新时代的谎言“八股文”。不是说“文以载道”吗?不是要求孩子们的作文“思想向上”吗?孩子们却用美好的汉语练习说谎,直到圆熟自然,直到变成一种思维模式,直到童心上也惹了尘埃,童言里也有了种种顾忌,这难道不是世间最令人痛心的事吗?
  泰戈尔曾说,在人生中童年最伟大。后来又有很多人号召我们“向儿童学习”,因为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善良、温情、正直与诚实最多最丰盛。可是今天,我们不但不会向儿童学习,而且惯于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塑造,孩子的童年被缩短,孩子的天真被剥夺,孩子的言谈举止更像早熟的小大人,当孩子像我们一样说谎作假,我们还学什么?还能学什么?
  也许“向儿童学习”在目前不是最重要的,“救救孩子”,鼓励他们说真话、做真人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们拿说谎的课文当样本来学习写作文,应付考试,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才能得高分排上座,才能顺利毕业、升学和考大学,也就是说孩子们拿说谎来讨得有评判权的大人们的欢心,来讨得实际的用处、成功的捷径和以牺牲真我为代价换取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奇怪的空间。而我们做父母的,比起教孩子说真话,我们更愿意给孩子许诺和虚拟一个过于美好的世界。
  目光犀利的少年作家蒋方舟一针见血地说:撒谎是中国父母的天职,粉饰世界为孩子维系一个无菌的环境。因此,即使一个不上学、不读书、不考试的孩子也会在家里逐渐学会说谎,并且爱上说谎。
  在谎言处处的世间,孩子们其实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他们被迫跟着大人们一起说谎,拿谎言来迎合谎言,才会得到暂时、荒谬的安全感,但当孩子们学会了说谎,甚至把说谎变成一种潜意识和本能,一切的教育都变得毫无意义,一切的安全感都会变得不堪一击,因为我们不知道究竟还有什么能够安顿一个人的灵魂,能够捍卫我们共有的信仰。一些孩子会说: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而那些在谎言中擅长投机取巧、变得麻木不仁、无法限制自己的孩子还能倾听内心的声音,拥有一个有深度、有尊严、能省察、能持续,诚实而高贵的内心世界吗?  (摘自《辽宁青年》)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给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高三,不相信传说

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
  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排名比分数重要;补弱科;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
  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1000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度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从高二的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最终,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第21。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非常。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这些纸条,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女学生错过合影 复旦校长道歉

复旦大学举行2011届本专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致辞中,校长杨玉良坚持说了一件让他“万分羞愧”的事情。原来,复旦某学院的一女学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去捡时不巧错过了合影的瞬间。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昨天发到同学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毕业照。女生去找学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学的毕业照,学院却推脱是照相馆的责任,让她自己去交涉,还认为其小题大做。万般无奈之下,女生只得打电话询问每一个同学,是否愿意一起分担重印的费用。杨校长为了一张毕业照向学生们道歉,并寄语大家守护每一颗心灵,在未来让心灵和想象力一起展翅飞翔。

写作应用:1、爱是教育的灵魂2、真诚的悔过与反思等

 

最美妈妈

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白金海岸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一名30多岁的女士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救人女业主并非女童家人,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写作应用:1、感动2、美3、豪勇等

 

重现鬼子进村

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一景区重现的鬼子进村场景:一群身着侵华日军军服的人,手握“三八大盖”,押解着几位“村妇”,其中的“日军军官”手提军刀坐在三轮摩托车上,“侵华日军”们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这个集体参与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有的扮鬼子,有的扮汉奸,还有人扮“花姑娘”。

写作应用:1、别拿国耻取乐2、游戏历史要不得

2011年8月6日,上海一辆82路公交车上,驾驶员和一名男乘客强行驱赶一名拾荒老人下车。事件过程被网友拍下视频并传到网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写作应用:1、关心弱势群体2、多些包容与理解等

 

新时期的道德楷模——郭明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9月2日晚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郭明义》,并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一同观看演出、参加接见。话剧《郭明义》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根据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创作的。胡锦涛指出,郭明义同志长期以来自觉学习、实践雷锋精神,坚持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他不愧是新时期的道德楷模,我们都应向他学习。

郭明义,19年献血6万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10倍多。他收入微薄,却资助了100多个孩子。

写作应用:1、榜样2、雷锋精神不能丢等

 

前大运会体操冠军沦为乞丐窃贼

前体操世界冠军张尚武在王府井乞讨卖艺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张尚武5岁进体校,12岁入选国家体操队,在国家队7年,最辉煌的时刻是在2001年北京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两枚金牌。退役后生活困难,他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多次盗窃被捕),出狱后,除了体操他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以卖艺乞讨为生。年仅28岁的张尚武经历了“世界冠军—退役失业—盗窃入狱—卖艺乞讨”这样的人生转折,让人唏嘘。

写作应用:1、文化素质与性格修养2、转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