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唐朝歌词寓意:明证法师日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6:31:03
明证法师日记

明证日记10-03-01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台湾桃园新屋讲堂  

 

一天都在回信、看资料。为了方便大众学习《佛法真实义》,今天发心:1作详细的术语整理,免除初学者检索之难;2读诵为声音档,方便不太识字者、忙碌者听闻;3整理问题,供深入思维者参考。今天已经做了30个词的注释。如下:

 

自序

 

1、佛法即是成佛之法。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而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

 

2、佛乃觉者也,究竟觉悟之圣者,称为“佛陀”。佛乃佛陀之简称。

 

3、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4、种性楞伽经云二种性: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 谓声闻观五阴苦空,厌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三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种性,故不言也。

二、愚夫种性 谓愚痴凡夫,于五阴诸法,及世间事,种种妄想分别,非有为有,无常计常,随事执着,则成愚夫种性也。

璎珞本业经云六种性: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

一、习种性 谓十住菩萨,研习空观,破见思惑,故名习种性。

二、性种性 谓十行菩萨,虽证本性真空之理,不住于空,而能分别一切诸法,化诸众生,故名性种性。

三、道种性 谓十回向菩萨,因修中道妙观,通达一切佛法,故名道种性。

四、圣种性 谓前诸位,皆名贤位,十地菩萨,由修中道妙道,破无明惑,证入圣地,故名圣种性。

五、等觉性 谓望后妙觉,犹如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是名等觉性。

六、妙觉性 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编】

 

5、根器植物之根能生长枝干花叶,器物能容物,然所生所容,有大小、多寡之不同;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故以根器喻之,俗谓学道者为有根器即此义。FROM:【佛光大辞典】

 

6、因缘瑜伽五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法等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当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种子之所随逐。除大种色。由大种色、二种种子所随逐故。谓大种种子、及造色种子。即此所立随逐差别种子相续,随其所应,望所生法,是名因缘。

复次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法种子所随逐者;入灭尽定,入无想定,生无想天,后时不应识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心心所种子,随逐色根。以此为缘,彼得更生。

复次若诸识、非色种子所随逐者;生无色界异生,从彼寿尽业尽没已,还生下时,色无种子,应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诸色种子,随逐于识。以此为缘,色法更生。

又云:复次此所建立种子道理,当知且依未建立阿赖耶识圣教而说。若已建立阿赖耶识;当知略说诸法种子,一切皆依阿赖耶识。又彼诸法,若未永断,若非所断;随其所应,所有种子随逐应知。

四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因缘者:谓诸行种子。

五解 显扬六卷八页云:因缘者:谓诸经中列请者姓名已,而为宣说;及诸所有毗奈耶摄有缘起教别解脱戒经等;是为因缘。

六解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此二于果,是因缘性。除此,余法皆非因缘。设名因缘;应知假说。

七解 成唯识论七卷十七页云: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独能熏故;极微圆故;不熏成种。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或随转门。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八解 集论三卷三页云:何等因缘?谓阿赖耶识、及善习气。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碍故,摄受故;是因缘义。自性者:谓能作因自性。差别者:谓能作因差别。略有二十种。一、生能作。谓识和合望识。二、住能作。谓食望已生及求生有情。三、持能作。谓大地望有情。四、照能作。谓镫等望诸色。五、变坏能作。谓火望薪。六、分离能作。谓镰等望所断。七、转变能作。谓工巧智,等望金银等物。八、信解能作。谓烟望火。九、显了能作。谓宗因喻,望所成义。十、等至能作。谓圣道望涅槃。十一、随说能作。谓名想见。十二、观待能作。谓观待此故,于彼求欲生。如待饥渴,追求饮食。十三、牵引能作。谓悬远缘。如无明望老死。十四、生起能作。谓邻近缘。如无明望行。十五、摄受能作。谓所余缘。如田水粪等,望谷生等。十六、引发能作。谓随顺缘。如正事王,令王悦豫。十七、定别能作。谓差别缘。如五趣缘,望五趣果。十八、同事能作。谓和合缘。如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望所生识。十九、相违能作。谓障碍缘。如雹望谷。二十、不相违能作。谓无障碍缘。如谷无障。助伴者:谓诸法共有而生;必无缺减。如四大种及所造色,随其所应。等行者:谓诸法共有等行所缘,必无缺减。如心心所。增益者:谓前际修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后后生起。障碍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槃。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

九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五页云:因缘云何?谓诸经中,遇诸因缘而有所说。如义品等种种因缘。如毗奈耶作如是说:由善财子等最初犯罪;是故世尊集苾刍僧,制立学处。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7、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8、三乘﹝出法华经﹞乘,即运载之义。谓声闻、缘觉、菩萨各以其法为乘,运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曰声闻。谓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以此四谛为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缘觉乘,因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谓始观无明缘乃至老死,此是观十二因缘生;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此是观十二因缘灭。观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故以此十二因缘为乘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三、菩萨乘,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撰】

 

9、应机适应不同的根机。

 

10、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动也。玄义六上曰:“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众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则不前。众生有可生之善,故圣应则善生,不应则不生,故言机者微也。二者古注楞迦经云:机是关义。何者众生有善有恶?关圣慈悲,故机是关义也。三者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也。”会本文句记十一曰:“问:机器何别?答:虽并从譬,各有一意。机论可发,器语堪任。”【又】契合真理之机关。大明录曰:“文义俱明者谓之理,忘言独契者谓之机。”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11、接引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生摄受弥陀之光,而往生净土。依净土宗之说,修净土法门者,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持名念佛,乃至一心不乱,于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来接引往生净土。(观无量寿经p4579)   FROM:【佛光大辞典】

 

12、众生(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

(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

(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

(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13、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亦即指由因行至证果间之阶位。与“因位”同义。可分为二种:

(一)对佛果之果位而言,等觉以下者悉为因地。如教行信证卷二之“法藏菩萨因位时”一语,系对阿弥陀佛之果地而言。盖法藏菩萨系阿弥陀佛于往昔因位时之名号。

(二)对初地以上之菩萨而言,地前菩萨之阶位皆为因地。亦即对已证位者,称未证位者为因地。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中):“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即是一例。((参见:果地3322)p2275)  FROM:【佛光大辞典】

 

14、修行含有实行、修养、实践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实现生活上之统制、调节、规定等则必须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来就有信仰与修行双重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实现佛陀体验之境界,而专心精研修养,故特别重视修行方面,亦因而发展成为详细之戒律条文、生活规范与精神之修养方法。俗语中将修行当作做好事,如认为旧时官厅中权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门里面好修行”之说。(李君冈)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

 

15、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五卷十四页云:劫名何法?答:此增语所显半月、月、时、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释经故。如契经说:有一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却住一面;白世尊言:佛恒说劫。此为何量?佛言:苾刍!劫量长远,非百千等岁数可知。苾刍复言:有譬喻不?世尊言:有。今为汝说。如近城邑,有全段石山,纵广高量,各逾缮那。迦尸细缕,百年一拂。山已磨灭,此劫未终。苾刍当知,汝等长夜经此劫数无量百千,在于地狱傍生鬼趣,及人天中;受诸剧苦。生死轮转,未有尽期。何得安然不求解脱。彼经即是此论所依。经虽说劫;未分别劫体是何。今欲分别,故作斯论。问:何故但说半月月时年为劫;不说刹那、腊缚、牟呼栗多、昼夜、以为劫耶?答: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有说:此中举粗摄细。谓刹那等细,半月月等粗。若说粗;当知已说细。由积细时为粗时故。有说:此中举近摄远。谓劫近为半月等所成,半月等复为刹那等成。故说近时,亦已说远。劫体是何?有说:是色处。云何知然?如施设论说:劫初时人,身光恒照。以贪味故;光灭闇生。于是东方有日轮起,光明晖朗。同于昔照。见已;喜曰:天光来来。以天光来,故名为昼。须臾未几,日轮西没,闇起如先。见已叹言:天光没没。以天光没、故名为夜。由此证知劫体是色。劫体皆积昼夜成故。如是说者,昼夜等位,无不皆是五蕴生灭。以此成劫,劫体亦然。然劫既通三界时分;故用五蕴四蕴为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劫?劫是何义?答:分别时分,故名为劫。谓分别刹那、腊缚、牟呼栗多时分,以成昼夜。分别昼夜时分,以成半月月时年。分别半月等时分,以成于劫。以劫是分别时分中极,故得总名。声论者言:分别位故;说名为劫。所以者何?劫是分别有为行中,究竟位故。劫有三种。一、中间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间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惟减;后一惟增。中间十八,亦增亦减。问:此三谁最久?有说:减劫最久,增劫为中,增减最促。谓身有光时所经时久;非身光灭,乃至于今。食地味时,所经时久;非地味灭,乃至于今。食地饼时,所经时久;非地饼尽,乃至于今。食林藤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食自然稻时,所经时久;非从彼尽,乃至于今。故此减劫,时最为久。如是说者,初减后增,中间十八,此二十劫,其量皆等,于惟减时,佛出于世。于惟增时,轮王出世。于增减时,独觉出世。问:施设论说:人中四洲,由日月轮以辩昼夜。欲天昼夜,云何得知?答:因相故知。谓彼天上,若时钵特摩华合,殟钵罗华开,众鸟希鸣,凉风疾起,少欣游戏,多乐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夜。若时殟钵罗华合,钵特摩华开,众鸟和鸣,微风徐起,多欣游戏,少欲睡眠;当知尔时说名为昼。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16、阿僧祇印度数目之一,表极大或不可数之数。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祇,意译无数或无央数。《大智度论》卷四云(大正25·86c)︰‘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此词多用于计量劫数,而量劫数时,有小阿僧祇劫与大阿僧祇劫两种。《地持论》认为前者指日月岁数之不可数,后者指大劫之不可数。

关于阿僧祇所指之数,《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举四说︰(1)准于《俱舍论》,约小乘而言,数至六十重,称为一阿僧祇。(2)依《大智度论》卷九,数过十重已后名阿僧祇。即一一得二,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十十得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此系约始教而言。(3)依《大智度论》卷六引《华严经》〈阿僧祇品〉之文,还有百数至阿僧祇等,此约终教而言。(4)依〈阿僧只品〉,百数是僧祇,从此初数为单位,渐次累进至第十称为不可说转,此为数之极致,而前教的数之极致,乃是此中之初数。此约圆教而言。可知此门极广。

上列第四所谓以一阿僧祇为单位,渐次累进至‘不可说不可说’者,称为‘十大数’。即(1)阿僧祇、(2)无量、(3)无边、(4)无等、(5)不可数、(6)不可称、(7)不可思、(8)不可量、(9)不可说、(10)不可说不可说。但因阿僧祇之计数颇有异说,因此所谓十大数之数亦无定论。

[参考资料] 新译《华严经》卷四十五〈阿僧祇品〉;《方广大庄严经》卷四;《俱舍论》卷十二〈分别世间品〉;《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显扬圣教论》卷二;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下;《玄应音义》卷二十三。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17、三大阿僧祇劫指菩萨由发心至成佛的修行期间。又作三阿僧祇、三僧祇、三劫。‘阿僧祇’梵语作asam!khya或asam!khyeya,译作无数或无央数,原意是指数目的最大极限。‘劫’是时间名,梵语作kalpa,译作长时,意谓长远的时间。‘劫’有大中小之分,此处指大劫。三大阿僧祇劫即三个大阿僧祇劫,是菩萨积集菩提资粮的时间。

一般将此三阿僧祇劫以一阿僧祇劫为一期,分成三期。但关于各期的修行经历与成就,诸经所说不一。如《优婆塞戒经》卷一云(大正24·1039a)︰‘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谓初阿僧祇劫逢事七万五千佛,第二阿僧祇劫逢事七万六千佛,第三阿僧祇劫逢事七万七千佛。《大智度论》卷四谓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宣我于来世当作佛而无所畏。

关于三劫与修行位次之配列,经论所说并不一致。小乘家说三十四心断结成道,故无菩萨三祇之位次可论,但天台《四教义》卷四以之配于声闻的位次,谓初阿僧祇是所谓外凡,即得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之位;二阿僧祇劫是内凡中的暖位,亦即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之位;三阿僧祇劫是顶位,即行六度,于四谛观解分明之位。

大乘佛教方面,《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谓一切住总经三无数大劫方得圆证︰经第一无数大劫,勇猛精进者次第证得极欢喜住;经第二无数大劫,证得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经第三无数大劫,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摄大乘论本》卷下谓,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与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无功用行补特伽罗自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此说以地前所经的时间为初阿僧祇,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祇,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祇。

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另出七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的说法。七阿僧祇之说以地前有三阿僧祇,地中有四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劫之说谓地前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十地中地地亦各有三阿僧祇,其劫量与前之三阿僧祇等。《法华经玄赞》卷一分大中小劫论其劫量,谓三十三阿僧祇中,七地已前为小,八、九、十地为中,地前为大。

《华严五教章》卷下之二谓,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经三阿僧祇,但此劫数不同于小乘。若依终教,有定、不定二义。言菩萨修行决定经历三僧祇,即定三僧祇,此是约化仪,又约实报而言,言非仅经三僧祇,须经无量不可计数阿僧祇,即不定三僧祇。此与于其余杂类世界立时者不同,是约佛德无限量而言。此外,若依顿教,一切时分皆不可说,因一念不生即说是佛。若依圆教,一切时分皆悉不定,因诸劫相入。

[参考资料]《菩萨地持经》卷九;《俱舍论》卷十八;《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乘起信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俱舍论光记》卷十八;《瑜伽论记》卷二十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八;《大日经疏》卷二;《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中。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18、佛道(术语)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为道。道有三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道。法华经序品曰:“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为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证成佛道,名得佛道。”嘉祥法华疏二曰:“菩提云道,是无上正遍知果道也。”

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之万行也。大乘义章十八曰:“地论言: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圣处,名为圣道。”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9、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梵 akus/ala-mu^la)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大品般若经卷一序品、无量寿经卷上、佛本行经卷五降象品、悲华经卷八、旧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大宝积经卷七十八具善根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七)((参见:三善根)622)p4888  FROM:【佛光大辞典】

 

20、性障性障初禅。有的人已经得到未到地定,能够入定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可是初禅久久不能现前;那就是说他被性障所障住了。所谓性障,就是我们以前在小止观里面讲的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五盖之中,对发起初禅最大的障碍是淫欲之贪着,于男女欲有贪,初禅便永不现前。

有很多人(不管出家、在家都一样)误会了初禅的修行,是不停的增强未到地定的功夫,总认为是入了初禅以后才离五盖。而其实是应该要先离五盖,然后才能得初禅。所以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面,把弃五盖放在第三,正修行放在第六,道理就在这里。

 

21、众生梵语萨埵,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

(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

(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

(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2、成佛之道相对于小乘的解脱道而言,大乘就是成佛之道。

 

23、二乘﹝出天台四教仪集注﹞乘即运载之义。谓二乘之人,乘四谛、十二因缘之法,运出三界生死,至于涅槃,故名为乘。(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声闻乘,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此人以四谛为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由观四谛,出离生死,至于涅槃,故名声闻乘。

二、缘觉乘,因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名曰缘觉。谓此人以十二因缘为乘,由观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出离生死,至于涅槃,故名缘觉乘。 FROM:【《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24、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25、解脱瑜伽八十二卷十一页云:此中解脱者:是永断、离系、清净、灭尽、离欲等、名之差别。自性者、谓粗重永害,烦恼永断。训词者、谓能脱种种贪等系缚,故名解脱。又复世尊为种种牟尼,说此以为牟尼体性;故名解脱。

二解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言解脱者:解脱一切生老等故。

三解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言解脱者:由离贪故;一向安隐。于余烦恼,心得解脱。

四解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云何解脱?谓即于此伏断对治修习故;永拔随眠。又云:于非想非非想处、得离欲时,施设解脱位。故名解脱。

五解瑜伽八十九卷五页云:云何解脱?谓起毕竟断对治故;一切烦恼品类粗重、永息灭故;证得转依,令诸烦恼、决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脱。

六解瑜伽九十二卷六页云:若心解脱、若慧解脱、皆名解脱。是爱、无明、根本杂染、胜对治故。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编】

 

26、化城法华七喻之一。譬小乘之涅槃也。(参见:化城喻品)。)法华经第三之终说化城之喻之品名也。化城者,一时化作之城郭也。其喻意以一切众生成佛之所为宝所,到此宝所,道途悠远险恶,故恐行人疲倦退却,于途中变作一城郭,使之止息,于此处养精力,遂到宝所,佛欲使一切众生到大乘之至极佛果,然以众生怯弱之力,不能堪之,故先说小乘涅槃,使一旦得此涅槃,姑为止息,由此更使发心进趣真实之宝所也。然则小乘之涅槃,为一时止息而说,是佛之方便也。文曰:“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中略)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中略)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中略)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27、三界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26、轮回观种种众生,居种种生灭海中,生此死彼,迁流不息,无非一轮回之相而已。盖众生自无始以来,展转生死于六道之中,如车轮之旋转,无有已时,故曰轮回,或曰轮转,或曰流转。流,相续义;转,生起意。有为法之因果,相续而生起。即一切凡夫作善恶之业,依苦乐之果,轮回于六趣者是也。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27、生死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生死者:谓即善趣恶趣退堕升进。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编】

 

28、我见为四根本烦恼之一。见是以推度为义,以慧为体。我见的见,就是根本烦恼中的不正见。不正见以“染慧为性”,可开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此处的我见,即五见中的身见,亦即是妄执五蕴和合之身,以为是常、一、主宰的实我。此又称为我执,这是与生俱起,恒时相续,缘非我的第八识而妄计为我的执著。原来我见有二,一者是分别我见,此是由邪师邪教引导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见,是与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见,生生不离。俱生我见又有恒相续与有间断之别,恒相续者与第七识相应,有间断者与第六识相应。分别起的我见,则唯与第六识相应。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29、我执此又作人执、生执。众生之体,原为五蕴假合,若妄执具有常、一、主宰之实我,而产生“我”与“我所”等之妄想分别,即称我执。《成唯识论》卷一载,我执可分为二种:一、俱生我执,即先天性的我执,由无始以来虚妄熏习内因力之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谓俱生。二、分别我执,即后天所起的我执,乃由现在外缘力之故,非与身俱,须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谓分别我执。分别起的我执,能生“发业”之用;俱生起之我执,能起“润生”之用,皆能扰恼众生之身心,而令其轮回生死。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30、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现在者谓为现业。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身业,音声之屈曲造作,名为语业,是直指身之造作,语之造作为业也。二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心所中思之心所也,思之心所以造作为性,故以之为业性。即动作身之思为身业。动起语之思为语业。作动意之思为意业。依此义而俱舍论就十业道区别业业道与业道。谓杀等七支为身语二业,故为业,又为业之道。业为身语之二业,自体是业,业之道为思心所游履之处。又贪嗔等三者,唯为业之道,以彼非自体业,唯为思心所游履之所故也(依大乘之教,则意亦有业之义,依此则贪等之意业亦为业业之道也)。此二种业中,小乘俱舍以第一种为实业,为正感果之异熟因,大乘唯识以第一种为假业,以第二种正发动身语之现行思心所,为招当果之实业。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31、业力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