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欢乐谷周围住宿: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6:35
四.老子道德经解说
《道经卷上》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意】
“道”可以道说,不是所谓的永恒的道。“名”可以指称,不是所谓的永恒的名。无名的状态,是众名物的本源;有了名,才在观念中生成众名物。保持无欲望的心境,用以观察无名状态的精微之理;保持有欲望的心境,用以审察无名状态的呼吼。道与名两者的源出相同,不同的名称都用来指称相同的无名状态。抽象了又抽象,正是形成众多精妙之理的门径。
【解读】
《列子?杨朱篇》引老子曰:“名者实之宾。”道和名都是观念性的所谓的“名”,而无名的状态才是“实”,也就是实存的本源。“名”只是“实”的映像。因而也就不可以把道理、名物当成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实体、本源来顶礼膜拜。根据老子的哲理,实践活动才是“实”,一切理念都只是实之宾,必须“返本归根”,返回到实存的实践活动上来,不可脱离实际胡乱指点江山。
同时,无欲望的心境,有利于观察无名状态的精妙之理,而不至于受主观因素的干扰而受到扭曲;有欲望、有目的的心境,有利于选择无名状态传出来的信息,强化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依照事物的规律性来完善治理 ,成就事业。
【附注】
《老子》经文据张舜徽《老子疏证》,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有重新写正之处,在附注中说明因由。本章“无名,万物之始”句,河上公、王弼均作“无名,天地之始”。《史记?日者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帛书《老子》甲、乙本(下文简称为帛书)并作“无名,万物之始”。《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其用法与《老子》类,是以“天地”指称我之外的实存,以“万物”指称我之中的观念。万物、天地对举,是名实对举。老子严格区分名实,故以帛书之句为优。“恒无欲也”句也依帛书,有虚词“也”,故以“无欲”连读,不以“恒无”断句。“以观其所噭”句,“两者同出”后诸句也依帛书;删去“同谓之玄”句,此句与上下文不贯通,帛书无此句,据删。“妙”或作“眇”。妙、眇古人通用。张炳麟《小学?问答》:“妙有两谊,一为美,……然凡杪、秒、眇、篎诸字,皆有小谊;故汉世多言微眇,也无失也。”筍悦《申鉴》:“理微为之妙。”是以《老子》中的妙、眇、小均有理微之谊。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後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侍,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意】
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美之所以是美的,就显现了什么是恶;都知道了善之所以是善的,就明确了了什么是不善。有与无的互相生成,难与易的互相映衬,长与短的互相比较,高与低的互相充实,音与声的互相协和,先与后的互相跟随,这些相反相成的道理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圣人做事情处于无为的状态,实行无需说教的引导,听任事物自己运行而不言语,作为而无需陪伴,大功告成而不据为己有。正是因为不据为己有,所以成功也就不会远离自己而去。
【解读】
老子认为诸如相反相成这样的道理都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治理者也就可以利用事物的这些永恒不变的规律,让事物自己依照不变的规律发展,产生我们需要的结果。而不必强作胡为,胡乱指教,毫无意义地陪伴强迫事物按照个人的意愿去运行。治理者有了这种顺从事物的规律性来作为的“行不言之教”的治理方法,也就不会眼睁睁地让成功远离自己而去。
【附注】
“为而不侍”句据帛书写正。它本或作“为而不恃”,语义难明。帛书甲、乙本并无“生而不有”句,与敦煌本合,据删。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则无不治矣。
【大意】
不特别推崇贤达,使老百姓不至于纷争;不特别贵重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至于盗窃;不特别显现各种欲望,使老百姓不至于骚乱。这样,圣人的治理天下,是净化老百姓的心思,实惠他们的温饱,减弱他们的欲求,强化他们的骨气。经常使民众处于无狡智无淫欲的状态,使得那些自认为有智谋的人也不敢妄作非为,则没有不大治的。
【解读】
老子在后文明确主张弃智弃仁义,把仁义孝慈一类说教视为一些智者强迫民众接受的一种“智慧”来加以反对。因而,这里是主张放弃那些自作聪明,不肯顺从道的所谓“智慧”,而主张保持顺从道的“若愚”的状态,扶助万事依规律自自然然地运行,使老百姓自自然然地生活,天下自然而然大治,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老子尔后又主张“大智若愚”,自己不妄出主意,不妄作为,只求遵循规律办事,因而似苯而大智。老子反对的是自作聪明的狡智,赞成的是能够认识规律,能够依照规律办事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时常因为不能被人们所理解,反而被认为是愚笨的表现。对治理者来说,用强调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自作聪明来形容老子的这一思想就比较明了。同时,遵道,按规律办事才能管理好企业 ,治理好社会,成就事业;依靠狡智,单纯用权谋不可能管理好企业,治理好社会,成就事业。有如特别推崇所谓的贤达名流,期望依靠他们的“智慧”来管理好企业, 治理好社会,成就事业就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营造了让企业的员工,让民众都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良好环境,让他们能够以顺乎自然的方式来发挥作用,企业或社会才能够真正治理好。
【附注】
“使民不乱”句它本或作“使民心不乱”。帛书作“使民不乱”,据以写正。“则无不治矣”之前,它本有“为无为”,但帛书乙本无,据删,语气才贯通,是句总结前言。
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意】
道好比器皿之中的虚空,但用起来却有不会穷尽之妙。道是那么地幽深,好像是万物的宗源。挫去它们锐角,解除它们的纷繁,协和它们的光芒,混同它们尘微,如此抽象而得的“道”是那么虚空缥缈,只是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到底与谁相像?其实,它像天地的祖先。
【解读】
来自无名状态的信息经去锐除繁,和光同尘的一番处理而得到“道”的观念;老子的“道”于是有了“整体的规律性”的含义。而道这种观念,像天帝的祖先即无名的状态。这就否定了老子的“道”是所谓的“世界本源”的说法,也否定了“天帝”是始源的迷信。肯定了“道”是虚的抽象观念,而它只需与无名的状态相像、相符合就可以了。因此,理念这种抽象的观念,并不是实践行为的始源,反而是它的正确反映,它必须与实践相符合,才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切不可犯现今所说的“本本主义”,强要 人们的行为无条件服从权威理论。而应当明白治理之道,治理理论都必须与治理实践相符合,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行。这样的理论才有助于我们改善治理。而不是迷信权威理论,“削足适履”,以至于有害于我们的治理改善。
【附注】
《广雅?释言》:“子,似也。”谁之子,与谁相似之谊。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芻狗。天地之间,其猶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意】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名物当作与自己不相干的芻狗。圣人也无所谓仁爱之心,把老百姓当作与自己不相干的芻狗。天地好像是冶铸用的吹风之器,其间虽然虚空,但不可穷尽,运行变化而不断生成。以其多说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行事 切中于道的原则。
【解读】
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莫不相关,任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事物依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与圣人的意愿并不相干。所以老子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老子主张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成就事业。治理者如果偏信“有理走遍天下”的所谓道理,而企图以讲理来管好企业,管好社会,那么就会一再穷尽困窘,因此还是以顺从人性的规律来进行管理,信守“得道者多助”,依顺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获得成功要来得实际可行。
【附注】
“芻”,《说文》:“割草也,像束草之形。”刘师培曰:“案芻狗者,古代祭祀所用之物也。”即古代祭祀,以芻狗为祈福之用,示意而已,实不相干。“中”,矢至的曰中。行事如矢中的,要在切中目标,并无穷尽之的必要。或释中为冲,或释中为中正之道,与文意反不合,是舍近求远,不可取。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大意】
幽深的思维不死灭,那就是所说的抽象的生殖器官。抽象的生殖器官的门户,那就是所说的“天地”这个根源。思维绵绵不绝,好像存在,用起来又不会穷尽。
【解读】
老子指明了观念的产生不但依赖于活的思维器官,而且活的思维器官敞开门户,从“天地”所指称的无名状态的实存那里获得思维的根源。思维好像存在,但不是实存本身,更不会是所谓的世界本原。但它又很派用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会穷尽。对思维的作用作了很贴切的描述。因此思维和它的产品——理论的作用应当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并非决定一切,成为一切行为的本原, 但又很派用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不会穷尽。因此治理者重视治理理论,但又不迷信,把治理理论作绝对权威来顶礼膜拜。按照老子的这种观点,正确的态度也就应该是:治理理论来自治理实践,又指导治理实践,也需要经受治理实践的检验。
【附注】
“谷神”,它本或作“浴神”。谦之案:“作‘谷神’是也。”《列子?天瑞》篇引《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傅弈云:“幽而通也”。高诱註:“勤,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