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哪个区好:快乐源自豁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35:22
快乐源自豁达

作者:沈者寿

 

世纪文化老人周有光先生,今年已是106岁高寿了。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依我看,就是“豁达”二字。

何以见得?那就见识一下他早年撰写的现代版“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读了这朗朗上口、诙谐成趣的周氏“陋室铭”,我豁然觉悟:健康在于快乐,快乐源自豁达。

豁达者,开朗、通达之谓也。吃了点亏,就锱铢必较的人;受了点委屈,就耿耿于怀的人;听了一句不爽的话,就生闷气的人;还有那些“有理不让人”的人,即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很优越,也是快乐不起来的。公交车上被人无意踩了一脚,就恶言伤人,甚至剑拔弩张,致使双方都悻悻然,这都是不够豁达造成的。如果能通达大度地看待问题,就能出现一笑了之、相安无事的新天地。所以,能不能快乐,关键在于有没有豁达的气度。诚如周老先生所说,要达到健康长寿,“最重要的是度量要放宽一点”。

那么,豁达由何而来?豁达的素养来自积极的心理。同任何一个社会总是同时存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道理一样,人的心理也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情绪。所谓积极心理,就是凡事要多从正面而不是负面、从积极方面而不是消极方面来看问题。这实际上是心理上的“扶正祛邪”,即用积极力量去弱化压倒消极情绪。

周老先生对蕴藏于自身的积极心理潜能,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般人身居狭窄阴暗、破旧不堪的住所,总感到寒碜又纠结,而他却能“放得下”,“丢得开”,说宇宙是他的“屋顶”,田野是他的“花房”,足见其心胸达观,看事情的视野也就广阔了;居室的地板虽然松动破裂、咯吱作响,他却看作是地板们“跳舞”以欢迎朋友的来访,这里大有庄子“儵鱼出游从容,鱼之乐也”的味道;居所挤得卧房兼作厨房,书橱菜橱一橱两用,他却说这样‘饮食方便’又‘菜有书香’,其书痴爱书、求知为乐的心情跃然纸上;每当夜深人静伏案写作或者正要进入梦乡之时,传来了邻居家收音机电视机的阵阵噪音,一般人都会心烦意乱,甚至暗骂邻人“缺德、没教养”,而周老先生却说“喜听”邻居收音机送来了音乐,其宽容乐观的胸怀和恬静淡定的心境,真可谓修炼得“刀枪不入”;许多老者感叹人生苦短,说“活一天,少一天”,而他却说自己“活一天,多一天”,这减法加法,显现了迥异的智商情商。同一件事情,却有两种相反的感受和说法,反映出了消极和积极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周老先生有了这样的积极心理和豁达气度,要不长寿也难。我虽不敢说他是“圣者神人”,但称他是一位奇才异人,那是毫不过分的。

豁达,其实也是高学养、高智慧结出的果实,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外在反映。宇宙广远,神秘莫测;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自然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乃是客观规律,社会的多变性、复杂性正是一种常态。贫富、有无、甘苦、祸福、忧乐、得失、悲喜、成败,都是相生相克,相比较而存在,它们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互为转化的。周老先生就是以“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这种生活哲学,直面应对大半生中遇到的思想控制、政治迫害、人格侮辱、生活困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劫难,奇迹般地成为有特殊成就和重大贡献的快乐世纪老人。

中华优秀文化从来鼓励人们以积极心理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梅花香自苦寒来”,“走过高山,好见平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等等,都是反映出一种昂扬奋斗、排除万难、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宋代学者晁说之评价杜甫是“一身牢落识乾坤”,意谓杜甫飘零、落魄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爱人民”、“知天下”的“诗圣”地位。这评价很到位,也体现了以积极心理看待人生挫折和曲折的唯物辩证法。周老先生之所以有这样豁达大度的人格修养,这同他的细胞血液里浸润着厚重的中华优秀文化是分不开的。他老人家的学养和修养,真够我们学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