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原理图:新中合作连续及更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4:56:33

新中合作连续及更新


  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在解决欧美的经济危机当中,中国的角色举足轻重,跟21年前与新加坡正式建交的中国已大不相同。两国之间不对称之处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的发展空间几乎无限,而面积只有北京昌平区一半的新加坡,难免受面积与资源所限制。经过近20年的交流,中国派了各阶层的访问团及官员到新加坡来认识和了解新加坡的管理系统。中国已经把他们能运用的新加坡经验,调适转用在中国。因此,在最近北京举行、由两个智囊机构参与的第六次中新论坛上,有学者问,新加坡还能为中国提供什么,新加坡现在的价值定位(value proposition)是什么?

  当然,从经贸数额方面做比较,新中两国关系密切。中国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到了2010年底,统计数据显示交易量达到953亿美元。中国也是新加坡投资者的首选地,以资金计算排名第一;去年到新加坡的中国人将近117万人次。在2010年,人口仅500万的新加坡是中国第11大贸易伙伴。

  为加强经贸关系,新加坡与中国七个省份成立了经贸理事会,由部长,省长担任联合主席。继苏州工业园区后,两个政府启动了新一代的城市发展,融入了维护环境及绿化的概念,在天津联合推动第二个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一个新中如何在原来的合作基础上求新求变的例子,也让新加坡能体现它的不同价值。

  不过,如果要让新中两国的合作得以延续,未来的方向不单要包含经贸方面和其他硬体项目,也必须加入非硬体因素,比如加强发挥两国的软实力(soft power)方面,就大有可为。

  在教育方面,新加坡用了新的模式——“新中+1”。新加坡在开办第四所大学时——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同时邀请了浙江大学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联办课程。三国合作,希望能汇聚中美新教育的实力,提炼各自的精华,给新一代的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论坛中,有人提议两国可以在文化、创意产业,甚至媒体方面,做长期性的规划,以更大规模来更新两国的合作模式。在软实力方面,两国可以寻求新的机遇,发掘合作的潜力。

就软实力加强合作    中国跟新加坡领导人最近刚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别强调了软实力对各自的重要性,尤其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访问团抵达北京时,为期4天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六中全会)刚闭幕。六中全会会议通过关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刚休会的第十二届国会发言当中,提到国家应该采纳更开放的政策与治理模式。李总理为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锁定了三个目标:建设没有人落在后头的包容性社会、打造改进所有人生活的蓬勃经济,以及采纳“新加坡人优先”的政治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虽然轻重缓急不同,但要维持及加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是相同的。两国也受到新科技的冲击。透过新媒体,现在信息只要在手机键上一按就马上传开,有时候虚的也变成真实的,因为官方或当事者来不及澄清回应。

  两国政府可以考虑分享它们个别如何对待这个课题。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雅国博士在国会总结该部的相关政策时提到,会通过多方面来提高利用新媒体及媒体内容的素质。

  从这次的双边论坛中,笔者也注意到论坛焦点仍然是放在两个政府主导的新中关系上。或许是探讨的课题主要围绕在新中与东盟(亚细安),还有相关的国际关系问题,双方并没有机会讨论政府以外,譬如非政府机构、民间组织,私人企业等的合作。事实上,它们在推动及巩固新中关系扮演一定的角色,尤其在软实力方面。软实力的来源不单是来自政府,也来自其他方面,如艺术、媒体工作者等。如果我们把新中政府建立的关系,看成一座大的桥梁,那企业、学者、一般老百姓要怎么样搭这座桥,他们之间建的其他“桥梁”要如何配合,有些什么影响等,值得研讨。

  明年,新加坡将会迎接中国的大熊猫,凯凯与嘉嘉,这是新中友好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不过,无论新中两国官方关系多好,我们也要从两国人民的角度,关注他们怎么样看待新中关系。从个人观点及经验,人民眼中的中国及新加坡是什么?政府所塑造的中国与新加坡的形象,与人民接触的有差异吗?譬如在新加坡,提到中国就可能联想到从中国来的外来人才,新移民等。在中国,谈到的新加坡时或许就会联想到政府效率,系统性的城市规划等。但两国人民如何对待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中国”及“新加坡”,无形中也会影响他们对政府主导的双边关系政策的观感及支持度。而实际上,如果双方对彼此的观感和原来的认识有距离,也表示两国从不同的层次及渠道可以有更多机会交流,增进认识,拉近距离,减少误会。预计2012年竣工的中国文化中心,应该也可以起促进了解的作用。

  在这次论坛中,来自新加坡的演讲者提醒与会者,早在100年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在开始推动本身的社会改革之外,也关心中国的时局发展,并且参与其中。新中关系有历史的基础,再加上近年来的紧密的经贸关系,如何延续这良好的关系,就要看接下来两国政府及人民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