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号灯图片:孟子“天人合一”观的现实意义----王建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19:58
一、孟子“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知名命题。
    “天人合一”学说是被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称为“亚圣”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约前372~前289)最早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强调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一哲学命题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哲学影响。“天人合一”学说后来又被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特色。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积极传播“天人合一”观的典型人物之一:庄子(约前369~前286)。庄子是在继承和发展老子(生卒年无记载,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家学说过程中积极传播“天人合一”学说的早期人物。他始终强调在大自然中,天地人三者是相统一的。《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中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他将天、地、人三者等量齐观,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在庄子心目中人的地位之重要。他说: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直到今天,当人们再阅读庄子这些“天人合一”观的论述时,仍然感到与客观实践十分贴切。
    积极传播“天人合一”观的典型人物之二: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其学说的特点是“天人感应”说。他说:“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他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自然灾害来表示希望和谴责,用以影响统治者的行动,为“君权神授”说制造理论。他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举贤良对策》),以此理论将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他将“天人合一”观引申到义利观上,他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 。(《身之养莫重于义》)。进而提出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谋其功”, 董仲舒这一将“天人合一”观引申到义利观上的表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从孟子“天人合一”观看对今天人们读书习惯影响的现实意义。
    不言而喻,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源不断地传承下来最基本、最主要的媒体是浩如烟海的书籍;无论生活在哪个朝代,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经就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这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在今天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天文)、地(地理)、生(生物)、工农医、科教文等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都得到充分体现就是一句空话。
用今天的话来理解“天人合一”观,从一定意义上说,“天”就是客观规律。就是天地万物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天”是客观的、是一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的东西,具有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人”就是人的主观认识与主观努力。主观认识与主观努力就是“天人合一”观中与“天道”相对应的“人道”; 就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人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是对立的统一,客观规律不依赖人的主观认识而独立存在,主观认识可以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并且对客观存在的发展发挥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的对立统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历史过程;“天人合一”传播史上的“天道”与“人道”的对立统一也是一个基于实践的历史过程。
    让我们将讨论的话题再回到孟子“天人合一”观对今天人们读书习惯的影响。笔者耳闻目睹的现实表明,可以将人们读书习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在孟子“天人合一”观影响下产生的读书类型之一:消遣性读书。他们读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生活上富裕之后,便将精神上的满足作为追求的新目标,他们读书完全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不带任何物质上的功利目的。他们读书往往只是为了消遣怡情。兴致所至,信手拈来,所读的书籍多为报刊杂志、文学名著、报告文学、新闻通讯、长篇小说、诗词歌赋等。读书的时间多为茶余饭后,有时将下厨房、收拾家务这样的零碎时间也利用起来。虽然说是消遣性读书,但是,也会开卷有益。例如我邻居有一位长辈酷爱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他经常会眉飞色舞地与别人谈论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述变幻恍惚之事,寓玩世不恭之意”的《西游记》、“长篇章回体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人间一股英雄气纵横驰骋”的《三国演义》和“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我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一场悲剧”的《水浒传》等等。从小见大,据笔者观察,消遣性读书的都以中老年人居多,这些消遣性读书中老年人的出现,是我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丰富,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动体现。
    在孟子“天人合一”观影响下产生的读书类型之二:功利性读书。这种读书类型的读者主要包括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正在学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另一个群体是已经参加了工作,正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的青年。功利性读书读者的最大特点是读书的针对性很强,他们往往将读书的功效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他们都主张读书的结果要以读书的实际功效和实际利益进行衡量,所以,他们读书都是带着很实际的针对 性目的。对于正在学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个很实际的针对性目的可能是一种学习方法,也可能是一种黑板报的编排方法,也可能是一种大合唱的指挥方法,也可能是一种课外活动的组织方法等。对于正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的青年来说,这个很实际的针对性目的可能是一种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也可能是一种物流仓库的管理方法,也可能是一种通讯报道的写作方法,也可能是一种会计帐目的设计方法,也可能是一种法律法规的应用方法等等。
    在不少场合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的书迷无论是男女老少都有一种执着的读书习惯。一是许多人都有一个书厨,里面珍藏着从新华书店购买或者通过其它途径收集的各种图书;二是有不少人喜欢上网,从互联网上获取取之不尽的知识;三是还有不少人通过读书都获得了让人羡慕的工作成绩。例如我们工作单位有一个经常得到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报表扬的技术检验能手,他一旦选定了一个在产品质量检验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后,就千方百计地到处去搜集书籍与资料,读一本书,解决一个问题;再读一本书,再解决一个问题¨¨¨如此循环不止。随着不断地解决问题,他的读书面也越来越宽。他在谈到这种读书的体会时告诉我说,这种读书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容易见到实实在在的读书效果;二是读过的书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在孟子“天人合一”观影响下产生的读书类型之三:积累性读书。这种读书的类型主要包括一些中年人。事实表明,积累性读书最大的特点是读书时没有急功近利的目的,读书纯粹是出于对书籍的酷爱,从更宽泛更长远的目标上通过读书来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最终目标是使自己通过读书获得更长远地发展。由于积累性读书不但可以在生产生活中获得较大的收益,通过读书自学,近二十年来,我工作单位的这些中年人在工作中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在一次座谈会上,我的一位同事在谈到自己的读书体会时说了下面这番话:积累性读书很重要,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经常说到谁知识的多少和谁知识的深浅,谁在工作中作出成绩的大小等等,根源主要就区别在积累性读书里。这倒不是说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积累而积累,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取得进步就必须经常读书,如果不是经常读书,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在不断进步中产生新的爆发力,就不可能在不断进步中再有新的进展。
    三、讨论孟子“天人合一”观现实意义的结论。
    有人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够赚到钱就是好样的,因此,讨论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并没有什么现实的实际意义。对这种看法,笔者不敢苟同。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看到并且正在发生的大量事实表明,由于我们的知识积累不够,由于我们对孟子“天人合一”观举一反三的现实意义认识不够,所以,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经常呛水。究其原因,应该指出,第一,虽然一个根本不知道孟子“天人合一”观的人也可以赚到许多钱,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赚到的许多钱也有文野之分,高低之分、雅俗之分、粗细之分、快慢之分、贵贱之分、净污之分、胜负之分的区别;第二,被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称为“亚圣”的孟子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研究这种精神财富需要借用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772~842)的一句话“境生于象外”,意思就是说,继承和研究历史传统,要超越眼前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即要有“胸罗宇宙,思接千古”的境界,才能对讨论孟子“天人合一”观的现实意义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领悟和收获。

王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