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1:27:17
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下)2011-11-2

 

  四、当前高职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遍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认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应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没能从实际出发,认清自身的任务,制定新的目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缺乏动力,自我放松要求,缺乏坚强的意志。上课精神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不去独立钻研,不认真完成作业,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将课余时间花在学习方面,不能及时消化、巩固和扩充所学知识,尤其是在学以致用方面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

 

  (二)高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比普通大学生低

 

  学习适应性水平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和“学习动机”三方面。高职新生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他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内容的专业化、高层次性,以及以自学为主的多种学习方法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大量的研究显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更多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从元认知理论认识的角度讲,高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的自我评价偏低,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方法和策略简单,学习的目标缺乏等等,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妨碍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更加影响到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技术和策略。

 

  (三)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仍存在着缺陷

 

  高职学风没有蔚然成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学生只是把高职理念停留于思想之中,依然习惯于听讲做笔记,偏重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不强,不能有效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来衡量,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结构应该包括品德、知识、能力、身心等四个方面的素质。而现实中,许多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全面,素质结构不合理。学生注重英语、计算机技术等素质的培养,轻视职业技术培训;注重智力性因素方面能力的培养,轻视企业所需要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原则、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参加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体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缺少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取。

 

  (四)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仍遭遇外因的挑战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面向基层单位,学校不得不向他们灌输越来越多的“吃苦耐劳精神”、“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教育,加上人才市场不再将学习分数的高低作为是否录用的唯一标准,许多高职生的人才观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单纯追求高分的动力在减弱,把学习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高职学生大都对“学什么、怎样学、学得怎样”并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对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对教师授课水平不高的课程、对教师不能坚持考勤的课程都会产生比较突出的逃课动机和行为。由于成长在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宽裕的环境之中的“独生子女”,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也很难抵御来自身边“网络”、“恋爱”等诱惑。

 

  五、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力的主要途径

 

  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力,应当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管理为突破口,重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切实提高学生到课率、及格率、双证率、毕业率,真正使学生养成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的学习毅力、不畏艰难的学习勇气、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致用的学习方法、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一)健全制度,优化规则,引导学生注重学习力养成习惯

 

  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不可缺少的环节。比如,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一节课都有专人负责考勤。对于违反学习纪律、构成处分条件的学生,必须及时认真查处,按章处理。还可以探索建立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和学籍预警制度,辅导员应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实表现告知学生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和表现不良的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实现后进学生的有效转变。

 

  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补考制度,是培育学生学习力有力的促进手段。因此,要积极探索和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注重考察学生必需的基本知识点和关键实践能力,还应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评分标准,增强考试效果;补考题目与正式考试难度平行,同时命题,抽卷考试(AB卷,一卷正考,一卷补考);加强校纪校规教育,严格考试工作规范,严明考场纪律,加大考场监督力度。

 

  实行辅导员听课制度,是养成学生学习力习惯的重要保证。例如:辅导员深入教室,坚持每周听课,把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反映给授课教师;实行辅导员参加教研室活动制度,密切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反映学生意见,听取教师建议。同时采取班级讲话、个别谈心、组织活动、树立典型、家长联系、提供材料等措施切实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增强学习动力,养成学习自觉性。

 

  改革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探索和完善与人才市场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发挥其在学生学习力建设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应完善和落实学生各项奖励制度,加大对“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表彰和宣传力度,切实发挥正面激励的导向作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为学生提高学习力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师德建设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必备要件。在提高教师教学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严谨治学、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向学生传授某种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递一种观念、传承一种道德、宣扬一种精神、划定一种规范、弘扬一种治学态度,特别强调教师要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行动感染学生,用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行为示范学生,用丰富的知识、教学技巧吸引学生。可以探索并实行专任教师联系学生班级制,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者给予帮助,并与辅导员共同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教师联系班级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

 

  良好的教风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所以就必须要求教师遵循教学规范,严格课堂纪律,严格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在课堂上,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重点介绍本课程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和研究方法,介绍学习本课程对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发展的意义,介绍本课程在行业的现实应用情况,介绍掌握本课程知识在今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自觉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讲授的课程要精心准备,尽量使用图片、实物,吸纳新信息、新成果、新案例,使课堂生动,增强课堂吸引力;发现学生问题要主动谈心开导;加强课堂控制,安排好教学难易、进度、考勤、提问、互动、作业等教学事项。强调学习活动的情景化,尽力创建“职业场景”,将学习活动置于比较真实的应用情境中,在这个“职业场景”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在校外所遇到的问题应当一致,以此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教书育人在提高学生学习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有意识地挖掘学科德育思想,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同时要鼓励广大教师及时跟踪学科前沿、企业生产工艺和环节,更新知识结构,积极参加省内外学术和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诚信为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传授职业经验,注重引用职业案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鼓励教师举行与专业相关的讲座、报告等活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

 

  (三)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升学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满足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为了增强学生提升学习力的自觉自愿的意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应该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和制定招生计划,确保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使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的适应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理清思路、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在解决新问题时让学生想到解决策略、补救策略、转换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通过自我质疑促进思考。可以用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对某一问题理解程度的判别标准,从而使学生能对照评估检查自己的理解能力。向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提供表达和展示的机会。

 

  拓宽学生提升学习力的空间,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如果想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包括:允许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经过批准可以免修某课程,鼓励各院(系)开设辅修专业,允许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辅修第二专业,开设更多适应学生职业素质需要的选修课,建设一批优势的网络教学资源,完善素质学分等。

 

  开设《学习方法》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学习方法作为课程的价值和可能,早已成为教育研究、教育改革的重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纳伊曼说:“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人们估计用80%的时间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这个比例将一定要根本改变,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我甚至可以说,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所以,应当在每一个专业,对全体学生开设学习方法课程,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强调并实现“结合岗位需求自我学”,“养成习惯自觉学”,“适应需要主动学”,“面向未来终身学”,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习与动手相结合,才有可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力。

 

  (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提高学习力的信念

 

  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特色实验室,邀请专业教师做专题报告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前景与机会,明确社会需求和个人定位,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和自身的发展方向。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通过本专业的专题讲座、座谈讨论、请本行业知名人士和本专业有成就的毕业生回学校做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进一步了解专业发展趋势。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确立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将诚信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以提高学风建设的整体效果。

 

  把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重点解决好特殊学生群体(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学习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切实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全面提升学风建设效果服务。

 

  (五)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学生提高学习力的良好氛围

 

  认真抓好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阵地和团队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优秀学生社团,引导社团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针对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普遍现象,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的科研和技能培养的活动,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操作及当前专业发展形势相结合。通过在动手操作、研究过程中的成就感体验,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以致用中增强学生提高学习力的信心和动力。

 

  同时,还应当以讲座为载体,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能工巧匠、创业成功人士作学术报告、开设讲座来活跃校园学术气氛。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开展读书和书评活动,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的管理,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的质量。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理念,体验并实践企业职业行为规范,为日后的职业人发展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学校和各院(系)应该为学生展示学习力建设的成果提供更多更宽广的舞台,定期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在展示中,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力的提升对于他本人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增强其坚持提高学习力的自觉性、持久性的内在力量。

 

  (六)提供周到服务,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学生提高学习力的生命力

 

  学生提高学习力依赖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良好教学服务条件,比如,图书馆、实验室、机房、教室、实训中心要尽可能方便学生。为学生安排固定教室用于早读晚修,保障多媒体教室设备完好并提高使用率,提高计算机房使用效率并增加上机时间,丰富校园网络资源,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切实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设施,建设素质拓展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锻炼提高能力。

 

  学生提高学习力依赖于学校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所以应当利用校报、网络、广播站、宣传橱窗等各种宣传载体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院(系)可根据自身特点,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力建设动员活动;班级召开学习力建设主题班会,组织广大学生开展学习力重要性的讨论;举办“育人讲坛”系列活动,邀请校领导、教学名师为广大师生讲座。

 

  学生提高学习力还依赖于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学校应当成立学生学习力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全校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对学习力建设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及考核,全面调查或检查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各院(系)要成立学生学习力建设工作组,定期研究学习力建设工作,制订建设计划,开展学习力建设活动。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力建设中去,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护学风,以环境育学风,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德进.学习和学习力 [J]. 人民论坛,2004,(9).

 

  [2] [3]  马必学,刘晓欢.提升学校教学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J]. 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  余芳,刘利.关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调查与思考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作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 周久军 来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