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 隐身炮 驱逐:新自由主义摆脱不了的弊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3:44

新自由主义摆脱不了的弊病

《 人民论坛 》(2012年第3期)

    刘熙瑞

    当前世界诸多热点事件背后,只要深入分析,总能在各种最大动静里找到自由主义运行的脉络,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新的自由主义思潮又逐渐抬头,重新强调“经济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报酬的不平等才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新自由主义

    观点与主张:新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新动向新变化:2011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民众打出“代表99%”的旗帜要和“1%”讨公道,充分说明了自由的少数性,冲击着自由主义原有的理论体系。而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使新自由主义思想在2011年再受重创,国家干预经济变得更加普遍。

    关注理由:新自由主义思潮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最广的社会思潮之一。弄清新自由主义的新动态、新变化及其本质,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

    自由主义是西方最近四个世纪以来非常显赫的思想流派,甚至在200多年来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渐发展,随着资本统治地位的确立而逐步完善。当然,在人类历史上,自由主义思想产生较早,古希腊时代就有了端倪。当时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一些人,不同意苏格拉底等学者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政治生活不是一种“自然的”和“有价值的”活动,因而是不可取的。他们的逻辑是:纯“自然”的生活最合理,而自由是纯自然的,政治却不是。这实际上已为现代自由主义开了先河,因为他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把私人生活凌驾于社会或国家之上,并反对国家权利。

    受到资本拥戴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思潮真正成了气候,是在作为主要生产元素的资本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之后。一般说,它与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随着革命成果的巩固而发展完善。它因为始终赞赏地“把商业活动看作一个能使公民才力得到更好发挥的领域”、极力宣传“经济自由”制度而成为资本的主要武器。当然,从当时社会进步和反封建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基本肯定自由主义,因为它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无疑具有进步的、革命的意义。但自由主义从一开始就有其弊病,因为它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对政治的怀疑以及完全从个人角度强调权利。自由主义的这个“灵魂”,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不过,对其本质上是资本利益的表现,因而是“理论化了的资本”,这一点却很少有人怀疑。

    自由主义自产生就受到资本的拥戴不是偶然的。它可使资本不受限制地去任何地方占领地盘;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任何领域拓展业务;可以召集任何要素到自己麾下,在实现要素组合的同时为我所用。但是,也正是它从属资本的这种性质,使其带有了天然弊端:一是,它从个人主义出发的立场,肯定地排斥了其他人利益,因而不可能与一切人共享。试想,一个人无限聚敛财富的自由,怎么能和其他一切人聚敛财富的自由相容呢?有了资本雇佣和不雇佣劳动的自由,劳动就只有被雇佣的自由,而没有不被雇佣的自由——因为“肚子”要求你必须被雇佣。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主义永远垂青掌握资本的人。二是,自由本身肯定不是绝对的,一旦强调得过了头,就失去其正确性。而拥有自由者肯定又会无限扩大自己的自由,这样,他必会在错误的路上往前走,形成对别人的侵暴。一个原子在一定空间里“自由”,会到处乱撞,其它原子就别想躲开它,于是,侵暴成为定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主义永远是以一部分人的被侵暴为前提。

    从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种种变化

    西方思想家正是看到自由主义的这些弊端,才研究了规避的措施,并提出: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只有“不侵人之自由,才是自由”。马克思主义更是提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样的命题,并设想未来的最美好社会应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但现实中掌握了权利、一直鼓吹自由的人却不这样想。这就决定了自由实行中的“半截子现象”,不可彻底,最后总变成对别人自由的剥夺。

    自由主义在其发展中,也有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变迁、对立思潮的演变而展开。一般说,18和19世纪,它主要强调立宪主义、宗教信仰自由、个人权利、资本活力、国家的自由放任政策,因而总体上是反国家主义的。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于对绝对自由弊端的防范,人们逐渐开始了对自由主义的矫正,尽管有人批评这种矫正有些过头。具体证明就是英国格林和霍布豪斯等人的新社会自由主义理论出现,以及凯恩斯的新政治经济学兴起。而在美国则是克罗利和杜威等对19世纪自由主义者极端个人主义的批评,以及欧洲大陆上对国家权力的适度肯定。这些思想的直接和间接后果,就包括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及后来福利国家的种种举措。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新的自由主义思潮又逐渐抬头,重新强调“经济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报酬的不平等才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社会或国家拥有太多、个人一无所有正是个人缺乏责任感和积极性的深层次根源。这时的美国更产生了“自由意志论”思潮,成了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的改革,就是具体体现。其内容是主张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权力,而把一切事情最大限度地交给社会,由企业、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以自由的方式自己处理。该思想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华盛顿共识”。1989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牵头,在美国财政部的支持下,通过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旨在解决拉美国家经济衰退的国际研讨会。会后,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将会议取得的收获称为“华盛顿共识”。其中的四项开放原则和三项“去政府”干预要求,集中反映了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狭义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和思潮。

    自由主义的虚伪性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看得更清楚

    总之,不管自由主义怎么演变,其基本要义却始终保持。这就是:绝对的私有财产权不能动摇;市场竞争中成功的人必须得到足够报酬,而不计它是否拉大分配的差距;每个人得到的只是“自由的权利”,而这种自由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却被忽视。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自由成了富人的特权,而穷人成了自由的牺牲品。这一点,我们最近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看得更清楚。他们打出“代表99%”的旗帜,要和“1%”讨公道,就说明了自由的少数性。据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原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研究,号称最自由、最民主的美国,最上层1%的人现在每年拿走将近1∕4的国民收入,若以财富而不是收入看,则他们控制了40%的财富。而在25年前,这两个数字则分别是12%和33%。无怪乎他感叹:“我们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是一个典型的、世界一流水平的美国成就。”

    在国际上,这种自由就更显出了虚伪性。如果说,自由在开始时只是资本针对国内劳动的掠夺手段,那么,在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时代,它则被用来掠夺世界范围的更广大人民,并以赤裸裸的暴力为最后手段。不过,在后殖民地时代以及当前全球化时代,资本又把自由主义推到了前台,使之成为不公平交换的更有效手段。有多少财富就是这样被拿走的。而你一旦持有异议,可能还有兵戎相见等待。比如,我们看到,某些认为自己处于世界中心的大国,总认为自己垄断了一切真理、一切正确的价值观,而把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强加给别的国家,而不管这些国家是出于封建的遗存而不自由,还是出于更多考虑了社会利益而适当约束了个别人的自由。对这两种国家(地区),对不起,就没你的自由了。在这里,自由又明显成了“半拉子工程”,“戛然而止”。人类历来希望的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欺凌侵暴,互相尊重,平等对话的世界,到哪里去了呢?自由又在哪里呢?可见,资本自由总是以“雄霸天下”为归宿的。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观点延伸

    新自由主义是对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新自由主义是相对于自由主义而言的,是对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照搬西方的经济模式,强调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反对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实行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和所谓的直接选举制度;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新自由主义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宣扬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模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西化”、“分化”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我国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些人大力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其实质就是想改变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把我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对新自由主义保持高度警惕,不能任其泛滥,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提出的各种挑战作出积极回应。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来源:人民日报)

    新自由主义的危机

    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在美国当选总统,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首相,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成为主导,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先河。新自由主义思潮下,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放松管制,让市场更多发挥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鼓吹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技术交流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全面推行私有化。这些措施后来被总结为“华盛顿共识”。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及目前在美欧国家上演的危机已经证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无法解决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市场机制的“唯已性”、“利已性”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市场机制会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合理。

    (丁一凡《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终结

    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但所谓的成功应该是带引号的,美国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贫困人群在日益增多。不能使大多数国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增长,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增长。少数政治精英鼓吹的成功只是泡沫吹出的海市蜃楼。泡沫破灭后,海市蜃楼即刻覆灭。

    (日本《世界》月刊2011年10月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