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杀刘伯温如何拉低:邓铁涛 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50:08

医论医话
7 u6 o& j; w# d, M: N3 |3 O9 v一、谈甘温除大热甘温除大热乃李东垣先生一大发明。《内外伤辨惑论》是东垣先生第一本专著,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治一切发热之证,认为流弊很不少,为了补偏救弊乃著此书以治人。《内外伤辨惑论》对阴证、阳证、脉象、寒热、手心手背热、头痛、四肢……等详论内伤与外感的鉴别之后说:脾胃之证“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泻也;温之、和之、调之、养之皆补也。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并指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第四卷130耳。”用甘温药以治发高烧的病人,虽然这种治法的适应证不算多,但的确是值得我们发掘与研究的一项理论与经验。$ p& Q. ~/ |: l, \% ^
甘温能否除大热?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有所争鸣。有位史学家对此持否定之论,这是未经很好验证而无视东垣先生毕生科学研究之成果,是错误的。亦有些对东垣此说未能充分理解者,或曰“热”乃虚热,是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探之则无热;或曰甘温所除之“大热”不是“高热”。这些同志承认甘温药可以治发热之证,只对大热有怀疑耳。“大热”是什么热呢?这可以重温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是怎么说的,他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燥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燥热作,须待坦衣露居,尽寒凉处即已,或暖极而汗出亦解。”虽然700年前没有体温计,但从东垣这段文字来看,其所指之发热,是高热不是低热,更不是自觉之发热明矣。至于此种发热之论治,《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说:“脾胃之虚……则气高而喘,身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然而与外感风寒所得之证颇同而理异。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从上述引文,可见东垣所指之大热,以白虎汤证为对照也,为了区别于白虎汤证,故不言壮热而称之为大热耳。若以体温计测之则可称为高热,亦包括扪之壮热,久按热减之中热一类因虚而致之发热。当然,甘温法亦可以治疗自觉发热而体温计探之无热及低热之属于脾胃气虚之证。
) h' J, H% i& Z) s中医中药交流网一般对于发热,特别是高热的病人,首先应从外感、实热证等去考虑问题。在治法上,多从解表、清热等方面着手。对那些久热不退的病症,也多适用养阴清热法。李东垣之学说提醒我们还要注意脾胃损伤的发热证,甘温法能除大热(高热)。1970年,邓氏在广东新会县崖西公社卫生院带实习时,与卫生院医生一起治疗一5岁女孩,发热20多天不退,卫生院初步诊断为肠伤寒,曾用氯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住院10天,体温仍在38.5℃(腋下)之间,诊其面色黄,舌质淡,苔白润,脉缓。遂拟甘温除热法,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两剂,热稍降,后用桂甘龙牡汤(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两剂而热退净。邓氏曾于附属一院会诊一病例隔年两次高热患者,第一次用补气养阴法退热,第二次用甘温补脾法而治愈,详述如下:黄某某,男性,20岁,工人,病历号:401240。www.fs999.com  t' a3 t6 [1 ]7 L8 b8 n7 d0 ~/ ^7 J- q
患者于1966年8月6日恶寒发热,体温在39.8℃上下,历经几间医院治疗,曾用青、链、氯霉素,四环素,激素等治疗无效,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入院时证见发热(发热时手足冷),怠倦,心悸,盗汗,腰酸软无力,小便淡黄,形体瘦弱,面白微黄无华,唇淡白,肌肤甲错,言语声低,舌质淡红,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略数,夜晚体温38.2℃,中午体温36.2℃,血压90/60mmHg(12/8kPa),白细胞数12900/mm3。经会诊,分析此证怠倦,腰酸,心悸,言语声低,面色无华,舌质淡,是气虚不足所致;舌尖红,脉弦略数是阴分不足之证。此种发热,是气阴两虚的虚劳发热。治法:益气养血,滋阴清热。处方:清骨散加减。药物: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糯稻根30克、胡连6克、生地30克、鳖甲45克、银柴胡6克、地骨皮15克、知母12克。服药三剂,盗汗减少。后再加白薇、石斛,服两剂而发热全退。住院治疗27天,精神体力恢复出院。但患者于1967年11月7日又再发热,县医院又介绍来附院治疗。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39℃,病情与上一年发病大致相同,但精神与体力较上一年为好。当时先入为主,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照搬了上一次的治疗方法,用清骨散加减,无效。于是改用抗生素加激素第四卷131治疗,其间先后调换了几种抗生素(青、链、氯、金霉素、四环素等),用药当天体温下降,但翌日体温又复上升。中西药治疗10多天无效,后从中医仔细辨证,患者除发高热,日间为甚,夜多盗汗,每夜更衣七八次,面色黯滞少华,形体不瘦,舌胖淡嫩,脉大稍数而无力,胃口尚好。此属脾虚内伤的发热,治以甘温健脾。处方用归脾汤(黄芪用25~30克),头两天体温仍在38~39℃之间,盗汗逐渐减少,乃坚持用归脾汤,体温逐步下降,观察10余天,精神体力恢复出院,并嘱其继续服归脾丸一个月。
. E+ x' O: U8 w; B) P+ R5 o我校“71”届西学中班学员学习时与带教老师治疗一例产后高热,亦以甘温除热法治愈:患者何某,32岁,曾产三胎,这次一产四婴,宫缩无力,大出血,经产科手术、输血等抢救,术后3天血止。但高热38~40℃,经大量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治疗仍未退热,病情有所发展。患者神疲,懒言,面白,自汗,头晕,心悸,虽发高热,但怕冷盖棉被,渴喜热饮,唇舌淡白,脉虽数大而中空(芤脉),白细胞5100/mm3,中性75%。患者一派虚象,故用甘温除热法。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川芎9克、熟地25克、白芍18克、首乌25克、益母草15克、艾叶9克、香附9克、炙甘草6克。此方即十全大补去肉桂、云苓,加首乌、益母、艾叶、香附。
' {2 k! D' z) Y' ~* U7 x) n1 A# c去肉桂、云苓是虑其劫津,加首乌以养肝血,加益母草、艾叶、香附以调带脉与冲、任而理产后经脉之失调。服药两剂体温下降至正常,其他症状明显改善,再服药数天痊愈出院。7 j: k+ z- I8 P; c$ _1 b( d
因适用甘温除热法治疗的病例属少见,也许会有人怀疑这些病案的代表性。《中医杂志》1990年8期专门“笔谈”“甘温除大热的理论与实践”,参加讨论的同志不少,地处多个省市,应该是有代表性的,是确切的资料,不妨引其中一些资料以证实甘温除大热法是超出于西方医学而大大领先于世界的理论与经验:参加“笔谈”讨论的共有10位专家,其中对甘温能否除大热持肯定意见的占绝大多数,10位专家中,有8位专家一共报道了10个典型病案,这10例病案中,除一例无记载体温情况外,其它9例体温均在39℃以上,其中超过40℃的有4例。所涉及的病种范围相当广泛,如急性白血病、黄疸型急性甲型肝炎、败血症、中毒性心肌炎、硬皮病、乙脑、迁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产后高热、子宫切除术和脾切除术后高热以及原因未明之长期高热等等,都是用甘温除大热之法以取效。可见此法不容忽视。当然,虚实夹杂之证,除了可采用李东垣主张的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以外,还应根据中气虚弱之重轻,累及脏腑之多寡,兼夹证之有无等等而辨证加减,灵活运用。对于气虚与实邪兼夹之发热,并非单纯虚热,故治疗除了甘温益气以外,并不排除配合寒药,这也符合东垣补中益气加黄芩之类治法。因此,甘温除大热法,其用方并不拘泥于补中益气汤,不少专家还选用了升阳散火、升阳益胃、黄芪人参汤、归脾汤、四君子汤以及桂附八味丸引火归原法等等进行治疗取得效果。东垣在补中益气汤方后加减多达25条,足以示人辨证加减之重要。: R. ?3 g" n7 T1 o( n
综上所述,甘温除大热有其特定的含义,即指气虚抑或阳虚所致之发热。其发热程度可随阳气虚衰、虚阳亢奋的程度不同而不同,亢奋程度重的则发高热,否则发低热。因此,体温表上是否显示发热或高烧,不能作为我们是否采用甘温除大热法的依据,关键在于抓住气虚或阳虚这一本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不必拘于补中益气汤,而且可以采用升阳益胃汤、归脾汤、桂附八味丸等其他方剂的道理。这些都说明中医学在发展,现代高明的中医已超过了东垣。
; Q' O$ }7 ^7 U9 O: [9 c0 ?/ ^* F总而言之,甘温能够除大热,实践已经作出检验,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仍然有待后人勇于实践,深入研究和提高。- Y8 z0 m, z, L( d/ a, ]
第四卷132二、说黄芪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邓氏师其法,从中体会到,用之得当,确有奇效。
+ d0 t+ T( U, V9 Q+ l9 y# V(一)陷者举之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之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和消化受纳之功能的恢复。www.fs999.com* p. j/ `1 ~( f  P5 h2 T: }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自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于东垣,防风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方治脱肛的确有效。
! ?2 O, z4 Z9 ]3 {8 V8 Y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为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冲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4 m6 ~6 T5 V7 r$ y9 P/ r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证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邓氏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而且反复难愈,根据中医“脾主肌肉”之理论的认识,此属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O9 e( W5 D5 h% a$ @5 b; K; g8 H
(二)“升”者平之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邓氏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据《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所载日本寺田文次郎等报告:“与其他六种可以注射的降血压制剂比较,证明黄芪的作用强大。虽然有的药剂可使血压有持续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种药剂大量使用后,可使动物衰弱。”这一结论,从药理研究角度支持了重用黄芪可以降压。此外,邓氏赞同以下的论点:血压之所以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信息,是内脏阴阳失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当然,高血压经久不愈,进一步可引起心脑肾之病变,西医正因为注意高血压心脑肾病变的影响,故以动脉血压指标作为辨病诊断的根据,作为治疗的对象,而千方百计找降低血压之药品。近年有些学者,从辨证论治的角度,重新评价这个观点。认为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脑肾为重要。这三个器官血流需求量很大,当心脑肾血流供求不平衡,发生血压升高,升高血压对维持上述器官的血液供求量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血压长期升第四卷133高的严重后果,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既然血压升高的深一层本质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而血压升高本身又是体内为克服此种不平衡的代偿反应的努力还不完善和不成功,于是才有引致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持续存在。血压升高并不纯粹是消极的病因病理破坏,不应当是治疗压制的对象,它应当被看成是治疗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中医中药交流网; H- `- i$ V; A) _/ H
治疗若从帮助改善血流供求关系,帮助血压升高所要去实现的调节反应,因势利导,促其成功,则不需要再有高血压反应的持续激起。这一论点正道出了治气虚型高血压重用黄芪,就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改变“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的局面,促使“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缓解而达到降压之效果。这就是重用黄芪以降压之机理所在。/ `# G) Q" o0 X
怎样解释黄芪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邓氏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邓氏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分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分量必用30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紫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增强;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200克,该院西医生对黄芪用200克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0 I4 ]: x* _3 S7 l- g
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
- V0 n' q0 T  `5 C8 K  Z中医中药交流网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戒”了!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
& ~  ~5 S5 ^4 V# i. T' n) D(三)攻可补之张锡纯认为黄芪之升补,尤善治流产崩带。但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邓氏的经验。死胎之于母体,已转化为病邪,病属实证。自宋代以来,妇科方书,下死胎习用平胃散加朴硝。平胃散是健运胃肠湿滞的主方,苍术猛悍为健运主药;厚朴、陈皮加强行气燥湿之力;加朴硝以润下。前人认为“胃气行则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则无不下矣。”明代以后,《景岳全书》提倡用脱花煎催生与下死胎,此方以行血为主,兼用车前、牛膝以利下。平胃散着眼于气滞,脱花煎着眼于血瘀。0 z  X$ m8 d( @# P
邓氏曾治一气阴两虚之胎死腹中之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并配合针灸,后用脱花煎,皆因药证不符而未效。再经仔细辨证,借用王清任治产难之加味开骨散,重用黄芪120克,外加针灸,一剂而死胎产下。开骨散是以宋代龟甲汤加川芎而成,明代又名加味芎归汤。此方重用当归、川芎以行血,龟板潜降,血余炭引经而止血。本方不用攻下药和破血药,故明代以后多用以治产难。清代王清任认为本方治产难有效有不效,缘只着重于养血活血忽视补气行气,故主张在开骨散的基础上,重用黄芪补气行气,使本方更臻完善。此例何以用加味开骨散取效?缘患者妊娠八月,胎动消失七天,诊其舌淡嫩,剥苔,脉大而数,重按无力,更兼问诊知其妊娠反应较甚,呕吐剧烈,食纳艰难,致使伤津耗气,病虽实而母体虚,本不任攻下,故用平胃散加味和脱花煎无效。傅青主指出:“既知儿死腹中,不能用药以降之,危道也;若用霸道以泻之,亦危道也。盖生产至六七日,其母之气必甚困乏,乌能胜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强逐其死子,恐死子下第四卷134而母亦立亡矣。必须仍补其母,使母之气血旺,而死子自下也。”实践证明,傅氏这一论点是正确的,为下死胎另辟蹊径。傅青主主张用疗儿散治之,邓氏用加味开骨散取效,异曲同工,这是寓攻于补之法。
1 ]/ p- Q* [; G( B9 r& H* J3 }(四)瘫者行之对于偏瘫、截瘫等属于气虚有瘀者,补阳还五汤是一张特别著名的效方。它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氏对于治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认为痿证有虚仍有实,补阳还五汤用之要得当。但张氏不能不说:“补阳还五汤其汤甚妥善也。”邓氏曾用此方治疗各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气虚血瘀之偏瘫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恢复五成的,也有恢复八、九成的。3 X  Q3 R; k6 |' X& [
邓氏之夫人林氏,77岁,缘患高血压30余年,1995年12月28日自觉眩晕,未加注意。翌日上午发现右足无力,步履轻浮不稳,测之血压偏低(16/9.3kPa)。30日早晨出现语言不利,右侧上下肢体不完全性瘫痪,舌胖嫩,苔浊,脉大稍浮,中取涩象。此乃中风之象,气虚兼痰瘀之证,急予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加减,黄芪重用至90克,每天一剂,三煎日三服。1996年1月3日,病情得以控制,遂送我校附属医院作颅脑CT检查,其结果提示:①桥脑左侧腔隙性脑梗塞;②脑萎缩。继续以补阳还五汤为主,酌加天竺黄、胆星、法夏、橘红、云苓、全蝎、鸡血藤等除痰通络之品二三味加减化裁,黄芪重用90~120克,另配合头针体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生活自理,并能参与家务劳动,唯觉患侧肢体容易疲倦而已。
" x$ f, I: ]+ h整个医治过程全在家中进行,未用过任何对症治疗的西药。
0 @4 N  R* c+ v' ]www.fs999.com邓氏体会使用补阳还五汤须要注意两点:一者辨证须是气虚血瘀之证;二者黄芪必须重用至120克,不宜少于60克方效,其它药量也可略为增加,但决不能轻重倒置。中医中药交流网$ q  G% z. N% b7 K! M+ p
(五)表虚固之李东垣认为黄芪能补三焦之外又能实卫气。卫气者,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实卫”就是“固表”。自汗一证“玉屏风散”为疗效确切的名方。邓氏体会此方不但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为了方便,常用汤剂,其分量为: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防风用量少于黄芪,是根据东垣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之说;又因防风为疏散之品,汗证不宜多用,与黄芪相配而达相畏相使目的便可。白术的用量是黄芪与防风的用量之和,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有一自汗盗汗之患儿,治以玉屏风散,稍效,后因药房缺白术,另一医建议用苍术代之,结果盗汗淋漓!这是不明方意,不知苍术辛燥发汗,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之过。治自汗兼阴虚者,邓氏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加麻黄根10克。至于纯阴虚之盗汗,邓氏认为当归六黄汤往往效如桴鼓。曾会诊一烧伤病人,每晚盗汗严重,仅用当归六黄汤一剂而汗止。本方黄芪之分量为其他药量的一倍,此阴阳互根之义。邓氏曾建议某中医院按其比例制成玉屏风散,每用10~12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服半月至一月,以取代丙种球蛋白以治容易感冒之患者,据说有相当好的效果。其建议实受启发于名医蒲辅周用玉风散预防感冒之经验,蒲氏认为此散用三至五钱即可,用量过重有胸闷不适之弊。
. F% }' z( v2 vwww.fs999.com治疮疡烂肉,黄芪也是一味重要药物。曾会诊一患者,腋下肿瘤摘除之后,伤口久不愈合,第四卷135不断渗液,一天要换多次纱布。用补益气血之剂重用黄芪30克后渗液减少,不到半月而伤口愈合,此黄芪内托之功也。小儿疮疖,逢夏则发,此伏彼起,实不少见,亦甚棘手。一军医小孩,自两岁开始,夏季疖疮发作,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发,反反复复,此伏彼起,至秋交方愈。如是者3年,乃求助于邓氏。时正6月,小孩满头疖疮。人虽不瘦而面黄唇淡,舌胖嫩,苔白,脉细,此正气虚不能抗御病邪所致,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甘草各6克,茯苓、绿豆、炙甘草各12克,四剂。疖疮乃不再起。其父翌年一月求治断根,为处预防方:黄芪9克,防风、甘草、浙贝各6克,陈皮、白术、蒲公英各12克,嘱其于四月开始,每周二剂。此后疮未再发。& o2 K2 q0 s$ o# A1 p
(六)证须审之黄芪虽好用,但黄芪到底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邓氏曾治一肺结核病人,于养阴除痰药中加入黄芪9克,一剂额部发热,二剂全面发热,三剂颈面均热,撤去黄芪后热自消失。又治一中风患者,药后头皮发痒,体温增高,误以为外感,改用辛凉解表之剂,一剂热退。再用黄芪90克,又再发热,右上肢活动反而退步,乃知辨证不确当。经辨证分析,患者脉虽大,但舌苔厚腻而舌质胖亦无齿印,此证痰瘀比较,痰湿重于血瘀,改用祛痰为主,稍加祛瘀之药,以五爪龙代黄芪,证遂向好转。对于使用黄芪的指征,邓氏认为舌见淡胖有齿印,脉虚大或寸部弱,再参察有否其他气虚之证,便可考虑使用。至于用量之多寡,则要时时留意证候之变化,切戒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 k/ {3 ?$ h+ E1 G+ l8 J( ~: G三、谈甘麦大枣汤的运用甘麦大枣汤为汉代《金匮要略》方,由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组成,能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打呵欠)。一些年轻医生因其成方年代远古,组方简单,药不似药,故对其功效存疑。邓氏却认为它是一张验、便、廉的好方子,根据临床经验,此方不仅治妇人脏躁,男女老少(如小孩夜啼)用之对证都有效。
" o* e  C% w0 l) `$ l1 n' C8 Ewww.fs999.com邓氏除常用该方以治脏躁病及心脾不足的失眠证之外,对于一些病情比较特殊,不易用一般辨证理论加以解释而有心脾虚象的,往往喜用此方,或与其它方合用。若从西医辨病的角度来看,本方对于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的效果,兹举几个病案以见一斑。www.fs999.com3 m2 H$ e* Q9 z8 n
(一)脏躁解放前治一妇人,自诉见恐怖之物,心悸惊恐,整天要人陪伴。诊其面色青,舌色如常,脉弦。治以甘麦大枣汤,两剂而愈。: |7 y: }) X1 J; b6 j1 [$ Z
1968年治一女干部,心悸惊恐,一天晚上,家人外出,她坐于走廊上,竟不敢返回房间去。! e7 W9 C" M$ B9 b) J
诊其舌嫩苔白,脉虚。处方:甘草9克,大枣5枚,面粉一汤匙(冲熟服)。一剂而愈。
5 F) ?1 d7 t( w; Z. [5 F, f7 hwww.fs999.com邓氏指出,关于脏躁的病理,不能如一般注释家以子宫血虚作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脏躁的发病原因,多由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以至心脾受损,脏阴不足而成,是比较合理的。《金匮要略》于甘麦大枣汤煎法服法之后,有“亦补脾气”一句,有注释家认为是后世所加而主张删去。: g( H4 K+ p$ o5 H; @4 b6 Q2 h
这种考虑似乎脱离了实践。心主神明,悲伤欲哭,象如神明所作,是病与心有关。但心与脾有第四卷136密切的关系,甘麦大枣汤所治的情志之病往往兼见脾虚之证。甘草、小麦、大枣三药确有补养心脾的作用。
+ U* s: o" m7 H6 U  n6 D7 I9 r中医中药交流网(二)失眠患者男性,42岁,因精神刺激,持续5日夜不能入睡,遂见头晕、头痛,以后继续失眠不已(每晚服安眠药后只睡三个小时左右),病已三月,经住院未效。诊其舌质如常,苔白润,脉弦滑,血压21.5/15.5kPa。处方:浮小麦15克、甘草3克、大枣3枚、熟枣仁24克、云苓12.5克、法夏9克、橘红4.5、竹茹9克、代赭石30克(先煎)。服药6剂(一剂药煎两次服两天),血压降至21/10.5kPa,睡眠正常。; d$ i" n3 |. I" K# J
此证由肝郁不舒以至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而头晕头痛。但起病之由是精神受刺激,主要症状是失眠,故主用甘麦大枣汤加熟枣仁以养心脾而治失眠。苔白润而脉弦滑是兼有痰,故次用云苓、半夏、橘红、竹茹以除痰,赭石、石决明以平肝。高血压不宜重用甘草,故只用3克另加熟枣仁以为辅佐。/ B. Z; h8 z8 J* E
(三)眩晕患者女性,工人,38岁,两年前觉头晕眼花,睡眠欠佳,下肢酸软乏力,胃纳尚可,二便正常。得病后屡用补气血、养肝潜阳、祛痰熄风及温补等法治疗未效。来诊时症状加剧,眩晕持续,不敢外出,若步行六七十米至百米左右则头晕加剧,需坐下休息片刻,方能继续行走。眩晕非旋转性,无恶心、呕吐、耳鸣,头部时有麻痹感。此外兼见心悸,胸胁刺痛,两小腿觉抽紧,夜睡时觉微发热,热则背部汗出,汗出后背部觉凉,失眠多梦。胃纳一般,二便正常,月经准期而量少,经前后腰腹痛。诊其面色如常,唇色如常,舌尖红,苔白稍干,脉弦稍浮。检查:体温正常,血压正常,听力正常,血及大小便常规无异常发现,X线胸透心肺正常。
  \6 o3 U8 \. l+ D( d! z从辨证看,头晕、失眠、多梦、脉弦,即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似属肝风内动之眩晕,但历经养肝潜阳、熄风等方药均无效,可见本病虽与肝有关,但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其每步行稍远即晕甚,休息后又能起行来看,则与神志有密切关系,因而予甘麦大枣汤稍加舒肝健脾之药,方用:甘草9克、麦芽24克、大枣3枚、钩藤15克、素馨花6克、扁豆花9克、云苓12克。2剂。钩藤、素馨花舒肝以治胁痛,麦芽亦有舒肝作用,故用麦芽代小麦。
: h3 L5 g0 E/ H) n- ]) L, V5 rwww.fs999.com再诊:证候大致同前,胸胁痛已除而见腹痛,舌质红活,苔白润,脉弦。处方改为:甘草9克、大枣6枚、白芍12克、麦芽12克、面粉1匙(冲服)。服3剂后头晕大为减少,以后以甘麦大枣汤加龙骨、牡蛎或糯稻根、白芍、首乌之属以养肝肾,或加参术之属以健脾,治之4个月而愈,追踪4年未再复发。中医中药交流网9 m2 i: B7 f$ a  G, o
(四)妊娠头痛患者女性,36岁,妊娠已三月,证见头痛,头部血管搏动不安,头晕,心慌心悸,手足发麻,失眠,左胁时痛,恶风寒,胃纳减,便溏。经某医院神经科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精神负担很重,不但不能工作,且不能料理家务。诊其面色唇色如常,舌嫩苔薄白,脉弦。治拟养心脾和肝胆,用甘麦大枣汤合温胆汤。处方: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3枚、竹茹9克、枳壳4.5克、橘红4.5克、法夏4.5克、云苓9克。3剂后,诸证好转,心慌、心悸减第四卷137少。脉弦减而寸脉稍弱。照上方去法半夏加太子参12克以益气。服15剂后,精神转好,睡眠好,胃纳增,前额和后脑部仍有时痛,有时前额及后脑部发痒,发痒时觉舒服,头部血管搏动感觉大为减轻,心不慌,手足不麻,左胁于晚上仍有时痛。照上方服1个月,已基本治愈。为了彻底治愈和巩固疗效,继续以养心健脾为主稍予养肝为佐,方用甘麦大枣汤合四君子汤加枣仁、首乌,或去白术(于便秘时)加糯稻根,每日一剂或隔日一剂,再服药两个月。后顺产一婴。
& z! F- v3 M% A# f6 R! }(五)关节痛患者女性,45岁,干部,于1973年7月患左腕关节疼痛,怕风,风吹则全身疼痛,特别是肩关节为甚。进一步发展至大小关节均疼痛,走路困难。至1975年,除关节疼痛外,全身皮肤象蚂蚁爬行,又疼又麻,坐立不安,整天难受,心慌心悸。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血沉均正常。1975年9月来诊,证如前述,舌质黯淡,苔白薄,脉细。治以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处方:甘草9克、大枣6枚、面粉1匙(冲熟服)、黄芪12克、防风4.5克、白术15克。因其怕风,风吹则痛甚,故除用甘麦大枣汤养心脾外,还合玉屏风散以固表。共服药60剂。1975年12月5日再诊,蚂蚁爬行样感觉已消失,尚余游走样皮肤局部疼痛,关节时有轻度疼痛,仍怕风畏寒,舌黯淡,苔薄白,脉细稍涩。照前方加鸡血藤30克以养血熄风。共服50多剂,服药后有时自觉骶部皮肤如有风出,病已基本治愈。继续服前方数十剂善后,追踪一年多未见复发。
  d9 L2 J  k9 y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