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朝服:治堵先治公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27:14
北京是首都,也是首堵,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实情。奥运之后,车辆限行方案已经实行了一年多,今后如何治堵,据说新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内容如何,身临其堵的北京市民尚不得而知。说起来,这种做法,本身就有些吊诡,首都的堵,当然跟中央机关有关系,但关联性最大的,其实还是每天在路上奔波的市民,治堵方案不交给市民讨论,却呈交上级,而老百姓却只能祈望上面的青天大老爷体察下情,为民做主,这在21世纪,多少让人感到有点不对头。
  北京的交通堵塞,已非一年一日,在我记忆里,至少已经堵了有七八年了。在这期间,只有两次道路特别的顺畅,一次是非典期间,一次是中非论坛。非典是人们为了安全,都不敢出门,属于特殊时期,不足具论。但是中非论坛期间的不堵,却是因为政府下令不让大部分的公车出来。北京市有多少公车,我没有数据,但公车比例肯定相当高就是。记得在奥运之前,每逢周六周日,道路就通畅得多,一个中非论坛,少了三分之二的公车,道路就顺畅不得了,可见公车多到什么地步。所以,尽管这两年私家车增加很快,但公车却未必不增加,要治堵,首先治公车,天然合理。但是,这些年的交通管制措施,我们却没看到这样的内容。
  谁都知道,中国的公车消费,已经是天文数字。凡是公车,消耗就必定比私家车贵上不知多少倍,油耗也不知多上多少倍。每日路上跑的公车,到底为公乎为私乎,还真就说不准,公车私用,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每个加油站里,那些小食品,香烟,都是给公车加油准备的,都打进了油耗里。三公消费臭名昭著,其中公车消费,是一个大头。
  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筹备公车的改革,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车改革至今止步不前,在改革的呼声中,公车在增加,公车消费更在增加。尽管改革没有起步,但无论朝野,政府和民间,大家都知道公车改革势在必行,早晚得改,改的方向,就是大幅度减少公车保有量。
  既然如此,治堵首先就应该从公车改革开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按尾号限制车辆的出行,表面上公私一律平等,但由于公车保有量大,实际上私家车的损失要比官家大得多。更不是像传说的那样,今后要限制在京的外地人购车。当然,我们知道,以今天的私家车数量,单单压缩公车的数量,似乎不会得到中非论坛时那样的通畅效果,私家车的限制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目前这种对私家车的限行措施,毕竟属于一种对私有财产使用权的限制,属于为了公共利益,由公权力出面干预,而导致的私有财产的损失。至于限制外地人购车,则纯属一种地域歧视,这种歧视在首都做出来,其他地方争相效法,问题就大了。单就限制私家车出行而言,如果要想让受损的个体能够心服口服,那么首先掌握公权力的人要拿自己开刀。这种做法,在古代叫做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在革命时代,叫做吃苦在先,不做群众的尾巴,还有就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今天,则是把政府消费纳入公共预算轨道,纳入民意的轨道。无论怎样讲,目标都指向对公车的限制。在治堵问题上,先治公车,哪个道理都讲的通,讲得顺,这样的好事,还真的不多见。
  多年来,地方政府在治理环境,治理交通状况,思维总是在下禁令上打转。就像现在的交通管制一样,动辄禁止车辆行人通行,而且不给理由,结果弄得民怨沸腾。无疑,立足于禁,的确可以保证一时的道路通畅,但后遗症却相当大。这种做法,本质上还是威权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快速走向现代化,强调以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动不动就禁令出台,不是不让人上路,就是不让人买车,实在过于强横。无疑,在当今这个时代,政府做事,好事坏事人皆见之,瞒也瞒不了。凡事,必须讲究一个合法性或者叫做正当性。没有正当性的事,少做,或者不做,才叫依法行政。现在北京的治堵措施,无论具体内容如何,其实都是临时的,想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得大力发展以地铁为核心的公共交通,改善城市布局。临时措施若要具有正当性,首先要治理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