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圈营业员招聘:南怀瑾:《中庸》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7:27:30

 ……《中庸》之道侧重于内心得多了,还更严重!同佛家、道家讲修养做功夫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宋明理学家后来一边是抄袭了道家,一边抄袭了佛家;但是重点都是脱蛹在《中庸》上来的。我们现在先看从宋代以后,到现在八九百年、千多年,千百年来,我们思想的范围,都笼罩在《四书》里头;在《四书》里头还算好,很遗憾!都笼罩在朱子思想的《四书》里头。这是个学术上一个大问题,即功即过,很难讲!我们现在看理学家的孔孟之道——《中庸》,这是朱子捧他的老师: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四句话是朱熹写的。我们小的时候读书,这些个都要背的。假设退回去一百年想考功名,这些是要背得滚瓜烂熟的,不然出个题目就考不取了。

子——在古代是尊称,等于现在讲“先生”、“老师”、“老前辈”。子,尊称,程子——两兄弟:程颐、程颢。朱熹朱先生他是私淑程子,继承程子之学,他所以讲这是他老师程子说的。那么《大学》也是经过程子、朱熹他们整理的。现在提到“中庸”,先解释什么叫中庸。他(朱熹)说程子说,不偏叫做中,“不易之谓庸”,不能变动的叫做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下两句话(先)不管。那么我们年轻读的时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等于宗教里头背教条、条文,反正圣人说的,怎么都是对,你不能随便加一个批评。到了“五·四”运动以后,那统统推翻了;后来那些当年搞“五·四”运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自己又把它拿了起来。这些句子我们现在读了,当然背得来,很崇拜,但都不同意。为什么呢?

第一,什么叫做“不偏之谓中”?不合逻辑,没得哲学!要照哲学,天下没有一个“中”,“中”是假定的。比如说一个东西,这是两头,那么哪里是中?这里是中?这只是相对的说法——中是对着两边讲的。譬如说,你在我的前面,这个是中间,假定的呀!说这样你是在我的前面;相反地站,你是在我的前面。一个东西没有真正一个中,中是人为的假定。这个宇宙是个圆形,中心只是个假定。什么叫做“不偏之谓中”?天下没有个不偏的,说一个“中”,中已经落在偏了。你说这两边是偏的,我这里的是中;你定了这个中,对这两边讲,中已经变成偏了。所以“不偏之谓中”,文学很对,讲逻辑有问题。

“不易之谓庸”。“易”者变动,不能变动叫做“庸”。(那么)天下没有个不变动的东西啊!即使根据儒家的思想,孔子在《易经》上讲(过的,)没有一个不变的事物啊!“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啊!怎么有个不易呢?应该说“万变之谓庸”,才能用啊!不变怎么用啊?我们洗个脸,一万年都不洗,那就不“用” 了,那就可以不变。如果要说“中庸”啊,今天洗了脸,明天再不要洗,从此不要洗,那行吗?所以每句话都成了问题。从前年轻时候读啊,老辈子人说这是圣人之言,不准怀疑——可以接受,因为我们接受老师也是圣人,我也只好接受啦!圣人接受圣人的,没有话讲,哈!所以如果真正要拿智慧之学来想一下,问题出来了。

他说,“中者天下之正道”,这还通,可以打圈圈,对的;“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可以,可以承认你,这两句话不必(质疑)。再下面两句话要有问题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没有问题,也对。“子思恐其久而差也”,他说子思怕孔门孔子的学问、真正的中心将来变了,也等于释迦牟尼讲了四十九年说法, “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传一个禅宗。像他(朱熹)完全套这个观念来,(说)孔子的心法在“中庸”上,所以子思怕他祖父孔子的学问、这个学问中心将来变了,“故笔之于书”,所以写下来。“以授孟子”——错了!孟子没有跟过子思学。孟子见子思的时候,大概还很小啊,(相当于)小学一两年级呀。子思倒是对家里人讲过,你不要(小)看他哦!子思看到他(孟子)很恭敬。他的家人说:哎哟,你看这个孩子,“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的人,你还那么恭敬?子思说,你们错了!他将来会有成就的。可见子思有神通,哈!那么事实上,后世都晓得,孟子没有从过子思,没有亲自跟过子思学。考据出来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那么另一个记载,孟子小的时候见过子思,实有之;后来以子思的思想为师,是可能的。那么子程子、程子说,这篇《中庸》是子思恐怕孔子心法失传了,所以特别写了这篇文章传给孟子的。虽然我们不注重考据,可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前辈的学问需要尊重,但有时候错误也有。学问太多了,有时候天下的书没看到过的也多得很,(也是)有的。

那么下面他就讲:“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于万事”,换句话,中庸就讲一个东西,然后把人事……各种各样来比方,“末复合为一理”,最后又归到一个道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引用《易经》的思想,说《中庸》的学问之大,把它开展起来,整个的宇宙都在《中庸》的学说思想范围之内,收藏起来,变成密宗了,哈!“退藏于密”。什么叫做密?显、密两个字,研究《易经》的有个说明,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密——最明显的东西就是最秘密。虚空最明显,摆在那里;虚空里头有什么?你永远也搞不清楚。真正秘密的东西是最明显。天下没有一件秘密可以永远保留,绝对可以给人类会知道。所以“显”与“密”很难讲。

换句话说,也就是庄子的话:“大而无外”。什么叫做大?大到了没有大,大到了最小,是最大。大而无外——你这个大,那个更大;台北大,台湾更大;台湾大,中国更大;地球大,太空更大……一路大下去,大的结果——你说宇宙有边的还是无边的?——“大而无外”。什么叫做最大?没有内外那个最大就是最小。庄子第二句话,“小而无内”。小到什么最小?小小小,小到看不见、看不见的也看不见、看不见也看不见……最后统统看见了。最大的就是最小。所以思想逻辑还是庄子的彻底,道家的彻底。“放之则弥六合”,拿庄子的话来解释,也就是“大而无外”。“卷之则退藏于密”,拿庄子的话就是“小而无内”。就是这个道理。

“其味无穷”,当然读不懂(时)那个味道是很好,读懂了就不过如此!“皆实学也”,都是真实的学问。

这句话很好:“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哎!圣人告诉我们,孔子也讲过,读书要玩哦!玩书,啊,所以现代人大学里可以打麻将,要八索九索嘛,孔子也叫我们玩索,所以叫我们打麻将嘛,哈!这是我们年轻调皮的话。年轻时我们当学生,同你们一样非常调皮,打麻将被老师看到,就说老师啊,没有关系,孔子也教我们玩索而有得焉!我们是在这里研究学问啊(一笑)!这里“索”就是探讨。“玩”这个字,我认为孔子开始用“玩索”这个名词用得好极了!真的噢!读书要轻松,真正的学问要轻松,不要像你们那么认真。我看你们一戴眼镜就晓得你们读书很认真,读得呀不是玩索,所以头脑搞坏了。读书要高度的智慧,绝对地轻松读,越轻松智慧越开发;但是不能不用心。你们盯着一点慢慢地抠啊,结果啊,小而无内,小得没有再小了。要读书“玩索而有得焉”,要大而无外,无书不读。

像我小时候读书,我是爱读书,一辈子的这个习惯,也是个毛病、大嗜好。我读书啊,不同的书,摆很多种,(这边)这些是圣经,很严肃的,(那边)小说、武侠的也有,什么的也有,黄色黑色白色蓝色都摆,科学也看,航空也看,包括驾飞机、驾船怎么驾也看,摆得多。读到这个地方,读不通了,想半天想不通,我就丢掉,抓出别(的)一本小说来看看,或者像是诗啊、词啊来念一念,搞了半天——哎呀!这个道理是这个!再拿起一看,读懂了。这就是读书玩索。

所以我很反对你们现在当父母的管理(子女的方法),小说都不准看。我家里孩子们是鼓励看小说,不看小说不懂做人,不懂做事。光读书,“三个加两个,两个加三个……”,拼命记,明天要考、明天要考——(结果)脑子读坏了。现在读书要体会玩索,真的哦!我看到你们读书,真的非常佩服!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很调皮,没有好好读;但是比你们读的书多,记忆的多,因为记忆都是玩索。尤其像我喜欢运动打拳,一边练拳一边手里拿着书,“通”一拳,哎,看一看(众笑)。因为我怕脑筋读坏了,自己小的时候就怕。盯着书坐着来读几个钟头,这个脑筋不坏啊?!如果此脑筋不坏,是无天理(众笑)!读书这个环境是这个味道啊!所以啊,我这里有四个字给你们,好象听得像笑话似的——语重心长!你们不要当笑话听啊!我是语重心长。这是“玩索有得焉”。那么,“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他(朱熹)说读书要这样读,你们把这本书好好地研究。——他不是我这个意思啊!我是抓到“玩索”,抓到鸡毛当令箭在讲,刚才讲的是“玩索”两个字。

那么现在朱子说,你现在把这个书好好研究,有了心得,一辈子用不完,够用了,“则终身用之,不能尽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三句话非常重要,这是《中庸》的开始。这个问题很大了,今天是讲不完的。我们只念一下,马上到时间了。

第一个(要)认识“天命”。这个“天”不是宗教的天,也不是天文科学的天,所以我们讲过,中国哲学一个“天”、一个“道”字最难说了,每个字都有好几种可以借用。先要研究这个“天”字的道理,(据)六书的道理,这个里头是假借的符号,代表形而上,禀赋给你那个人性。

“率(suo3)性之谓道”,我们现在普通话讲:率(suo3)性这样子办好了!率性是这个率(suo3),要注意。有人爱念成率(shuai4)性,有一种方言念率(shuai4)性之谓道,好像是湖北人念,四川有一部分人也念率(shuai4)性,率(shuai4)性之谓道。什么叫率(shuai4)性呢?我们都晓得率(suo3)性这样干就干了,那个率(suo3)性就是自由意志,那叫做道啊?那你正在吃饭,我饿了就拿过来,“为什么拿我的?”“率(suo3)性之谓道,我要吃啊!(众笑)。率(suo3)性吃了,抢了就抢了嘛!”——那就不通了,所以是大问题。“修道之谓教”,所以要打坐吧!因为他说要修道哦!(这里)不是说打坐修道这个“道”哦!这三句话是大问题,全部的儒家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哲学思想全部的中心要点(都在这里)。我们现在时间到了,下次再讨论。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中庸》。《大学》、《中庸》是儒家代表性的两部书。有一点我们研究方面首先要注意的:儒家讲的道,把道的“体”跟“用”是不分的,体用不分。换句话说,形上、形下综合起来讲,没有把形上之道,与形而下的行为——“用”分得那么严格。看起来以西方的哲学观念来看,很不逻辑,条理分析不清楚。事实上也不尽然。因为道体跟用、形上跟形下,本来不可分。“体”是不可见的,只是在“用”上、在“形”上见之体,见之道体的作用。这个观念我们首先把握住,然后读中国儒家的乃至诸子百家的书,观念就能搞清楚了。

现在我们还是再从头来过,讲到上次提到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是影响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最大的东西。尤其后世的、宋元以后的理学家、儒家们,所有讲的儒道、理学的道理,他的修养、功夫,统统从这里出来的。那么再会同佛家、道家,所有的修养方法,构成中国文化宋元以后儒家的另一套、另一个系统的哲学。首先我们对于这三句话,“天命之谓性”,我们再三重复过,研究中国古代的书,一个“天”字一个“道”字,特别要小心。他这个“天”有时候代表抽象的一个符号,形而上的本体——就是“道”,拿天字来做代表。有时候是代表有形的,天文的天、气象的天。有时候这个“天”是代表宗教性,有个主宰,叫他是神也可以、上帝也可以、天帝也可以,反正有宗教性的,所谓冥冥中有一位——有一个主宰,不是有一位,说一位已经拉到人的观念 ——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做主宰,也用这个天。有时候这个天是直接就代表人的善心,等于中国后世文化,同佛家以后的明心见性这个“心”一样的。所以宋元以后,有时候把这两方面合起来用,譬如讲学佛、禅宗的境界,他们用一句话“性天风月”,就是说本性里头的、人的自性里头那个天地、那个宇宙,有他的境界,有他的风光,所以叫做“性天风月”。文字非常优美,实际上是个哲学——性天里头哪里有个风月?就凭你闭上眼睛,打起坐来幻想,或者吃一个强力胶下去,眼晴闭着,哦,里面刮起一阵风,出个月亮——实际上它不是一个实际的,只是一个形容,(形容)里头有很优美的境界。所以这个“天”字我们要特别注意。

那么《中庸》所讲的“天”呢?(是)抽象的,代表形而上的道,也可以把它当作为宇宙之间万事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天命之谓性”,人性从哪里来?天命。命不是下命令的命,这个命是当成禀赋,赋予、给你的,生命当中自然有这股力量给你,这就是“人性”。“天命之谓性”,那么如果拿这句话做比较宗教、比较哲学的研究,那多了,牵涉到佛家的所谓唯识、唯心,各种的思想;那么牵涉到道家的,就是老子所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就是自然。那么再加上牵扯到西方宗教、哲学的,那就越来越多。在中国文化过去(就是)这样简化,我们后世当成一个大问题;在几千年前对中国的老子、中国的古人(来说),这个字很简单。生命从哪里来?也不管他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反正“天命之谓性”。所以我们常常讲天生我的个性是这样;这个天就代表了宗教的、哲学的、不可知的、可知的,统统在内了。你觉得上面掉下来也可以,地下长出来也可以,反正后面那个是什么东西呢?拿一个字把它挡住——“天”。就是到这里为止,哈!所以在西方哲学家看来,中国文化没有哲学,它不能被追究的,它上面就来个挡箭牌就给你盖掉了,再问下去呀,不能问了。事实上可以问,就是解释非常多。假定把中国文字,所有书本里头,秦汉以上的这个“天”字都把它集中下来,那可以写一大部头的书,几乎写到可以同《辞海》一样多的字,讲不完的,这个 “天”字。

现在我们把它简化起来。《中庸》所讲,人性的来源,自然的禀赋,这个就是“性”。人性呢?但是有一点,在儒家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不坏的;坏是后天搞坏的。从性善派的这个思想来看《中庸》,所谓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是本来干净的、纯洁的、善良的、无私的,总而言之,至真、至善、至美;拿西方的哲学观念,真、善、美的。——“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上次我们讨论过,我们中国话、土话里头“率性”两个字用得很“率性”了,可以随便乱用。我率性要打你就打你了,我率性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际上这个率(suo3)字,又念shuai4、又念lv4,各种读音,是所谓的破音字,现在新的名词。在过去的文字的观念,叫做借用、假借。有些地方都可以借用这个字。率(suo3),在古代的解释里是“直”,直道而行,很直的,不转弯的,不是老子所讲的“曲则全”,不是歪曲。直,也就是直心,直心——没有加坏的观念染污的,纯洁的、天然的,这个就是道。依本性至善,第一念的至善之心,这就是道。这个道,做个比较来说:《中庸》上的道在“天命之谓性”的之下,“道”变成“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上的“道”,道盖住了“天”。两个代号不同。之所以一般研究我们中国文化,为了这个名词代用的范围、定义很难下。同样一本书上,上下两个字不同,观念不同,有时候做名词用,有时候做动词用。那么这些,我们假如青年同学们念书念多了会起怀疑,这个“道”是讲什么?这是讲“用”。道和天两个都有几个方面的代号,几方面的代表。

他说我们人性天生是至善的,孔子讲的话:“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中庸》是孔子学说传统下来。“率性之谓道”,不加上后天的心思,不加上后天的染污,直道而行,这就合于先天的道。(但是)人往往不可能!人生下来,加上后天社会、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各种的影响,心思龌龊了、脏了,或者歪了,必须要把它纠正过来,所以要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把它改过来,所以“修道之谓教”。这个“教”不是宗教的教,是教育的教。“教”者,在古人解释“教”字是效法的“效”,“效”也是“学”的意思,学习的学,跟到来学——教化,所以修道就是教育的目的。所以人同一切众生、一切禽兽、一切生物不一样,因为人有思想、有教育、有文化,可以把坏的一面把它修正、改过来,这是《中庸》这三句话里面的原则。

换句话说,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自然之道,就是见道。“率性之谓道”,就是修道。“修道之谓教”是行道。见道以后如何去修道,修道以后如何去行道。这个道要注意,不是学佛的那个道,也不是道家修长生不老之道;这个道——天人之际,人同天两个不相隔离的,人同鬼神也不相隔离的;以人为中心、人道为中心,如何去明道而起行的道,这就是“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下面所有的解释都是在这三句话的原则之下的变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后面这几句话,是中国文化、东西方的文化——宗教也好、宗教的哲学也好、或者不是宗教哲学、纯粹的哲学也好——一切人文文化的一个万古的名言,不能变。它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道”这个东西并没有离开我们哦!每个人生下来本身都有道的,因为“天命之谓性”嘛,各个都有道。“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须臾”是中国的形容词,等于佛家后世来说的刹那之间。那么佛学讲刹那,那很严重,人一个弹指包括六十个刹那。中国人讲须臾,有多少个刹那、含有多少个弹指(指头弹动一下)没有规定,反正最快的速度就是须臾,一下子;就是眼睛眨一下也有好多须臾了。所以这个“道”啊,他说“道”这个东西,他上面讲的好像是做功夫修养,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道的,好像叫我们修道的人要小心,随时要在修道。事实上进一步说,这个“不可”啊!事实上教我们认清楚“见道”的方面。人,生来各个有道,就是自己忘记了。“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都非道也。”说——道啊,修它就有、不修就没有,那不叫做道,那是修得来的,没有用。譬如现在我们大家有些人修道、做功夫,或者打坐,打起坐来有道,“啊!很好,我在学佛!”放下腿子来,佛也没有了,道也没有了——那叫修腿,不叫做修道,那叫做“腿也者不可须臾放也,可放者非道也”,啊!那就不对了。他说道这个东西啊,就在我们这里,随时随地有。“可离者”,认为道可以离开,认为我现在为什么要修道?——道掉了,所以去找回来。找得回来一样掉得了啊!那不是真道。

这个道是“天命之谓性”,人人生命当中本来有的。“可离者非道也”,离得开,做功夫再回来、不做功夫又掉了,你这个不是道哦!要搞清楚,这样不是修道哦!这样是你在做某一种练习而已。真正的道,就同佛家说的一样,一悟千悟、一得永得,不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同样的道理。这个道是没有变动过。所以讲,这几句话是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的哲学,是万古的名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但是下面就讲到“修道之谓教”。

事实上我们这些人啊,生下来以后把道离开了——不是离开,道没有离开你——蒙蔽住了,自己蒙蔽住了,不晓得自己的本身有那么大的宝贝,道是永远跟着我们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见道啊?是后天的情、识、观念把这个道挡住了。他要我们怎么样修道呢?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在行为上讲,在修道上来讲,他说所以啊,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事,要小心,自己要做个范围——戒,要谨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地方要小心,为什么呢?就是曾子在《大学》上讲的 “小人闲居为不善”。一个人平常很道德,很严肃,当你一个人在房间里头,都关起来,都看不见的时候,你什么怪相自己都会做得出来,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这就不是修道人的规范。

修道人“戒慎乎其所不睹”,一个人都看不见的时候,乃至鬼都看不见你的地方,等于平常那个在佛堂里、在教堂里、在孔庙里、在父母的前面、在祖宗的前面,完全是一样,这是修道的行为。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表面和背后完全一样,那还不算数;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一致,这是道德的标准、行为的标准。“恐惧乎其所不闻”,恐惧,害怕。你说没有关系,我们骂他两句,不要紧,他听不见;果然别人、第三者是听不见,我们自己(却)违反了自己天性上的道德。即使没有人听见,乃至没有鬼神听见,可是一样要恭敬而严肃,这是行为的标准,也就是一个人有没有教养,教养的标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教育,《大学》、《中庸》、《诗经》朝这一条路上走。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如此,这几十年、七八十年变得很厉害。这是讲形上。

但这两句话这样解释就是根据上面“修道之谓教”(来的),“修道之谓教”就是“行”了。假设拿修道来讲,同上一句“天命之谓性”的见道来讲,又不同了。那么,两个字你要注意——“睹”,眼睛看见;“闻”,耳朵听见。他说道在哪里见呢?“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的,见而不见,那个地方是道的体。所以要想见到道的体,“率性之谓道”,真正是自己“天命之谓性”。你如果打起坐来,前面有光,不是道;道是看不见的。看见有光、看见有个佛像、看到了孔子,都不是!道是看不见的,它无形色,也无声音。所以《中庸》最后有交代,“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这个本性啊,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它充满宇宙之间,空灵绝顶。所以说,“戒慎乎其所不睹”,一切无所见、见无所见的地方,正是你见到自己本性、悟道的时候。可是一切人修道,总要抓一点东西吧,而且有时候看见什么啊?啊,我看见莲花了,看到菩萨了,看到上帝了,就是习惯性都要看见一个东西或者是道。“天命之谓性”,(这个)“性”不是肉眼可见——不可见处体会这个性命的本来,你就差不多到了。所以“恐惧乎其所不闻”,换句话,你(要)小心、谨慎,有所闻、被声色所扰的不是道,有形可见也不是道。所以你们大家研究佛家《金刚经》也一样,释迦牟尼佛也这样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么跟《中庸》一比一样,(只是)两个表达的方法不同。所以不可见、不可闻,“天命之谓性”,本性的境界。我们刚才是进一步解释这两句话是“见道”、“修道”同“行道”,都连起来把它说明了。下面跟着说: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就是刚才说明的。第一个,道这个东西到底不可见,你说人家明心见性,见个什么?有人说,啊哟,我功夫到了,看到一个亮光,这就是本性了。不是的!那是“相”,着相就不是了。“戒慎乎其所不睹”,看不见,听也听不到,一切耳目所不到处——差不多你可以了解这个道了。“莫见乎隐”,“莫”是不可以、没有。因为你要见道,我们一般人去追求一个道,不管你修儒家、修佛家、修道家,总想追一个道,一般人修道总想得道;“得道”是个名词,得道并不是抓到一个手表一样,总算我偷来了,那个叫得道,世俗把拿到叫得到。真正见道是一切放掉,什么都放下,那个才是见道;同世俗观念(是)两样的、相反的。“莫见乎隐”,我们的习惯,去修道一定找一个隐秘、不可知的隐秘——“隐”就是秘密——都认为道是非常奥秘的,去找那个奥秘,想在奥秘中间去见道——错了!那里见不到的。道在哪里见?——“莫显乎微”,到处都是道,摆在那里明显得很。很精微的道,很明显地摆在这里,处处有道。庄子就提出来,“道在屎溺”,道在哪里?道在大便、小便,厕所里都有道,吃饭也有道,就是生活之间没有哪一处不是道。所以讲“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所以)君子慎其独也”,也是体和用两个一起来了。

讲用,讲行为,就跟到上面说,“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我们修道,不要认为,人看不到的地方、没有人知道,那么可以乱来——不可以!要 “君子慎其独也”。单独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如对大宾——就是说等于对长上。我们历史上许多有修养的儒家,退朝之后,坐在家里,在书房还穿着朝服,非常严肃。“如对大宾”,像对着皇帝、对着父母一样地讲话、做事情。在历史上好多这样的榜样——过去都是儒家的教育。设想我们当年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受到儒家的教育,连夏天都不大随便穿的。那个时候还穿长袍。夏天的时候门口来人,唉哟!请等一等,真对不住啊!赶快穿长袍……一边套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么客人一进来:没关系没关系!夏天无君子,夏天无君子嘛!没什么,可以理解!

当然,现在没有关系啦!你不穿短裤不穿内裤出来见客还失礼呢!时代不同了。在过去呢,因为这种教育,“慎其独也”,单独在一起,如面对上帝、面对菩萨、面对祖宗、面对父母那么严肃,这是“形”上。实际上,在见道方面,过去讲过曾子的“慎其独也”,超然之独立,孤零零地存在,那是独。上次我们讲到《大学》也提到,我反复引用、解释这个字。拿文字来解释,儒家这个“慎独”啊,有很多的解释。我们晓得唐代有《十三经注》这本书,宋代的著作也有,清朝有《皇清经解》,合起来《大学》《中庸》注解的书不晓得有多少家,各种文字解释很多,当然都有他的理由。那是拿学问、学理上讲。

这个真讲修道的功夫来讲,就是上次我们提出的禅宗百丈祖师所讲的话,“灵光独燿”,孤零零的,所以有些人修养到达了,[断录]……那么,就是定、静、安的功夫在这里,所以说,见道与修道,开头这几句话,统统告诉我们了,非常简单。那么,我们讲,他这个《中庸》《大学》里头,拿佛家禅宗的话讲,都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就是这个法门,单刀直入,告诉我们道在哪里,怎么样明心见性?就是那么简单。同时它也包括行为,修道人的行为在哪里,怎么样修?具体怎么样修定?就是根据前面“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见道、修道、行道这个道理来。因此,下面再讲: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节”这个“中”不念中(ZHONG1)了,而是念“中(ZHONG4)”,打靶一样打中了。这里讲,“修道之谓教”,行道、见道的功夫了,做功夫方面,明确告诉我们方法了。他教我们从心理上起,做功夫起修。儒家的修心养性,怎么样修心呢?他说,我们的心理,有喜、怒、哀、乐这四种,他把情绪的变化分这四种,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中(ZHONG4)”,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做“中(ZHONG1)”,中性,道的中性,不动。那么《中庸》叫“中”,佛家叫做“不动地”,各种各样的名称很多了,或者叫“未心定处”等等,等等。《中庸》直接告诉你,喜怒哀乐都没有动,这个叫“中(ZHONG1)”。比如说,我们拿比较来说,大家喜欢流行的禅宗,喜欢用寒山的诗,“我心如秋月,寒潭清皎洁”——太冷了!这个境界太凉了。喜怒哀乐虽然没有动,未免带一点点悲哀的情调,不“中”,还是偏了。后来有个人说:“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太热了,未免还是不好。虽然喜怒哀乐未动一些,未免有一点带怒容,太热了,有点光火,还是不“中”。中者,喜怒哀乐没有动,这个境界,只要我们自己在自己内心上随时可以找到“天命之谓性”的这个中庸境界。喜怒哀乐没有动以前、未发动以前,不是没有动噢!快要发动了——“中(ZHONG4)”是已经发出了作用 ——还没有发,快要来了,事先知道,没发之谓“中(ZHONG1)”。

但是那么修道的人,一般的修道都认为,修道的人没有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观念里头认为,修道的人一定什么都不生气的,你把他的头、鼻子割掉了倒过来装他也不生气——那叫做泥巴人,不是修道。修道不然!形上讲体,喜怒哀乐未发的,适当有喜怒哀乐,还是个人,但是要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这个叫做“和”。真的不起用,换句话说,喜怒哀乐都不动,在佛家来讲,是小乘罗汉的境界。大乘菩萨的境界是“发而皆中节”,他就能够入世。比如说今天你爸爸妈妈死掉了,你说,因为我修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哭都不哭——你把它压下去,还有情感哪!真的连情感都没有,那这个道这个中庸不必修了,这个是叫做“昏庸”,那不叫做“中庸”。当然,亲生父母过世,或者看到人家遭遇大悲惨的事,掉几颗同情之泪,是应该得很噢!“发而皆中节”。当然,在这里听中庸的时候大家很平淡,一个人一进来“唉呀,我的妈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起来,那就不中庸了,不中节了,疯子。要“发而皆中节”,所以,当为孝子的时候为孝子,当为忠臣的时候为忠臣;出家就是大法师,在家就是大菩萨;做媳妇就像个媳妇,做儿子当然像儿子。当然鼻子像鼻子,眼睛像眼睛,反正样样“中节”了——恰到好处!啊!人生“中节”叫做“和”。

换句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体,修道,“天命之谓性”。那么“发而皆中节”就是“率性之谓道”。那么怎么样去修它呢?所谓中,就是这个体;和,就是这个用。所谓“中也者”,那个境界,我们学佛的讲“万缘放下”,万缘当然包括了喜怒哀乐,都放下了,这是中——道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根本的道体。但是得了道不能不起用啊!不起用何必修这个道呢?起用要“发而皆中节”,所以你说古人也辩论啊,修道能不能发怒?尧舜也发怒噢——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种怒多怒几回蛮好的,天下太平!为什么不可以怒啊?所谓怒目就是金刚——你看佛家的庙子,瞪起眼睛、拿起武器、要吃人,魔王一样的,他也是教化,只好拿这个教化;慈眉就是菩萨。怒目金刚、慈眉菩萨,是喜怒哀乐的变相,都是道之用。所以说,要起用,用到恰到合适的时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者,能够用;不能去用,这个道修来干什么?没有用的。

所以,“中”跟“和”,一个“体”,一个“用”。体用要不分,要合起来,体用不分。光用而不能返回道体,那就是普通人,在佛家讲,是绝对的凡夫;光晓得清净就是道、不能起用,在佛家的观念就是罗汉,没有用,死东西。所谓禅宗就骂人“死水不藏龙”,没有用。所以,由体归用、舍用归体、应用自在,佛家叫做“观自在”——观自在菩萨。儒家叫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境界大了!

体、用,一切无一不在道中;整个的宇宙,一个宇宙的中心,合拢来,天地的这个宇宙,地球在空间的转动,太阳、月亮转动,它因为在这个宇宙之“中”,不偏,永远在这个中心点在转。所以人这个修养,效法这个天地呀,到达这个中和的境界,“天地位焉”,跟天地同位,同一位,所以道家修道成功的人,他也吹这个牛:“宇宙在手”,修道成功了,宇宙抓在自己手里;“万化由心”,一切变化由他的心念一动,就是所谓“神通”。儒家不讲这一套,这些在儒家看来是鬼话,不谈这个,只讲道理。“天地位焉”,就是智慧、神通,无一不自在,本位的,也就是禅宗六祖悟了道以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一切万物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源,就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在儒家叫“中”、“庸”,他的境界修养到最高的——致中和。那么,我们拿道家的道来讲,这个道家的道就是清虚、上清——道家说:“老子一气化三清”,太清、上清、玉清——整个太清的境界。拿佛家来比方,这就是大涅槃境界,啊!大涅槃的境界,一切圆满,一切归一。所以他说,道是这么一个东西。现在首先告诉我们中庸,中庸的修养。这里附带讲,我们就学术上的研究有个声明,从宋元以后,讲做功夫修养,理学修养,都讲“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但是,在我的观念,《中庸》《大学》百分百地对,没有错;(但你)自己可不要认错了!——喜怒哀乐是情啊!不是心哦!不是念。喜怒哀乐是情。在中国文化里头情跟性两个是分开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性;喜怒哀乐来,就是修心,没有见性哦!“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讲修心哦、所谓明心哦!拿佛家禅宗讲明心见性那个明心哦!下面这一段“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直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明心哦,不是见性哦!所以中国《礼记》分这个人 “性”与“情”,人的情就是感情、情绪,情绪分七种,所以叫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礼记》所讲的“七情”。主要的这个四柱,算八字一样的喜怒哀乐四柱,这四种情绪是我们经常动,但是心理的思想,那个“见性”在哪里呢?“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那是见性。心,那个性、那个动念,我们思想那个动念怎么来怎么去,看不见的啊!所以老子经常比方它是“隐现莫测”呀!佛也说是这个东西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那么,为什么儒家的修养侧重于情呢?后世宋明理学家十个有八个,几乎把喜怒哀乐当成是心理作用。这是错误的,大错误!喜怒哀乐(是)情绪哦!这一点,我特别向诸位提出来。

也许我等于常常讲的话,是推翻了古人的。假设早生八九十年,这样上课的话,明天讲话的东西就没有了,哈!就掉了。现在的民主时代,可以把这个学术的错误提出来。这一杆子一打,几千年的人统统一棒子就下去了。他说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要搞清楚啊!譬如我们一个人,你看有人,我们在座的人大家有这个经验 ——今天你好好的,突然有个人、有个同学、朋友来看你,你发了很大的脾气,很不高兴。你自己想想很无聊,“他也没有得罪我、来看我,蛮好的么!”嘿,为什么今天情绪很不好?这个情绪里头一定有**(两个字,未听清)那个脾气,怒,很怒!这个情绪是生理来的;理性上想:唉!何苦呢?对人家笑一下也好啊!可那个脸上绷不起来笑诶!那个神经拉不开啊!牙齿都咬紧了,皱眉(怀师做表情,众笑),啊,就是这个样子哦!因为对人家真讨厌吗?没有啊!可自己情绪非常闷。所以喜怒哀乐是“情”,不是性。

但是《中庸》教我们做功夫修养,先把“情”——即所谓变化气质。“情”大部分是属于生理上的、身体的关系——生理上气质变化了,养心养到中和的境界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不会不见性。所以,修心自然就可以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是修心就养性。所以喜怒哀乐始终培养到和平,永远在和,和就很难了。一天到黑既无欢喜也无悲,很平静,太难了!

正在中午睡午觉睡惯的人,突然中午来个两三个客人,给你拖住了,不能睡午觉,你到三四点钟的时候啊,又想困,又累,又有人家跟你谈话,你那个谈话中间“你好吗?”“哦!”“真好吗?”“差不多哦!”那个眉毛就皱起来了。啊,虽然没有发脾气,已经在里头发怒了。自己对自己发怒,而且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嘛!我想你们都活到了二十多岁以上,都有这个经验。脸坐着绷下来,一个人都看不见,有时候对自己发脾气的。觉得自己好讨厌!啊,对不对?有没有这个经验?哦,这就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别人看不见,你自己对自己……有时候想想自己真会悲哀起来。会不会?有这经验吧?如果没有经验要赶紧经验过哦!人生没有这个经验不叫做人生!(一笑)人尤其在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你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啊,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股拉塌杂烩统统会来,各种情绪。这个道理呀,你的修养,气质变化不了,心性修养之道免谈!都不是。

所以《中庸》是非常切实的一个东西。不管你是学佛、学道、做哪样,所以我以前经常讲,不把《大学》、《中庸》都弄好,你学佛也不成,学道也不成。说起讲《中庸》很有意思,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当年在四川到了嘉定五通桥,一班朋友把我接去。那个五通桥你们去过的大概知道,有个竹公滩,长江的里边有个半岛,那也是个很富庶的地方,到了那个地方,大家很高兴:唉呀,你来很好,真的很好!很多四川的朋友在那,就说:我们这里三个月不下雨了,你来这里有什么法子求雨好不好?我说:“好啊!”年轻人,那个时候年轻啊!“难什么难?!”我说我讲经求雨就好了!他说讲什么经?我说讲《中庸》。“啊?!”他们说:“讲《中庸》?那是儒家,可以求雨啊?”我说会啦!他说几天哪?我说,一个礼拜吧!《中庸》一个礼拜讲完,求雨。哈!我话随便乱吹,到底年轻!

后来他们真要我讲《中庸》,唉!我说这下糟了!这个牛吹了,讲一个礼拜下雨,不下雨我还是照讲《中庸》。到了第六天,不下雨,我想这一下,《中庸》完蛋!(众笑)好!结果讲到第六天下午,稀里哗啦一阵大雨下来,我说你看吧,“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呦!(众笑)

后来他们四川朋友问:哎,这是个什么法子啊?我说,这是《中庸》法啊!他说是《中庸》哪一法呀?“哎!”我说,“发而皆中节”,我说这叫做砍竹子遇节——我那么讲了,刚刚这一刀砍下,砍那个竹子啊,“蓬”,已经碰到那个节巴了——为什么会下雨噢?我也没有神通,我想大概是大家心跟到《中庸》走,心好一点,人心即天心,可以感动(天)。我说这一下,刚刚这一刀砍得好——它也应该下雨,两个多月不下雨了,该下了嘛!哈!所以叫做“发而皆中节”,我说是碰到那个节了。

啊!笑话归笑话,讲个笑话完了,使大家轻松一点,(从中)了解一个道理。学问之道,需要变化气质,这个气质,啊,换句话说修养之道先把气质变化了,再谈见道。《中庸》的路线就是这个路线。这个路线是基本修养的功夫,从行为道德上入手的。

上面是《中庸》这篇书的大纲要,把见道、修道、行道的总纲都告诉我们了,下面申述理由: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可以看出,这一篇书的确是子思著的,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就是著《大学》的曾子的学生,他引用他祖父孔子的话。孔子号叫“仲尼”,在古人写文章写到自己的父亲、祖父时,不能称名字,但是应该称“号”。现在人就是“爸爸说、爷爷讲”就可以了;古人不可以,古礼必须称“号”。

他引用孔子说,中庸这个境界,就是“道”,体、用俱全的,定个名字叫中庸。而君子的中庸等于佛家讲“菩提”,或叫“般若”等等名称。什么名称都没有关系,这都是代号。君子之道——中庸,随时都在道中行。小人与君子相反的——普通人,佛家叫做凡夫——反中庸,违背了道,一切行为、修养同道相违背。

那么,他下面解释理由,怎么叫“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他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真正一个明道、见道、悟道、修道的人,随时随地都在道中行;等于学佛的人讲,随时随地都在定中,都在那个境界里头。“小人之中庸”呢,小人怎么样反中庸呢?无所忌惮,没有一种正的心理,没有严肃自己的心理。等于我们用禅宗的话来说,达摩祖师讲禅宗:“一念回机,便同本得。”那么说君子随时念念回机;小人呢?念念放肆。我们现在很少用这句话骂人,我们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读书,老师们看我们调皮:“你这个人好放肆啊!”那个时候听到放肆啊,就很严重了!晓得骂得很厉害!放开了、肆无忌惮,这叫放肆,现在这些年来,我也没有听到老辈子骂过这句话了。而且我们假设骂年轻学生:你好放肆哦!年轻学生还不懂呢,以为“放肆”是数学的名词,四加一就是五了,那搞不清楚了,哈!所以叫做放三都不放了。肆无忌惮就是放肆,就是放逸,非常过分地自由,就是肆无忌惮,不能尊重。直引孔子的话,说明中庸的重要。下面又是孔子的话:

“子曰(又是孔子的话):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在孔子当时就已经有这个感叹,道——完了!中国文化这个道啊,完了!啊,已经衰败到了极点!民,一般人,“鲜能久矣”,很少能够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明心见性、修心养性这个道理的,没有了。这是引用孔子对中庸的感叹。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一节一节地引用孔子的感叹。孔子说,为什么人个个都想求道、修道,但不能得道?孔子说,我现在懂了!这大概是孔子晚年的经验来讲的。为什么一般人修道而不能成道不能得道呢?聪明人太过头了,“知者过之”,聪明人太聪明了,超过头了。得道很平常,聪明人超过头了。聪明人往往找“道”,像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有时手里拿着帽子找帽子,拿着钥匙,“我的钥匙掉了!”找了半天,哦!在这里!“知者过之”——拿着钥匙找钥匙。禅宗里头讲,“骑牛觅牛”。骑在牛背上,说,“我的牛找不到了!”去找牛去了。

说“知者过之”,聪明人太过了,所以不能成道,不能悟道。尤其现在人,学禅、学道,学这些,太过了。一定认为有个秘诀。像有些人说,“唉!老师都不理我,老师不肯跟我讲啊!”好象讲了他就懂了。结果给他讲死了,越讲越糊涂;这是“知者过之”。

“愚者不及”,笨的又太笨了,够不到。所以不能“中庸”,恰到好处做不到。要么学问太好了的人不能成道,像我经常感觉到,佛家叫做“所知障”,学问越好、佛学越懂得高,越永远不会成功。只能讲讲经、讲讲佛学。你说因此我不念经,也不学佛,好不好呢?“愚者不及也”,你就不会懂。所以中庸之难,恰到好处真难!这个同我们大家做菜一样,不咸又不淡,那真不容易呀!

孔子又说,重复地赞叹:道——后世这个道为什么不明了呢?他说我知道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贤”与“不肖”,是古代两个代号。贤——有道德的人,有学问有道德谓之贤人。不肖——看不起学问,不守道德谓之不肖。什么叫不肖呢?——不像样的。所以我们写信,我们小的时候,现在我们给父母写信也是,“不肖子”,是这个不肖哦!有些人写不“孝”,孝顺的孝,错了!为什么写给爸爸妈妈自己是个不肖子啊?就是说,父母很高明,我不像你,不像我父亲的儿子,也不像我妈妈的女儿;我太混蛋了,太不像了,不是个东西,就是——不像样!所以叫不肖。不肖是这个不肖,啊!所以有道德聪明的人啊,他把那个道德看得太严重了,把道又看得太严重了,装模作样。所以像佛家到了宋朝,那个禅宗流行、那个戒律流行、那个唯识流行,每一个法师出来那法师一身都是“法”!有一个人看不惯了——济颠和尚,干脆来一个(疯颠),打破了这些形式,他是为了打破宋朝时代那个理学那个严肃的气氛,这就是为什么济颠和尚疯疯颠颠。(他是为了)打破当时“贤者过之”这个毛病。

但是到了明朝的末年,王阳明看历史上那个禅学的末年,再加上明朝末年很多了,很多的人,所谓李卓吾啊——就是厚黑教主李宗吾的老祖宗,玄中郞啊,一路下来,什么冯梦龙啊,到达清初的金圣叹啊……都是第一流聪明,个个都说有道,个个都很高明,可是统统变成不肖,都不像。所以呀,到明朝的末年,文化史上骂,“圣人满街走,贤人多如狗”。每个都是圣贤,个个打了几天坐,打一个七,马上都可以有禅了!都那么不得了,啊!这就是“不肖者不及也”。

所以贤与不肖,同智与愚两个差别:智与愚是讲人的智慧,拿现在讲,这个小孩子的智商。太高明了的智商,修道修不成功,只能去学科学,或者是去搞一样专长;修道用不着,聪明用不上。太笨了,那也实在不行。所以像我们大家很多年轻人拼命想学道的,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是太聪明了。所以学道很难!

贤与不肖是讲道德行为,有些人拼命讲戒,守戒啊,讲道德行为啊,道德行为太过了,也是不中节了。把它加上,也不是。那么你吊儿郞当太过头了,你看我说济颠和尚很好,那济颠和尚最好来扶鸾了,现在到处都是济公壇,济公活佛来了。很多的人问真的是济公不是?我说你管他真的不真的,你就是疯疯颠颠像个济公差不多嘛,你不疯颠还去扶鸾干什么?!啊,济颠和尚再吃饱了饭也没有这么多空,还跑来跟你扶鸾呢!啊,就是说“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的感叹:学道很简单,吃干饭一样,世界上人人都吃饭,没有一个人懂得吃饭。孔子就讲了这句话,古文就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一般人吃饭都是匆匆忙忙把饭吞进去,装到肚子里,算吃了一顿,没有晓得饭是什么味道。馒头面粉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所以我经常说啊,人长得呀,上帝造人太忙了,很多东西造得不对!把这个嘴巴造在头顶上,拿一碗饭一倒,就吃完了,呵,嚼都不必嚼,何必长在这里慢慢吃,啊!鼻子把它倒过来一长,筷子这么一插,就可以了;眉毛长在指头上,牙刷都不要买了(众笑)!都是长错了!这个道理啊,孔子也说过这个,他文字很严肃,意思当时讲得也很清楚。他说,修道为什么不成功啊?等于人吃饭一样,个个在吃饭,个个不晓得饭的味道。换句话说,每一个人生命本身都有道,自己找不到道。那么可怜!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拿现在话翻,孔子就说,唉呀,算喽!这个事情不行了!不行就是不行!就是孔子不想传道了。他说这个不行了,道行不开了。那么,跟到下来,他(子思)引用孔子讲,这个道的作用、行为: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知,就是智慧的智。那么,儒家的标榜有道的人,叫圣人;佛家就标榜叫佛了,超出人世间。儒家有道的人,有道就有用。道而不能用,偏道了!就只能当当教主了。中国文化的“道”同各国文化的“道”不同,得道的人能对人类社会有贡献;没有贡献、功德不圆满,不是道。其实呢,佛家也是一样,佛也提倡大乘道,真悟了道的对人类社会对众生有贡献。所以儒家标榜的道,尧、舜都是得道的人,悟道、修道成功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尧活了一百多岁,他那个临死的时候,等于佛家讲的涅槃,安祥而去。舜跟禹两个都活到一百多岁,走的时候都是没有结论的呦!怎么没有结论?成仙了。舜走的时候,说舜究竟死在哪里?不可知啊!

那么中国的这个老祖宗黄帝,历史上写他是活龙活现的。白天在鼎湖,就是黄山上,天上下来一个交通工具——一条龙,骑龙而去。跟他的左右大臣,文官武将、所有他的干部一起带走了。所以有许多人,个子小一点,就攀这个龙须,没有地方挂了,就挂在龙的胡子上,到了半空中啊,掉下来了,所以有好几个人都掉下来了,啊!彭祖我们晓得活了一百多年,就是在黄帝时候啊,抓到那个龙的胡子,大概那个胡子太短了,半空中掉下来,所以后来等了八百多年,才成仙再走的。好多啊,都是黄帝时候的。中国历史报告舜、禹都是入于《神仙传》中人,都得道了。那么,这些故事啊,只能做神话看了,因为实在很难懂!

现在孔子不从这一面讲,只从人道修道、见道、教化之道讲。他说舜当然得道了,大智慧成就的,“舜其大知也与!”大智慧成就拿佛家来讲就是大般若,般若成就就是菩萨就是佛了。但是他说,舜的行为是什么呢?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第一个修养我们就做不到,拿行为来讲。舜是在八九十岁的人,老皇帝尧还没有让位给他,还在,那个时候尧一百多岁,不管事了,大部分已经叫他管,不过没有正式地交接。舜已经是等于当传位的皇帝。但是他每件事情都很明白,自己很清楚,还要向不如他的人请教一下。好问——谦虚、请教,多请教,就是好问。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问。比如看你正忙着买一个红薯:哎,你这个红薯是哪里买的呀?新竹的?还是台南的呀?几毛钱一斤啊?……那就是罗嗦了!他不是这个好问。谦虚能够下问。“好察迩言”,迩言就是近的话,那如果照文字这样解释舜不是圣人。因为你们晓得吧?你们年轻人不读历史,读了历史就知道,历代那些个坏皇帝都犯这个毛病,坏的皇帝最喜欢问,好问,都很聪明。

比如我们大家晓得南唐李后主,你们年轻人最喜欢他的“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那个词作得好,诗作得好,那是没有话讲!(他)就是有这个毛病,小事情绝对的聪明,大事情糊涂透顶!文章作得好极了;政治是一窍不通,军事更不懂。所以后来给曹彬一抓,他只好来投降啊!曹彬打下到江南来,曹彬当大元帅,那个潘美当副元帅。曹彬故意在南京城外,坐在船上,架一个跳板:叫李后主来见我吧!啊,他叫他名字哦,皇帝投降了。李后主上那个船,过那个跳板,木头一跳啊,吓死了!不敢走。曹彬站在船头迎接他:辛苦了啊!派两个副官:你们扶他一下。把他扶过来了。谈了以后曹彬到底很仁厚,就吩咐他,他说:你呀,你宫里头,家里一共有多少人啊?他(李后主)说兄弟姊妹连宫女等等有三百人。曹彬说,你都收拾都带着,都带了跟我到洛阳去,去见宋朝皇帝。曹彬最后告诉他:你这样,我限你三天,把东西都收拾好,我们一起走,现在请你上岸去收拾去,回宫去收拾行李,当俘虏嘛。又吩咐他一句话:到了那一边你就不是皇帝了,用啊、钱啊,都不方便哦!能够多带你就多带吧!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你外汇呀什么都没有喽,你能够走私你就藏一点吧!把他送走了。潘美这个副总司令就向元帅曹彬报告:这是个犯人,你怎么把他放走了呢?他逃掉怎么办啊?我们两个怎么办?曹彬说,你怎么搞的?他上一个跳板都吓得那个发疯,他还敢逃?!他逃不了的,决不逃!就把他看得那么准。但是李后主他平常啊,好问,什么事情都好问;好察迩言——迩言,旁边的人的话;老张跟他讲,老李不对;老周跟他讲,老王不对;宰相跟他讲元帅不对;元帅跟他讲……他都听,这个时候都听——(他有这个毛病)。所以“好问而好察迩言”不是这样解释的啊!这是告诉大家不要解错了。

“好问”,以能问于不能;自己知道,还向不知的人请教一下:哎!你看看究竟怎么样?就是谦虚。怎么“好察迩言”?最浅近的话,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随便讲一句话他也有大道理,你不要轻视了他。道在哪里?道不一定(只)在《大般若经》、《金刚经》上讲,菜市场里头很多人(也)都在说道,都在传道!我经常说,小心啊!留意啊!——这就是修道啊!哎,沉得住气呦!——那就是做功夫的话。你懂了就是修道,这就是“迩言”,最浅近的话就是道!我们为什么功夫做不好——沉不住气,气浮起来了。所以这就是道啊!这就是好察迩言。这是一个。

第二个,“隐恶而扬善”。我们这句话,中国文化的这句话讲做人的道德,对于朋友之间、社会之间、对于别人的事情,坏的,知道了,算了!都把它丢掉了;对于人家一点好的,某人的好处,要特别表扬。朋友之间,碰到某人问到他:某某人怎么样?虽然很讨厌他,你都要想他哪一点好,没有不好,你就说,哎!他那个鼻子长得好端正诶!也有一点好嘛!总有一点好。鼻子不好,那个牙齿也都掉了,哎,那个牙科给他镶得好好呦!你总抓一点好的来讲讲嘛!可是人同人啊,专门喜欢攻击,讲人家坏的。这是行为道德,几千年来如此。当然这个道德也有坏处,啊,看在哪一方面用,做人应该是隐恶而扬善。

有时候对坏人对敌人就不可以这样了,这就是上面有一句话:“舜其大知也与!”做善事要大智慧做的,不是乱讲的。哎,你说因为隐恶而扬善,某某党坏透了,哎,我们总要想着某某党的好话讲讲,那就错了(众笑)!那就没得智慧了!对坏人也是如此啊!这是行为道德方面。

那么做功夫方面呢?隐恶而扬善,怎么叫(隐恶而扬善呢)?坏念头立刻要丢掉,善念要培养出来。所以慈悲,我们大家学佛的人都讲慈悲,昨天晚上很多同学讨论,几个人真培养出慈悲心来?没有啊!那都是些“糍粑心”哪!糍粑就是台湾话叫“麻鸡”了,大陆上叫糍粑。啊,哪里有真慈悲心哪?都是“麻鸡心”哪(众笑)!啊,“糍粑心”,不是慈悲。

 

(《中庸讲录》第一集录毕)


但是不能绝对说反派的绝对不对,也不能说正派的绝对对,看两个的意见综合了用其中,致中和天地位焉,用其中也。那么后世解释用其中就是模棱两可。你说的:左边跟你说对不对?差不多。右边跟你说怎么样?大概是那个样子。那么大概的差不多,你怎么办?我看看在说吧。那就不是中庸了,可是后世解释中庸都把那个:在说吧偷一下。所以,那就变成汤圆了,不是中庸了。中庸之道有裁定的作用,正反的意思,正中有反,反中有正,它裁定。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以,这个执并不一定是讲大舜坚执两端,因为两端偏见的人都是很坚执自己的意见,这个执是执两边的偏见,各有执着的。那么善于用其中就是至中和了,他把人家的执着,并不让你把执着的意见完全放弃,那是不可能,那不是中庸,即使你完全不对的意见太坚执了,也有他的需要与他的道理,给你保留了一点点,达到你,满足你的需要再来改正你,这是舜。

所以,研究历史,看舜的用人,做事,他的确处理是这样处理。那所以 看,非常高明,高明到极点。舜其大知也与!一个种田出身的,甚至种田,干过陶器,打过鱼,他真不想当皇帝,后来逼得没得办法,尧实在找不到人继承位子了,几次邀请他,他就逃,逃得没得办法再逃,只好请他上去。所以,执跟用两个道理是这样说。那么,因此孔子赞他一句话:其斯以为舜乎!像我们后世赞叹,历史上:舜,万岁,万岁,万万岁!孔子最高的赞叹:这就是叫做舜,舜就是这样叫做舜。你说舜是佛,舜是上帝,舜是圣人,都不能代表他,你说某人同佛一样,不过是同佛样,某人同菩萨一样,同菩萨样。他舜就是舜,最高的赞叹。最高的赞叹:某人就是某人!因为每个人各有千秋,这个千秋的本样,并不需要跟谁去学。所以说,我像诸葛亮,我像关公,你不过像而已,不是关公,不是诸葛亮。你说我是谁?我就是我。他有他的千秋,我有我的千秋。孔子赞叹舜这句话赞叹到了极点其斯以为舜乎!这个叫做舜!所以,叫他圣人都是多余的,这句赞叹他的话赞叹到了极点。因此,就是讲中庸的用。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井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子自己对于修道上的感叹。孔子说,有一天,讲他自己,说:别人都讲我很有学问,很有智慧,其实我是天下大笨蛋一个,有人骗我,把我骗到陷井里头去了,把我活埋了,乃至把网子把我套起来,我都不会晓得逃避,我有什么聪明。孔子这个话很深的感叹。如果研究孔子一生的历史,他是有这个遭遇,你不要看他周游列国自己到处跑,有好几个国家都是人家硬弄去的,他明知道是陷井,因为他是个菩萨心肠,救世心肠,圣人的心肠,陷井我要跳,苦海我要跳,这就是菩萨的心肠。苦海跳下去又苦又有咸味的,有什么好跳呀?那你太聪明了。所以,孔子说:别人都讲我很聪明,其实我很笨,你怎么样骗我,我都信,但我不会晓得逃避。你仔细研究一下,这一句话我们要效法。所以,修道的人就是这样,苦难的地方我才来,不苦难的地方要你去干什么?谁不想享受呀,拿菩萨来说,大菩萨的心肠,大圣人都在救世,苦难的事情我来。所以,他不知道回避。孔子讲反面的文章,换别人讲,都说我聪明,你们看看,我哪里聪明,每次都上当,不会晓得逃避,这是讲他的行为。这个行为你懂了,反表衬达出来这个圣人之道,可以牺牲自己,救世为人,救人,这是一个行为上的目的。

第二讲修道就困难,人皆曰《予知》,孔子说,别人都讲我智慧高明,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他说我的中庸境界,想把它定住一个月都做不到。等于有些人说,我要打坐修道100天,20几天就垮掉了,做不到。这还是讲身体呢,你那个境界,有些人说我得了那个道,你得了?三天就跑掉了,睡一觉那个道就已经跑掉了。期月守也,一个月,他说能够一个月都在这个境界里头。所以,孔子对于他的第一学生颜回赞叹的不得了,大概颜回三个月都在仁的境界,都在这个定境中不变。所以,他喜欢这个学生喜欢的不得了。其实,孔子谦虚的话,没有说一个月都保守不住,那孔子就叫倥子了,那就不叫孔子了。他是拿自己极谦虚为别人做榜样,说明这个道理,修道行道之困难。所以,他下面又赞叹他的第一学生,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他说颜回呀,那真是不得了。孔子有时候跟同学两个讲话,与子贡两个在论语上讲,有一天大概坐在那里喝喝茶,不晓得他抽不抽烟,正在那时悠哉悠哉,子贡过来了,他说:子贡呀汝与回也孰愈?你看看你与颜回两个比较那个行?子贡说:老师,你不要乱讲。颜回呀,听了你的话,问一而知十,你就告诉他一句,下面十分他都懂了。我吗,问一而知三。他也实在不客气,讲真话。你给我讲一点,三分我都懂了,四分就不懂。可见子贡也真不得了,问一知三呀。我们有些人呀,你告诉他,教十还不懂一呢。所以,子贡也很了不起。孔子听了子贡那么讲,怎么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他说你讲得对,不要说你不及他,我都不及他。孔子这个教育家,对一个得意的学生赞叹。当然颜回有他的道理,他这里讲,回之为人也,颜回的修道德,修道做人 择乎中庸,随时在这个中庸的境界里。择:为什么叫择,决择,就是这点不对了,超过了,今天不对,这个境界太高了太矮了都不对。择乎中庸随时决择,,定在这个境界里。得一善, 而且他的行为,不管人家讲一件事,不管人家讲这样做是对的,是对的他马上改。拳拳服膺拳是形容词,拳拳就是二个拳头叫做拳。拳头捏起来干什么?抓东西吗,是抓住的意思。所以,中文经常有拳拳服膺,这句话通用的。你看为什么拳拳?想打拳?那不是打痛了。拳就是抓,现在讲把握。服膺,膺就是胸中,心中。颜回他说,他认为对的,真正选择了后,要证到这个境界,要定住,定在这个境界上,他就把握的很牢。可见心中随时在这个境界,永远掉不了,绝不会掉了。像我们大家有些同学们有时候打坐一样,有时很不错,你看他来,吱牙咧嘴的,牙齿一咧出来就晓得昨天境界坐的不错,第二天来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到几个钟头。孔子还保持一个月,我们十二个钟头也保持不了。他说颜回永远不掉,孔子赞叹颜回。他为什么?也就是给我们后世做榜样,行为的修行,或是见道的修行,要这样。有些人你把他拼命教一顿,骂一顿,改个三分钟就好了,第四分钟又走样了,他的样子又变相出来了,没有用。所以,得一善而拳拳服膺 啊,此所谓圣贤境界,修道人的境界。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 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是讲修道之难。这几句话连着都是引用孔子的话,说修道之难,行道之难。他说国家天下政治之难,这里有一句话是政治哲学,国家,天下,政治,什么难?均匀难。所以,我们三民主义国父的思想,平均地权,平均资本,都是均。生活财富一切的褔利,享受,能不能平等均匀最难。如果人人满足,都均匀了,天下太平了。均之难。但是,治天下国家有如此之难,他说虽然难,也不难,可以做到。孔子说也可以做到。爵禄可辞也,爵位,历史上封诸侯,封王,皇帝叫万岁,封你当九千岁那还得了,就是说封王,功名富贵,做官,地位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过去历史上,很多人走掉,逃掉,决不要。尤其是我们上古时代,尧舜的时代,好几个人皇帝不肯当,许由,常复,还有好几个。你看尧去找许由,请他当皇帝,许由把尧说了一顿,他说:你什么事情不找我,这样的坏事情找我去,赶快把他赶跑了,自己跑到流水边上,山里头当隐士,去洗耳朵,耳朵听脏了。他那个朋友常复,当隐士放牛,正拉牛来喝水:老许你干什么?你今天不洗头发洗耳朵?他说:今天耳朵听一个人讲话听得好脏,来洗一下。什么?尧来找我。他找你干什么?他说年纪大了国家交不下去,让我来当皇帝,这不就是脏死了。所以,我来这里洗一洗。常复说:老许你这个家伙真混蛋,你晓得这个地方的水,我牛要喝的,你把我这个水洗脏了,我牛都不能喝,把牛就拉走了,不喝这个水。这些都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这些高士,这些故事。印度文化里头都很难找出来这样的。所以,爵禄可辞也宁愿不干。中国这一方面的隐士,好像我们有一位同学写博士论文就是写这一面,写这个隐士的哲学,拿博士的学位。孔子说,这还可以办,换句话,看到钱不要,看到地位、官不想做,什么都不要,这还做得到。第三种 白刃可蹈也危险的地方,看到刀在那里,炸弹在那里,这一脚下去自己就炸死了,有勇气踏过去了,都做的到。换句话这些勇气,大智,大仁,天下可均也是大仁;爵禄可辞也是大智;白刃可蹈也是大勇;这三句话代表这个精神,要特别注意。大仁大智大勇都做得到,唯有什么做不到?得道很难。所以,佛家说:学佛乃大丈夫,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 大智大仁大勇可以当帝王,不一定能够成道,中庸不可能也就有那么严重。所以,我们很多同学想到这里打坐学禅,你看看你有没有当帝王的材质,是不是爵禄可辞也,大概美钞给你摆个五百万在前面,你坐住坐不住?那就坐不住了。要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以这样的精神,不一定能够入道 ,中庸不可能也 修道之难。

上次讲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说明学问修养,一个学者达到中庸的,内养的,内学的境界,必须要智仁勇兼备。因此,引出来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光看他的原文,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原文是 子路问强子路提出一个问题来,什么叫强?也可以说强(jiàng),我们这个中国字“强”,个性很强(JIANG)也是这个字,不过读音不同。强就是勇的意思,有勇气,壮大。比如现在报纸上经常说,某某是哪一样的强人,不过我有时经常把它念成强(jiàng)人,非常强(jiàng),但报纸上实际上是强人。孔子答复的问题,子路提出来什么叫做强?孔子的答复: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孔子就问他:你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是说北方人强的个性?还是南方人的个性?还是说 抑而强与,整个问题什么叫做强这个原则?强的这个原则,定义。他说换句话说有三种分析的讲法,孔子说: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对人宽厚的,温柔的,重于文教的,注重在教化,不报无道别人不对的地方,无道,就是非常不对不合理,可以宽容他,原谅他,并不马上采取报复,不立刻报复。这是南方人个性的一种特色南方之强与,君子居之。比较有教养的这一班人都出在这个地方,在南方的多一点。衽金革这人衽字古书的解释就是席子,睡的席子。实际上衽也可以解释睡的席子,披在身上挂的披掛。金革,革就是皮做的,比如我们的皮鞋,古文上也称革履。开始皮鞋来,我们几十年前可以看到写,某某青年西装革履,就是穿的西装穿的皮鞋。金革,在古代武士的盔甲,皮做的,重要地方套上铁片防身的。比如唱京戏的,我们都看到胸口有个亮亮的铜片铁片是护身镜,这个地方是最怕别人打的,尤其是弓矛的时代,有时候长武器一下到这里来,有个铁镜在这里防的很好的,保护胸部的。就是说喜欢争斗,喜欢打斗,非常武士的盔甲,死而不厌,死了无所谓,脾气一来了,打死了算了,北方之强也,这是北方人的个性。而强者居之,我认为这个字可以念成强(jiàng)者居之。个性特别的。这是两个南北的地方个性不同,以南北来分界限。故君子和而不流,了解了南北两方面的地方性,民族性,他说,所以,受过真正文化教养的人,那么真正的强,真正的大勇在什么地方,和而不流。同老子的观念一样,和光而同尘。非常能够适应环境,适应一切人。适应是适应,可是自己有他的人格,有他的气节,有他的立场,决不跟人家随便,随流逐波变去走。所以,和而不流强哉矫,能够做到 和而不流 真正够得上真正的强,顶天立地,是个强人。中立而不倚,另一种呢,可以做到和而不流是一种做法,一种人生处事的态度。可和而不流,要和几乎会流。要和的人往往就变成,我们经常骂人:某人是个汤圆。汤圆者,那就很滑,很圆滑,不着边际也不得罪人。“你说对不对呀?”“差不多,大概是这样子”“你说某人好不好?”“还不错呀”“那么某人真不对吗?”“也不见得吧”,反正不给你下定义,那么慢慢的习惯了,就变成汤圆了。几十年前在军阀的时代,有个老军阀,我们老一辈的人都讲他,某某人的个性是个水晶汤圆。那就很历害了,水晶,透明的,晶莹得很。可是对人的态度非常和蔼,不着边际。所以,和而不流已经很难,这是一种典型。要和而真正不流才够得上顶天立地的人。另一种典型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做人做事,有他的修养,有他的人格标准,有他自我的中心。任何事情不着偏向,非常理性,所谓中流砥柱,站在那里屹然而不动,不偏向于哪一面,也不随便跟人家的意见而跑,强哉矫 而且很好。还有一种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两种表面上看,为什么文字上一定把他分开,好几层文字可以构成一条,一个赞叹之词强哉矫就够了,可他把它分开?我们往往念书文字很容易看懂,不加思想就被文字骗过去。他又不同,有一个典型,国家有道,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一切都好不变塞焉,怎么叫不变塞呢?在安定的社会,安定久了的时候,会得安逸,享受,清闲,把自己变坏了。所以,我们看自己过去的历史,许多安定的时代,怎么样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平安久了会乱呢,变塞。所以,一个国家,民族,到了经济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孟子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社会没有别的刺激了,人的享福惰性来了,是非常糟糕的事。国有道而不变塞,在富贵中,假使一个人得意了,能够不忘本,还是书生本色,英雄本色。比如,像我们晓得跟我们相隔年代最近,可以说近代,也可以勉强算作现代里头的,曾国番,功业,文章,样样都到了很好,不能说到了极点,几乎到了极点,但是始终保持乡土的气味,自己不变,我来自于乡间,还是一个乡巴佬,就是不变塞也,强者象。另一种国无道,至死不变,就是一个社会到达紊乱的时候,一个时代到达紊乱的时候,一般人都喜欢趁火打劫的,有机会。而时代越乱,社会越变得坏,年青人越搞得眼光短了,越注重现实,不注重现实很难生活,注重现实随波逐流,跟着下去了。所以,国无道,自己有人格思想的中心,自己站得非常端正至死而不变,这个才是真正的强。他分析了很多强,那么我们现在讨论这一点,文字上了解了,下面孔子所讲: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这四种典型,此所谓真正强。一个人做到如此,真正是大丈夫顶天立地,完成了一个人。过去的教育,我们几千年的教育,完全一个人格,人格就是这样,这四种典型。那么,我们把这四种典型结合历史上,找过去的人物就非常多,不过现在我们大家学校念历史,只念一个纲要,很少真正去研究一个历史的内容,那历史上这一类的人物是非常非常多的。前面是文化的强,真正一个人格完成的教育。前面提到最有趣的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我们也都晓得,南方人北方人个性的确不同。比如,这一节书正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到了台湾三十多年来,开始一来,哪里人?外省人?本省人?看起来界限很分明,再碰到外省人,哪里人?山东人。北方人骂我们南方人:南蛮子,南方人一听:北方人,侉子。听到四川人:川老鼠,耗子。湖南人:湖南骡子。江西人:江西老表。湖北人:湖北九头鸟。各种地方到处都有个外号,江西人碰到洛汀人:洛汀人老遢。老遢很难听,讲不出那个味道。反正各地,没有一个地方,广东人,我们去了以后包括台湾人都在内到了广东:外江佬。到了四川:脚底人。我们都是他脚底的,四川很高都在他脚底。这是个大问题,什么问题?中华民族很有趣味的问题,这个民族吃饱了饭没有事,只要坐在那里,一个乡村邻居的,隔一条河,前岸的同后岸的人就不同,他是前岸的,我们后岸的。东边同西边的不同。吃饱了饭没有事,专门闹家务的。但是有一点,中华民族不同,吃饱了没有事闹的好玩,等于大家兄弟姐妹打架,没有事情都找来吵吵嘴,才能够过这个日子,不然一天到晚很闷。真到了一个国家,民族碰到大事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放弃了,根本没有这回事。尤其到了国外一碰到:日本人?中国人?中国人,好呀,同乡到我家里去。这些问题,但是你说没有问题,现在一个资料明显的反映出,春秋战国时,已经南方人北方人不同,是有不同。那么你在看这个民族,这就是个大问题,要写一篇专述,博士论文起码要写好几集。历代历史上用人,山东出将,山西出相。比如,史记上司马迁写的:“秦晋多士,秦晋之人多奸诈”懦弱家都出在秦晋,那个时候,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个话不能拿到现在来说。这一路下来,每一个时代都在闹这个问题,一直到了宋朝非常明显的,宋太祖赵匡胤立了一个碑,不准打开看,哪个儿子就位当皇帝才可以打开看:不准用南人为宰相。南方人不准当宰相,这是什么理由?那很严重,南人为宰相是不许可的。结果宋朝第一个南人当宰相,江西人:王安石,历史上看,开始使天下乱了。这是赵匡胤哪个和尚教他的,哪个道士教他的不知道。所以,中国历史几乎成一个定理,北方人,黄河人,中原一带的人主持一件事情,南方人为辅助,天下太平。南方人味道就两样了,文化思想绝对高明。你看老子,庄子,禅宗,历来都出在南方,大部份,十份之八九。思想文化,聪明绝顶。那个宽容大度,稳重气派,包容万象,就南方不及北方了。详细的分起来,各地都有个性。所以,一路下来,你看满清入关三百年,闹了半天学术上,政治上,就是南北之争。从康熙以后一直到了光绪时代,始终是南方的学者,与北方的学者形成了两个大壁垒。但是,以满清三百多年的政治与文化,北方的当政,南方的做做名仕,做做诗,名气很大,不主政,天下都太平。到乾隆、嘉庆、咸丰以后,南方人的力量起来了,天下要乱了,几乎是呆定的。后来清朝的初年,有一位学者,那是一位,真是天下之仕:顾亭林,他写了一部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一部大书。它是讲经世实用之术。顾祖禹做了一部《读史方舆纪要》,把中国历史地理配合起来,研究这个国家,将来也留给后人,你要想如何建国,如何使这个国家民族富强,这两部书不能不读。一个是顾亭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有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所以,我们年青的时候,这两部书必读,必保存,叫做二顾全书。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社,很想出这样一部书,各地都去亲自看过,调查各地他的民族性,地方性,有他的性格。第二个问题,人为什么形成一个性格呢?这研究起来很妙,人同植物,同动物,同矿物,人也是物。所以,叫人物,硬有不同。说哪一省哪一地区比较出漂亮的人物,清秀就是清秀,粗犷就是粗犷。粗犷有粗犷的气派,清秀有清秀的味道,味道跟气派两样。味道只可以看看,气派那硬是可以做一点事情。因此,相法上也讲,看相的说南人北相,或者北人南相,那都是大贵人,都是了不起。这个道理就是说南北的个性,东西的个性,甚至于说每个地区,每个人的个性。比如人,本省,我也是书读多了,种书毒,到了本省我也问,这里南方人同北方人不同?我以前来的那些本省老头子,现在活的话都九十多了,他说:有呀,南部看北部看不起的,南部的人看北部的人害怕,北部人好厉害,好狡滑。北部的人看文山区最可怕了,文山区就是现在新店一带,又不同。我说:哪里最好呢?南部一带嘉义,不过日本人又看不起嘉义,日本人叫嘉义人:脏话。那什么道理?抗日的英雄,日本人统治的时候,跟日本人抵抗死的最多,就是脏话嘉义人最多。就是这么一点地方,也是东南西北地区个性不同。所以,我受了本省这些老朋友的教育,大致看这些同学的面孔个性,十个不离七八个我都问对了。根据于此,就会知道个性不同。南方之强也,强的狡猾。这么个小地方研究这个方位呀,对人的个性不同,甚至于长相还有特别之处。所以,因此,人物,几乎同物理是一样。水果也好,蔬菜也好,尤其吃中药都知道,中药上写个川什么,那是出在四川的,写个甘什么,那是出在甘肃的,甘枸杞,甘肃的最好,不是甜的意思,不是说甜枸杞就好吃,到处都有枸杞,不出在甘肃那个做药用的效果不大,不是强哉矫,甘枸杞就是强哉矫。川黄莲,不是四川的没有那么苦,淡淡的苦,那没有意思。淮山药,一定出在长江淮石一带,长江的下游,山药就好吃,此地的山药吃的像芋头一样,有时硬得像石头一样,就不是那个味道。到处的红薯到了这个地方,所以红薯每个地区也有不同。所以,这一篇我们是简单零碎的做这么个介绍,不是做精细的研究,精细研究下来这一篇问题很多,也包括了很多的学问,我只是告诉同学们,要研究这一篇里头引出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历史哲学的问题,历史政治的问题,那你必须要读刚才说的两部书,要细心研究《天下郡国利病书》,每一省,每一县,每个地区,他都加以研究了。顾亭林的读书,他读遍万卷书,他也旅行过全国各地,因为他有志要推翻满清,恢复中国的明朝的江山。所以,学者,一辈子不出来做官,但是他办法高明得很,满清不能允许他不投降,不做官,他的后代儿子,外孙都在满清去做大官,跟在康熙皇帝边上。所以,不会一定逼他出来投降,他也绝不投降。研究这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哲学,加上他的学问,著作,都是关于国济民生的,学术上的著作很有名的,顾亭林的。就是说,中庸里头为什么加上了这一段,这完全是讲道德修养的,你们年青人学习应该晓得这个事,为什么加上了子路问强这一段,非常有意思。因为我们现在读古书,尤其读史书,让宋儒把他圈开了,一段段把他圈开来,好像变成了一个标语,一个条文。实际上《大学》《中庸》是连贯的一篇文章,中间没有分开的,分章分段是后人分的。所以,在连惯的文章里头,他这里是一个高潮,这个高潮也说明一个东西,练习学写古文的都知道,这个高潮说明一个人要想学修道,或者学问,道德,想完成,必须要坚强的意志,坚强的个性,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可以完成这么一件事。历史的精神在这里,为什么理由我们这样看法呢,你看到下一章就知道了。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上面先提出来强,坚定的意思,有狠心有毅力,有大丈夫气派,对人,才能够说修道做学问。那么,因此才引用孔子话来说明,素隐,行怪,这是两个名词。我们现在街上看到某某什么书的索引,对不对,这个名称词句,就是从孔子这里借来用的。所谓街上卖的书,十三经索引,现在后世用这个引,引出来的引,过去不用这个引出来的引,《经楼梦素隐》,大概你们没有看过,几十年前有部老书叫红楼梦素隐。现在索引那是工具书,查这一部书哪句话哪个字在哪。有些古书用这个素隐,就是说,把本书的作者,同本书的真正含藏的意思特别拿出来,那个叫素隐。有这样的不同,素隐跟索引不同的地方。可这里讲素隐呢,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人做的事情,由喜欢研究事情研究到非常古怪的地方,用现代话叫钻牛角尖。一个读书人钻了牛角尖以后,构成了特种的个性,非常古怪。第二种:素隐,行怪,那个行为特别,在中国历史上把素隐行怪又是一个题目。把历史上素隐的人物,行怪的人物,找出来多得很。比如有名的现代人:齐白石,那个刻图章的,会画画的,有时候行怪起来不得了,那也是艺术家,名仕。有一次在北京,有一个很有地位的人,请他刻一个图章。平时他不给人家刻的,他肯给你刻一个图章非常的希奇,然后那个人就派人送了一百块钱营养,等于现在说送一千块钱美金来谢谢。他一看,一百元,派来的佣人送钱来:给你做小费坐车子。一般人看了行怪,希奇古怪的人很多,你把历史上这些人物多的很。我们这里有一个朋友做过部长的,现在过世了,后来穷得没有饭吃,跑到朋友那里借二千块钱,好久没有上馆子去了,借了钱要上个素菜馆子,到馆子里一个人,叫了一瓶酒,好久没有抽好烟了,又拿了一包三五的烟,拿来以后,三五也打开,好酒也喝上,“要吃什么菜?”“随便你们看哪几样好。”一共吃下来算算五六百块,然后把二千块拿出:“烟酒呢?”“都算了”“不要那么多,只要六百块就好了”“那多的就给你做小费好了”。回到家里还是没有钱。你说他行怪,他也是用惯了的。他本来也如此,这个小费多少他也不问,也是行怪之一。行怪人多的很,过去有些文人学问好的,那个行为之怪辟,当然比我还要怪。你看画家,明朝的倪云林,洁僻,爱干净。他的花园里头,什么东西绝不能碰的。不大留朋友住的。结果有一天,一个朋友跟他很要好,他留他过一夜,夜里这个朋友睡到半夜,咳嗽了一声,他听见了,一夜都没有睡着: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一早等朋友走了以后,他让佣人从床上找起,找了所有的地方也找不到,窗子前树叶子一颗一颗找,最后找不到,把花园所有树叶子都打下来算了。不晓得这口痰吐在哪里,都有嫌疑。倪云林怪都怪到这样。后来碰到一个非常有权位的人请他画一幅画,决不画,不然要杀他头,他就逃了,逃了以后,碰到明清之间天下大乱,结果给人家抓住了,打他,让他承认是不是倪云林,你只要承认你是倪云林就放了你,硬是一声不吭,打得半死,然后没有办法,看看又把他放了。别人问他:你怎么不叫一声呢?他说一叫就俗气了,就不高雅了(众笑)。历史上这一类行怪的人集中来多得很。很有名的,南北朝时很有名的,袁季好锻,袁诗好文好,官不肯出来做官,一天到晚打铁。但是怪的人都出名,有名的,历史上竹林七贤,每一贤都有每一怪。又贤又怪,那是怪味鸡,又咸又怪吃川菜一样。所以,孔子说: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一个人有了学问,真有学问的又非常平常,非常平时,平淡。有了一点才气的,聪明点,一定古古怪怪的。这种人后世有述焉,后世在历史上,文学上都有名,可是不是正道,孔子说:吾弗为之矣,我决不干。此所谓孔子,在一般人都为名利。比如晋朝的袁宏: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人总要在历史上留名,不留芳百世,给人家骂几千年也是出了名。这样素隐行怪,孔子说,这样我是不做的,我决不做。这是一种典型,一种规范。第二种好一点,一辈子也努力于道德,努力于学问,年青力志来修行,遵道而行,处处学规矩。可是学了半天,三五十岁,四五十岁了,也修不成功什么一个果呀,水果都修不成一个,他就半途而废了,就不干了,就变了。这样的人有始而无终,不可以,孔子说,我,在我个人,决不这样,也不做。那么真正一个人,所谓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学者,受过教育的,应该怎么做个人,依乎中庸,就是随时为道。一切的学问,为达到内养,内性的,道的境界,必须要依乎中庸。在内念念不离修道,念念不离道德,遁世不见知而不悔,那是一辈子隐着,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谁都不了解你,也没有人知道你有道德,有学问。在易经上换一个字遁世不见而不愠,不烦闷,决不烦闷,也是孔子说的。一辈子默默无闻,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你,自己不悔,用的已经很好,不过易经上,孔子叙述原文更好,无愠,没有烦恼。所以,我们看孔子的修养,看他的学识,论语的一篇也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没有一个人了解你,但是不怨天不忧人。不愠,不烦闷,觉得我是怎么一个了不起的人,你们都不了解我,看到人眉头就皱起来:你们这些笨人,我是当代的圣人,我是当代的才子。所以,人不知不愠,没有烦恼,才够得上教育完成一个人,受高级教育完成的人。不愠这两个字,我十几年前到日本,同一个教授,我问到大战以后,你们在学术上的变化,他就拿起笔写“愠人很多”,他是个老教授中文很好,我们两个对看一下,笑一笑。愠人,心中不平的,本事没有多大。愠人很多,真正的修养遁世不见而不悔,孔子加一个结论:唯圣者能之。真正有内性修养,,有内性修道的人,才能够做得到。内性修道而如何呢?平凡而平淡。自己觉得比任何人没有了不起,这样才做到了国有道不变塞,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完全是个人。学问之道在此。这一节连起来说明一个人学问,道理,修养有成就的一个规范,标准。

下面就讲道的境界了: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这个地方是真正的中庸。中庸这本书,子思注,全书著述孔子的学问,道德,学术思想,建立这个中庸的名称。中庸是天下之大本,中庸的道理,讲的是形而上的道体,与发挥人格的行为真正的作用,道德的用,整个合起来叫中庸。实际上,这个道,体在哪里?比如佛家讲明心见性,本体叫真如,体在哪里见?你去找一个体,不但一辈子找不到,学佛的人由凡夫到成佛要经三大阿僧衹劫,八大阿僧衹劫你也找不到。体在哪里?体只有在用上见,体在万有之相上见。换句话,这个道体在哪里?万有的相,就是道的相,万有的用,就是道的用。体在相,用,中,离相用以外另外有个体,这个体也是相,也是用。所以,孔子在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的名词,形而上是出在易经的,孔子说的,西洋哲学翻过来叫形而上,就是孔子一句话。这个道的体在哪里?君子之道,你要见道,明心见性,很容易,费而隐,道无处不在,拿佛家的话,尽虚空遍法界,你的头发到脚指头,到你鞋底下面,地下的泥巴狗屎那里都有,因为他无所不在。但是你要找他找不到。所以,在佛家叫如来藏性,无所不在。可是你要找一个如来藏性,你说我现在打坐,眼睛闭起来躲到如来藏性去,你正是在哪里用,在忙碌,找不到。所以,君子之道费而隐,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找到了当下就是道。子思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明,可见他是悟了道,证了道。道在哪里?夫妇之愚,男女之间,可以与之焉,男女之间的心里行为,各种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都是道。但是你说这个最普通,世界上有人,有人就有男人有女人,有男人女人就相爱,相爱并没有离开道,可是爱的合不合于道就是个问题了。夫妇之愚可以与之,可是你说就那么容易吗?比如说夫妇之愚到达了人生人,多容易呀,我们都是人生出来的,到现在为止人生人究竟怎么样生的,在医学上还是大问题,还没研究完。所以,现在科学研究不靠人而生人,正在研究中,瓶子里头制造人,准备将来空气里头还可以制造人呢,科学家的幻想。你说幻想会不会变成事实,就不会知道了。即使玻璃瓶子造出人,空气里手一指就造出一个人来,也没有希奇。在中国文化看来,空气里头本来就有人,君子之道费而隐,人本来在空气里。拿中国文化解释,不做科学解释很容易,君子之道费而隐,人也本在瓶子里呀。这是文学化,那就不是科学了。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你要知道,道无所不在,你说到处都在吗?你要明心见性,你要见这个道,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到了他最高深,最奥妙,最真理的处,即使得道的圣人,还不能彻底了解。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中国文化讲圣人,乃之老子,释伽牟尼佛都包括在内了。还有所不知,这两句话就考死了人。据我所知,只有一个人答得最好的,这两句话。明朝末期禅宗的一位大师,密云悟禅师,解答这两句话透彻得很,只有他。所以,后世很多的儒家都认为,唯有研究了佛法,研究通了以后回转来读儒家的书,整个是合然而惯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明朝的憨山大师都注有《大学》《中庸》,理由如此。密云悟禅师怎么答的,密云悟也叫天通悟,因为他也在天通寺主持过方丈的,那个时候的方丈都是政府聘请的,悟了道有道的高僧。密云悟大师同六祖的故事几乎是一样,从小没有读过书,很苦,也是砍柴,后来出家了,出家学参禅,大彻大悟,一代禅师影响明朝末期的历史,非常大的一个人物。后来他的归依弟子,跟他学佛的非常多,有学问的很多,有一位大儒家就跑来问他,他悟道了以后什么书,无书不通。他说:“你考功名都考取了,读了一辈子书这个还不懂?”,“文字上我懂。这个道?师傅,我真是不懂”。他讲这句话,震古烁今,古今以来没有:“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知。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凡夫若知即是圣人”。透彻明了。道理我们如果看过《六祖坛经》你就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还是小悟,破初关而已。真正悟道是后来五祖再叫他三更入室,在讲一次《金刚经》给他听,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才大彻大悟,他讲了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本性里具足了天人的法,也具足了地狱恶鬼的法,本身里人可以为圣人,也立刻成魔鬼,也可以立刻入地狱,也可以立刻入天堂。所以,具足一切法。密云悟禅师答复,夫妇之愚可以与之,这个东西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我们一世凡夫本来就有道,本来具足,我们凡夫不知道。但是同样的,同凡夫相对是圣人,悟了道的,具足圣人法,圣人也不知。得了道的人还有个我得了道,像小孩子一样,我这个道不能掉了,你不要动,我有道,碰都碰不得,你那个道不值钱的了。道是不生不变,无所不在。所以,他说:圣人若知,圣人如果还有个悟了,觉得我是悟了的,就不是圣人了。就是剩下来的剩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得了道还有那点味道,你不要理,并没有道。没有真正大彻大悟。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凡夫如果知道了,我当下这个就是道,凡夫成圣人了,悟道了。悟了以后这个悟的境界是不会有的,还想保住,你不要碰我,吃饭,我不吃了,我有道哟,修道要紧哟,那不是。答复的多透彻,古今以来再没有人超过这个话。他也不是有意去注解《中庸》,人家做人学问好的很,读不懂了,这样一答出来,那一班读书人都反对佛教的,统统两个膝盖头就软了,就跪下来了。高明到极点了。所以,下面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同样的道理。一个是“知”一个是“行”。王阳明后来讲“知行”,行就是菩萨修道,悟了道的人才能修道。但是修道的人,儒家来讲就是圣人,圣人是非常平凡的,所谓行菩萨道,没有什么菩萨,做人应该做的事,爱人也是人应该做的事,救人都是人应该做的事。人做到了极点是佛,佛与人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你读这里不要连起来,夫妇这愚可以与之,男女之间笨到极点,男女之间本来是笨到极点,讲恋爱就是最笨的事,最笨的事也是最高兴的事,这是不可思议,叫做夫妇之道费而隐也。夫妇不肖呢,男女之间做的行为都是莫名其妙的。但是圣人的行为也莫名其妙,明明知道众生渡不完,偏要渡众生,渡也渡不完,地狱未空我不成佛,你看这个不肖呀,比夫妇之愚还要愚。一个是行,一个是知,密云悟禅师这几句话解释了以后,《中庸》不必讲了,就是他二句话解释,悟道,大彻大悟,同行道,都讲完了。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圣人道貌岸然那个样子,那个道一毛钱一个,都可以买得到。有道的人不会有有道的样子,很平凡。凡夫知了本身就是圣人,就是佛,众生即佛,真的悟道了以后还变成人。凡夫若知即是圣人,这一知禅宗叫做转语,这样一转就把整个的道理搞清楚了。机锋转语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有些人学禅,打机锋转语,转了半天转不出去,那有什么用?密云悟禅师给《中庸》下了一个转语,大家统统看懂了,就悟了。讲这个道体,道为什么费而隐,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本来人在道中,可是我们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大而无外,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他说这个天地,宇宙,是无限制的,无限量的扩充。庄子叫之大而无外,大到没有外。你说大,这个叫大,天地大,宇宙更大,银河系统外边大,大,总有个边吧,没得边。所以,没得外,大的没得外,就是最小。小而无内,小的没得再小的了,没得再小,就是空完了,那就是大。所以,大小是人为的假定,真正大小是没有大小。在《中庸》里面的道理也同庄子一样讲法。讲到大这个道,尽虚空遍法界,佛经的形容。这两句话你想一想,多大呀,四方虚空,佛说的话越大越好,最好没得影子可见,大到不可思议。不可说不可说有多大。所以,这以大来讲,道之大,体大,佛经《大方广说华严经》体大,形而上道体,大到宇宙所装不下来,就是楞严经有一句话:虚空生汝心中,明心见性的人,你见到自己本性的,虚空生在你心里,如片云点太清里,等于一片云在虚空里飘一样。整个宇宙在你的心体上那么的渺小,你看心性之体有多大。你们在坐很多青年学佛的,你要晓得这是佛说的话哟,也同中庸说的一样,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哉焉。可是大家打坐闭起眼睛就在那里玩小的,闭起眼睛在里头玩,里头玩玩又玩不了,一个念头都抓不住,在那里按,然后靠呼吸来抓,呼吸一下来一下去的,你怎么抓,这都是理不明,怎么能够学道。儒家,道家,佛家都一样的。所以,语大天下莫能哉也,语小呢,天下莫能破焉,小得没得小,没得一个小。学道,学佛的观想,观明点,观亮光,观到小到多小呀,我说小得没得小。小大只是两边相对的话,去掉两边相对也没有真正的绝对,这个才是中庸。有个绝对,绝对与相对两个对起来的,“我这个是绝对的”“真的?”“绝对!”你看他已经相对了,因为绝对这个观念是跟相对两个对立的。等于说:“我这个绝对没有主观的”, “你没有主观?”“客观”“你的很客观?”“很客观”已经主观了,主观的客观,客观的主观,就是这个东西。所以,中无中可中,有一个中已经不中了。所以,语小天下莫能破焉,那么把道体都告诉了我们。这一下告诉我们很清楚,道在哪里修呀,哪里去见道,找个中庸,换句话用佛家说,你哪里去明心见性,去找,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道在吃饭中。庄子更讲的彻底,道在屎尿,大小便里都有道。但是不要把大便找来化验。就是说那个行为,行在动吗,念在动,就在这个里头去找。吃饭穿衣大小便,念佛跌倒都是道。费而隐,所以,拿禅宗的公案,有许多人跌倒一下开悟了,有许多人头碰一下开悟了。为什么那么快呢?君子之道费而隐吗,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所以,说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你要去找呀,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我们大家修道就靠自己鬼聪明去找,去造一个道,所以,找不到。那真是费而隐,本来道很明白,到给你隐起来了,费起来了。道在哪里,他引用《诗经》我们上古文化: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跳,这就是道。换句话生机天机是活泼泼的,道不是块板子,你闭起眼睛坐在那里盘起腿,那是给你修静练习一下,把你心念习气初步改变而已,不要认为这是道,这不是见道之道,这是学修道的一个姿态而已。道在哪里,宇宙之间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所以,禅宗祖师讲: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李皋,韩愈的那个弟子来见药山禅师,最后老和尚给他手一指,其实老和尚一定读过中庸,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吗,就是道,不过他没有讲出来。后来李皋就问,“师傅,我不懂呀,你就明白告诉我吧”药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皋认为自己悟了,悟了以后马上下山就做了一篇文章,叫《复性书》,恢复本性。这一本书出了以后,宋朝理学家都在李皋的复性书里面转了。儒家,宋明理学的根源这样来的,《复性书》影响最大。所以,中庸上这两句话,也就是药山禅师讲的,言其上下察也,抬头一看,低头一看,无处不是道,哪里都是道。明心见性,你把眼睛瞪死了,变镜子了也见不到呀。眼睛在不开不闭中就是道吗。他说道处处皆有。这一篇给我们结论,中庸这一篇是中心,传道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他说中庸之道在哪里,就在人生,男女夫妇之间,一阴一阳平常生活之间,就是极平常的生活,极朴素及低级的生活,普通,道德基本在这里。修道就跟人生打成两边,变成两样那不是道。修道非要入山不可,那不是道。山里哪里有道,山里马路都没有一条,哪里来的道。道就在那——马路上,大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就是人生本位开始,人生本位你体悟够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佛家说自己认识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察乎天地,最后通法界,整个就了解了。在你自己心念之间先了解起,这就是道。道的境界,真得了道境界,那个胸襟气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包含宇宙,那个胸襟就是宇宙,自己个人的胸襟就是宇宙,气象万千。一边学道,坐在那里打坐,愁眉苦脸,然后脑袋,牙齿,腿酸的,牙齿咬的眉头痛,那不是道。道是非常自在的,非常扩大,春风中,活泼泼的。道的境界,跟着下来引用孔子的话,深刻加以解说,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子说人的属性,道就在你这里。你们读过《六祖壇经》,慧明禅师来追六祖,六祖给他赶得没有办法,把衣服一丢,就躲起来了,慧明禅师拿衣钵拿不动,大概那个时候六祖带着强力胶,那个衣钵粘住了。衣钵,一件衣服一个碗他就端不动了,也许虚脱了,跑高山趴上去。然后他就叫了:他说我是为道而来,不为衣钵。六祖就出来,他说“真的”“请你传我道”。所以,他叫他“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时候”,那一个是你的本来面目。所以,慧明禅师这样开悟了。开悟了以后还有一点点怀疑,去问六祖,他说五祖传给你除这个以外还有秘诀没有呀?还有密法没有?六祖说有呀,密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呀。什么叫密宗,个个有个密宗,密宗就在你那里。告诉你,心就是佛,你找不到心,也就是孔子的话,道不远人,道就在你那里,人之为道而远人,一般人学道,学圣人,一听,第一反感,第二相信,就会找一个道,没有事情找事情做,在那里闭眉闭眼的,那真是很苦呀,咬起牙硬在那里熬腿。他并不知道,道并不远人,人之以为道而远人,拼命去找这个道,越离开远。所以,佛经上说:不增不减。自己没有把道理搞清楚,以为道而远,不可以为道呀。


自己把道理没有搞清楚,以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啊!因此一般人不是加了一点,就减少一点,以这种方法来认识这个道,修这个道——并不是在修道,错了!道就在你那里,这本来就是道哦!

下面引用了《诗经》,引用中国上古文化《诗经》: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伐柯是干什么?砍木头。“柯”也是木头,木头的枝杈把它砍下来削好了以后,把它做斧头的、砍木头一个大斧头的把子,“柯”也是木头。古人作的诗,很妙,你不要看古人做的诗,就是不需要读书的,有什么感情在(就自然表达出来)。在山里头砍木头,换句话说,“伐柯伐柯”,我们用白话说:“砍啊!砍啊!”就是那么作的。你不要看到《诗经》——哦哟!古诗啊!经典呀!经典是记载的古人“砍啊!砍啊!”那么你再用白话来写“伐柯伐柯”,(写成)“咔嚓咔嚓”(是)一样道理;你这样懂了,读古书很轻松。你要(是)跟着古人看注解,什么叫“伐”?“伐”者,砍也;什么叫“柯”?“柯”者木枝也;什么叫“枝”?“枝”者,树干也;什么叫“树干”?“树干”者,树杈也!哦,要写它几十万字,那就叫做书呆子!我是不会读书,我也不敢读书,对书呆子没有兴趣。所以我读古诗啊,我觉得很好,古人诗真做得好,“伐柯伐柯”,砍木头啊砍木头啊!就是这个事,就是在山上砍木头。

“其则不远”,怎么说呢?他说法则呀就在这里。砍木头砍惯了,看到这种木头,拿起斧头“咚”一下子就砍下来,砍惯了熟能生巧。那么在山里头砍木头,一个人影都看不见,嘴里一边念“嘿!嗬!”就砍下来了嘛!这很简单,就是“伐柯……”,就是这样。你以为做诗……没有特别的,就是这一套,因为我也会作诗,诗作会了以后——开始是真在作诗,学做诗,这个字要换那个字,那个字要换……做会了以后,诗者“嘶”也,乱嘶就嘶出来了!用脑子想一想不是好诗,真的好诗不用脑子想的,想出来那是诗匠的诗,不是诗人的诗。诗人的诗不用脑子想,所谓灵感;什么叫灵感?就是“伐柯伐柯”,就是这样一件事。

“其则不远”,他说这个法则呀,摆在前面。那么怎么解释呢?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个解释妙得很了!“执柯以伐柯”,拿着一个斧头,然后像我们这些(人)到山里头割草、砍柴,我们一定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因为没有砍过嘛,人家拿把刀给你,这个要怎么砍啊?然后看着这个树,“睨而视之”,盯着这个树,砍这里啊?怎么砍啊?砍这里啊?砍下来!砍了半天也砍不下来,也砍不下去。

“执柯以伐柯”,拿着木头又去砍木头,“睨而视之”,“睨”,中国字很多,眼睛看的很多字都是眼睛旁,所谓“穷睇眄于中天”《滕王阁序》那个“眄”字,就是那么看(师示);“瞻彼淇澳”那个“瞻”就是这样看(师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回眸”就是这个斜起来那么一撩(师示,众笑)。每一个字啊,每一个“目”字旁边啊,看那个形容那个眼睛看法不同。这个“睨”呀,那个眼睛瞪起来看,仔细打靶子,这个样子谓之“睨”。你要每个字要说清楚,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字要认得。

他说砍木头,哎!我们这个外行砍木头拿着斧头,眼睛瞄着瞪着,就想一刀就把它砍下来,结果啊,树皮都砍不掉。所以“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哪!你越看越下不了手,砍不准。这个话你说是解释什么?你拿什么解释一个大概?最会讲的、乱吹的也吹到我这个样子为止了,没有办法解释,只好借用。借用什么?(借用)禅宗做以解释,这就是说人本来有道,这个道,人找不到道,禅宗有个比方:“骑牛觅牛”,你骑在牛背上说:“我牛在哪里呀?牛在哪里?”就是骑牛觅牛的道理。他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拿禅宗一解释,完了!就是形容人骑牛找牛,你永远也找不到。

换句话说,人本来在道中,人本来有道,自己认不得自己心性就是道,偏要去修个道、找道,你一辈子也修不好了。所以修道永远没有看到人修成功,你在道中去修道,你怎么去找?所以由此你懂了以后,原来我们上古老祖宗的文化此道早就晓得了,不等禅宗兴起,已经都懂了。那就是“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就是儒家了,中庸之道始终不想你推到高远地方去,始终把高远之道拿到平常之间来,平常就是道。所以道真正用,用到人生的道理、政治的道理,“以人治人”,你不要把这个“治”又看成政治了,就错了。 “治人”,管理,怎么样人管理人,你看到别人的错误,你晓得:哦!人、我不能做这样的事。看到人家随便发脾气、莫名其妙,你不要发脾气来,你不要与人(发脾气),你又做错了。看到人家做了莫名其妙的事,你不要再(做),自己就要反省到,我碰到对人处事不能做这样子。就象你看到人家穿的衣服不对,自己背后都在歪起嘴巴在笑;可你的衣服要穿好啊!结果你说他穿得不对,你自己的衬衫都没有塞到裤带里头去,一半露在外面的——你笑人家,人家后面还在笑你呢!这就叫 “以人治人”,你观察别人,自己晓得做人。

“改而止”。所以哪里有个标准啊?看到人家的错误,错误就是标准。佛在哪里?看到一切众生有苦,解脱出痛苦了就是佛;看到别人在莫名其妙起无明烦恼,你们的无明烦恼你哪里晓得去?就是《金刚经》讲“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了。所以道哪里去找宝一样呢?你“执柯以伐柯”拿着斧头砍木头很容易呀!木头就在这里,你这么一砍就下去了。所以“以人治人,改而止”,别人的错误就是你的老师,那个错误的人就是你的老师。说怎么是老师?你看到他的时候给你一个警告,我不能做这个事;看到一个好人做了好事,他(也)是你的老师:哎!我应该效法这样做。所以“以人治人”。当然俗话讲,“人比人,气死人”;拿中庸讲,“人看人,好做人”,就是这个道理,改过来就懂了。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所提倡,是传我们怎么样修道,怎么行道。孔子有一次传了密宗,孔子的密宗,你们晓不晓得?没有听到过啊?孔子在《论语》上传(过)。有一天,孔子看到(《论语》那个书上写得很妙)孔子莫名其妙,大概,(我想想哦,因为我久矣没有梦见他了!——一笑)坐在那里休息,好像正坐在摇椅上摇啊摇,曾子跑过来;曾子一定像我们这个禅堂在打七一样,天天在参话头啊、打坐啊,搞得昏头昏脑的,他前面刚刚跑过来,孔子把他一叫:“曾参啊!”叫他名字。那个曾子正在好好修道用功夫,听到老师一叫,头就一回转来:“做什么?”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就这一句:“吾道一以贯之!”所以现在有个道叫“一贯道”,就是盗用孔子这个话来的(众笑)!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这句书,你看《论语》上一读,妙得很噢!你读懂了这个书,趣味无穷!“参乎!”这个原文记载,孔子就叫:“某人!你过来!”曾子这时一回头;还没有等他开口,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这个!“曾子曰:”曾子一看:“唯(是)!”懂了,开悟了!“唯!”就是“是!”开悟了。

“曾子出”,曾子开悟了,他们两个在这里头演戏,师徒两个传了密宗了!外面同学在外面等着:把他叫过去干什么?挨骂啊?还是给他东西呀?结果不晓得他们两个搞什么。“曾子出,门人问,”曾子一开门啊,这帮同学们问他:哎?老师有什么传你呀?“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没有什么,你不要怀疑,老师并没有传我什么,只告诉我做人做事“忠恕而已”。你看曾子是孔子学生的传道的最诚恳的人,结果说了慌话,出门就扯谎!(众笑)

孔子说,“一以贯之!”就是这个!他同学问他,他说成是“夫子之道”两个,“忠恕而已矣”!他(孔子)告诉他一个,他变成两个了;加上孔子“一以贯之”,三个了(众笑)!所以呢,你看《论语》这一节书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妙,我当时读到,“咦?!这个真妙!”当然学了禅宗以后再读的这个书。孔子传给他“道”。颜回死了,孔子那么多弟子,只有传道于曾参,可是曾参最鲁,“鲁”是个性,不是笨,最老实,话都讲不清楚,你叫他上台讲话,结结巴巴的,可是你说他人嘛,真诚恳、真老实,这样叫做“鲁”。所以他最后传道,“一以贯之”给他。他出来告诉人家“忠恕而已”。他看这一班同学功夫没有到,学问没有到,所以只好给他讲行,不讲道体。就是“这个”!这个是哪个呀?“一以贯之”,一以贯之贯到哪里呢?如果向心窝子灌,心脏出了毛病;向脑子里灌,脑会发炎;灌到哪里去呢?被日本人用刑,鼻子里灌上了辣椒水,那更不是“一以贯之”了!他说“这个!”禅宗所谓讲“这个!”他懂了。那么曾子出来呢,没有办法告诉同学们,因为晓得他们都没有到,你只要好好做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什么叫“忠恕”呢?推己及人。你想到不愿意做的事,你不要叫人家做;我不愿意拿的东西不要叫人家拿;我不愿意听的话,你不要讲给人家听;你怕人家骂你,你不要骂人;你怕人家笑你,你不要笑人。这是忠恕之道。忠,推己及人;恕道,包容人家;就是讲行为了,这是恕,恕(就是)能够包容。所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那么这里,所以进一步孔子传道于曾子,曾子做了他的心得,这(就)是《大学》这一篇。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学生,因为孔子的儿子早死,(只有孙子,孔子的孙子子思,)曾子又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著《中庸》,叙述他祖父的这个“道”。所以他这里解释:

“忠恕违道不远”,你注意一个字了吧?忠恕是不是违道这个“违”字。好了,他跟他老师俩讲两样的话了。曾子说:孔子叫他,“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出门,同学问,“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一个变成两个。那么,我们刚才提出来讨论,曾子没有把真正的孔子的心法(表达、)表达不出来,只好在行为上叫同学们:你慢慢去修吧!

所以修道的东西并不是见道的东西,所以“忠恕”是行,不是见道。但是忠恕行道这个行,同“道”距离并不远,就是这个东西,一个手的(两面)这一面(和翻过来)这一面。所以呢,这里面特别注意一个字,就是画龙点睛一个眼睛,“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怎么可以讲它“违”道呢?忠恕是行上、道的行,中庸重要是讲见道以后修道的,这一“见”很难。所以从“行”上来见道不是不可见,其实行道才能见道,由于短距离,所以忠恕违道并不远,它近似 “道”。善行真的做到了,这个道你不要愁见,自然会悟道,就是(看)你的道德善行到家不到家。佛家也一样,佛家说《金刚经》也好,各种(经典)讲,你要善行功德圆满,你的智慧自然开发、自然会悟道了,会证得菩提,会得到般若。所以说“忠恕违道不远”。

告诉青年同学们,读书不能马虎,像这些书也不是老师(教的。)我当年老师教我只晓得背,管他违道不违道,只要背了不错、不打手心就好了!为什么看到一个“违”字啊,管它(呢!)什么都不管。中年以后,自己慢慢懂了,哎呀?!怎么“忠恕违道不远”,这是干什么的呀?古人写文章不乱用一个字的,换不得的!所以“违道”这里是画龙点睛一只眼。所以他说 “忠恕之行,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什么样的事情你自己不愿意人家加在你身上的痛苦,你不要加给别人身上去,这就是道。佛家的这就是慈悲。什么事情我不愿意接受的,你不要叫人家接受去做。换句话,剩饭酸了,我不愿意吃,但是说“某人,你喜欢吃酸的,你吃吧!”那就不忠恕,没有这个道理;宁可你把它倒掉。你都不愿意,为什么给人家?这个心太不好。所以啊,“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你不要叫人家去做,这是忠恕的道理。

那么,他引用他的祖父孔子的话,然后再说(还是孔子的话):“君子之道四,丘”——我们小的时候不敢这样念——“某”,不敢念“丘”字哦!这个丘字你看少一笔,为什么少一笔呀?古文写到皇帝、圣人的名字不能完全写出来,写出来不得了哦!这是犯讳的!那不得了,帝王时代要杀头的呀!所以念到“丘”,“丘”是孔子的名字,孔丘,所以只好念“某”,是要这个样子的。所以后来因为帝王时代,姓“邱”的人,本来都是这个丘,为了避讳,所以“丘”字旁边加一个耳朵。你贵姓啊?我姓“邱”,我那个多一个耳朵的。其实都是一个“丘”。为了避开圣人的名字,所以多了一个耳朵来听一听,所以“丘”姓要写成这个“邱”。

他说,“君子之道”有四种,人格有四种标准;“丘未能一焉”,你看孔子的谦虚!他说,我啊做人做一辈子一样都没有做到。哪四种?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他说我不是个孝子,真正做到做人的、儿子的本分,孔子说我很抱歉,很遗憾,我没有做到。因为孔子父亲早死,他是个孤儿,母亲后来死了,非常痛苦,又穷苦,有个哥哥还是跛子,还要他十二岁就要开始做事,养哥哥养姐姐,所以他讲“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其实他并不是不孝,父母早过世了。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让我好好做人家一个大干部、高级干部,我没有做到,很抱歉!怎么说呢?鲁国叫他做了三个月的司法行政部长,他上来把鲁国第一名人“少正卯”就杀掉,因此引起大家政治上的攻击、排挤他,三个月就下台。他想为鲁国真正做一点根本文化,治国平天下,他结果做不到,因此他只好离开自己的国家,周游列国,所以他觉得“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他说我也够不上,没有做到。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就是兄弟之间,他的兄弟、一个哥哥,后来靠他,年轻时候他什么事情都干过,也给人家干过收税捐,跑去打工、收税、什么都搞过。他哥哥后来又早过世,他说我没有尽到对哥哥好好地伺候的责任。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对朋友之间呢?他说我也有遗憾,没有做到。“先施之,未能也。”这句话很严重,他的好朋友很多,魏国的***就是他的好朋友,齐国的人、小矮子宰相、历史上的贤宰相晏婴是他的好朋友,但是后来齐国大臣叛变、亡的时候,晏婴受难的时候,孔子没有办法救,那心里非常痛苦!他说我的朋友,“先施之”,我怎么先施之?我接受朋友的好处太多了,朋友布施给我的太多了,朋友没有困难,我先能够布施给朋友的他说我做不到啊!他一辈子穷,只能接受人家的好处多,他说人家没有给我好处、我先能够给人家好处我做不到噢!

所以都很痛苦!孔子的痛苦,一个人真正反省自己,你们还年轻不知道;到了几十岁,反省自己,家庭、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稍稍有道德修养的人,这种遗憾就来了,对朋友帮不上忙,那个心里无比的痛苦!

他说我只有“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他说因此我只有这么办,“庸德之行”,最平凡的行为,做人最平凡的行为我不敢马虎,最平凡、最平常的行为、道德我都不敢马虎一点。“庸言之谨”,最平常一句话不敢乱说。当然不会说人家的坏话,也不会跟人家吵架,人家一句随便的话他说我都不敢乱说;人做人最困难:一个言、一个行,言行,说得出要做得到,做得到的才敢说。他说所以“庸德之行”,平常一般人你们说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妇人之仁都要做到啊!妇人之仁就是刘备告诉儿子的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你不要看到一点小善,“哎!不在乎!等到我有钱大布施。”现在的你的就是我的,先拿来,不行的啊?这是“庸德之行”。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他说在普通的言行上,我自己反省亏欠了一点,我自己就要鞭策自己,“不敢不勉”,尽量地努力。

“有余不敢尽”,做人做事这句话非常重要。总保持最后有余,不要做绝了。你就是骂人吧,不要骂绝了;打人嘛,最后还留着可以伤口看得好的(一笑),总不要做绝了!换句话说,做人做事啊留一点后果给人家好转弯。也就是说,留一点道路给人家走,不要做绝了。什么风头给你出够了,留一点风头给人家出出。等于说上镜头嘛,我经常看到有些人上镜头,拼命挤过来……哎,你留一点空间给人家,照一只眼睛也蛮好,有些人偏要在那里照嘛(一笑)!像我们列位,碰到上镜头的事,老早就跑开了,人家想抢着赶快跑前面去嘛,就是留一点多余的给人家。

“言顾行,行顾言。”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得到,做不到的事不要乱说。

“君子胡不慥慥尔。”他说一个学君子之道,天天心里头(“慥慥”,)“慥慥”是什么?小小心心,不敢,不敢放肆、不敢马虎。子思引用他的祖父孔子的这一篇,讲中庸之道修道这个行为、做人这个行为要如此,所以他把他的祖父的话所讲的,引述了这个道理。其实修道不难,你不要看到后面他把祖父的话引申的那么难,“执柯以伐柯,睨尔视之,其则不远”哪!讲了半天还是这句话,“以人治人,改而止。”智慧,其他的人就是我们做人的一个镜子,看了人家的错,自己不要犯;看了人家的对,自己立刻要跟着学,“以人治人”的道理如此而已。

《中庸》上次我们讲到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讲道的原则、如何见道,这个道的大原则在什么地方。第十三章今天开始是讲如何修道,那么在《中庸》讲修道的道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就是讲修道的道理。在《中庸》上讲修道的原则,基本上就是抱定一个字“素”,“素位而行”。素,我们都晓得就是朴素的素,素就是白净,单独中文字的解释。那么,如果借用的意义,它的意义、所谓素,就是非常平常、本分,所以真正一个见了道的人,如何去修道?修道的道理与法则非常简单,就是能够保持其平素而朴素。就是说拿现在讲,素的本位,在自己本来的岗位上不变动;所谓“素其位而行”,这个位就是本位,现在生命之岗(位),所谓岗位,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不愿乎其外”,就是说不管外来的影响,不受外界的刺激,不受外界的环境影响,

这个理论讲起来都很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因此下面连着几点:

“素富贵,行乎富贵”。本来自己出身富贵,或者是现在遭遇正在富贵中,并不是富贵里面不可以修道,非要跑到山里头去、到庙上去,或者把自己搞得可怜兮兮的像个叫化子一样的叫做修道,不一定。所谓“素富贵”,就在富贵的本位上可以修道。假设说现在的环境或者自己的本来是贫与贱,(富与贵是两件事哦!我们随便带过去,想是大家都知道,所以不多加解释。富是富,贵是贵,严格地讲起富贵两个解释有很多了。所以平常我们都看到过年的时候门口贴的“五福临门”,“五福”出在中国文化《书经》,中国文化的根本。五福里头不言“贵”,没得贵字,只有“富”。“贵”是后世人的观念,地位高了有权位叫做贵,这是后世的观念。但是贵有几种,譬如普通把权位这一些叫做贵;再有两种,还有清贵。过去所谓贵,多半没有钱。那么说真正的富贵两个连起来,解释所谓是“有钱”,是现在人的观念。所以富是富、贵是贵,这个不多做解释。)贫是贫,贫是穷哦!有人说笑话,中国字这个“贫”字跟“贪”字两个差不多的,贪过头了就变成贫了。那个上面一个命令,下面一个宝贝,那么你的宝贝可以命令归你,钞票等于是宝贝你可以指挥用,那就必须要贪。贪者,并不就是贪污的意思,就是你要贪、占有。但是过分了,宝贝就分掉了,“分”字下有个宝“贝”就是贫了。不过,古人把贫字还写得好一点,中国字很麻烦是“穷”字,“穷”比“贫”还厉害!你看我们经常说的看到穷(窮)字就有一点害怕,一个洞(上面是个“穴”),下面是个身体的身,身体都弓拢来见不得人,像一个弓一样钻到那个洞里不敢出来了,这就叫穷到极点了(一笑)!中国字往往有许多用象形、拆字一样可以解释。所以,贫是贫。“贱”,贱又是一种:劳苦,处处在痛苦中,衣食不能具足等等,谓之贱。所以贫贱又是一种。所以人在贫贱也可以修道;富贵也可以修道。

夷狄,也是一个名词、两种:东夷、西狄。那么过去上古的文化,文化的重心在我们中国、中原,四边的边区地带还是落后地区,所谓南蛮、北狄,狄是北方,东夷、西戎,东边的边疆民族文化没有开化谓之“夷”,西面就是“戎”。所以夷狄,也就是代表边区文化落伍的地方。“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患难我们现在都连到一个名词在用,也是两个: “患”是病苦,有病的痛苦;“难”是遭遇各种困难,做事情不顺利、环境不好、处处受打击,这个是难;合起来叫做患难,那么也可以说艰难困苦;在艰难困苦里头也可以修道。所以“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一个真正了解了“道”的人,没有在哪一个环境不自在的;说在这个环境不自在,另外要找高山上去,或者去住茅蓬那个里头才有道。(那没有道,小路都没有一条,大路在都市上,道在都市上——这个是笑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各安其本位,这是以道的理想而讲。那么中庸这种文化思想影响几千年,这个民族的精神每一个人安其本位,守其岗位,守着自己。但是你说这样不进步吗?不是的,而本位上是不断地“日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地进步而行道,那么下面说明一个理由,上面是讲原则。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是下面引申这个理由了,这是特别要注意。一个人得志了、在上位,或者譬如说你做一个老板、工商界的董事长,还是大老板;或者在政治地位,或者在某一种地位,“在上位”,“不陵下”,都不要忘记了这个“素”字,“素位而行”,我还是个我;现在的权力、位置是在上面,但是我也是人,他也是人,人是平等,人性是一样,所谓在上位不欺凌下面,没有傲慢、没有自满,非常平淡、非常平凡。这是在上的人,可以说“素上位,其行上位”,就在上位中可以修道。

“在下位”,什么叫下位?你是科长,我是科员,是你下位,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自己一生都是个平民老百姓,在过去就是所谓匹夫,普通一个人。“匹夫”这两个字,古文叫匹夫,现在就是个人,只有一个人。那么在中国过去文化上所谓布衣、白衣,这都是代表一个普通人,这个下位是这个意思;非常平凡,名不见经传,谁也不知道,就是个极普通的人。“不援上”,这个“不援上”简单明了,不向比我高、比我有钱、比我地位好的,不过分要求,不上爬,换句话说不拍马(现在讲不拍马屁),不想办法去钻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上不骄,在下不自卑,素位而行。那么,要如何做到这样呢?

“正己而不求(于)人”。这就非常难了,完全要求自己,处处要求自己,身心方面只是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也不向人家求什么东西。所以孔子的学生、就是著《大学》的曾子就讲过:“求于人者畏于人。”一个人对别人有所要求,不管——你就是来求人家教你一个字,求人家听学问、听课,乃至于说求人家写封介绍信,无论如何,你乃至于说今天没有酱油到隔壁借一杯酱油,“求于人者畏于人”,心里不是味道。这个“畏”并不一定是可怕,自己就有点难过,自卑感自然就来。所以古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做到无求于人,人品自然高了,人品要怎么样高呢?自己觉得了不起,超越于人,那是傲慢,那是狂妄。怎么样叫做人格高呢?“人到无求品自高”。怎么样无求呢?要正己,就是《大学》同《中庸》所谓“诚意正身”。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对这个社会、对人与人之间没有埋怨的心理,没有怨恨的心理。譬如我们经常看到年轻人,大家的经验都晓得,出去找事情,或者见一个人找不到了以后,埋怨得要命,埋怨社会、甚至埋怨政府、或者埋怨别人,都是他不对。赶不上公共汽车的时候,拼命骂公共汽车;自己坐在公共汽车第一位的时候,看到人家赶不上,回去了还在笑呢!就是这样,普通人不能正己。要正己能做到无怨,一切无怨,无怨到什么程度呢?那非常难: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怨天尤人”是任何人都有的。下雨出来碰到雷雨没有带雨伞,把天都会骂一顿:这个讨厌嘛,早不下迟不下,刚好我在路上下!会骂天的,所以天很难做啊。所谓“上不怨天”这个“怨天”不是怨这个下雨天、晴天这个天;人会怨起命运来,有时候人活得不如意呀,自己都怨自己的命运,对自己都会恨起来,这种心理,所以就是修养的问题。

第二呢,下呢?这个上、下是相对的名称,不是一定是这个上面这个天、是下面这个人,没有一个人躺在你脚底下,这是一个相对的名词、形容。“下不尤人”,尤者,过错,做错了都给推给人家身上。自己位置坐错了,就埋怨人家位置摆不好;自己把东西碰倒了,埋怨人家怎么把这个东西摆在路上;人都会专门推过于人的,很少能够反求于己,反求诸己就是圣人之道。所以能够做到“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什么叫无怨呢?真正修养到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切是返照、检查自己。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这里这个“易”字就是平易近人的易,平常。就如此解释就够了。不过过去几千年来,有许多人强调,把这个“易”字同《易经》两个拉在一起,“居易以俟命”,一定要懂得易经八卦,然后还要会懂得算命。

是,我过去也听到一个老先生,学问非常好,他说他会算命,然后一谈起来,说人一定要会懂得算命,连孔子都讲“居易以俟命”嘛!再引用《论语》最后一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所以要懂得算命。碰到如此的解释,只好笑一笑,不能讲“是”,这一句话答复有过错;也不能说不对,那他就气得不得了,已经八九十岁的人了,你不能说他生气。但是他的解释也不是创作,很多书上都把这个“易”字同《易经》上的“易”拉在一起,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至于说该不该懂《易经》,是另外(一回事)。譬如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也许你们将来也碰上,我把许多经验告诉你们。说中国过去的知识分子读书人要懂得“三礼”,《礼记》就包括了三礼。《礼记》它有三部:《周礼》、《仪礼》、《礼记》这样三部。《礼记》等于中国上古文化的总纲,总纲里头的总纲,儒释道、诸子百家都从《礼记》出来。《周礼》是政治制度,等于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宪法里头的法理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法理学;《仪礼》,中国人的社会礼貌、社会秩序等等;综合起来叫做《礼记》。一个知识分子,说过去读书人尤其要有志于天下,所谓“不懂三礼不足以为君子也”。我们小的时候都听到老前辈教书的时候告诉,你们年轻人不通三礼不足以为君子也。我们年轻(时)也同诸位一样,以为这个《礼仪》有什么看的啊?(认为)《礼记》大概专门教人行礼、磕头。[断录]后来有许多老先生们一直到满清末年、民国初年,他又解释(为)另外一种。像我听到这些老前辈,不是没有读过书哦!有几个都还是举人哦!(那个时候的举人拿到现在来在大学里头教书,那学问太多了、太有余了。也经常讲错话。)他说一个知识分子必须要通三理,说什么三理呢?医理、命理、地理。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老前辈、前清的举人,学问很好,这个学问好不是别的了——文章好,诗好、词好、字又好、样样好,一讲学术啊,我们就不大同意他,他一谈学术就不大理了;要谈文字啊,我们瞪眼睛大了!那讲得好!讲文学也讲得好!所以学术跟文章是两回事。那么我们逗他玩:“为什么要通这个三理呢?”“哎哟!这就可以当孝子啊!人要做孝子啊!父母生病,要懂医理就会看病;然后啊,‘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所以自己父母生病了就要八字拿出来算算,所以要通命理呦!万一出了问题,要看块好地给他埋了,所以要懂地理呀!”呵,我们两三个年轻人坐在一起,哎呀那真是肚子痛了!憋得肚子痛,不敢笑,那个不敢笑要面不改色,还不能给他看出来是肚子里是在笑他!那受不了,所以憋得很难受(众笑)!那么这个解释“三理”呀,医理、命理、地理,所以“君子不通三理,不足以为君子。”

这许多经验与故事,是由于《中庸》上一句话,“君子居易以俟命”,对“易”字的解释,这个“易”字不包括《易经》有关联的学问,所谓医理、命理、地理,这个无关。

就是说一个真有修养的人,生活、人生非常平常,真做到真平常,这是真修养,没有特殊,不希奇,一切没有特殊。“以俟命”,不是等着算命,“俟”者,等也。这个“命”字中国古书上经常提到。这个命有宗教性的观念,就认为宇宙间生命的本来有一个冥冥中无法名之的一个力量,也可以叫他是道,叫他是主宰,也可以叫他是上帝,也可以叫他是天,也可以叫他是佛,后世叫他佛,随便了;庄子又叫他是混沌,那么我们党国元老吴秩晖先生,他说这些名词都有,反正那个东西叫他“混账”好了!他说搞不清楚的。吴秩晖先生说叫他“混账”。都可以,是个代号。就是说,古人用“命”,一个生命本来有一个不可知的一个力量,那么佛学的解释就是“业力”、“自性”,等等。所以呀这句话就是说明,一个真有学问修养的,人生,是不断地奋斗,不错;不断地努力,也不错;但是不强求。你奋斗、努力跟强求有两样吗?应该是一样吧?(实际)两样。一个人不断(地念书),譬如说我们有兴趣念书,不断地念书,那是你的兴趣,该念的,学问知识不断的。说我读了书干什么?卖多少钱?那个(是)两个观念。所以荀子所谓讲,“古之学者为己”,古人求学问、修道为自己,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今之学者为人”,现在读书人都把(它当作)为人家读的。再不然我们不是讲过,有一个同学告诉我,读大学的时候,父母管得太严了。他跟我讲他说我们年轻的时候父母管得太严,有一天跟爸爸妈妈两个吵起来,他说:“你再讲!再讲我不给你读大学了!”说我是给他们读的呦!他们要光荣嘛,家里孩子们不读书那没有面子,所以我拼命给他读啊。他是讲回想自己过去年轻(时)的心理,一般是有这么一个东西。所以“今之学者为人”,这个是荀子在战国时讲的,他说现在一般求学啊,光吹大牛。学问干什么? “哦!我学好了以后,济世救人,普利天下!”你自己都救不了!所以古人老老实实,“古之学者为己”,学问是应该做的事,你不断地上进、努力,是人生应该走的路程,不是为他。至于说你有所成就,行有余力,能够救世救人也是应该做的事,也不是为他表达、也不是为他而求得自己的光荣,是这样就是“居易”,真正是学道、做学问。

  相反的行为呢?“小人”,小人跟君子都是相对的名词,不是小人小一点、君子大一点哦!“小人行险以徼幸”。大家要切实反省,大部分的人生做人做事一般人都是走的这个路线,所以失败的多,就是“行险”,偷巧就是行险,耍花样也是行险,走歧路、想办法都是行险,靠机会就是行险,都想侥幸而得之,占便宜,有一点机会就沾一点便宜,侥幸而得到;不劳而获最好了。读书如此、修道也如此,最后嘛,学佛的人:“你请我打坐,我来悟道,蛮好的!”有啊,古代也有啊!济颠和尚就是替秦侩出家,窥基法师替唐太宗出家,自己没有时间出家,叫一个人:“你代我出家,代我去修道。”这就是行险而徼幸。这怎么行?但是你要晓得我们人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我们自己的检查,以数十年做人之经验,深知做人做事自己经常犯这种心理上的毛病,犯“行险以徼幸”,就觉得我试一下没有关系;他们做不对,等我来做一下,就决定成功!都有这个勇气,有行险的勇气,而事实上都不是正道的走法,是行险以徼幸。

那么他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结论,作个总结: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古代练武功,拉弓射箭,就是现在部队里练打靶,所谓前面一个标的,每一箭要射中那个红心。那么孔子有一天在监督学生射箭,大概有这样一个感想。他说射箭打靶 ——他告诉学生们,他是机会教育——他说你们看,打靶这个道理就是人生做学问修养的道理,“失诸正鹄”,你打出去为什么打不准那个目标?那一点为什么不准呢?你不能怪那个目标摆歪了,要反省自己的功力、眼光对不对,所谓“反求诸其身”,要回转来要求自己。打靶打不准没有办法(的时候),不能怨枪不好、子弹不好,也不能说前面那个目标摆歪了,摆高一点了、低一点了,你只有觉得自己功夫不够,修养不够。所以这个就是作结论。

人生、一个人生做人做事,做到了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中庸的道理就在这里。中庸怎么解释?就是孔子的——每一颗子弹、每一个动作都中在正中,准确的中心,这就是中庸之道。不是说中庸像个汤圆一样的,你把它推过去也是圆的,推过来也是圆的。后世一般人说中华民族爱讲中庸:“你说这个东西好不好?”“差不多!”“你认为不对呀?” “大概吧!也许吧!好像是这样,再研究再研究,慢慢来,啊!”这个不是中庸,这个是“偏庸”了,就不对了。中庸是处处合适“中的”,所以你真要解释中庸,就是孔子这两句话解释很清楚,“射有似乎君子(之中庸),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要求在自己,正道。

那么下面由这个修道的道理,这一节也讲个人由明道以后,明了这个道的道理,怎么开始修,下面第十四章讲修道的扩充。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这个是儒家跟佛家两个辩论的地方,其实是后世的儒家跟佛家辩论。后世的几千年来,自从佛学进入中国以后,两方面辩得很厉害。反正儒家唐朝以后,东边拉一下佛家的东西、割一块来,西边割一块道家的东西来充实,其实何必分家呢?文化是一个东西。可是他们啊,后来读书人搞得太渺小,等到把两边的肉割了以后,又回转来打两家。[断录]的辩论,讲佛家大慈大悲就错了,怎么大?慈悲比小而扩充大,亲亲、仁民、爱物之念,那么这都引用了、很多地方都引用孔子的这几句话,批驳佛家,什么都是“大慈大悲”,错了!要从亲亲、仁民,一步一步来。其实他不知道,佛家也是五乘道,先由人道开起步,再修天道;天道以后修声闻道;声闻又缘觉;然后修菩萨道,由小乘而到大乘,一样的。可惜他们当时啊,佛经太多了把他们压慌了,随便抓一本《金刚经》就来辩起来。那么儒家的道理呢?倒是不管你学道、学佛,说以儒家为基础来修持、行道,没有错。所以说君子之道,他说譬如像走路一样修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迩”就是“近”,远跟迩两个相对,就是远跟近两个相对,你必须要从门口、从本位上第一步、起步第一步从近路走起,一步一步向前面走。“辟如登高”爬高楼你必须要从第一层楼先爬起,“必自卑”从最低的地方开始爬,不能躐等,换句话做学问也好,如果说我有特别聪明一点,人家要慢慢来学才学会,我把它翻一下、几天;有许多同学我常常说:“哎,你把某一本书看看、某一本经看看。”“看过了。”问:“你真的看过了?”“翻过了。”我眼睛就大了,你还有本事“翻”过了?那个书虫每一页它都翻过了,它到底还是虫呢!翻过有什么用?!

像我们读书读了几十年,有许多书读了几十年以后才忽然想到:噢!是这个道理!所以翻过了怎么行?这就是年轻人读书啊,有时候犯一个什么?“行险以徼幸”;这“行翻以徼幸”不行的啊!结果你是搞翻了的呀!那个学问都倒掉的呀!必须要仔细。

那么,讲了这个以后,他说要想修道而到达要行道,要学问、德行的成就,成就了以后,想影响社会国家天下,必须从你自己本身做起。所以他引用《诗经》说: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这个妻子好合,就是夫妇之间。中国文化跟其他的文化稍有不同,尤其在宗教哲学比较起来不同,他是走人道的路子。譬如我们晓得中国文化,孔子在《礼记》上提出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的问题,形而上必须从形而下开始。《诗经》第一篇是讲恋爱的事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完全是讲恋爱。求之不得还睡不着,“寤寐反侧”,本来就是首爱情诗,那为什么孔子那么无聊呢?把这样男女追求的诗,就是根据这个“男女饮食,人之大欲存焉”。并不是教人开始修道绝对地绝欲,一般人做不到,老子也是这个主张,“少私”;绝对的大公也做不到,“少私寡欲”,尽量地克制自己,有个范围,有个礼防,礼义的防范,是这个道理,所以《诗经》经常提到这些。讲到男女夫妇之间呢?就是拿这两句诗啊,我们过去在大学上课,经常有些同学们问我恋爱哲学,我说不懂恋爱哲学,到现在(还)下不了定论,现在才发现这两句就是恋爱哲学的道理。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琴瑟合鸣,这是说音乐的合奏,合音,那个旋律彼此譬如拿中国的胡琴跟鼓琴两个合奏,乃至跟锣鼓合起来要合音,合奏不好吵死人呐。所以一男一女两个人结婚了叫做夫妇了,夫妇如果不能好合那就是“坏合”了,坏合那如鼓什么?——“如鼓”瓦片!绝对吵得不得了,打破了瓶子。他说应该像琴瑟、音乐一样和谐,这个就是原则。所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的结合,所以恋爱哲学就在这里,古诗也很多,就是说如何得到和谐。为什么在四书五经引用这方面特别多?相反地你要看到,从古到现在几千年来,人类的夫妇、家庭,千万人中不晓得有几个是和谐的,几乎不可能有和谐,非常少!所以以和谐做标榜。能够做到夫妇、妻子之间和谐,这个家庭整个永远是和谐的,所以祥和之气是非常难。

第二点,由夫妇而后,又再兄弟来讲,“兄弟既翕,和乐且耽”,也是非常难,我们中国文化甚至于讲,“兄弟如手足”(那么,妻子如衣服喽——一笑)。现在也有人讲,儿女是眉毛。大概老年人啊,儿女不孝,受了这个苦以后才晓得,知道儿女是眉毛,为什么?门面上好看。没有儿女,人家讲的这个孤老儿没有儿女;说我也有啊!那眉毛是没有什么用的,它又不能挡雨、又不能挡阳、又不能当牙刷用,长在脸上蛮讨厌,可是你没有它还看不惯!所以说后人讲儿女是眉毛,眉毛是装门面的。那么古人就说,兄弟“和乐”,兄弟姊妹之间古今以来几个人真做到“和乐”?我就不知道了。看看人生、查查历史,更难,尤其到了富贵的家庭、帝王世系里头看看,每个帝王世系里,简直没得办法。换句话说,六亲之间,父子、夫妇、兄弟之间,越到了有钱、有地位,和爱就很难。和爱在是最痛苦、艰难、贫穷的家庭、贫穷的社会才看出来人性善良的一面,有孝子、有兄弟的和爱、真感情。这个中间一加上富贵的形态,人性善良就污染了、就糟了、就被染污了。所以说能够修道、盘起腿来打坐,无妄想、无分别,那容易;起而行之,人与人、兄弟之间的相处,“和乐且耽”,永远是和爱的、和平的,快乐地相处,没有烦恼,没有彼此的怨恨。家不行了,“且耽”,恋恋不舍,舍不得分开。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他说一个人做到夫妇、兄弟、家庭之间,(家是家,家是个总代表,有父母兄弟父子几个族合在一起这个叫做“家”;“室”是每个人自己的房间了,大哥跟太太俩一个房间,那个他的室、家里头一个室;二哥跟二嫂俩一个房间,那是他的室。家是家,室是室。按中国字,“门”是大门,“户”是小门、小门叫做“户”,门、户是两个观念。窗是窗,牖是牖 ——窗上面这个梁。好像这几个字看起来一样——不一样,代表的观念不一样。等于外文一样,每个字用法、一个一个字发音观念就不一样。)说一个人能够行道、自修容易,自己个人修道容易,修至于家庭能够和乐;家庭都不能和乐,无法去团体;能够去团体,然后再谈国家。他说这个样子: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这里下了一个定义,什么叫做这个人孝顺?做到了兄弟、夫妇,一切因受这个人的影响,都能够祥和而快乐的,平安而宁静的,这个就是孝子,叫做孝,所以孝字下面加一个顺,孝顺。孝是孝,一天孝得呀天天瞪眼睛、天天吵架,那叫做“孝逆”了,就不孝顺了。孝者,顺也,这样讲孝顺。为什么他是讲到修道方面要讲到家庭问题,因为这个是你切身最近的,自己切身最近、家庭之间做不好,还说我能够使社会、使团体、要求天下国家如何如何,那只有叫做儿童的幻想事,在真正的行上是不大可能。所以儒家中国文化的道理,要求自己、要求本身做起。由此马上就推到形而上去了,第十五章讲完了,现在第十六章就推到形而上。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有人说孔子一辈子不大讲鬼神,是根据《论语》来讲,《论语》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中庸》是孔子孙子作的,否则说是后人伪造。如果是真是,孔子讲鬼神的哲学、宗教哲学、原理,它在这个地方出现了。孔子说——很简单明了,他承认有这个东西,有鬼也有神。鬼与神两个不同哦!神,要解释这个字,我们都讲过的,大家都了解,就不需要再解释吧?都知道哦!这两个字都是从“田”字部首来的,晓得吧?需要解释吗?还要啊?我好像(讲)好多次了,重复话。

  中国的“鬼神”这两个字,严格地要求起来,在上古都从“田”部来的,就是一个圆圈一个十字架。这个“田”字,古文最上古的、篆字还要上,就是这样写,这个代表田。圆圈是代表这个地球、地面是圆的,上古人并没有认为地就是方的呦!十字把它划一个界限,这个字就代表田地、土地。这个田字上面中间出一点头,就是“由”,就是我们现在写“田”字上面出一点头,这就是由。“由”者,在田地里头这个草木出来一点点萌芽就是“由”。上面出头,下面根伸下去就是“申”,通上又通下,这个就是“申”字。假借这个“申”的道理,旁边加一个“人”字旁,就是“伸”,抻起来就是“伸”,这个人如果拉开来伸、伸,这个就是伸。那么“神”呢?是旁边,中国字第一字开始,“一划分天地”,这一划上面再加一划,这两个符号代表是“上”。如果这一划下面加一划代表是“下”。后来把它一划上划立起来一划,是“上”,然后再给它一个挂钩挂在上面,就变成上面的“上”多一点,古代就不是多一点,是那个圈圈那么弯起来,电线杆带一点弯形。所以这个“鬼”字,人死了,人身上生命、命有两种,魂与魄,一个精神、一个物理。物理的东西、那个“魄”是物质的、笨重的东西,就是我们现在我们营养啊、生命的能,那个精神灵魂轻灵向上走,这两个还合在身体里头现在叫活人;这两个分开了就叫做死人。那么死人那个魂魄有一部分向下走,这个“田”向下面走,就叫做“鬼”,所以这个鬼是向地下跑的,上面不通的。如果是“神”啊,是上下通的,所以“神”字上下左右都通叫做“神”。神字旁边怎么有个“示”呢?一字上面加一个天,天字下面挂下来三条,就是“示”,现在告示,上天、虚空中有个现象摆给你看得到的,“示”给你看得到。这个 “示”旁不像是“衣”字旁,所以中国字的“衣”字旁啊,两点是“衣(衤)”字旁,一点就是这个“示(礻)”字旁,我们写中国字注意,有时候常常把“衤”字旁的字写成一点、一点的应该写一点写成两点,就错了,那个中国字的意义就错了。所以鬼是个阴的东西,鬼魂是向下跑,低级的;“神”呢上下四方八面都通的,那等于是雷达一样,你看这个字就像一个雷达网,上下都通的。那么鬼神两个字,我们认得了。后人写个“鬼”字,把它向下面跑,头上又给他来一根两根头发,现在写成“鬼”字就那么写,上面来根头发,鬼相、画一个鬼相。

那么孔子是直接承认鬼神。有没有那么一个东西?有这个东西。因为孔子承认了,所以宋朝后来这些儒家不承认也做不到,我们的老教主承认了的啊!至圣先师承认,那么儒家怎么样解释?“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问他哪两样二气?那他只好解释成阴阳怪气,很妙的。所以我们把鬼神先留一下,休息一下再讨论。

刚才讨论到鬼神的问题,孔子是直接承认有它的存在,而且再次他的说明。

“鬼神之为德”,这个“德”并不是讲道德的“德”,就是它的“作用”。它的作用“其盛矣乎!”他是认为,盛者不是茂盛,不是完全作茂盛(讲)——充满,到处充满的。那么他说这个鬼神的作用,“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看是看不见的,听也听不到,如果是听到鬼叫,那不是鬼叫,是你心叫;真正没有鬼叫的。你说我看到鬼,是看到自己心理上的反影,它也看不见。那么有几种人(可以)看见:快要死的人看见,真的假的?还是有问题;太健康的人有时候看见,但是人很少有这样健康的头脑与眼睛;此外除非修道、修定、得了神通的人看见,那么很少有人真得了道、真得了定、真得了眼通,平常看的都是幻想,都是第六识的、拿现在心理学就是幻觉的一种,是第六识的独影意识。有时候独影意识还是假的,带质境,这是佛学的道理,我们不牵扯到那一边去了。所以“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是这么一个东西。但是下面有句话,所以可见孔子的这个道不是偶然修的,的确很清楚。

“体物而不可遗”,问题是这个道理了。鬼神是有这个东西,可以说跟人类跟物质世界一切是两重东西,有不同;但是它有这个力量、有这个功能,同我们不相干,要透过了(让)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它必须要透过了物质起作用。等于我们精神的生命,所谓心物一元,假设我们这个灵魂、这个精神的生命没有这个肉体了,起不了作用;(也)可以起作用,在自我的天地、自我的世界、在鬼神的天地里头起作用,在这个物质世界不起作用,这是两回事。而且鬼神它所喜欢的光跟我们就两样,所以我们现在喜欢亮光叫做有光明。黑暗,我们喜欢(光明,把)看不见的、害怕的那个叫黑暗。有一种生物,有一种昆虫,世界上很多的生物、有昆虫以至于鬼神喜欢的是黑暗那个光,不喜欢这个光。而照物理的道理,我们看的光也不是真的光,太阳光反射透过了空气里头的灰尘、很多的物质,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光,太阳(光)真在那个太空里头的时候,它也不发亮,是个黑的,太阳光透过那个真空的那个地带是黑的。黑并不一定是坏东西,它也是一种光,也是光。但是我们这个人,在这个物质上所爱好是什么?习惯性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东西起作用,所以鬼神跟这个物质世界、人身接触,它必须要“体物”,它要投入这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他才能够起了作用。但是“体物而不可遗”,虽然他没有通过物质而起作用,那么你讲它没有吗?他(还)是有的。怎么叫“不可遗”?到处都存在,没有哪个地方不存在。

那么我们经常说人生的经验,我们年轻时候有几个老辈子的朋友天生会看鬼,生来就会看到,在他看到鬼是家常便饭,那你跟他走一路会吓死人:“哎,你又撞到他肚子里去了(众笑)!他又撞到你肚子里去了。哦!那边坐着一个!啊!这里就是嘛!”他东说西说,可是他不神经哦!

所以过去有一位大学教授叫张录光,诗好、文好、画好,而且学科学的,可是他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天生一双眼睛,我们叫他“鬼眼”,那个“鬼眼”是跟我们眼睛不同,看他那双眼睛好象没得亮光的,可他看什么都清楚,看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我们跑警报就拉着他,说哪里可以走?“哎哟!这里不能走,多得很!到那边去。” 呵!跟着他安全。

但是他这个起作用,你说鬼神(怎么样起作用?)“体物而不可遗”,它必须要依凭、依傍一个东西。至于说你走夜路听到声音、听到鬼叫,那都是昆虫世界的其它生物的叫,绝不是鬼。有时候它也可以发出声音,声音不是鬼发的,它“体物”,依傍了某一个东西,使这个东西起物理的作用,就有音声形象,所以你们研究佛学的唯识学,这就是属于“带质境”。这个“带质”,他必须靠物质而起作用。

孔子只讲到这里,详细他就不讲了,他只讲我们这个学问,所以他有许多问题,孔子是多半表达在人道方面,形而上他不大愿意讲。所以《论语》上子贡就说:天、命与天道,性命之理,孔子不大多谈;鬼神之理孔子不多谈,但是他只教你一个原则:“敬而远之”,不要太亲近,你不要去一天看鬼啦、学鬼道、去扶鸾,那你人都变成鬼了嘛,它鬼慢慢这个气氛跟你俩接近,你就是活鬼一个了,没有意思,所以不能玩的。

那么,但是孔子又说: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他说这个东西形而上看不见的那一面,有鬼就有神、也有仙佛、也有上帝,都有,他处的方位不同,他所领导的范围不同,他所以讲鬼神,他是讲笼统这个观念,另一个生命。

使天下之人,“齐(zhai1)”,清心谓之斋,这个“齐”字中间加个“小”,我们现在讲吃斋,吃素不叫做吃斋,叫做吃素。这个斋字是中国文化上古就有,《礼记》里头经常提到,“斋戒沐浴”,这个斋。齐字通那个“斋”,里头加上个“小”字那个斋,这两个字通用的。斋戒就把自己心里头,所以斋叫做“心斋”,庄子说得最清楚:心斋。我们学佛的人、学禅宗的人,说不起分别、妄念不起,这就是真斋戒,就是守戒了,“斋戒”就是这个东西。“一念不生全体现”这是真斋戒。所以中国古礼要持斋,所以你看中国帝王的时候,碰到国家大事,皇帝要离开内宫,跟皇后妃子都不能在一起,一定一个人住在一个殿里、自己一个房子里,所谓“斋戒沐浴”;(要)特别“淋浴”,沐浴也不完全(是)外形洗澡哦,脑子里洗干净、不乱想叫做“沐浴”,这是古礼。脑子不准乱想是真沐浴,外面洗干净还是外表;心里头杂念都不乱动那个叫“持斋“,斋戒沐浴是这样子一个古礼。

那么古人、中国的文化对于祭礼,就是现在讲拜拜了,不管你拜祖宗也好,拜上帝也好,拜菩萨也好,拜神也好,只要你管祭礼的话,乃至于做总理纪念这都是一样,总理纪念就是祭礼、纪念。那么这个时候是要“齐明盛服”,衣服要穿端正。像我们小的时候祭祖宗的时候,像我就当过、做主祭,很小的时候,那很苦哦,先叫大人吩咐你、训练了好几天了,穿着长袍穿着马褂,站到那里,两边那个赞礼先生,以前叫“赞礼”,现在叫“司仪”,那个赞礼那都很严重啊!一下叫你、一上来:“就位!”,一站,那已经心里头都在发抖,斋戒不起来了,都发抖!因为不是怕鬼神,怕很多活人在看,就怕的这些活的鬼神,真可怕。然后说,“正冠!”把帽子弄一弄;还要叫你“洗手”,这个手要洗一洗;那走起路来,穿着长袍子,尾巴还要摆的好,不能够人向这边走,尾巴向这边摆,不成样子了(众笑)!那两步都是规规矩矩学过的。那吓得我们啊,拜下来以后啊,妈妈把帕子赶快来擦汗了:“吓不吓?”“吓死人!”不是怕鬼——怕人!怕失礼,那个失礼是很严重的,可不能失礼!这就是“齐明”。“盛服”,不是现在要穿热裤也可以进教堂,那个时候不能穿热裤,冷裤也不能哦!不冷不热要盛服,有他专门的礼服。

“以承祭祀”,他说你外形内心的严谨、精神的统一,外形的、精神不马虎,这个电感就可以与鬼神俩通,就是“体物而不可遗”。所以为什么你要上教堂跪拜祷告?要做好祷告、要做好拜菩萨,就要抓住这个精神:“齐明盛服,以承祭祀”,这个承有承接的意思,还有电感,这个电感不要你动念头哦,要斋戒沐浴,脑子要空灵,要完全空灵。说我求什么、心里头要求:“求发财、求发财”,那已经不是斋戒了;斋戒时没有这个念头,空灵,“以承祭祀”。

“洋洋乎”,洋洋是形容词,读书必须要认识这个中国字。“洋”,都晓得太平洋大西洋也是这个洋。洋,在古文解释,下面就是三个字:水流貌。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可怜哪,翻工具书,什么叫洋?不会晓得大西洋太平洋——“水流貌”, “水流”还有个“貌”,水的“貌”是什么呀?这个水流活活泼泼的,洋洋洒洒,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兴起,煞是漂亮!像月亮照在水面上,小小的风吹,那个水呀,一点一点扩起去,这个是“洋洋”,活活泼泼的。所以呀古文解释什么叫“洋”:“水流貌”,它不能解释啊!流水的那个“貌“,就是那个现状、那个意境,就是“洋洋乎”。你不要看到、我们现在年轻人读书,认识中国字,“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当然也是水流貌,那个水流貌那个浪啊,是这样翻的,那没得意思了,那叫做“汹涌”、波涛汹涌,那又另外两个字,那个“汹”就是很凶,“涌”就是拱上来,有些浪、海底的浪不是那么滚的啊!碰到真正台风起来大海来,海边的人就知道,有些浪是从海底那么拱上来的,要命的,那么的大房子一个浪头就把你拱跑了,从下面拱上来,那叫做“波涛汹涌”,形容词不同了。

这个形容——“洋洋乎”,活活泼泼的、充满、无处不在、处处皆在,在哪里?“如在其上”,就在你这里;“如在其左右”,无处不有、充满。佛家、佛学叫做“尽虚空、遍法界”,是形容词。儒家孔子呢,只讲原则,不讲形容词,不用什么“尽虚空、遍法界”,他是用原则,“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都是)同样的道理。你把书读懂了,晓得没有一个宗教哲学是不相通的。那么,下面讲了……(第3集完,林南录入,玉树临风二校完。)

承先启后,“承”字,要先继承得起来。那么假设你们的后代的青年,你们要到我们这个时候啊,白发苍苍了,后面问你,“《中庸》里头有三个“思”是什么意思啊?“左思右想啊!“神之格思”,这三个思、三个层次,他说鬼神,你要想到鬼神在你前面,你怎么样去体会,“格”就是到达,你要用思想去体会鬼神不可知的这一面,有没有上帝、有没有佛、有没有菩萨、有没有神仙、有没有鬼、有没有神、有没有魔等等问题,“格思”,你怎么样到达呢?

“不可度思”,他说你不能用普通的一般思想的习惯去想它的,用意识思想达不到的。

“矧可射思”,这个古文“矧”字,就是现在“何况”、“况且”,就是这个字。有时候你读到古文,一句话看到这个“矧”字,它就是代表“何况、况且”。他说你思想中、意识思想推测已经推测不到,“矧可射思”,什么叫“射”?猜猜的。所以有些人说,“有鬼没有鬼,有神没有神?”“没有!”“你凭什么知道?”“我猜想的。”这个猜想不行!这要讲实验的,不能猜想。射思,“射”就是猜想,乱猜叫做“射”。猜不行!要求实证。换句话说,这三个思“矧可射思”,那要实证。

这是宋朝的宋儒儒家程明道的话:“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个一方面是文学境界,一方面他是在打坐得定以后、悟道以后,他晓得思想的这个功能,思想“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个思想不是普通去乱想哦!乱想会想神经了。譬如禅宗讲参话头、佛家的修定,修定就是正思维,观想就是正思维,思到以后,“思入风云变态中”,思想会透过了物质世界,证入那个精神世界,然后控制了物质世界;思想的这个力量之大,唯心的力量之大,“思入风云变态中”。那是实际的境界,不是随便用文学的描述哦!没有这个实证的经验讲不出来呦!为什么他晓得思想有这样的情况、有这样的伟大,所谓“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呢?因为他已经到达了“格思”,思想的那个妙用到达了极度的最高峰,他有点摸到了、体会到了。所以啊,他说思想的、唯心的、心理的最高处,不是你可以猜想到;心理的最高处你抓到了,你生命精神面也把握住了;生命精神面把握住啊,跟鬼神两个通了。

所以管子(管仲,比孔子还早)讲:“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管子讲的哲学,也是管子的政治哲学,他所谓是大政治家,他有许多你看政治上连孔子都非常佩服他,一个大政治家,换句话说,他也是大哲学家,他晓得、早就知道了。那个时候什么佛啊、道啊还没有影子啊!管子说,“思之思之”,所以他处理国家大事一件事情,完全宁静了,用思想那个灵感想清楚了;他说不是完全靠自己力量哦!“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不可知的方面一股力量会启发了你,两个沟通,就是后来佛家所谓讲“自他不二”,自力与他力两种力量合拢来,构成了你的真智慧,处理人世间的事。

那么这是讲思的重要。所以研究哲学的人,对这个“思”,这里有三个思、有三个层次的不同,不要马虎地念过去。那么他的结论,何以知道有三个层次的不同呢?所以下面有: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三个字(“微之显”),“夫”这个夫也不是讲丈夫,什么大丈夫啊,这个“夫”字不相干。就是用白话就是“那么”,就是本省话“阿呢谁”,就是这个话;这个样子他说“微之显”,这个东西到了最高处,幽微,看不见的,微到你没有办法看见;听不到的;摸不着的,细微到没有办法你再去研究。但是你不要、一般人把它当成神秘得不得了,一点都不神秘:“微之显”,无处不在,处处皆在,在在处处都是;无所不在的,白天夜里到处都在,随时都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阻碍,也没有什么黑暗与光明的阻碍。他说这个东西,你看这三个字的照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就可以写大部的毕业论文拿博士学位了。 “微之显”,那么你要说“微”嘛,把世界上古今中外那个高明的话都把它引用来,几十万、百八万字都有;然后再反过来说“显”的一面,找些证据,哪个人看到鬼了、哪个人吊死鬼了、狐狸鬼了,你尽量找——但是这个还不是真的鬼;真的鬼在哪里?等你的感情思想错误了,你已经接触到了那股力量了,啊!非常明显!所以“微之显”。要怎么才能够说、只有一个字“诚”,诚是中庸的重心哦!诚是怎么样的?诚是中庸修养的方法,方法在哪里?在后半部,中庸上有专门讲这个东西,就是一个“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这个诚同大学的“定”、同佛家的定、同其他宗教的至诚的礼拜都有密切的关联,在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字就代表了,没有那么多罗嗦;把宗教的外衣统统把它丢掉了,宗教的形式都推开了,那是真的不要偶像,有一个偶像都不是了,就是彻底不要偶像了,但是他是彻底的、真正的至诚,诚的道理。那么“诚”(后面)再做解释。

换句话说,你乃至于说,家里随便拜拜也好,对人做事也好,“不诚无物”,有一句话,“不诚无物”,这个物不是物质哦,你心念不诚起不了作用,没有东西的。有些人说我念佛念了那么久,拜了那么久,我求上帝也求过、关公也求过,求了半天都不灵—— “诚”字的道理。但是你求坏事不一定灵,“微之显”,这个里头有很多的道理,为什么有许多求不灵?求发财,不一定发财;求考得取,上帝、菩萨不会保你去考试的啊!那这个时候“诚”在什么地方?这都是问题。

所以他说“诚”的重要:“诚之不可掩”,遮不住的,这个东西掩不住、遮不住,“如此”。你看在这个里头,他的文字,你看他古文的写法,用白话一样,“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这是我们现在念法,我们老一辈子读书传统,(师唱念:“夫 ——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他干什么唱呢?他这两个是代表那个思想与感情,这是一个问题,“哦!——阿呢谁——”就是这个味道!“哦,原来这个东西——哦呦!还有个东西呦——!”就是这个味。所以古文有时用虚字是代表那个情态,但是如果不懂古文的说法,“之乎也者”用那么多干什么?等于赵匡胤开始讨厌读书人,他出来当了皇帝以后,带一个皇帝的秘书长(张海)站在旁边,看看那个城门写的,譬如说“忠孝之门”,赵匡胤皇帝看了半天,问问这个秘书长:“忠孝门就是忠孝门,为什么加个‘之’呀?”“哦,那是文章的助词啊!帮助的助。”赵匡胤一听就不高兴:“哎呀!你们一天到黑之乎也者,帮助了什么东西呦?!”就把文人看得一毛也不值了。他说你们“之乎也者”助不了什么东西。说这两个字是助词,开头有助。好了,所谓助词讲文章的写法,他是用这两个字代表意义很深长,这个问题等于现在新式标点,说不完的话上面一杠、加一个破折号,下面“点点点点点点”说不完,你们去想去吧。所以呀,你看现在的标点也很讨厌嘛,五百年以后,考证现在的标点,那个中华民国那个时代那些人吃饱了饭没有事情做专门弄点点的,大概三点、两点是什么意思,七点八点不晓得什么意思,后来的人一定为标点会做一个大论文拿一个学位(众笑)。啊,这是要过五百年以后了。

那么现在第十六章讲完了,这就是讲修道。第十七章开始,(讲)行道了。

悟了道有什么用,做不出来事,等于佛家说你悟了道功德不圆满有什么用?要能够成其事。那么成其事怎么样成法呢?拿皇帝来讲: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他说尧舜这个大舜,孔子是非常推崇他的,到处推崇。因为大舜在上古的时候,第一他代表了公天下的中心。本身是个老百姓种田的出身,种田不算数,本身是一个破碎家庭、受尽痛苦出身,后娘又生了一个弟弟,父亲、后娘、弟弟恨不得要他死,随时害他,可怜了半生,可是他对于父亲、母亲(后娘)、弟弟没有一点怨恨,历史上记述他描写的,处处只有做到仁慈、爱护、孝道。中年以后到了快到晚年了、五六十岁,以他几十年的德行不变,父亲后来又瞎了眼睛,他最后在历史上记载,什么医药(都)医不好,最后舜当了皇帝以后已经八九十岁一百岁了,还抱着父亲哭,拿舌头舔他父亲的眼睛,(父亲)才能看见了。有这样的故事,在医学上无法求证明的故事。那么讲舜的道理,后来一个平民了受尽了这许多的折磨,当父亲瞎了眼睛的时候,受弟弟的挑拨,到处赶了。他住在哪里都不准住,他住在山西赶到山东,住在山东赶到江苏、赶到边疆。后来,你赶我,我就跑开了,要财产都给你们吧,什么都不要。后来以后,中年以上,才尧提拔他,由公务员干上来,一方面当女婿,一方面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辅助他,然后训练他,一步一步上来,乃至当了副皇帝。后来尧到了一百多岁,根本不管事了,虽然没有让位给他,已经一切由他处理。所以他马上起用了年轻人大禹,然后把中国的水利黄河长江等等事情,奠定了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农业的基础,那真是功在万代。所以孔子再三赞叹他,他个人的人格行为还不讲。最后有些人说他南巡死在湖南,这个是靠不住的。实际上历史好几种说法,一种是仙去了、成道了,跟人接走了,他自己不愿意招摇撞骗,不愿意给人家说是怎么叫神仙,这一面不讲。他都布置好,最后是向西面走、修道了,交下来给禹了。这个历史故事研究起来很有趣的,我们现在大家这些上古神话你把它集中起来呀,关于他的故事非常多。那么孔子呢再三讲到,说他才算是个大孝子,他说怎么叫做大孝子呢?不是光对父母孝谓之孝,孝天下人,就是大慈悲、大仁慈爱天下人,这个才是大孝。

他说“德为圣人”,舜的道德修养,做到圣人的境界;“尊为天子”,平民老百姓上来做皇帝,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头头;“富有四海之内”,整个的国家四海之内都是他的,可是他不要,公天下,马上让;不让给他的儿子,让位给禹,就接手了(就成仙走了);“宗庙飨之”,所以后世的子孙不绝;“子孙保之”,舜的子孙,这是绵延,大家的祖宗的历史很多一考证,都是舜之后、禹之后、尧之后,中华民族有几千个、一万多个姓,实际上老百姓不只一百个姓,(有)一万多个姓,有许多都是这个来源。孔子这一篇书里头引用的话,等于看佛经,尤其现在大家在讲《金刚经》研究《金刚经》,《金刚经》佛也说,要功德做到才能成道,他也是讲这个。因此孔子说:

“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他说一个人真做到行为道德修养,所谓大德不是小德了,就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个大德,他自然得到那个位。不过位有两种,孟子说,一种是“天爵”、一种是“人爵”。舜最了不起,人爵、天爵他都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禄”跟“位”不同,“禄”自然生活无愁。他国家皇帝财富等于富有四海,整个国家是他的,可是尧舜啊,好像丢一个破帕子那么丢开:“你拿去,由你来保存。”他自己不要,这个禄位都不要。所以“大德者必得其名”,享万世之大名; “必得其寿”,尧舜都已活一百多岁呦!尧是绝对安然而去,说走就走,说死而死,没有痛苦。舜跟禹两个历史上怀疑都很大,都说他成仙了,同黄帝一样,跟我们老祖宗一样,并没有死,说他以后是成仙了,永远不死,这是道家的资料里头特别多,不过有许多研究起来也很奇怪的,真有奇怪之处。

那么因此下面解释: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孔子在这里,那么子思引用孔子的意思有一个重点,大家千万注意。他说天地生一样东西,生一个人也好、生一个人物也好、生一样东西也好,“必因其材而笃焉”,看他自己是个什么材料而培养他。你要注意呦!有许多青年人志大、才疏,那个心想的比鹅蛋还大,本事好像比蟑螂的蛋还要小,那怎么行?这就叫做志大才疏。德性嘛,更要值得斟酌了。所以啊,在易经上、在五经上经常提到,“知大而谋远”(《易经系传》“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才疏”,学问不够,思想、幻想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没有不失败的。同样道理,我们一般学佛,你能不能够是成佛之材,先要考虑一下,所以“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必须因他的材料,他是这块材料,就给他栽培。但是你也不必灰心,那么我们都不是这块材料怎么办?那废料也是料啊,废料把他连结好了以后也变成大材料啊!那是看自己,这个道理就是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同样是正己而不求于天、正己而不求于佛、正己而不求于上帝;人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天助,应该有这个精神,所以道理要搞清楚,不要单听一面,你就搞错了。

在这里因为提到大舜,那么你就可以看出来,大舜也不是天生下来当皇帝,破碎的家庭,受那么大的痛苦,你想大舜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意志,他很可以变一个很坏很坏的人,乃至他仇恨父母、仇恨兄弟,自己可以回转来杀他的!也可以杀尽天下人;他为什么不那么做?绝不那么做!所以他父母不要他种田,他就去挖泥巴卖(陶器是他发明的),他就去做陶器,那真是“淘气”啊,受了淘气之后去“陶器”了。陶器发了财又不让他做,他再去种田,没得关系;父亲叫弟弟来赶他,“好好,你要,应该应该,爸爸既然要,都拿去,赶快拿去。”就这样,“我走开。”走开了他什么都不要。 “你就一个人走!”“好好好,一个人走,只要他不生气就对了!”会做到这样,就是自己站起来。所以他说上天对于生物、对于人生非常公平。

“栽者培之”,你看这个古文怎么读啊?我们都晓得叫栽培嘛,还要“栽者培之”。哎,错了!(这)就要认识中国字、懂中国文化。“栽”是栽的东西,有些东西要栽的呀!譬如我们种稻子,秧啊要“插秧”,不叫做“栽秧”撒!对不对?种洋芋、撒洋芋的种、撒麦子的种不叫做栽。“栽”是拿锄头挖开一个洞,把这个根根栽下去,这个叫做栽,中国字不要乱用的啊!所以中国文化,我看文化了中国吧!大家要留意呦,先要认识字。说该栽的东西呀,上面是“培”,就是需要土壤,再给它加上,慢慢加上,使他根根能够吸收这个营养,它才能够长出来,是“栽”者。

“倾者覆之”,表面一看,也有许多古书解释“倾者覆之”,倒了就把它倒了,那就糟糕!倾者的“倾”就是歪的嘛,“覆之”就是把它倒了,那个碗如果打倒了,照我们这个茶杯如果歪了打倒,你赶快推一下,把它趴出来,那还叫做倾者覆之?那还对么?说天地间有一种生物啊,它不是那么(向)上长的,有些是横长的,要斜起来。植物,你到农村来看(我记不得了,因为离开农村太早),有一种植物啊还要横着那么种在土里头,上面要泥土,要土壤的营养给它盖住,它才长出来;“倾者”是斜斜的插,“栽”就是直直的种。所以栽者就培之;那个歪着来插的,你要把它泥巴上面的这个营养肥料要把它盖覆住,它里头才长出来。

这八个字形容什么?一个人生的成功,一个人自己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啊!有时候遭遇了挫折,那个挫折是给你经验啊,正是你的肥料营养你,那是“倾者覆之”啊!上天在帮忙你,给你遭遇一个不痛快的环境来训练你、培养你。挑不起担子,结果你自己不能正己而怨天而尤人,完了!他也培养不出来,那有什么用啊?等于我们种田的,种下去,肥料搞了半天,看看挖不出来,一锄头把它挖断了,那就没有用了。所以他说上天之生物,“栽者(就)培之,倾者(就)覆之。”这句话绝不要跟着古人解释啊!有许多古书、好像我们手边这一本书“倾者覆之”就没有解释对,呵!不管了,各有各家的解释。因此他引用: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再引用古诗的句子,在中国文化讲,是讲天人之间,人、天、道,或者神与神之间、鬼神之间的道理。我们佛家的用的最好,靠我们心念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自力”;譬如念佛啊、拜神啊、拜天啊、拜祖宗、拜上帝是靠“他力”。专靠他力是迷信,专靠自力是狂妄;既不狂妄、又不迷信,大智的成就者——自他不二之力,智慧也有,力量也有,自他不二,可是不是迷信,也不是狂妄。那么这两个力量,智慧与福德,才能与德行配合,才成功一个人。要修道的也是这样,你的德行与你的智慧,智慧就是才能,“慧福”,才能够行,动辄就找自生烦恼,又人与人之间相处得不好,就变成仇恨,这怎么叫修行呢?这个不行的啊!那就干脆下面四个字重新解释,“倾者覆之”把它倒掉算了呗!只好把它倒掉了,呵!

所以下面引用自他不二,“嘉乐君子”,“嘉”是好的,“乐”是快乐,和睦、和乐;“嘉”是平安的,这个人个性嘉祥,吉祥的、快乐的。这个君子之“宪宪令德”,两个宪。“宪”就是高高的、至高无上的,很明显地摆在那里是“宪”,至高无上的、明显的、不可变化的,了不起的,形容好的德行。

“宜民宜人”,古诗很简单,一个字、为什么你说四个字一句啊?因为古文、中国文字,一个字代表了好几个观念,拿白话文一翻译啊,好几个字代表了一个观念,因此一个字翻(译)开来就一大堆了,此所以今古的不同。那么今古为什么不同呢?那个时候没有发明印刷,也没有发明纸张可以写,我们的文字(是)祖先们拿东西来刻字,刻在那个石头上,刻上什么?他只要把这一个字这一个代号摆在那里,这个观念一看这个就清楚了,很多的观念就清楚了。所以他说的“宜民”,就有好几个观念;“宜人”,也是好几个观念。就是说你把自己的行为、学问、道德修养,“宜民”,和于真正的人生,“宜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就叫人。“宜人”,不但自己和于真正的人生,人与人之间、对朋友对社会大家都知道你是个好人、了不起。

“受禄于天”,他说这个样子,自助而后天助,鬼神也好、天神也好、菩萨也好,他自然,因为你的电感跟他俩相应,自然会受禄的;那么才得到保佑,就是本省话“保庇”,保庇就是庇佑,这都是古音,他自然得到保佑。所以你要求菩萨、上帝、佛啊哪个保佑你,你不如求自己保佑自己。“受禄于天”,你自己要正己而不求人。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刚才解释了这个“申”,上下这个电感就通了,你的头脑、心里的这条电线、这条天线,跟上帝、菩萨的那个天线就接上了。“申”者,上下通也,“自天申之”,那么因此说,中庸之德要见道、修道而到行道,行道最后行到大舜一样,贡献于国家天下,功在万古、功在万代,他什么都不要,那就证到 “空”了,自己走了,到了一百多岁了,嘿!飘然而去,修仙去了、修出世道去了。

“故大德者必受命”,因此说真正做到大德、圣德,我们佛教,后来用写信给你,“某某大德”,“大德”就是来自于这里。可我们是小德,不应该称大德。大德者必受天命,什么是“天命”呢?交感,天人之间的交感,自然得到这个感应。

现在我们《中庸》是第十八章,上次讲到第十七章。十七、十八、十九同二十章差不多一个观念是连带下来,讲道之用。我们千万要记住,十六章是讲到鬼神之事,在中庸儒家所谓提到鬼神之事啊,就是宗教性的形而上道,由道体而讲到用,那么这个道理也就是证明我们上古文化儒道两家不分家的,都是有一个共同点,讲到道,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跟行道是入世的,见道以后修道、行道是入世的,在哪里入世?在人道上。与佛家不同,佛家始终是走出世的,出世以后也讲入世,所谓大乘道菩萨道,大乘道的菩萨道最后还是归到形而上的出世上面,这两个在形式上不同的地方。当然他的最高究竟处是相同的,不过最高究竟处相同很难讨论了,那么就要牵涉到佛学方面去了,那我们不想讲儒家的东西太牵涉到佛家去。大致上有两个做比较的,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在人道的用上,儒家的基础是稳当的、切实的,而且儒道两家的精神是一样的;如果做三家的比较,他是大乘道入世的真正菩萨道的精神,比佛家的有范围、有立足点、浅近,而容易一步一步去做去。

上次讲到大孝,孝道的道理、天人的关系,所以自己保佑自己,而后再到形而上道上天的保佑,那么提出来一个榜样是大舜。大舜的历史我们上次说明过,他的遭遇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的虐待他是父母的不对,兄弟的虐待他(是)兄弟的不对;他没有觉得父母兄弟不对,始终是尽自己人子的本分,所谓“素其位而行之”,那么因此以一个普通种田的老百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做世界上第一人,但是他的道德修养没有认为自己是第一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一个最平实的榜样;也就是公天下的时候一个榜样;也就是做人、一个人从什么都没有凭藉、没有依靠,而遭遇种种的挫折与痛苦,自己如何站起来,不但是功业站起来,而且使自己成就为入世而又出世的圣人。

那么现在开始第二个榜样,是讲父母也好、家庭也好、儿子也好,那真是我们上次讲到一样的(不晓得是讲到《老子》还是讲到《金刚经》提到的):“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翘起腿”,比这个还要好的,而讲一个非常良好的家庭出身,但是遭遇时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时代,形成中国历史“家天下”的最高的榜样,这是谁呢?就是文王,他在我们这里又树立一个典型,那么现在就开始讲这一段。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这是孔子的赞叹,人生的成功那真是没得遗憾;这个“无忧”不是表示无忧无虑,就是没有遗憾,做人做到这样一辈子没有遗憾,那么拿在历史上一个典型、一个榜样,恐怕只有周文王。周文王跟大舜不同,大舜没有凭藉、没有依赖,绝对一个平民,自己站起来,刚才提到过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最后还道德成圣人,超越于这个物质世界,得道。文王也是一样,但是文王遭遇与他不同,周朝的上辈是姬氏,那么说来文王的祖父、父亲都是历史上的名王而兼圣王;名王是功业,圣王是道德的成就。文王的父亲是王季,也是历史上的圣王,那么有王季的基业的基础,而他自己道德好、学问好。所以我们晓得中国文化里头的宝典,也就是文化的中心的文化《易经》这本书,就是他在坐牢的时候注解,所以叫做《周易》。《易经》有很多、有好几种,有《归藏》、有《连山》,我们现在普通留下来的是《周易》,《周易》就是周文王开始注解,他的儿子周公又跟着注解,最后孔子又加上注解,所谓易更三圣。

那么周文王他当时遭遇的领导他的帝王,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暴虐的皇帝纣王,所谓桀、纣都是很暴虐的皇帝,而这些皇帝们有个共同点:学问都很好、文章好,暴虐的皇帝,绝顶聪明,拿后世来讲,诗词歌赋、吹的、玩的、唱的、跳舞的、武功样样都是第一。像历史上写的殷纣王,“疾逾奔马”,他跑步马都跑不过他;“手捉飞禽”,鸟飞过来,他那个气功一来就把它抓下来了;“生裂虎豹”,老虎两条腿被他拿到可以撕得开。所以历史上许多的所谓暴虐的皇帝,他的能力、聪明都是超人一等,超人一等容易走上(暴虐的路子),他眼睛里头根本没有人,没有一个人值得看得上的,所以欠缺了道德修养就要走上这个路子。我们只晓得历史上桀、纣都是最暴虐的皇帝,但是你研究一下桀、纣,他自然会使他暴虐起来,这么一个人物,没有一样别人可以跟他俩比,他自然看部下看老百姓都是笨蛋,这些人他觉得像一个蚂蚁一样,这些没有用,当蚂蚁捏掉算了,养成了这个性格。

文王遭遇这么一个皇帝,所以对他有怀疑能够把他关起来。周文王在牢里(文王也是一方的诸侯哦),没有怨天、没有尤人、没有埋怨,著书,就是推演这个易经八卦。当然历史上写的,那么后来纣王还测验他的(修养和神通),大家都说他是圣人,一定修养很高,有没有这样高的修养?把他的大儿子拿来杀了,杀了以后剁成肉酱,还送来请他吃。——你既然修养道德好,而且又懂得易经,能知过去未来,我看你晓不晓得这是你儿子的肉? ——周文王当然知道,眼泪都不能掉哦!面孔给他不知道哦!这个地方是(个)问题,不大是道德的修养,只好是拿佛家讲是最大的忍辱,不然很成问题——吃下去!把自己儿子的肉吃下去。所以纣王放心了:“人家都说他是圣人,什么事情有神通都知道,他连儿子的肉吃了都不知道!”——其实文王知道,所以《封神榜》历史的小说上说,文王等到监视他的人走了,想起那个伤心、吐出来,那个肉说是变成我们现在吃的兔子,我们现在这个长耳朵的兔子,就是文王的儿子伯邑考的肉变的。所以这是历史上故事与神话,故事神话不是完全编的呦,有他的中心思想的道理。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够脱离开那个神话的故事哦!你当故事听,(只是听)着玩的。你当成文化哲学来研究,它就是另外有高深的意义与道理还可以参悟出来。

那么这里讲到文王“以王季为父,武王为子”,武王就是(文王的)第二个儿子,所以后来继承文王的志向把纣王推翻了,也替哥哥报了仇了。那么周公是武王的弟弟,这三个都是兄弟呦。实际上文王有百子、一百个儿子,实际上九十九个,后来《封神榜》上给他添了一个,好像同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一个干儿子,叫雷震子,有翅膀的、会飞的。所以后来《封神榜》上中国的像前两天下雨、打雷就是周文王的儿子雷震子管的,雷公。

那么,“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那么上面继承,承先启后。“父作之”,这个 “父”是代表他的上代,历代的道(德政治)[断录]。“子述之”,他的儿子武王的武功推翻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尤其他的弟弟周公,所谓姬旦,他建立了中国文化这个基础,我们几千年来孔子所述所集成(继承)的就是周公周代的文化,从上代下来。他讲到周武王“武王缵大(tai4)王——”,有些本子“大”字上面右边这个角上打一个圈圈,实际上这个字念“太”,不要把这一圈看成一点,就变成“犬”王了,就错了。“大王”就是曾祖父辈,讲文王的父亲“王季”在武王应该称他是祖父了,曾祖父在文字上中国礼貌就是“大王”,——“王季、文王之绪”,文王是武王的父亲,他的祖父就是“王季”,他的曾祖父就是“大王”。三代的,要注意呦,他说武王之所以成功,为周朝的历史上划时代的三千年以后影响的名王,文化的建立、道德政治哲学基础的建立,使中华民族建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不是偶然的,上代有三代的基础,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第一流的名王,有道德学问都到了极点。所以这句话我们普通念书很容易把它念过去,“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这个“缵”字不是赞叹,绞丝旁这个“缵”,他能够承先启后担负得下来,这是非常难的呦!

譬如你看社会上很多人家庭父亲创业、祖父创业,儿子嘛擎下来就比较玩这个财富,到孙子啊差不多开始就玩,要败了,所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能够继承祖宗之业、成绩而发扬之光大之,非常难的,况且在文化道德上发扬光大是很难。所以中国的古文就是这么一句话,你要会读才晓得他这一句话的语意、文字后面的意思包含是什么,不然你照文字一看很简单嘛!就读懂了,一点味道都没有,就是一种恭维的话。你把它透过了这个文字后面,透过了这个纸的后面,一看,我们一读的时候啊,汗都要流出来!不一定我们做得到。假使在座你不管男同学女同学,你是武王,能不能做到?是个大问题。

所以他说“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然后:

“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他讲过文王以后,讲到他的儿子武王,孔子提出来。刚才说到,他能够继承祖先的文化的基业,事业的基础,道德文明发扬而光大之;发扬光大很难!然后他三代,曾祖父、祖父同他的父亲,只讲政治道德、做人的道德,没有侵略过人家,而到武王的时候“壹戎衣”起而革命,推翻了纣王这样暴虐的皇帝,所以起而革命,所谓是青年一代起来。但是你要知道哦,青年也七八十了,武王起来,姜太公这(些人)都七八十了,因为上古人寿命长,周文王都活到一百多了,但是在百多岁人看来,这个后辈不老实,还起来打仗,呵,就是这样,他七八十了。所以“壹戎衣”,以军事手段来改革这个时代的混乱,来平息时代的灾难,推翻了纣王,所以“壹戎衣”。

所以你们念诗像中国的古诗,大家都晓得李白、杜甫的诗好,杜甫有一首《过昭陵》(杜甫是唐朝人,他当然没有见过唐太宗了),就是到唐太宗的坟前面过,有一首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开头两句话气派很大,那么来源哪里来呢?所以读中国的文学你要写好必须要多读书,“一戎衣”这个话,就是《中庸》这里头出的。“风尘三尺剑”,讲唐太宗就是同汉高祖一样,汉高祖提三尺剑斩白蛇而起义,老百姓起来,尊为天子,富有四海。唐太宗不然哪,他不是老百姓,他父亲李渊已经威望很大,所谓已经是独霸一方的人物了,那么他是世家公子起来,然而他的功业跟汉高祖俩差不多啊,所以“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个“一戎衣”就是说,后世的所谓帝王的功勋、天下是打来的。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两个阶段,所以讲王道的天下、周朝以前的三代以上是道德修持来的、修来的、修行来的;三代以下的天下是功业来的,这个功业就经常包含了有“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所以天下是打来的,这个完全不同。所以讲“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结果成立周朝的王朝、政权,身死以后(本身死了以后),“不失天下之显名”,历史上永远不但是名王,(而且)是圣王,“尊为天子,富有四海”,贵到了为天子,除了上帝、上天以外,世上第一人。“富”,做帝王的四海以内一草一木都是他的财产,家天下的都是私有财产,这个是“富有四海”。

“宗庙飨之,”他的祖宗沾他成功的光荣,后代的子孙,周朝武王同周公两兄弟建立这个政权文化为基础,所谓普通讲八百年天下。历史上周朝政权八百年、七百多年,汉朝只有三百多年、四百年,唐朝也三百多年、四百年,朱元璋(明朝)是三百年,宋朝是半壁江山三百年,清朝也三百年(实际上两百七十多年),元朝在中国是八十年,所谓五代啊、六朝啊,大家玩了十几年二十年三、五年的都有,那个不算数,只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差不多一半以上是安定中,这实在是了不起的一个历史。

“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他说周武王没有起来革命以前,还没有说推翻了纣王而当皇帝,中国文化已经他的弟弟周公开始起来研究了,已经完成了文王(他的父亲)、武王(他的哥哥)这个德业他完成了,追述——中国上古文化一直到周朝的上代——曾祖父、祖父跟文王,“上祀先公”,后来当了皇帝以后,两兄弟有天下以后,以“天子之礼”制造了周礼,奠定了中国文化宪法里头的宪法,文学里头精神精华之所在,这部《礼记》。所以我们小的时候念书,说一讲到礼貌,“哎,周公之礼呀!”周公之礼代表很多,现在人好像只把结婚叫成“周公之礼”,其他的不是。周公之礼很多啊,礼貌、礼仪等于佛家的戒律一样,多得很。

“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那么上至当皇帝必须受这个礼法文化的规范,守法;下面到各个的诸侯,以及诸侯下面的卿大夫,就是大臣、宰相;一直到士、庶人,知识分子一般老百姓,上下任何(人)都要遵守这个文化的精神。这个文化的基业是周公集中地制订,是孔子孟子继承发扬,文王、武王、周公这个文化的系统,所谓是中国文化。所以讲尤其是古人注重于“丧礼”,为什么中国人非常注重丧礼?其实外国人也注重,不过两个形式不同。中国人注重丧礼呀,和注重祖先的传统,所以我们叫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个生命由祖先再一代一代下来,所以要讲孝道;祖先的最初就推到形而上天人乃至鬼神,向上面走。

所以我经常跟西方外国的同学们讲笑话,我说你们讲的“十字架”是断了架的“丁字架”诶,上一代不管的,长大了不管父母了,更不会管祖先,你这个十字架就是到父母下面爱子女,下面有,旁边也没有、兄弟姊妹不管,个人独立,所以你是个“丁”字的架子。中国文化是个“十”字架,上至父母祖宗;你们(也)有上面啊,上面有上帝,上帝跟你两个距离很远的。中间我们中国人搭了一个桥,由父母祖宗一直上去,那么人跟天可以接上的,这是个完整的十字架;实际上还不只十字架,十字架还加一个圆周,再加上佛家、道家的观念,中间是十字架外面是个圆周,无所不包。

那么所以中国注重这个丧礼不是偶然的,人家西方人第一个,过去几十年,现在你们很少听见的,研究中国文化说中国文化是很好,但是有个大缺陷,这个民族他没有宗教信仰。有啊!他多神教。封泰山呀、拜土地呀,河有河神,山有山神,走路有路神,茅莳有厕所神,睡觉的房间有床神,养猪猪栏里头也有神,那里做扫把有扫把神,什么都有神,多神教。说没有宗教,其实他们没有研究中国文化哦!祭祖,对于祖宗父母死后鬼神的承认,他就是一个现实的宗教,所以他不需要另外摆一个宗教的形态。因为其他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大讲祖宗子孙这个关系,必须要另外找一个悬空的的信仰,宗教思想,所以其他国家、民族里头宗教的形态发达得自然久了。中国文化里头不需要在生活的外面发展另外一个宗教,他本身就是宗教。尤其他的礼仪,礼仪就是宗教的意思,生活中的都有了。所以他现在讲丧礼,就是宗教的精神这个意思,他说所以周公建立这个丧礼: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这是古代的礼,也就是戒律、宗教家讲的戒律,非常严格。他说假使父亲是大夫,(不是当医生,现在把医生叫大夫是后来的事,古代大夫譬如现代的官职位,政府里头部长以上,不管是行政院长或者是宰相,差不多都是大夫、相,大夫这个官位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大夫之下就是“士”,士也分好多等,大夫也分好多等。换句话大夫就是帝王前面或者诸侯前面高政府里头的高级干部、高级的政府的首长,大夫是等于后世讲功名的职位,不是官位,官位是职务了,大夫是官阶的名称。)父亲本身的官阶是大夫,儿子呢没有到这个地位,是士。上古的士,青年才俊,一个乡村、一个邻里,十个青年里头自由地推荐,不要说平常要加以考察,学问道德好、能力强就提出来为士,慢慢地经验上来。那么这个士的阶级就是比较是初步的基本的干部,官阶上差得很远。

假使发生这个情形,父母过世了,那么儿子葬以大夫之礼,因为这个葬礼是属于这个死者本人的范围,他有些什么贡献于社会上,有些成就是哪一方面,葬礼的时候照这个仪礼而葬。可是儿子呢? “祭以士”,把父亲葬了以后,自己来祭拜父亲的时候,马上连礼仪的家具都要换过来,这是代表儿子自己祭父亲。当然儿子他的功业的成绩没有到达这个位置,本身还是士,所以只好用“士”礼来祭祀。

当然这些礼是讲古代,我们晓得古代的礼仪,每一朝每个时代虽然有变动,大体上差不多。现在不同,现在我们号称礼仪之邦,根本没有礼。拿祭礼的话到了殡仪馆去啊,那东西合璧、古今中外一炉,站在街上看到那个送死人的呀,有西洋的洋队还在唱歌跳舞蹦蹦跳,后面又有道士、又有和尚、又有在家的,什么都有,反正古今中外一概都来哦!哭的哭、笑的笑、闹的闹,没人理。结婚也是这样,这几年几十年当中结婚也没有礼。古代这个规定是很严格的。

“父为士”,假如父亲的他本身的功名,这个成就事业低的,“子为大夫”呢?“葬以士,祭以大夫(之礼)。”他是这样不同。

“期之丧,达乎大夫。”什么叫“期”呢?一个周年,如果在公家服务,皇帝下了命令,“期之丧”,只能在家里休上一年,到后来又规定什么亲属的关系、血统的关系又可以只服、穿一年、戴一年的孝,还有只戴几个月的孝,不是你们看到现在报纸上不三不四的也有了,其实也是古礼。怎么叫不三不四,现在混乱,不今不古。有些人还蛮讲礼,太太死了,丈夫登的讣文,“期妻丧生”,要为太太起码守上一年,守一年之丧,一年是正式的中国文化的规定,这一年之内如果这个男人再结婚、再续弦,在过去社会大家会笑的,不合礼的。有些感情好一点,有些为太太服三年之丧也有;那两年是特别,那不在礼的范围,你心丧。现在当然啊,前一个月上殡仪馆、后一个月进大礼堂啊,无所谓,是所谓自由啊,没有关系。这个期丧是一年的丧礼,所以兄弟之间都是这样。

“达乎大夫”,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古礼你们当然没有研究哦,研究中国的过去的文化,这个是限制了一切,不管你官做到多么大、地位到了(甚至)当了宰相,父母死了以后,立刻就要给皇帝上报告,要交代的,回家守丧,要三年才能出来。如果不上报告啊,那个冷衙门(以前所谓“御史大夫”,有名的冷衙门,平常鬼都不上门的),第二天御史的奏本就上来了,报告上来了,弹劾你!那个弹劾很严重哦,皇帝都吃不住哦,帮庇不了的。犯了什么法,皇帝还可以包庇;犯了礼仪,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神犯了,这个部长不能当的啊!非要回家不可,甚至严重可以弄到永不(录用)。你看康熙时代就发生这件案子,一个大臣当了部长的阶级,因为家里死了父亲,瞒住了,丧事拖了一下,监察御史直接弹劾,后来把这件案情弄清了,康熙皇帝下了手谕,“此人永不录用”,永远不要出来做官了,永远没有他的事了,你就回家去算了。上古之丧除了父母之丧以外,有什么呢?譬如武将当大元帅或者前敌总指挥,带兵正在前方作战的时候,碰到父母之丧那怎么办?皇帝跟着一个命令就来,在战场上守丧,不准回家,那没有办法,君命超过了——所谓国体,先有国、后有家,所以只好穿着孝服作战。你不是有时候演京戏看到白盔白甲带丧的那些大将出来作战,有时候他身带丧服,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你看看中国旧的戏里头都有这些东西的,有些你不留意,怎么——大概是好看吧,颜色上艺术上的配搭,有些绿的红的,穿一个白的。 ——那不是哦!它代表他的身份,他的生活的精神不同。那个关公出来,脸红带刀,他这个人很正直、脾气大,不对,眼睛一瞪就跟你恶骂,他不做假,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三年之丧,说父母死了以后,在古礼服丧是三年,所以中国的古礼做官的这三年以内是不准出来的,也不见客的,甚至专制到了明朝、清朝这个阶段,三年当中还不敢作诗呢!如果说是在家里守丧还作诗,算不定人家密告你一下,前途就没有了。你守丧还有那么高兴啊?所以守丧假使听音乐唱歌啊,一个密告就完蛋了,所以很严重!这个“三年之丧”差不多(是)周代的制定、裁定,因为过去的守丧的时间有长有短,所以孔子死了以后,他的学生们给他服“心丧”,只是外表都不带孝的,“心丧三年”,只有子贡在他的坟上庐墓三年,那比儿子还严重!根本就住在孔子的坟上,搭个茅蓬住了三年、守了三年,其他的三千弟子都服心丧三年,所以这个是孔子的道德的号召与伟大,他并没有规定,弟子们对他自然是以父母之礼事之。所以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总而言之,关于父母死了中国孝道中这个丧礼三年,无贵、无贱,“一也”,决不能变更,连皇帝都不能变。这个皇帝(如果)是不服三年之丧,历史上很多事情,这个历史上这个皇帝是给人家看不起的,在历史上永远是个大污点,所以汉文帝提倡了短丧,把父母之丧变成一年;汉文帝一生的好处,就给这一点事情,中国历史上的历代一提到这一件事,对他都是不然,等于否定了一切,可见这个民族重丧礼的精神之所在。

那么我们看了这一段书晓得,他这一个典型是拿出来大舜这个典型,平民,没有依靠,自己成功,自己什么成功呢?不是现在人努力的成功,(而是)道德的成功。所以,公天下时代一个典型,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另一个典型,是家庭有基础,皇帝的基业有基础,加上他发扬光大的——武王与周公。但是都是重孝道,那么孝是个什么?换句话说,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万的重感情、人的感情,有真感情。中国人讲,中国文化叫做三个字“真性情”,真的人性善良的一面;真的人性的感情;真的至真至善一面。那么这样的人物,不管他成出世的事业或者入世的事业,都有真感情。

所以过去我们讲中庸,也有个人很多年前有位同学提出来问过我,这个话一讲都是几十年,在四川川大里头讲,大学里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问说,那么所以我们中国的儒家攻击佛家不孝,出家是无父无亲,这是儒家攻击佛家的第一条,最严重。这个是后世佛教的制度有所不同,实际上你看,研究释迦牟尼历史,还是一样。不过他孝道的路线不同,因为印度的国情(国家的情形)与中国文化国情不同,所以释迦牟尼佛父亲死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自己抬棺材的,阿难、难陀、释迦牟尼佛自己、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四个人,每个人抬一角,把父亲棺材抬上山来,葬在他自己讲堂的旁边。任何弟子帮忙他抬棺材——不准,他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他带着他的儿子带着兄弟,自己四个人抬棺材上山。可见也是非常注重孝道与丧礼,至于后世后面一般的佛教徒或者是出家的没有留意到这些,就是跟着后世的可以说是错误的观念,将错就错一路下来,所以被中国的儒家所反对、所责难、所否定、所看不起,其实印度的文化、东方的文化同样精神。严格讲起来西方文化也一样,所以最近你们晓得,西方人讲,有黑种人发动找自己的根,所谓《根》,从这一本《根》,一位黑人朋友写了这本书以后,全世界发动找,实际上他本来每个民族都很重视自己的来根,所以根,观念不同,他名称叫 “根”,祖先嘛。你看美国是一个各个的民族集合来,你经过的美国同学你一问:你是哪里人?意大利,西班牙,我是犹太,我是德国的,我是英国的,都分得很(清楚),每个人回到家里还注重自己的家史,所谓根、传统。所以我们一般留学到外面去只看皮毛,里头都不懂,实际上都是一样,非常重视自己的血统与祖先。你不要说我们养人,养狗都重视血统啊!是哪一种狗种,何况我们是人种,人种里头还好种啊,那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那么下面跟着叙述: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注意!所以中国人天天讲孝道,什么是孝?这个地方要注意了,孝并不是说今天回去下了课买一个冰激凌带给爸爸妈妈吃我是孝顺了,那是当然很孝了,小孝。真正的孝,所以孔子说只有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他通达、懂得孝道,真正所谓孝子的,“善继人之志”,善于继承父母祖先的那个遗志,所谓愿力、希望,给他达成。当然要善的希望,父母假使只希望钱,就是希望这个儿女不管你什么手段、偷来抢来,只要有钱就好,那就不是善继人之志了。当然父母希望有钱,穷怕了,希望后代子孙有个房子啊、生活能够安定,钱的目的在这里。你使自己后代怎么样安定下去,使告慰于父母,告慰于祖宗,这就叫“善继人之志”,不会乱继。那么像《论语》上我经常说,古人解释很多错了,讲孝道,父母死了,“三年无改于父之志”,就是孝道。照古人解释,他说三年以内不要改了父母那个的本志,就是孝子。我说那好了,假使这个父母做小偷的话,我不想做也要做三年啊(众笑)!不做三年不是孝子了嘛!对不对?父母是个杀人犯,至少我也去杀个三年哦!为了当孝子啊!所以古人乱解,就是《中庸》这个道理正好补救,那个《论语》上后世人解释错了。孝道是“善继人之志”,你要晓得那个精神,而且善于继人(之志),重点是这个“善”。

“善述人之事者也”,父母祖先已经有家庭、文化、道德、功业的基础的,做后代人能够发扬而光大之,这个是孝子。但是我们看了几千年以来,子孙能够发扬父母的基业的,没有几个啊!别的还不说,就拿我们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家里喜欢买书,不是现在的书哦,过去的印刷不容易,线装古版的书。那书楼里,那真是啊,像我们出门,父母就讲,“仗剑须交天下士,黄金须(多)买百城书”,喜欢买书来读。那个书买到有时候一看啊,心里凉了一半,有些书买到线装很好,很好的图章,一切讲究,很大的字,“某某家里藏书”,这是名家,“后代的子孙如果再穷卖了我的书啊,怎么怎么样不孝!”照样的卖出来!这是没有办法。就是深深感觉到,善述人之事,所谓“继往开来,承先启后”,创业是很难哦,守成同创业一样的不容易做到哦!所以唐太宗、高宗有个名言:“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呀!”创业固然很难,能够守成也不容易;守成而能发扬而光大之,所以孔子再三提到他两个兄弟,武王、周公是了不起,这是大孝子。 “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他下面记述的还是讲中国这个“礼”,礼的精神。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这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所以人家西方人讲中国文化开始没有宗教,他们忘记了、没有研究过儒家这个“礼”,这个就是宗教仪式,实际上我们后世,魏晋以后佛教进入中国,乃至在南北朝到隋唐之间,道教的正式的成立,许多的礼仪,庙子许多的规矩,不管佛教的道教的还是都采用了中国《礼记》的精神,乃至许多的用具,所谓佛教叫做法器,有许多就是中国传统礼仪祭祀用的法器。所谓“春秋”,这个不是讲孔子著的那个第一部历史《春秋》,是讲春天、秋天,是春秋二季,就是我们现在清明的上坟、七月半的祭祖,这些都是春秋的祭祀来的。

“修其祖庙”,这个修并不是修房子,也包括了修房子;祖宗的庙堂,清洁、打扫、整理。

“陈其宗器”,春秋两季都要把祖宗的传统代表精神那些东西摆出来。譬如我们有名的(随便拿一个故事来讲),元朝的蒙古民族,(也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成吉思汗用过的武器,一直始终供在祖庙里头,平常不准人看的,这个就是“陈其宗器”。周朝有周朝这个祖宗们用过的东西,摆出来,所谓传国之宝,家庭里也有传家之宝,这个传家之宝、传国之宝的这个意思就是“宗器”这个道理。

“设其裳衣”,把祖宗们穿过的衣服挂出来。现在我们时代不同了,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正月初一开始,就是过年那天晚上夜里开始,每个家庭把祖宗的像要请出来,以前没有像,画的,叫做“容”,容貌那个容,叫挂这个“容头”,“容头”就是古代所谓像。那个像画的时候请名画家画,就等于现在写生的画,那么老辈子们给这个画的时候也很苦,起码要个把礼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坐在那个地方,给他紧看、紧画,每一点神气都要画出来,那么这种也就是古礼,现在人都用照片挂出来。

“荐其时食”,中国的古礼,什么时间新产品出来,农作物或者新的稻子、米出来了,或者应时的水果出来,马上就要拿来供祖宗,献这个祖宗。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在后世,像我们小时候看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不管你姓什么,姓张的、姓周的,开了这个祠堂,每年祭祖的时候,那个就是另外一种礼了,不管你什么地位、不管你什么学问,到了祠堂里头平等、看辈分,你乃至看到一个种田人,看到一个残废的宗族里的前辈,叫公公还是要向公公行礼;你官做得再大,到了祠堂里看到他,还要赶紧要行礼:“公公!公公!”那你的地位你一切都要摆下。你说我钱多,回到自己的宗族祠堂里耀武扬威,马上看不起,会把你轰出去的,可以把你当场难堪的,这是中国的古礼,也就是中国的社会,所谓一个宗法的社会。他到了祖宗的庙堂里头、宗庙里头,“所以序昭穆也”,“昭穆” (是)两个代号,左昭、右穆,就是大房、二房,譬如一个老祖宗生几个儿子,老大老二,大房排在左手边,二的、小的排在右手边,左右的排列有它的程序,这个叫“昭穆”。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进了祠堂以后,那么就看你这个宗族里的子孙出去在社会上考的功名、做的事业、做的什么,“所以辨贵贱也”,这个时候地位么看看,这个地位并不是因为你官做得大;要看你的成绩。所以我们看宋朝后代的历史,宋朝出来一个历史上的奸臣叫秦桧,很多姓秦的人,到了元朝、明朝的时候说我不姓秦我不姓秦,这是觉得很害羞……(第4集完,林南录入,玉树临风二校完2007-4-24)


年纪很大了,都要正座,年纪轻的要跟年纪大的进来,敬老尊贤,“此序齿也”,齿就代表年龄。两种:马是大一岁长一颗牙齿,人是大一点掉一颗牙齿,人越老么牙齿掉光。那个马,所以讲我们看中国文学有一句话“马齿徒增”,年龄啊讲年龄老了,文学上有个形容词:“马齿徒增”,说年龄啊冤枉活得很大,学问道德没有成功,叫“马齿徒增”。马是长大一岁,马是几岁了?这个马有几年了?就把它嘴巴张开看,有几颗牙齿了。所以齿就代表年龄。“燕毛,所以序齿也,”并不是把你嘴张开说数一下你有二十颗,他有三十颗牙齿,就要坐上位,不是这个意思啊!这是代表年龄,“序齿”。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这个民族的孝道,也就是礼貌,拿现在讲就是社会的次序,生活的次序。“礼”者,就是生活的次序,社会的次序、家庭的次序,也就是生活的艺术。所以“践其位,行其礼”,到了宗庙、祠堂,每个人位置不同,站的不同。我辈份,年纪大;辈份矮,低,年纪真的很,请上座,站到前面,排位找找上座。各人站自己的本位,有他的次序。“行其礼”,各人的礼貌不同,譬如到了多少年龄了,礼貌有时候要跪拜,年龄八九十了上宗庙,可以免掉跪拜,因为年纪实在太大了,怕身体不好,也许一跪拜跪下来,爬不起来那就糟糕了。“奏其乐”,有一定的乐。进来什么音乐,祭礼完了什么音乐,各有次序规定。所以在宗庙里头,“敬其所尊”,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礼仪,我们照古书上的文字讲,现在发挥出来都是变更,但是这个精神变更不了,尊重所尊重的人。“爱其所亲”,人有没有私呢?有私的。就是我自己的兄弟,那比较就亲一点了,那些伯伯叔叔的儿子也是兄弟,比较有时候生疏一点,稍有一点距离,这个感情、人性感情自然的。所以“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也是各凭自由,这就叫做自由了。这个自由并不限制你,这个并不是说不是礼,那么亲近一点比较了解,他当然感情深一点,各有各的感情的范围。

但是中国的古礼,所谓“事死如事生”,对父母祖宗尽管是死了的,当祭祀拜拜的时候,那个精神的严肃,就要当他活在前面。所以,也等于我们到教堂里头,上庙子拜菩萨,敬神,或者上基督教堂拜上帝,也是“事死如事生”,这种精神,就像他活在前面。“事亡如事存”,死了的人,祭祀的时候在观念里头并没有当他死的啊!就是当活着在前面,这样诚敬的精神,所以享其鬼神。“孝之至也”,这种礼仪的制定,生活规范的制定,本来中国传统就有的,到了周公手里把他规定成明文,变成一个次序,变成文字。他说这是孝道到达了,人的情感发生、发挥到了最高点;然后,由遵守家庭的孝道的祭礼,发挥到国家大典代表全民、代表全国的大礼,代表国家。

所以,“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皇帝代表全国老百姓,所谓郊社——祭天地。郊社又分好多种,有时候爬到高山上,所谓中国有封禅、祭泰山(封禅,禅宗这个“禅”,封禅之礼),那么,秦始皇也行过,汉武帝也行过,不过普通一般皇帝不大敢行这个礼,就是谦虚之意,自己认为没有功在国家、功在天下,认为功在国家、功在天下的,在历史万代可以流传,交代给后代的子孙做榜样,才敢来举行这个封禅的郊礼。爬到泰山的顶上,祭告天地,换一句话代表:我,活一辈子,做人当了皇帝,给全国老百姓、给这个国家民族做了些什么事,向上帝报告,向形而上的天道来报告,我总是对得起了,没有把自己这个生命冤枉地白活一辈子,这个精神。所谓郊礼有好多种。社,所谓社稷,比这个郊礼呢又小一点,每一年,代表国家的帝王领袖,代表这个祭祖宗。譬如一直到我们现在,春秋有时候祭黄帝之礼,在中央大礼堂举行,就是这个礼仪的规范。那么我们这个社礼呢,每一年,这个国家的领袖到现在的大祠,原山的忠烈祠,向阵亡将士、革命先烈致敬,这个就是社礼的精神。“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就是对形而上行礼。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皇帝除了祭天地,代表全国性以外,又代表他自己的家属也所谓举行宗庙之礼,那是帝王的家祭。老百姓每个人自己有自己的宗庙之礼,代表自己的祖先、家族,所以祀乎其祖先。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这是讲文化礼仪的重要。这就是中国由礼治与法治的精神结合,上古的自由民主与帝王宗社制度的结合的精神。所以我经常跟外国朋友来讲,你说西方人美国式的民主自由是假的啊,不是真的啊!中国过去的帝王制度你看他是非常独裁——民主的哦!自由的哦!皇帝很难当哦,皇帝做得不对,一样受人家的责备:“你这个错了,绝对不对!”有许多议事大臣所谓奏章就来了。你譬如说有名的唐明皇,风流才子的皇帝,张九龄、韩休这几个大臣还在的时候,唐明皇不敢乱玩啊!玩了以后,他今天晚上睡觉迟一点,第二天张九龄上朝,早晨开早会见面的时候,这时候跪下来了:“皇上,要保重哦!不能睡得太迟。”他吃不住啊!唐明皇只好:“是是是,我知道了,你不要多说了!”这个皇帝很难当啊!所以这个唐人的诗句,所以你们读诗、古诗:“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就是说这个事情。张九龄已经老了,管不了事,自己耳朵聋了,听不见了,别人也不敢向他报告唐明皇皇帝又做错了。“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他说,明天早晨,玄宗、唐明皇上朝开会的时候啊,他很放心,这两个人不在旁边,他不拘束了,哈,没有人再讲他的不对了,别人不敢讲。 “无复明朝谏疏来。”谏疏就是给皇帝的报告,叫做奏疏,唐朝的奏议,哪不对。那个报告讲的很好听啦,讲一番大道理,实际上明白的皇帝看得都直流汗了,那就是讲他不对:“哎,你这个生活过得不对,你是一国的标榜。”所以是这个道理。像这些精神啊就是这个精神来的。所以讲,“郊社之礼”懂了,“禘尝之义”, “禘”也是礼。譬如说郊礼是好几年一祭天地,就是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多少年一次春祭,等于现在的民选,五年、六年,向上天要报告一次。“禘尝之义”,然后要敬天,拿起第一杯酒,倒下地下来,那是代表敬这个天地。有时候发抖啊!心里晓得我这几年当中没有做得那么好,心里有数啊!这个叫做“和尚不吃荤——心里有数”(一笑)!他这个心里头自己要发抖的,那是很难受。但是你说这个礼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拜一拜,那么又怕什么?可是,真的晓得这个精神,自己心里头,人不能自欺,欺骗了自己吃不住的。

他说懂了“郊社之礼,禘尝之义”,这个哲学的精神,“义”就是哲学的精神,“治国其如示之掌乎”,那对于天下国家的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他很明白。明白到什么程度啊?等于自己看自己的掌纹看的那么清楚。所以学问真到了以后,天下的道理都明白,明白了自己看手掌一样那么清楚,“示之掌乎”,就是那么清楚摆在前面。

那么,讲了这些,下面做一个总结论。总结论引用孔子当时在世的时候,孔子是鲁国人。鲁国的诸侯,拿现在后世随便讲就是鲁国的皇帝、这个领袖叫鲁哀公,我们晓得,这个哀公啊、什么公啊,哀王啊,汉朝有哀帝啊,皇帝啊什么帝啊,这个也是礼,中国文化,看历史一翻,你把皇帝帐薄一翻,这个皇帝叫什么帝、什么帝晓得了。武帝、文帝很了不起,什么明帝、宣帝那更好了,了不起。文啊、宣啊都是好,所以孔子称为“文宣王”。这个叫“谥法”。中国古代的古礼,做官的人乃至当皇帝,一生的好坏,死了一个字就**给你定下来,这个是什么人。所谓哀帝就是够悲哀的啦!所以你看汉朝那个最后亡国的皇帝,被曹操逼宫逼掉的——汉献帝,奉献出去了,那就是献帝,哈!那你要看了这个你就懂中国历史了。所以以前,我们的历史,中国古人读书人、知识分子,到最后来做事做官,还有一个心理负担很重,不要给自己后代子孙丢人,不要给自己在历史上丢人,这个责任感放在他的观念里头很重!不像现在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管你的,老子现在活得好就对了。这是现在人。所以讲中国文化,他生命活着要瞻前顾后——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

说孔子当时,这个鲁哀公(当时不叫鲁哀公,死后给他的谥号)问政,问孔子政治的道理。孔子就答复,你看孔子的讲话: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子说这个你不需要问我,历史有,请皇帝多去读历史就知道了,历史就是我们的榜样。他说文王、武王的这个政治,“布在方策”,明白写在历史上。方策,方方的竹片刻上去,中国古人以前不是书啊,方方一块竹片,历史拿刀雕刻在上面,这个叫做方策。策不是现在这个“册”,现在的册怎么样子写呢?这个两个月亮一样的,中间没有两点,横过来这个“册”,这个册也是象形哦!一片一片方的竹片子,中间拿个绳子把它串起来“哗啦哗啦”这个就是册。那么,这个“策”字同那个 “册”道理差不多,意义两样。这个策是竹字头的,下面“束”,把绳子捆起来,所以叫做策。“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他说历史上有啊!不过啊,他说, “人”,英雄创造了时代,圣人创造了历史,“其人存,则其政举”。政治的思想尽管好,制度尽管好,法制也好、政治也好,法律尽管精密,实行法律实行那个政治是人,那个时代碰到了有好的人物,这个时代是了不起的时代。人不对呀,就不行了!换句话说,孔子告诉鲁哀公,在乎你自己领导了,你不要问了,讲道理讲不完哪!所以“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周公武王一过了以后,一代就差一代了。像我们讲笑话的,这个一代就不如一代了,到了现在不晓得什么代了,那就糟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他说你要晓得,“人道”,人类最敏感的是什么?就是政治。比如国家社会政治好坏,对人类气候一样的敏感,太热了我们受不了,太冷了受不了,气候不好大家受感冒,时代的风气不好大家跟着不好,都感冒了、感冒病。社会的风气、政治风气一好,整个的社会影响都好了,所以“人道敏政。”

“地道敏树”,那个土质好不好,那个植物种下去就晓得了。好的土壤植物生长就好,土壤坏了植物就长不出来了。这四句话,看历史感叹非常重!其实啊,讲起这个哲学的意义很多。时代就像一个土地,那个时代好的时候啊,产生那些青年才俊人物,真是了不起,真是好!时代差的时候,产生得较差,所以“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夫政也者”,所以政治的道理啊,像“蒲卢”,蒲卢就是北方的蒲蒙花,等于南方的芦花,茅草一样的,很贱的那些草,你不要理它它都会长出来,这是“地道敏树。”这些草啊,你怎么砍都砍不光的,你把它根根拔了,过一下又长了。所以这句话就是那么一句话,形容词,“夫政也者,蒲卢也”。毫不相干的一句话,就像那个草一样。怎么像草一样?政治好的那个时代,几年当中这个社会马上繁荣,像我们现在一样,一下就对了,敏感得很,“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所以啊,孔子的教化、教育来了,等于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说你不要问政治的哲学了,总而言之,他又把他拉到人道了。政治理论理想尽管怎么高、制度怎么好都不管,为政的道理在于人,领导人个人。换句话他就劝鲁哀公,你问你的本身对不对。“取人以身”,那么人呢要怎么看呢?就看他的本身,不是说你身体好不好,你本身的道德修养够不够。“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那么看你本身看什么呢?就看你道德教养、文化的基础好不好,这个就是“道”,“修身以道”。

那么修道呢?他说道啊,“以仁”,仁慈、爱人、爱天下人,慈悲爱世。那么,中国经常讲“仁”,所以现在你像美国那个总统提倡“人道”,人道在仁道的下面,中国的仁道包括他那个人道。仁,不是只讲人道哦,不只讲我们人类的人道,仁是包括了爱一切众生,就是佛家那个观念,所谓“亲亲、仁民、爱物(一切的物)”就叫做“仁”。所以他这里《中庸》就有解释,“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所以仁道啊,就是由人道开始做基础,人道开始“亲亲为大”。儒家同佛家不同,佛家动辄就要度众生,自己都度不了,怎么度啊?儒家不吹这个大牛,很谦虚,“亲亲为大”,先不度众生,先度我自己;我度好了,度我的亲人父母兄弟姊妹、度我的家属;度好了,一个圈子、一个圈子慢慢地放大,就是“亲我亲以及人之亲”,“老我老”,我的老人都有得归属了,再扩充这个力量,救社会上其他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孩子们把他教养好了,那么,有力量再教养社会上(其他的孩子),一个圈子慢慢放大。动辄就要度一切,你半个都度不了。所以儒家批评佛家的不对,基本上方法上的冲突就是在这里。那么他这里讲“亲亲为大”,先由我亲近的人开始做起,这就是仁道的初步。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那么仁义这个“义”,什么叫做义呢?什么叫义啊?说:朋友,你有钱没有?我们现在报纸上不是看到啊,那个在抢计程车的,刀一拿:朋友,讲义气的,有没有?我要三百块!没有,给你一刀!那也是义气嘛!你有,哦,老大,你够义气啊!我说三百你就给三百!嘿,这是土匪的义。所以义者是“宜也”,怎么样合适,恰到好处、适宜。就是礼。义的道理,“尊贤为大”,亲近有道有德的,学这个人文的规范,这个是最重要。也就是佛家的精神所谓亲近善知识,儒家就叫做一个字“义”,就是应该的、合理的,所以仁跟义俩的解释孔子在这里解释:“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你们读中国书要注意啊,“亲亲之杀”,哦,亲亲要把他杀掉。那不得了!杀是切到这里为止,切,刀切下来一样,“杀”就是到这个阶段。所以亲亲之杀,亲亲也有个程度的呀,过分了也不行。过分了就是完全自私了,你不能爱社会爱人类了。就是亲亲爱自己的人,也要相当的程度,过分了变成溺爱,溺爱是爱小孩爱自己的子女假使溺爱呢,这个儿女的教育给父母害了。父母太爱啊,害了儿女,他不知道亲亲之杀。换一句话你对于自己兄弟姊妹父母的孝顺,也有一个礼仪的范围,过分了,也错了。这是亲亲之杀,有一个程度、界线。

“尊贤之等”,尊重贤人有德之士,也有一个范围。要求一切等等有个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不行。所以,礼就是一个界线、生活的艺术、一个防范、一个范围,有一定的范围,他说这个礼的道理就是这样产生的。礼等于宗教的就是戒律。那么,现在讲到礼的道理。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他说一个人“在下位”,在下面的老百姓们,下面社会上一般人,“不获乎上”,有意见、有痛苦不能够达到上面,领导人不知道,皇帝不知道,那就完了,他说“民不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一个领导人就是大家庭一个家长,每个家庭的成员的痛苦,他对一切应该知道;社会的毛病应该知道。不知道,“不可得而治矣”,这个治道上边就有问题了。所谓后世的历史上叫做“下情不能上达”,下面的痛苦、一切的情形,上面完全给中间有权力的人、给历史上那些当权派阻碍了,不知道。像有些历史到了最后的危险的时候,明明敌人打进来,像南宋的末期,敌人已经打过来了,皇帝都不知道,然后有人告诉他敌人来了,听到炮声都响了,他说这是什么啊?“哦,这是他们做喜事放鞭炮啊!”那些奸臣这样欺骗那些皇帝的,也有这种事情。那么,“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所以啊,他说一个讲修养文化道德的,先要要求自己本身做起、修身。那么在我们佛家呢?修身需要戒定慧了,打坐啊,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儒家呢?修身啊,“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最高的表达,就是看你在家庭里头,对父母啊、兄弟啊、姊妹啊,家庭兄弟姊妹都处不好,去朋友之间会处得好,很难的!当然朋友也是五伦之一,所以你亲近旁边的人都没有办法和平相处,你说你会去度众生?恐怕众生要度你了!那很难的。所以说,修身之道,先由事亲做起。事亲不是父母亲,父母亲也是一种了,(还有)你的朋友、你的旁边人。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你虽然晓得要事亲呢,第一个晓得了解人,人与人之间怎么样做人。但是要了解人啊,“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越来越大了。这要晓得这就要懂得哲学,就要晓得形而上道。你看儒家开始是很简单,从做人做起,他一步一步向上走啊,看不见了,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越飞越高了。但是他的修行有个次序的,从你自己做人的行为基本开始起,才能达到 “道”,了解那个不可知的一面。其他的宗教一开始来就是先了解那看不见的一面,结果都发疯了,然后看人、做事,一切宗教徒,背个白布啊,你赶快信这个啊!然后看到人就是这样哦!这完全是两个事。儒家不是,从人道一点一点做起。到达这里要想了解人,就是了解自己人性,那么不可以不知天。那么知天怎么知啊?照其他的宗教的讲法,然后“天”,就谈到形而上道了,那就远得不可思议了,最后不可知、不可数、不可量,反正都不可、又不可、不可又不可,所以叫做不可思议,把你切到那里,到此为止。你说不可思议怎么办呢?哎,到此止步,“游人止步”,呵,就把你挡住了。儒家天道在哪里?“天道远,人道迩”,天道太远,人道很近,回转来由人道告诉你天道。

他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上、形而上的事情不管,形而下、天底下人文、就是人类的世界,当然,我们人类***,其他动物不谈了。人类的世界达道有五个,通道,通道就是原则,谁都不能违反,并不是哪个规定,是自然的道理。“所以行之者三”,有五种达道,就是五伦。所以讲伦理观念,我们现在讲伦理,就是中国文化讲五伦。什么叫一伦一伦啊?不是愣头愣脑的那个愣。伦者就是一类,这一类、一伦,人伦,这一个范围,人的范围,所以叫人伦之道。不是人都要学得笨来笨去愣头愣脑,那就不对了。那天下达道有五种,“所以行之者”我们切实第一步要做到的三种,哪三种?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这是五伦。这个五伦怎么样去做到呢?这五种社会的次序。

君臣,现在讲就是国家,我们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没有国家就没有家庭、没有个人,这是君臣之道。父子,就是没有父母就没有我。那么有男女一定成了家,有夫妇。有兄弟。第五伦很怪,(同)血统没有关系——朋友,朋友之道,这是中国文化特殊的地方,朋友之道就是社会关系,现在讲人际关系了。现在讲人际关系不对,乱交一阵,反正碰到就点头,就拉个手:你好!我好!明天一起喝酒。人际关系拉一拉,如此而已,没得真感情。讲朋友之道、人伦之道有真感情。因为有许多人生很多痛苦的事情,上面四伦没有办法、伦不起来,有些事情你给太太讲啊,太太骂你一顿;你给先生讲、丈夫讲啊,丈夫训你一顿:你这个女人!不懂事。只有朋友可以谈。有许多事无法跟父母俩谈,也没有办法跟儿女两个谈,也没办法跟兄弟俩商量,所以朋友之间、在亲与远之间,可以谈。更没有办法向国家领袖报告:报告总统,报告皇帝,我有痛苦!你有什么痛苦啊?我头痛。那总统管不了那么多,皇帝没有那么多精神管你每一个老百姓。所以五伦之间只有朋友,你去给朋友讲,也用不着“报告朋友,我有头痛。”那就神经了。朋友之间随便碰到:哎,头痛得要命!好朋友说:赶快!拉你去看病去。朋友之道,特殊不同。这叫五伦。但是五伦怎么样做得好呢?

“知仁勇,三者”,做人做事就是这三样。你把人伦之道,人要有智慧,能够有爱人之心、仁慈,还要有大勇、有决断,所以我经常讲你们要学会决断。大勇很难。我经常看你们青年同学们很少有大勇,乱勇则有,那叫做鲁莽之勇,这不是大勇。大勇是一件事情、到时候一件困难到前面了:就是这样!就决定了。那要智慧啊!没有智慧没有大勇啊!哎呀,那怎么办呢?那你去吧。去吗?怕热。那你不去吗?不去啊,放不下啊!那你到底去不去?又想去又不去。你究竟怎么办啊?我想想看啊!你想好了没有?还没有啊!这这这这……(众笑)那是天下之达道第四也!那就是也有个天下之坏道三:推、拖、拉!又推又拖又拉,那怎么行?

所以孔子说天下之达道三种:知、仁、勇。

“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就是说达德,换句话,连起告诉我们,“所以行之者,一也。”一个精神,人生就要具备三个条件:知(智)、仁、勇。知,佛家就是《金刚经》的般若,大智;仁,就是慈悲;勇就是忍辱、毅力、坚定的毅力、定力,勇就是定,所谓学佛的人要修定,那个定的人要多勇啊!说不想了妄念,这个欲望不要,丢掉!放下!那个放下是多大的勇啊!一般人年轻人随便学佛学打坐,你放下!“我放不下。”你放不下你去吧!放不下你只好去嘛,何必在这里盘腿啊!这一点勇都没有。“知、仁、勇三者,(是)天下之三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人伦之道是五种,社会的次序,家庭的次序,基本的道德。怎么样把它做好呢?做人做成一个人呢?做人的条件必须要具备三个:智、仁、勇。但是智仁勇啊,你说我知道啊,《中庸》也背过啊,智仁勇我做不到啊!是啊,也难怪做不到。

孔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一般人是做不到。有些人天生圣人,生来他就做到,就是这块料,什么料?圣人料。那他就可以做圣人,啊,你叫他做别人都做不到,呵,要天才,生而知之。那么我们不是生而知之,怎么办呢?就要学而知之了,慢慢去学,练习。你说我再学啊做不到,那就要困而知之,自己勉强自己,非做到不可。别人一年做到,我拿十年总可以做到吧!人家一百天做得好,我拿三年总学得好吧!要有这个决心。所以“或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成功是一样的哦!你不要看自己笨哦,只看你肯不肯哦!“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力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那么做到呢也有三种,有些人“安而行之”,天生圣人,他生来就合于道,他的大智大仁大勇就是道,所以他对于你认为、我们认为:哎呀,修行好苦哦!又没有花衣服穿,又没有好的吃,又要不结婚,住的地方又可怜,住茅棚——有人认为这是第一等享受。人生追求不一样。“安而行之”,他愿意这个。一般人佛家叫你学空,空不了啊!那有人天生越清净越舒服,他容易成,天生圣人,天生得道,安而行之。“或力而行之”,有人力而行之,累得要死,偶然到庙子上一住:哎哟!这几天清闲哦!“啊,我等于出家。”那是利用那一点清净影响他的,力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管你对不对,把你头剃光了送去当和尚再说!然后呢,你说已经当了和尚也只好修修道,结果他修成功成佛了,就是“勉强而行之”。但是不管哪一种,“及其成功,一也。”到了成功最后是一样,没有差别、没有等次的,做人也是这样。所以你说,你自己听了这些圣人之道,你要做圣人,就要勉强而行之。我们不是圣人料,不做圣人啊,也做一个“剩人”,剩下来的人。那么慢慢来,把书本背一背,将来总有一生我会做到同孔子一样,也好。我们今天这一段讲不完[引磬响]。

我们《中庸》是第二十章,上一节讲到“知仁勇三者”,就是说,知仁勇三者等于佛家佛学的讲人的根器,有人天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勉强去学而知之,反正他的成功是一样。拿现在时髦的话,一个人智商尽管低,努力去学习,一样有大成功的希望。不要被自己的智力范围所困住了,这是古人有很多的事例很多的经验,不管是出世的、入世的都是这个样子,三条路线。不要看到天才我们就感到害怕了,自己就不敢跟天才两个比较,自己对于自己的学问啊就划一道界线,不敢向上进了。

那么由这个道理下面加申述,引用孔子的话:“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就是解释上次所讲智仁勇三者。以孔子的观念来解释,一个人真正好学不倦,不管自己智力怎么样,那么,这就是智慧。不管自己的智力能力怎么样,永远不断地上进、求知,这就是智慧,他本身就是一个智慧。假设没有这个认识啊,他不敢求知,认为我很笨,没有办法了。所以有许多使人习惯的改正、人生的修养做不到的,能够力行,就是尽力地去做。学问之道啊,并不是思想上知道了就算了,知道了要做到、求证到,不求证到那个学问都没有用的。求证必须要力行,所谓努力真正去做到。所谓能够知道了,而力行改正过来,做到、求证到,就是“近乎仁”,这也是个大慈悲、大仁慈。那么,因为完成自己啊,建立自己之而后可以立人,所以必须有这个精神的人才肯去力行,所以力行才做到近乎仁。

第三点,就是我们普通尤其在学佛的,佛学的名词经常听到讲的什么“哎呀,我好惭愧”,变成一个口头话了,来个惭愧啊就可以结束了。实际真惭愧呀?根本没有惭愧。所以人能够真正自己知耻,真觉得自己在羞耻,羞耻什么呢?不能好学,无知;不能力行,无仁;自己反省起来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羞愧得自己不能站起来,能够说这样知耻的人,才算是天下一个大勇气的人。自己不能知耻——人都是很不能知耻啊!都替人家羞耻,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充其量是嘴上惭愧惭愧,惭愧到底不是耻啊!那个耻是自己羞得都不敢见人啊!当然你说有些人天生个性讲任何一句笑话脸就红,那个不算知耻哦!那是脸爱红,神经的反映灵敏。知耻,换句话这三个字是连到的,智仁勇是连到的,说好学力行的人才能知耻;如果不力行,不去力行,他不会知耻的,他觉得自己蛮好嘛!我有哪一点不对呀?所以你看,这个读书我也在读,《大学》、《中庸》我也在研究,什么般若、菠菜、青菜、萝卜都在搞,那蛮好的嘛,我很努力了嘛!不会知耻。一天没有成功以前,学术修养没有成功以前,一天自己都是羞耻,值得羞耻。譬如说学佛的人说:放下[断录]……所以要懂得知耻的道理在于这个道理。不是说普通口头上说“惭愧”一声,如此拉倒,那是没有用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这样解释呢?看他下文原文就知道了,孔子说的: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他说一个人想建大功立大业,对社会、国家、天下、对人类有所贡献,必须要晓得这个原则,智、仁、勇三达德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智慧——好学,好学培养出来真智慧;不是好学的本身是智慧,好学可以培养出来真智慧。第二要力行,第三随时要反省知耻。那么这是一个方法,也就是学问修养的标准。能够做到这样,所以孔子加重语气,“知斯三者”,知道三种这样的道理,那么谈得到是修行人了,拿佛家来讲;儒家呢,就是属于修身,这才真正在修行。知道了真正的修行,然后才可以说治人,出来做人做事。这个治人不一定是干政治说管理人家;治者正也,正己而后正人,好比佛家的自度而后度他,才能够是度人,度人、正人是一个道理,佛家的名称换了,你以为度是把他度到哪里去啊?你拿个什么来度啊?拿个绳子把他吊起来,吊到哪里去啊?用个渡船把他摇到哪里去啊?还是向哪一边摇啊?那是个形容词。儒家的形容词描写这个原理,就用“治”、“正”这些字面、字眼、含义;佛家呢?那么用“度”这个文字来描写这个精神。所以说,一个人能够自立而后立人,自己知道修身,“则知所以治人”。能够有自知之明,然后能够立人。那么或者你出来从政、政治也好,做你自己的事业也好,对社会、国家、天下、人类皆有所贡献。他说这是必然的一个原则,是不可违反的。这个为什么那么强调叫做不可违反呢?古今中外历史上成大功、立大业的,多半走的是这个路线;甚至说,不是多半,完全走的这个路线。否则,最后时你再把历史拿来算总帐,他是无所成就的。不是说你的功名富贵、地位煊赫一时,那在账面上等于我们学会计的人,在账面上看到钱数,这个生意很大、来往得很多,结果到了年终总结账啊,还是亏空,那个没有用的!人生啊,就是一个会计的账簿一样,所以成功不成功啊,不在临时的账面上看的。

那么下面又转了一个道理,那么转到政治的道理,刚说到正己正人,然后说,“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

那么治天下国家,下面就谈到,拿我们现在观念是政治的最高的哲学,也可以说一个领导人,最大君领导学,真正要做一个大君、这个领导。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就是有九个大原则,“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他说这是政治领导人为政的九大原则,不可违反的。你们要研究中国政治哲学思想,他这个是政治哲学思想,不可违反的一个大原则。他说,一个人假定自己修身完成了,出来为国家天下而服务做事的,就是做官的;或者是你做社会事业的,有九个大原则,所谓“九经”。经者,是永远恒常不变的、常道。所以中国的文字里头,凡是圣贤之言不可变更的都称为“经”,经是常道,常道就是大原则,不可以变的。哪九个大原则呢?

第一是“修身”。任何人做任何事业,尤其是出来为国家天下服务于人群社会的人,本身必须要《大学》、《中庸》上所讲的这个原则。自己修养不够、修身没有完成(上面我们讲的都是修身哦),修身没有做到,什么都不行了。首先第一条就是修身,对付自己。所谓征服天下、国家,你先要征服了自己;把自己个人私有的欲望能够把握得住、克制得了,然后才能够谈平天下国家,所以修身是第一条。

第二是“尊贤”。这个贤字的意义发挥起来很多了。在古文,墨家的思想、墨子,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在古代的文字一个字代表很多意义,或者一个圣字、一个贤字就代表了。实际上拿现在这个观念发挥起来这个贤字:有道德、有学问、有才具、有气派、有能力、有办法、有思想,可是还要主要一个——有道德。有办法、头脑很灵敏、很聪明,做生意也好、做什么也好非常有办法,基本人的道德那个没有了,那个教育的修养没有完成,最后的总帐算下来还是失败的,一无所成。就是拿佛经的形容,他的一生不过是昙花一现,鞭炮一样“哗啦啦”那很伟大,放得声音也很亮的,打的火花也很大,一下就没有了。

我们大家年轻同学想想看,几十年当中,世界上多少的名人?别的名人不大容易见,譬如罗斯福啊、邱吉尔啊,大概再过二十年,问你们生下来的孩子,什么叫罗斯福?管他邱吉尔!邱我尔、邱你尔都不管,都不知道了。这些煊赫一时,他并没有——还不是小说上的什么诸葛亮啊、关公啊,大家还在——孙悟空,没有这个人——反是给人家人口流传,靠小说家来维持。就是功业的一时毕竟不是千秋,所谓千秋的功业不是你的聪明才智就能做到的,必须有真正的基本道德的修养、那个中心,此所谓“九经”。贤者是代表这一类有道德、有学问、真修养,这个是贤者。那么,领导天下最难的是不肯尊贤,尊贤是很难的。譬如我们讲小说《三国演义》大家看过,刘备三顾茅庐求孔明,并不是尊贤哦!那不是尊哦!那就是想用这么一个人才,一个领导人想用这样一个人才不是尊贤。尊贤在历史上另有榜样,譬如说周文王、我们历史上的文王,找到吕尚(就是普通讲姜太公),那是敬与尊贤;商汤找到伊尹——敬与尊贤;但是还不算是最高的尊贤。尊贤的标准在中国文化、政治的哲学道理上,要讲三代以上,譬如尧去找许由,让天下,请他来当皇帝,许由还觉得耳朵听脏了去洗耳朵,那一类的历史上的经验与故事,算是“尊贤”。所以尊贤很难。

第三点,是“亲亲”。亲亲的道理如果拿心理学的研究,一个人绝对做到天下大公是不可能,大公是有范围。所以人,要使他能够部分地、有限度地、有修养地发展他的个人自我,甚至于个人的私心,所以“亲吾亲以及人之亲”。你说一个人发了大财以后,我是大公无私,通通大家用、世界上的人用,我的爸爸妈妈都不要用,没有关系,因为你不需要用,世界上的人要紧!这个人不一定算是大公,大概算是个疯子!说:我的父母也要用,我的兄弟姊妹也要用,不过你们也同我父母兄弟姊妹一样需要用。因此发出来这样的大公的心理,就是亲亲之义。由私的出发点,因为想到我要自私、他也要自私,天下人人人皆要自私,我不侵入别人的范围,真自私才是真自由。所以我们现在讲自由是要求我的自由,你牺牲了没有关系呀!我要自由啊!碰到你是应该,我要自由过去嘛,谁叫你站在这里!啊,那个不是真的自由。所以亲亲之义,同自由民主的思想是合在一起研究的,这个里头发挥起来道理都很多。

总而言之,他这九条道理,我们现在只解释文字,如果正式要研究,每一条道理每一个题目都是一本专论,都是一本专书。第一,要找他哲学的理论的根据;第二,搜罗古今中外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故事作说明;第三,你做一个结论。这样,每一个题目这样一本书,起码有三十到五十万字可写,所以我们只讲简单的原则。

第四点,他提出来要“敬大臣”,这完全讲领导学。一个政治上的领导、政治上的经验,敬大臣也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中国古代对于帝王政治的经验很多。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真正敬大臣的朝代,比较起来,最好嘛,对大臣的尊重还是宋代、宋朝,赵匡胤两兄弟乃至宋仁宗,那么对大臣是很尊重。所谓中国历史的宰相制度,宋朝对知识分子文人非常尊重,所以宰相跟皇帝两个可以并排坐起来商量事情。明朝就不行哦!不但要站着,还要跪着。皇帝有时候不高兴宰相也可以打哦!这个是明朝最失礼的。所以在历史上说宋朝最敬大臣,所以宋朝这些大臣知识分子对于这个赵家的王朝政权最后结束的时候,忠臣为国家、为赵匡胤子孙尽忠报国的非常多。譬如我们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岳飞——宋朝的;文天祥——宋朝最后的;陆秀夫——最后的,最后能够背着三岁的小皇帝就在广州的盐门大海里头就跳下去了,宁肯不给敌人抓住,背着这个小皇帝一起跳下海去,那很不简单哦!叫我们背着自己的小孩愿意不愿意下海还要考虑半天。你看在海上逃生的时候是求生的意识谁不强?他愿意为忠臣。

所以宋朝敬重大臣是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朝代,也是真正敬重知识分子在过去的历史上表达得最严重的一个朝代。但是宋朝最后的结束,所谓知识分子文化人对宋朝的赵氏的政权报答得也是最清楚、最有力量,忠臣的所谓忠义之气从宋朝以后于中华民族建立了一个国魂,知识分子的国魂。所谓忠义之气就是这一代表达得很清楚。这是一个文化教养上的一个结晶。

但是你要研究历史的因果,我们这样一讨论这个题目啊又变成专论,这样一个专论就是写一本书。我现在告诉你们了,很简单,你用这个法则去找资料又是一部专论了。其原因,就因为赵匡胤两弟兄开始,就是宋太祖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文化的那个结果,所以历史绝对是个因果的,逃不掉因果律。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历史如此,个人的创业也是如此。你们诸位青年将来自己的创业,乃至做个小生意,乃至做个小工厂当个小老板,所谓敬大臣,你带伙计们,你自己要晓得怎么样带人,怎么样待人家好。换句话,如果不讲道德,那是你最高压榨人家的本事的手段!但是你如果诚恳的、诚心的,道德上的出发,它不是手段,它是真道德啊!道德与手段它两个东西不隔一张纸的,其理由是看你的内在的动心、动念。你如果当手段用,仁义道德都变成手段的工具了;你如果是待人以诚,以道德出发点的,乃至你嬉笑怒骂、打骂人家那都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心的问题、心念的问题。

我们现在不想为这些问题耽误太多的时间来发挥,只讲原则给诸位同学们将来自己加上读书,加上人生的体验、做事的体验,慢慢去发挥这个学问。现在听得很多,生活没有经验,理论很高,你自己一做事业,通通用不上了,那就是白上了这个课,也白研究了,没有用。

第三,敬大臣这一个阶层,拿中国古代的制度,所谓除了宰相——宰相在历代的名称不同了,所谓周朝是“总宰”,后来秦汉是宰相、丞相,以后乃至宋朝没有宰相的制度,明清有这个制度,叫做枢密史啊,乃至到了清朝的军机大臣啊这些等等,一代一代的名称有不同,就是种种体制不同。我们研究政治课,今天在座的假使在大学研究所、政治研究所,那么给大家讲法又不同,发挥得又不同了,绝对要了解每一个朝代这个政治的体制为什么有这样的变革,代表了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代表了每一个时代领导人的那个观念,这个中间因果的差别非常大。

所谓大臣就是大当家的,我们做个比方,大当家的那是另外,等你们将来假使做个公司,董事长请的总经理,这个总经理是大臣。大臣可不能你当随便做个小工一样:“哎,你给我倒茶来。”董事长说,“哎,你站着,听我的!”如果我是总经理啊,我离开,望望然而去,辞职都不辞,眼睛瞪你一下就走了;甚至还可以训你一顿!那不是敬大臣的态度啊!不是地位的关系。你这么一个职务,譬如一个工厂的形成,你这个老板当了董事长,你所有的生命需要赚钱回来、事业的成功、一切的计划,总经理是第一个要紧,那你不能够当成随便啊!你说玩弄人,不行的啊!所以大臣是要敬。这是比方了,随便比方了,这我们不做专论。

下面第二个“体群臣”就不同了。这个“群臣”,古代这个“群”字分好多种,大臣是大臣,群臣是一般的干部。你办一个事业,乃至于你的科长、科员,甚至于说工厂里乃至于说管理员啊,乃至一直到工友阶级都算是群臣,一般的。那么群臣也虽然说没有一个礼上敬的,也要敬哦!不过敬得啊比敬还厉害哦!我告诉你。你看到,不是敬字啊,“体”群臣。怎么样讲?你要体验他,你待他就是待你的兄弟姊妹一样,你待下面一般人像待你的儿女一样。你老板晓得在房间里觉着热得很,赶快要冷气;你要晓得他们在工厂里也热得很,比你还更热呀!你想他更需要冷气。你说那做不到,我们资金没有,只好自己也熬一熬不装冷气,我跟你们一样,那没有话讲;这是体群臣。说我老板应该装装冷气,你们是什么东西啊,该热的!啊,那我来做你的下面,我宁肯裤带缩紧一点,不吃饭都可以,我走了,不干了!这就是说在人道上也违反。因为我的工作尽管低贱不同,人格是平等的。所以啊,一个真正的做一个领导人,要体恤群臣、体恤一般的,也就是儒家的恕道,我需要喝、他也需要喝,我需要吃,他也需要吃啊!我需要凉快,他也需要凉快啊!你也是人,他也是人,不过你运气好点多两个钱而已嘛!总算这一回打牌,你赢了一点。这个人生本来像个赌场一样,这个牌跑到你那里去了你总算赢了嘛!呵,我是下家倒霉了,没有你钱多只好向你借用嘛。可是你要晓得自己的做人,这不是对人家的要求,自己要有。

再下面就是“子庶民”。拿天下来讲,全世界人类你是个领导全世界的人,这所有的人类合起来就是个大家庭,你是个当家的。当家的人你看天下人都同我的儿女一样的爱,这是“子庶民”。你说都同我父母爱一样,好不好?不要吹大牛了,本来你对父母、没有几个人对父母真正爱的。我们大家讲笑话,虽然是笑话,是真理啊!讲用钱方面,我们老一辈子就讲,这个儿女问爸爸妈妈问父母拿钱用啊,躺着来要,早晨一醒,“爸爸要上学了,拿钱来,买点心”,躺着来要,父母还乖乖的:“哎,你赶快起来拿到书包放好了。”等到长大了,或者问兄弟、太太问先生、先生问太太要钱啊,那是站着来要的。等到了父母问儿女要钱拿来用啊,要跪着来要!虽然讲得人生太可怜了,但是也是真的。你说像我们当儿女的,我也经常想,假设问儿女拿钱,儿女好的,说借两个钱给你用——非常感谢!我觉得这个儿女多好!对我有多孝顺!也舍不得:“哎呀,你都留到自己用吧,我老头子还够用!”结果真有一天我天天要写信啊,或者问儿女拿钱来用,三次以后,大概我就“知耻近乎勇”了(众笑)!赶快拿一个子弹把自己结束了算了(一笑)!那个味道不好看。倒是我回想小的时候问父母要钱用,很大方,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问妈妈,用不着问啊,妈妈已经把钱给我准备好放在枕头了。我说我用钱从来没有数过的,一把抓出来就一放就走,不问多少的。可是问儿女,说一把把他的钱抓来就跑,不行的啊!

所以对下面人,你看文字用得多好,“子庶民”,你要挑剔他,为什么说亲百姓呢?把百姓天下人都当成父母,做不到的啊!对父母孝顺一样做不到的。“子庶民”,爱自己儿女一样爱天下人,才足以领天下人。当然,你们甚至于说办一个事业、成立一个公司,你公司里的职员,你要爱下面人,如兄弟姊妹一样爱护他、子女一样爱护他,必须要做到这样。这些都根据修身来的哦!做一个领导人修身,你本身这个修身的修养都没有,什么都免谈了。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中文上讲,我们年轻的时候,读了古书出身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像某一类人,自己对自己没有教养好,我们都是讲“望望然而去”,我们对他眼睛就那么看两下——不是这样看哦!那么看!好像不屑于看你,咪着眼睛晃两下就走了,“望望然而去”,就看你一下已经很客气了。换句话,你人影子都没有,就是不行。现在不同,现在社会的教育啊,不是这样。这个呢,所以讲我们几千年文化精神在什么地方啊?现在只能够,除非要很好的演员,把过去我们所看到的告诉你,是怎么样一件事。用现在史距里的几十年,中间距离很远。那么这些道理都由修身而来。

然后讲到用世,国家天下“来百工”,“百工”上面加一个“来”,就是现在讲建设开发,能够开发建设,所有科学的专长,所有专长有能力的,都跑到你这里来,愿意跟到你来开发这个国家,开发这个局面。假设你做一番事业、公司工厂,都愿意帮助你开发,因为大家共同利益,帮助你就是帮助了自己,福利平均了。

“柔远人”,你看“远人”上面加一个字“柔”,就是外交上。外交硬不起来的啊!这个“柔”并不是叫你软弱,就是温柔、厚道温柔,有真感情、有真道德,要做到使人家自然跟你两个讲恋爱一样的分不开。这就是外交的真正的道德与外交的才能,所以这个“柔”字形容的。专门谈外交这个柔道,怎么叫做柔,这又是一部专书,就是一个“柔”字。你说外交上处处向人家请送礼啊,请吃饭啊,看到人话都不敢说,那不叫做外交,那不是柔,那是没有用哦!这个柔就是代表那个感情啊,就是丝一样的缠到,不会放弃你。所以万国来朝,就是唐代的名诗叫唐朝我们历史上的“万国衣冠拜冕旒” 啊,那个才是真正的柔。这是柔远人的道理。我们诗的文学里头形容唐朝,唐代的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鼎盛的盛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世界各国都来朝贡。这就是柔远人。

最后一条:“怀诸侯”,这个诸侯上面加一个“怀”。在周朝的制度,地方分治,由中央统一总合指挥,周朝初年的政治各个地方分地方自治。可是呢,真正重要的政权由中央指挥的,听命于中央,所谓天子、周朝的天子。可是有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就是分地方自治,每个地方的首长,就是王侯,所谓叫做诸侯。那么等于后来我们拿西洋政治制度来研究,就是联邦的,联邦的政治。不过同美国的、同各地的联邦政治不同,他中间有个文化正统的中心,代表宗教、代表政治、代表文化的中央天子,他有这么一个不同的。所以随便拿中国的政治哲学、政治的体制,拿外国的政治思想、政治体制做随便的比较啊,很好玩。怎么叫好玩?好玩是客气话,一看就是不行、不懂。懒得看了。对外国的懂了,尤其中国自己一般的研究,对自己中国的历史没有搞懂,政治体制的精神没有搞懂,所以随便翻译做一个比较啊,哈,刚刚相反,完全错了,不对的。刚才我讲周朝的政权这个道理啊,我们大概可以向大家提一点。所以研究文化研究历史之难。我们太多了,有五千年,书也太多,资料太多,你非要遍读群书,读破万卷——那是古人吹牛的,现在读破十万卷书还不懂事呢,起码要读破百万卷书,然后马马虎虎可谈,只能说。越到后来书越多、越难。所以这个“怀诸侯”,使全国的诸侯永远是怀念这个中央最高的领导人,是怀念。怀念等于我们孩子们大家到国外去了,对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随便你怎么变;在国内有时候对父母还不高兴呢,一出去了,慢慢怀念之情不能去怀,丢不掉的。这个精神中心啊,始终是联系的、一体的。所以才算是“怀诸侯”。

所以这九条,文字非常简单,我们没有好好地读它。读它没有用啊!光背得来、唱得出来,没有去思想它的内涵包容、包含都是什么,那你就觉得这个书很容易读懂。你真想一下这九条,就是我们现在今天做了这样的研究,可以说还是没有懂。每一条的内涵都是非常深、远、丰富。这个他说“治天下国家有九经”的道理。

那么下面他引申这个原则,说明这个原则是什么。“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我们一条一条来。

一个做领导人,不管你是领导国家天下政治,或者你是做老板开小店,或者办工厂、开公司都一样,第一个你本身必须要修身。自己本身不能站起来,没有用的。不光是站起来,还要道德的站起来才有用。所以“修身则道立”,并不是说你一修身站起来你就得道了,可以成佛坐在莲花上,不是这个道。这个道是人生的大道、人道,就是说你做人有做人、人道的原则建立。

第二点,“尊贤则不惑”,你能够尊贤。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不一定喜欢你哦!你说他不喜欢,我也不理他,那就违反了尊贤。要你去将就他的哦!所以尊贤的难处在这里。

有学问有道德,你说这个老头子有学问有道德,我去看他,他不理我,好讨厌哦!你讨厌他,他还正讨厌你呢!还不想见你呢!所以你怎么样做到尊贤、尊重他,使他跟你两个建立了真的感情。“尊”是很难,这个尊字就很难。尊贤是个痛苦的行为哦。因为人都有傲慢,讲好听点都有自尊心。

所以你看张良的尊贤,你们大家都晓得历史上的故事,张良年轻出来,学问好、气派够、人又长得漂亮,然后呢一切都是,又是韩公子,古代的公子不是现代的公子哦,现代的公子晚上在中山北路啊什么小咖啡厅都跑一下都是公子——那个不是这些公子。那个是战国时候的大公子,那还得了啊!形如王侯,你看国家亡了以后当刺客,他本事并不大哦,他可以使一般人都听他的,买来刺客要刺死秦始皇,做不到。这一下,有个贤者(当然这个老头子也不愿意,道家的人物始终不讲姓名的),就看中了他,就观察他。道家的人随时随地、每一个时代,他要找后来的青年培养,替国家替社会做事情,要找传人。他看中了他。所以你看,故意碰到他,使他建立一个能够尊贤的办法,第一步,所谓圯上老人坐在桥上,故意把鞋子掉下去,然后老人家故意逗他的。张良开始并没有尊贤,老人家故意逗他的。然后等他注意了这个老头子,老头子说:“我的鞋子掉了!下去,帮我捡来!”张良一听,那个态度——心里也骂:“格老子个老头子!”——哎,第二步他想到了:不对!老年人,不管如何…… “好!是!”下去给他捡了,捡上鞋子来,(老头子)把脚一翘:“给我穿上!”他还能够跪下来给他穿上。所以老头子讲:“孺子可教也!”这是古文,拿现在说:“嘿!你这个娃娃,倒有点不错啊!”“孺子可教也”你看文字很好,读来很好听,现场是很难受的啊!就是:“你这个娃娃,你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啊!” 那个味道很难受啊!“告诉你,明天三更到这里等哦,给你东西。”那个时候还没有表,明天三更,三更是半夜啊!张良这一下,嘿,他也不舒服啊,历史上记载他很不舒服啊,这个老头子好怪啊!不过想想总有道理,所以半夜就起来了,跑去了,一去老头子已经坐在桥上了:年轻人,那么不懂事!不尊重老人家!老人家都先在这里等你啦!年轻人贪睡懒觉!不行!明天夜里早一点来!

这个磨练很难哦!到第二天他早一点起来,当然也没有闹钟,很难了!早一点总是比昨天早,一去老头子又坐在那里,又骂他一顿:“年轻人!……”大概老头子一夜都坐在那里了(众笑)。所以第三次,他再去,那真是啊,吃了或是打了强力胶啊,不睡觉了,就是一夜等着,早早就跑去了。老头子:“嗯,这还可以,差不多。”然后就教一本书给他,“好好读,不要乱跑,读会了可以为王者师。”可以做皇帝的老师,领导天下思想,造出来一个皇帝,这就是王者师。

所以讲这是圯上老人的故事,拿这个说“尊”。我们说这个故事,历史上这种故事很多,我们的历史上有几千年经验,所以尊贤这个尊字并不容易啊!不要说现在人,过去的人也很难做到尊贤啊!都是要贤来尊我的啊!当然我们有个资格大家相同,我也做过年轻人来,年轻人那个头翘到半边云里头去,去找那个老前辈请教,坐在那里,头还翘翘:“你看怎么样?”或者“我听听你老头子意见是不是同我差不多” (众笑)!哦,那个味道!那像我现在的脾气不是给你一拳打下楼去算了!这样没有尊的意思。就是他自己修养不够。刚才我们拿历史上讲张良来比啊,张良他就做到了“尊”。当然张良还不是第一个榜样,还不够尊,他遇上这个老头子晓得他有这个脾气,非要把你这个脾气把你磨下去。因为你那个脾气动不动要打架,拿个铁锤啊、铁饼啊拿来丢那个秦始皇,秦始皇脑袋就是给你丢开花了也没有什么大用,这个国家还是没有救得了的。还有李斯啊,还有其他的人。你要做就做大的,他所以非要把他这种粗暴的脾气磨练到真学问、真修养。教育一个人才如此之难!啊,所以尊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先休息。)

刚才讲到“尊贤”的问题,在《中庸》的原则告诉我们:尊贤,为什么要尊贤?“则不惑”。不惑是什么呢?自己的智慧、人的智慧有时候容易受自己感情的蒙蔽,他说人的智慧有时候容易受自己思想上的蒙蔽。思想跟智慧中间有个界线的,这个界线很微妙的,那么这些就牵涉到形而上学去了,我们只能说一个原则。所以必须要贤者的指导,那么,才使自己的智慧不受普通的思想、知识、感情的蒙蔽,对于事理观察得透彻清楚。所以尊贤是有这个道理,“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这个道理,为什么人要提倡?在我们表面上看起来,这是非常自私的一个问题。一定要亲亲吗?一件事业一定要自己的人、要亲人,一定是这样吗?不一定是这样。这个亲亲是狭义的。当然最好自己的兄弟姊妹亲人共同奋斗是最好。但是兄弟姊妹亲人有时候不一定会共同思想、共同奋斗,所以五伦里头有朋友,朋友也等于兄弟、姊妹、尊亲、父母、长上。尤其是朋友啊,他概括了上面四个伦理、四个伦常,父母、夫妇、……

(第五集完。2007-7-7东风劲吹录入 2007-7-14江山沉寂二次校录,玉树临风二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