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万象城品牌分布图:中秋之后的月饼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04:25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过去了,伴随中秋而走的还有那熙熙攘攘的月饼市场——几天前还在火爆盛卖中的中秋月饼似乎一夜间都销声匿迹了——每年中秋节都是这样,在之前的一个半月,月饼会呼啸着“杀出来”,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中秋一过,月饼就会立刻从“公主”变成“灰姑娘”,霎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月饼的这种悲惨“命运”在中秋节的当天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从早上的八折到中午的五折,再到下午的三折,其间还伴随着此起彼伏的“买二送一”、“买一送一”的吆喝。最后,到了中秋晚上,甚至有些月饼卖出了锅盔价——一元一个。我还发现,在随后的几天里,市内各大超市的展览区内,此前堆积如山的月饼礼盒大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红酒和白酒的促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几乎每一个传统佳节都对应着一种传统美食,比如春节的水饺,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然而,月饼和水饺、粽子、汤圆等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几乎是专门为中秋节准备的,而水饺、粽子和汤圆等美食,平时也有得卖,想吃就能吃到。相比之下,月饼的“生命力”似乎就短了许多。

月饼的这种短暂“生命”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商场、超市里没卖出去的月饼都到哪里去了?商家和厂家对没有卖出去的月饼如何处置?——打折促销,甚至亏本甩卖,无疑是很多商家的最后选择,但是,如果打折以后仍旧卖不完呢?要知道,月饼的保质期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左右,如果在保质期内还卖不掉,最后就只能由商家自己承担这种损失。而这也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其实,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我们大都明白,各商家处理卖不完的月饼方式大致差不多,中秋之后的月饼面临着四种命运:一是在保质期内低价打折销售,如有的厂商把月饼包装盒拆开,装到塑料袋里5个只卖10元;二是内部处理给员工;三是在保质期内把月饼馅料用来做其他糕点;第四种方式是卖给养猪场作饲料或者集中销毁,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月饼过了保质期。

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无良商家往往会把中秋节剩下的月饼藏在冷冻室里,留待下一年中秋节时再作原材料使用,或者是干脆把剩下的月饼处理后用作其他糕点的原料。如果说是在月饼的保质期内把其做成其他糕点销售,这或许还讲的通,但是,如果用过期的月饼馅来做来年的月饼或其他糕点,这无疑是在坑害消费者,是对消费者权益和身体健康的严重不负责!

当然,还有一些月饼在中秋之后被送到了养猪场,但总体来说,这总比拿去坑害消费者要强得多。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中秋节前,动辄几百块钱一盒的月饼,连一些工薪阶层都不舍得吃,而节后却被一头头猪吃的津津有味。我不知道那些买不起高价月饼的人看到这些将做何感想?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这种用月饼来做猪饲料的行为实在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减少剩余月饼以及处理好剩余月饼,就成为商家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

总之,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都应当理性对待中秋的月饼市场。一方面,在每年中秋节到来之际,商家们应当对市场需求量做一个大体上的预测与调查,根据市场需要决定自己的产量,以免最后剩下大量月饼,既造成经济损失,也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府在中秋之后也应承担起监管责任,防止少数不良商家把过期的剩余月饼处理以后用作其他食品的原材料来坑害消费者,更不能不顾其保质期,留待明年制作新月饼。我真切的希望:来年的月饼命运将不再坎坷……

泱泱中华不仅是“礼仪之邦”,而且是“文化之国”,诸如“茶文化”、“酒文化”、“菜文化”等都已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当然,除此之外,我国中秋之夜的“月饼文化”也是首屈一指的。“月饼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中自发形成的——自古以来,无论在月饼的包装装潢、媒体宣传中,还是在中秋吃月饼的风俗习惯中,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突出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谈到月饼文化,自然就不能不提中秋节了。“中秋”一词始于《周礼》中的“中秋迫夜寒”一句,而中秋节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令。我国古代在每年八月收割庄稼时,人民总要举行祭月仪式以祈祷丰收。东汉《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的“夕月”即指当时帝王秋天祭月的一种特殊礼制。其实,在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了。魏晋以来,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逐渐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融为一体,每年月到“中秋”,帝王就会“对酒当歌”,骚人们也会“吟诗作画”。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祭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平凡百姓家。中秋月圆时,民间百姓常用自己精制的圆形夹馅甜饼来祭祀月神,借以表示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圆饼,如有家人未归还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之情。后来这种圆形甜饼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月饼。到了宋代,月饼初步成为一种节日食品,在亲朋挚友之间相溃,我们从反应月饼制作及饼面花纹的“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诗句中可见,宋明时代的饼师们已经很重视月饼了,尤其重视在月饼中反映出来的美好愿望。

宋代以后,朝廷又正式设立了中秋节,中华的月饼文化也就更加丰富了。《宋史·太宗记》记载:“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和“中秋节食玩月羹”、“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等,这些都描绘出中秋节赏月的情景。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也写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王孙公子、富豪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延罗列,琴瑟铿锵。……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苏东坡亦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美妙诗句。

月饼象征团团圆圆,更寄托着平常百姓的美好祝愿。明《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月饼从属于糕点,归类为食品,但它却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糕点。它的团圆意蕴,尤其是在“分外明”的中秋之夜,更会激起人们对于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以说,月饼除了它的好味道外,人们更喜欢它的原因在于,在月饼中可以寄托了一份思念,一份关怀,一份美好愿望。

月饼作为一种节日食品,商家们自然会迎合消费者心理,他们给中秋月饼起一个又一个好听的雅名,这些雅名又往往会同美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联系在一起。如我国古代的月饼名便有:“银河夜月”、“龙凤双喜月”、“花好月圆”、“桂香秋月”、“汉宫秋月”、“西施醉月”、“貂禅拜月”等。这些月饼的名称,从古代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不仅传承了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更是寄托了劳动人民的淳朴愿望。

经过历史的演变,月饼的内涵丰富了,身份也提高了。而今,它已不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食品,而是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象征着中秋美好团圆之情,象征着一家人共享天伦之意,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吃月饼,实际上是在吃着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怀。

现代的月饼已大为讲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饼包装的档次也在不断攀升,在工艺制作上趋向精美。月饼包装设计中大多包含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绘画、书法,现代设计还加进了电脑制作。月饼包装材料也日趋考究,已经在原有的纸张、纸盒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木制、铁制、竹制等包装,其形状也在不断翻新,这使得月饼包装更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恰恰是因为现代商业气息过于繁重——它们过于挖空心思的去为月饼“牵强附会”,去为月饼“攀龙附凤”——这不仅使得原本这样一种大众文化的月饼变得不伦不类,而且使其价格的也在不断的飙升,动辄就是几百元一盒的月饼,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盒的月饼也是不足为奇。很多人为了过中秋节,不得不花费半年的血汗钱。所谓的中秋团圆氛围变成了一种攀比,而所谓的民间月饼也变成了“金饼”。更为紧要的是,月饼——这样一种原本用来增进感情交流的小小礼物,竟也成为那些贪官污吏们送礼行贿的好借口、好帮手。现在市场上的月饼可谓是越来越花哨,广告也越做越诱人,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华丽丽的月饼却怎么也吃不出中秋的味道。

毋庸置疑,这样的一种攀比风气和行贿手段的月饼,无时无刻不在损毁着我们的传统月饼文化。因为,这种不良风气的盛行,不仅会玷污作为中华文明传统结晶之一的中秋节,而且会使原本意蕴丰富的文化月饼变得“面目可憎”,当然,其中所孕育的美好愿望、祝福意境更是荡然无存。长此以往,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月饼文化不仅会被世人遗忘,而且,那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那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心境、那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可能也会随着这种灯红酒绿、纸醉迷津的腐朽生活风气而渐行渐远。届时,我们所丢失的将不光是一种月饼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本性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