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交警工作时间:周恩来的初恋情人:张若名(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44:22
周恩来和张若名的友谊是在天津南开学校开始的。

张若名,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她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心高气盛,在校期间的成绩据说是从没得过第二,人又长得漂亮!



张若名(左)与郭隆真上世纪20年代在法国的合影

1919年“五四”运动中,她与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9月,她与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人创建革命团体----《觉悟社》。 1920年初,抵制日货活动中,周恩来做总指挥,和郭隆真、张若名、于方舟带领数千名民众到直隶省公署请愿。4人当场被捕,张若名与周恩来一同坐牢。

周恩来和张若名惺惺相惜,才气本身都是不同凡响,相貌又是难得人中龙凤。

邓颖超后来对侄女周秉德说:“那时觉悟社的人都说,如果周恩来放弃独身主义,和张若名就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955年,周恩来对这段雾水情缘,毫不掩饰。在晚辈好奇的追问下,当着邓颖超的面,含蓄而概括地说:“开始两人的确不错。”邓颖超在旁边望着早年的恋人,永远看不够的丈夫,堂堂的共和国总理,任其表白,笑不启齿。

留学法国

周恩来、郭隆真、张若名出狱后,觉悟社考虑到被捕社员的安全,一致主张他们4人赴法求学。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乘法国轮船波尔多号离上海赴法。这一年周恩来22岁。1921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共产党旅法小组》(后发展为《旅欧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1年,周恩来先在巴黎郊区的阿利昂法语学校补习法文。不久,转到法国中部的布卢瓦城-BLOIS继续学习法语,晚上常常通宵达旦地给天津《益世报》撰写旅欧通讯。

此时周恩来正热恋着如花似月、整日笑语盈盈的张若名。

刚到法国时,郭隆真和张若名在巴黎的云母片厂一面做工,一面学习。郭隆真比张若名大8岁,总像大姐似地照顾张若名。

1922年,她俩一起加入赵世炎、周恩来、李富春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少共组织内,张若名化名“一蜂”。

张若名能够顺畅阅读、翻译马克思主义的法文原著,在少共组织的共产主义研究会中,常常由她主讲。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她又把讲稿整理成文章,写下了学习心得和宣传提纲,如《帝国主义浅说》《剩余价值》《阶级斗争》等在法国《赤光》杂志上发表。

同时,她还经常为中国国内的《晨报》《妇女日报》等报刊撰写法国通信。

另外,也因她的法语口语比较流畅,又是女子,身份隐蔽,在组织内还担负一项特别任务,即和法共保持秘密联络。

周恩来和张若名的友谊是在天津南开学校开始的。

张若名,与邓颖超同为第10级学员。她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心高气盛,在校期间的成绩据说是从没得过第二,人又长得漂亮!

1919年“五四”运动中,她与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9月,她与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人创建革命团体----《觉悟社》。 1920年初,抵制日货活动中,周恩来做总指挥,和郭隆真、张若名、于方舟带领数千名民众到直隶省公署请愿。4人当场被捕,张若名与周恩来一同坐牢。

周恩来和张若名惺惺相惜,才气本身都是不同凡响,相貌又是难得人中龙凤。

邓颖超后来对侄女周秉德说:“那时觉悟社的人都说,如果周恩来放弃独身主义,和张若名就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1955年,周恩来对这段雾水情缘,毫不掩饰。在晚辈好奇的追问下,当着邓颖超的面,含蓄而概括地说:“开始两人的确不错。”邓颖超在旁边望着早年的恋人,永远看不够的丈夫,堂堂的共和国总理,任其表白,笑不启齿。

里昂咖啡馆

这一晃就是6年。1930年春天一个夜晚,天已经黑了,张若名仍在宿舍里埋头读书。

突然,她听到楼下有一个微弱而清晰的声音在喊:“张若名,张若名!”她下楼去看见一个男青年,穿着一套笔挺的白色西装,头戴白色“法国盔”。那人顺手摘下黑墨镜,张若名大吃一惊,这不是周恩来吗?

周恩来小声说他的行动十分秘密,二人悄悄离开中法大学,向附近的村镇走了一段路,然后进了一家小咖啡馆。

周恩来告诉她,自己去莫斯科参加会议,途经里昂、马赛从海路回中国途中专程来见她的。并告诉她已于1925年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小超向若名姐问好。

周恩来最后他深情地对张若名说:“这次分手,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相见,也许个人牺牲了,看不到革命胜利,但即便如此也在所不惜。”

张若名望着这位自己唯一钦佩、爱慕的恋人,听了这些话,泪眼迷朦、不能自己!

人面桃花,不是当年了!

25年后周恩来向侄女解释自己的感情:“你知道世上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除了恋人,还有友情,不能当妻子,却能继续成为朋友嘛!?就说张若名,我们在天津是一块坐过半年牢的,我了解她的人品。她自己放弃对革命的追求,但不等于她就一定站在敌人一边,出卖我们。我们还可以是朋友嘛。”

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

1930年春,杨堃与家中的妻子离婚。杨堃的坦诚和衷情深深打动了张若名,她终于决定与杨堃结婚。

蜜月度假返回里昂后,张若名便专心投入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最后的写作。

张若名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文科博士学位。当时与她先后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女学生约有40余人,而能够获取博士学位的唯有她一位。她成为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



50岁以后的张若名


昆明最后一次握手

1931年元旦刚过,杨堃、张若名夫妇便回到了古都北平。

1948年春,受到了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先生的邀请,杨堃、张若名举家南迁,搬进了云南大学条件最好的教授住宅小楼,担任中文系的教授,讲授文艺理论和世界文学史。

昆明解放后,张若名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于1950年开始,重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春,对于杨堃和张若名夫妇来说,显得格外温馨暖人。他们与30多年前曾一起留法共勤工俭学的战友,今日的国家总理周恩来、外长陈毅有过一次愉快的会面。

谈话持续了5个小时,此后大家又一同共进午餐。

这是周恩来张若名的最后一次见面。

回到北京后,邓颖超问了许多张若名的情形,周恩来一一详答,两人对若名的命运不胜欹嘘。

1958年6月18日上午,系里开反右批判会,要她承认诸多罪名。张若名倍感羞辱,当得知下午批判还要继续“加温”时,她选择了投水自尽。

当时杨堃正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议,会没开完,就接到云南大学拍来的一份电报,说张若名病重,速赶回。当杨堃急匆匆返回云大,见到的只有张若名的骨灰盒。

一对相濡以沫28载的夫妻就这样生离死别了。



杨堃、张若名夫妇


尾声

当周恩来了解到张若名的屈死时,他愤怒了。

在周恩来邓颖超的过问下,中共云大党委才对张若名的错误批判进行了甄别,向家属赔礼道歉。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杨堃挨斗、挨打,几乎丧生。家被抄4次,直到1978年,经胡耀邦亲自批准,杨堃才调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室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