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局和交通局:0145 姓氏略考-梅姓-迁徙分布-中华之骨-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5:26
梅姓-迁徙分布 标签: 姓氏略考-梅姓  分类: 第02册_0101~0200 2010-09-02 16:32

四.迁徙分布:

  梅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五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五十四位,人口约一百零二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4%左右,多以汝南、宣城、文山、北海为郡望。

  梅氏一族最早发祥于今湖北黄梅一带,后因故大批迁衍于河南汝南。

  根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早期的梅氏族人主要是活跃在现在的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先秦之后,才渐有梅氏族人散见于史册。

  秦朝时期,有丹阳人(今安徽宣城)梅姑,汉朝初期有益阳人(今湖南益阳)梅□,西汉中叶有南阳人(今河南南阳)梅免,王莽时期有九江寿春人(今安徽寿县)梅福。这些史实表明,秦汉之际,大多梅氏族人移居相对富庶的中原一带,其他梅氏则以黄梅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

  魏、晋、南北朝时,梅氏族人在汝南地区繁衍地尤为昌盛,并呈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后逐渐发展成为梅氏历史上最重要的郡望汝南郡。此际见诸史册之梅氏族人依然不多,除上述汝南郡出了梅赜、梅陶父子外,还有吴兴人(今浙江吴兴)梅虫儿。可见在隋唐以前,梅氏族人已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江南广大地区。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四起,加之杨广穷兵黩武,中原一带十室九空,汝南梅氏族人也在劫难逃,避居南方势在必行,其中有一支迁居四川。

  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加藩镇割据,阉宦专权,又加唐朝所请的援兵回鹘烧杀掳掠,黄巢起义又紧随而来,社会激剧动荡,梅氏族人迁居至南方者更多,分布更广,广东一带也有了梅氏族人定居。

  宋、元之际,梅氏族人在江南各省繁衍昌盛,尤其以安徽宣城为最,可谓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并且此际梅氏已有人定居于西北地区的甘肃。

  明朝初期,梅氏作为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始有大批四川梅氏避居云南。

  清朝以后,梅氏族人在全国分布更广,并有渡海赴台,侨居海外者,尤以云南、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河南为多,这六省之梅氏约占全国梅氏人口的70%以上。

  今贵州省的遵义市道真县、黔西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长宁县、万源县、射洪县、乐山市井研县、泸州市、绵阳市,湖南省的宁乡县、桃源县、常德市、岳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荔浦县、柳州市、鹿寨县,安徽省的六安市寿县、铜陵县、巢湖市、宣城市、含山县、仙踪县、南陵县、马鞍山市、安庆市宿松、庐江市、池州市、芜湖市、无为县,广东省的梅县、阳山县、台山市,山东省的济南市、夏津县、淄博市、临沂市,河南省的方城市、信阳市光山县、固始县、项城市、商丘市、长葛县、新蔡县、漯河市舞阳县、商城县、南阳市新野县,江苏省的南京市、扬州市、仪征市、江阴市、南通市、淮安市盱眙县,陕西省的西安市蓝田县、山阳县、蒲城县、紫阳县、汉中市勉县,江西省的南昌市、寻乌县、九江市湖口县、景宁县、樟树市、婺源县、吉安市、东乡县、兴国县,河北省的霸州县、永年县、枣强县、沧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吉林省的榆树市,湖北省的武汉市、恩施市、黄冈市黄梅县、松滋市、蕲春县、麻城市新洲县、红安县、秭归县、武穴县、襄樊市、广水市,浙江省的丽水市缙云县、泰顺县、湖州市、临安市、临海市、常州市武进区、嵊州市、景宁县、天台市、温州市,云南省的临沧市凤庆县,重庆市的万洲区、涪陵区、垫江县、綦江县、彭水县、黔江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日本国东京都等地,均有梅氏族人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宣城郡:即古宣州,是秦、汉时期的吴国地名。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置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隋文帝杨坚灭南朝陈之后,改南豫州置宣州。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改宣州为宣城郡。在唐朝历史上,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但皆不离其地。南宋孝宗赵昚(赵慎)乾道二年(丙戌,公元1166年)改升宣州为宁国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为宣城县。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1987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设区。200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

  文山州:云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属古巴国,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开拓,盘龙河沿岸发现的石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斧、锄、矛、叉、凿等与滇文化、夜郎文化有着较强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开发西南边疆,令驰义侯率兵征讨西南夷后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辖十七县,其中十一县在今云南东南部,今文山、砚山、马关县属进桑县地,西畴、麻栗坡属都梦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东汉时期文山州仍隶牂牁郡,其中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属进乘县地,丘北属镡封县地,广南、富宁属句町县地。三国蜀汉建兴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后,将四郡改建为建宁、朱提、云南、永昌、兴古、越嶲、牂牁七郡,隶降都督。今文山州八县分别隶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今云南丘北)句町县地(今云南广南、富宁)。西晋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设宁州领南中七郡。西晋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废宁州并入益州设南夷校尉。西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复置宁州,全国设十九州,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今文山州各县属宁州兴古郡的进乘县地(今云南文山、砚山、马关)都篖县地(今云南西畴、麻栗坡)镡封县地,句町县地。东晋时期将宁州又划为士气郡,今文山州各县分属兴古郡的句町县地(广南、富宁)西安县地(西畴、麻栗坡)梁水郡的镡封县地,新丰、建安县地。自东晋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南中大姓爨氏据地称雄,郡县设置经常改变。隋王朝统一全国后,今文山州属南宁州总管府辖。隋开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总管府,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设昆州、恭州、协州,废兴古郡。今文山州属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宁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属严州、汤望州、归武州、奏龙州、英州、声州、勤州地。唐朝后期(古南诏)今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为通海都督管辖,广南、富宁属岭南西道(今云南邕州)安南都护府管辖。宋朝士气,除今广南、富宁隶属广南西路广源州(今广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广源州的左江道(今广西南宁)外,其余六县均属大理国政权范围内的最宁镇部地(今云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云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云南马关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云南马关、西畴、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设云南行省、政区为路、府、县。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设广南西路宣抚司,治所在今广南县。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农历5月改称广南西路宣慰司,后改为宣抚司,辖今广南、富宁。今文山县属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属矣尼迦部地,隶宁远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县隶属广西路(今广西泸西)维摩州。广南、富宁仍属广南西路宣抚司辖。文山为教合三部地,马关、西畴、麻栗坡为矣尼迦部,隶宁远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广南西路宣抚司改为广南府,辖今广南、富宁两县。临安路改为临安府,辖教化长官司(今云南文山、砚山)、八寨长官司(今云南马关、麻栗坡)。丘北县属广西府维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与滇南诸土司联合反清的基础上,改土归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设开化府,辖开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东安、江那、乐龙八里。原广南府辖广南、富州(富宁)。丘北仍隶属广西府维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广西府之维摩州,将其部分辖地划入广南府和开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农历7月,开化府增设马白同知及文山县附郭。开化府辖逢春里(今云南文山古木乡、抑井乡)、东安里(今云南西畴及麻栗坡)、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八寨镇及河口);文山县附郭管辖开化里(今四川开化镇、攀枝花乡、追栗街乡、平坝乡及喜古乡一部)、王弄里(今云南文山老龙乡、小街乡、新街乡及屏边、金平部分地区)乐龙里(今云南文山德厚乡、红甸乡、秉烈乡、马塘乡及喜古乡、坝心乡一部)、安南里(今云南文山乐诗冲乡及蒙自老寨一带)、江那里(今云南砚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广南府添设宝宁县附郭,治所设今广南县城。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开化府设安平厅(今云南马关)辖逢春、东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县增设江那(今云南砚山)县丞管江那里。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县丞升正县,隶属广西州。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设临安开广道辖临安、开化、广南三府。同年,《中法续议界务专条》规定将今马关县都龙、麻栗坡县南温河等南山地区归中国,设归仁里隶安平厅。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划归中国,属开化府安平厅归仁里辖。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设麻栗坡交涉副督办署及河口(安平厅)交涉副督办署。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开化府,文山县附郭称开化县;丘北县增设一员五槽县佐。裁撤广南府,改称广南县;富州厅改富州县;安平厅改安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复文山县名,麻栗坡交涉副督办公署改为麻栗坡对汛特别区督办公署,直属云南省都督府。安平县改称马关县,原辖地东安里改设普兰行政公署,辖西洒、畴阳两地域,隶马关县。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广南县在维摩设县佐。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洒、畴阳由马关析置设正县名西畴县。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维摩两县佐辖地合并设砚山设治局,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设正县名砚山县。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县改称富宁县。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砚山、西畴、马关、屏边、丘北、广南、富宁八县隶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设于文山县城,称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云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对汛督办署属省辖外,辖区未变。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国民政府濒临灭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文山地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2月,广南、西畴、马关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权;3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民主政权;4月,文山、砚山、丘北三县建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宁县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县城解放,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6月,于西畴县西洒成立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县城解放,滇东南行政专员公署进驻文山县城,3月,改称文山专区专员公署。1950年3月,将河口县划归蒙自专区,6月将马列坡县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文山专区专员公署改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西畴、麻栗坡两县合并称西畴县,治所西畴兴街;砚山县并入文山县称文山县,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辖六个县。1961年9月文山、砚山两县分设;西畴、麻栗坡县两县分设,全州仍辖八个县。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军事管制,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州人民委员会;8月先后成立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9月,经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各县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规定,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辖各县也先后恢复县人民政府称谓至今。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南北朝刘宋时期及北魏王朝时期,治所在平寿。至隋朝时期改为高阳郡,属青州置。唐朝时期,又复称青州,仍称北海郡,后又改为青州。宋朝时期,干脆称作为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又改称益都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潍坊一带地区。

 

  2.堂号:

  汉中堂:在秦朝,有梅徽避乱迁陕西汉中,子孙发展后建祠称汉中堂。

  内江堂:明朝洪武年间战乱,有梅氏一支迁四川内江,子孙建祠堂称内江堂。

  麻城堂:两汉时期,梅观颐偕李氏为避王莽之乱,迁湖北麻城,子孙建祠称麻城堂。

  文山堂:以望立堂,亦称盘龙堂、群舸堂、越寓堂、胖舸堂、马关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高阳堂。《梅氏族谱·梅氏源流考》中记载:“溯我梅氏一脉,出自梅伯食采北海,以国为氏,系殷后也。汉将军梅鋗六代孙嘉始居汝南……”殷王太丁分封自己的亲弟弟到梅地(今山东青州),伯爵,称梅伯。梅伯因直谏纣王,被纣王杀,国绝。周武王灭纣后,追封梅伯为忠侯,并封其玄孙黄梅为侯,重新建国为周朝的诸侯国,梅伯及其子孙后代都以国名为姓氏。商王朝子姓源出东夷的一支,以北海玄鸟为图腾,最早的封地梅国在青州,地望北海,因建宗祠称北海堂。北海梅堂梅氏后裔最初分布在山东、安徽、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宣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宣州堂、宛陵堂。宋朝时宣州宣城,古名就是宛陵,时人有梅尧臣,字圣俞,少年时举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任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工诗,与欧阳修为诗友,作品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很受陆游、刘克庄等人的推崇,与苏舜钦齐名,人称“苏梅”。著有《宛陵集》,世称宛陵先生。子孙建祠称宛陵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上蔡堂、郏州堂、龙山堂。按《梅氏族谱》记载:有梅鋗者,梅伯之后。梅鋗之孙梅嘉官任汝南,此汝南世弟之所由昉也。梅氏北海堂后裔夏壬祖转封汝南侯,这一史实在《当代百家姓》中也有记载,在一些梅氏宗族祠堂上悬挂着“忠侯苗裔”、“汝南望族”等堂联,其堂号便是汝南堂。

  绩学堂:清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九岁熟五经,通史事”,十四岁即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绝功名。梅文鼎亦擅诗文,生平所作不下二千余首,其孙梅瑴成辑为《积学堂诗钞》四卷,仅录存梅文鼎于公元1669~1721年所作的各类诗作三百六十八篇,大抵不尚华丽,格老气清。毕生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始终未做官。共著书八十多种,《梅氏丛书辑要》中收录的三十多种,可作为代表。在天文学上主要介绍《崇祯历书》的部分内容和解释《大统历》;在数学上主要介绍当时流传的中国古代数学和西方算法,并有所补充和发展。康熙皇帝曾赐他“绩学参微(治理学问,能领悟微妙的意旨)”四字。子孙建祠称绩学堂。

  尉仙堂:西汉朝时期的寿春人梅福,字子真,少年时在长安求学,懂《尚书》、《毂梁春秋》,后官南昌尉,不久,弃官还乡。汉成帝、汉哀帝时其他曾多次上书。元始年间王莽专权,他离家到九江,相传后来成了仙。子孙建祠称尉仙堂。江西南昌、新建、宜丰、浙江杭州,湖南平江、福建建安都有仙尉宅堂庙宇。直到明朝时期,湖广武昌府中和门外还建有梅隐寺,至今还留一只古井,这是梅福的后人移居湖广后为其修建的。

  太公堂:明朝崇祯年间,梅士毅避乱迁贵州遵义府桐梓县遵里之麻刀溪定居,在磨刀溪生梅洪先、梅庆先、梅宗先。梅庆先生梅枝早、梅枝泰、梅枝珍。梅枝泰于清顺治年间率梅长春、梅开春、梅阳春、梅应春(乏嗣)、梅新春五兄弟回四川,在綦江太公山定居,后子孙绵延,主要聚居在太公山、亭子山、横山。后来有的迁居到古南镇,升平的鱼鳅窝,少数还有迁居到重庆、成都、贵阳、石家庄、北京等地居住的。子孙发展后,由长房梅长春之子梅含润偕陈氏倡议,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33年)在太公山梁家山建立祠堂,称梅家祠堂,其《梅氏太和谱》称“太公堂”。

  华萼堂:最早的梅姓名人就是十分有名气的高士梅福,宋、明这际,较有地位、名声的梅姓人士很多,如梅询、梅尧臣、梅旋等人,都是备受后世推崇的文人学者;又如曾助岳飞讨贼有功的梅成和,明初靖难之变时尽忠维护建文帝的大臣梅殷等,也是受人敬仰的人物。清朝画家梅清、天文数学家梅文鼎、古文学家梅曾亮等,都是很在影响的文人、学者。这一族梅氏皆称汝南郡华萼堂。

  余庆堂: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梅氏宗祠余庆堂。据《梅屋村梅氏家谱》记载,梅氏家族的老祖宗原是广东顺德龙山人,于清朝嘉庆年间来到合浦常乐镇做生意,后在此定居、繁衍。

  保恒堂:资料有待补充。

  五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树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映雪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文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