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倍丽瓷砖粘合剂:下乡知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8:39:34

下乡知青

1965年4月16日,一声无情的长笛,催动了向浙西进发的火车长列,其中载有108位来自杭城各街道的下乡青年,却一齐并发了离家乡赴农的哭泣之声。是的,没有同伴能作半点安慰,从现在起,只能依靠自己的的双手去拚搏未来。

脸朝黄泥背对天,弯腰曲背苦种田,风吹日晒偕雨淋,劳作一年却无钱。前途渺茫、生存维艰,想流浪,何处又是天堂?即使文化大革命也未能改变我们半点现状。1966年12月9日,我们自发返杭,梦想能为自己生存的权利争取一点权利,省政府、灵隐寺、长江饭店、华东局……都曾留下“红心战斗队”的踪影,然而在“打回老家去,就地闹革命”的庄严号召下,我们只能无奈地返回农村。参军、进工厂、即使是煤矿,也曾是我们多少人的梦想。在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女知青不惜嫁给当地或近郊农民为的是吃上一口饱饭;男知青“迎着朝霞起,披着星星回”含辛茹苦地修理地球,扎根农村,成家立业,为的是求获生存。“变相劳改”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切身体会。我们中有生病得不到及时冶疗而痛别人生;有拚搏一年,却称不回自已的口粮,大年三十夜只能去偷几个萝卜充饥;有到处流浪而惨死他乡;更多的是艰难地奋战在第一线,含着泪水吃馊饭……然而我们还是走了过来,原野的小草更具顽强的生存能力。

如今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均已成了记忆。我们之中有苦尽甘来彻底改变了人生;也有刚看到了好景,却又被疾病折磨;更有甚者竟还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年愈六十却没有半点收入,为生存而哀叹;但毕竟多数已经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我们是有种种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是当年的知青。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我们都要以积极的人生观去面对未来。即使命运对我们再不公正,往日的磨难也是今天的财富。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笑对人生,今天我们能继续相聚,更需要互帮互助,携手共进。

从2005年4月16日第一次聚会至今已历经五年,我们编制了这本小册子,罗列了108人的姓名和部分已经相聚的通讯地址。我们希望今后每年的4月16日,相聚之人将会更多。即使离去的,我们也永远记住了他们。

在此感谢为这一本小册子做出奉献的冯佩新及热心于知青相聚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