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3敌方技能监控:二月二龙抬头故事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6:21

 

二月二龙抬头故事多  

中新山东网济南3月17日电 (记者  牛杰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民俗节日都典藏着生动故事与丰富知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二月二的起源、习俗。

天干地支话起源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节期在农历二月二日而得名。时在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的前后,“惊蛰地气通”,自此土地解冻,冬眠的昆虫、动物也开始出土,而俗以龙为万物之长,故二月二又被称作“龙抬头日”、“青龙节”、“春龙节”、“龙头节”等。民间以为龙王司雨,恰好二月二以后雨水增多,故又有称其为“雨节”。另外,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地区,二月二还被认为是土地神之生辰,故又称作“土地公公日”或“伯公生日”等。

二月二,龙抬头”一说,和我国古代天文学大有关系。最晚在西周时代,人们就已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以此星宿的轮回把握季节的变迁,不误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已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

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大约夜晚9时半左右,“天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自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进入春播的关键时刻,所以古人把它定为节日,以便互相告知,赶趁农时。今天人们大多熟知“二月二,龙抬头”,但很少人知道这句谚语还有下文,“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一语道破了人们在二月二节日中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一说,其实还与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心理有关。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此时阳气上升,草木萌动,农民要春耕播种,土壤干枯急需甘霖滋润。俗谚有“龙不抬头天不雨”之说,因此,农人企盼传说中的龙此时能升天抬头,抖动龙身降下一场透雨,以滋润缺水的土壤。

对于“二月二,龙抬头”,民间社会还另有解释。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怒玉皇大帝,遂降旨龙王三年不许下雨。龙王不忍人间遭难,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龙王拿下天宫,压在大山下,并在山上立碑敕谕“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黎民百姓为救龙王,到处找寻开花的金豆。到了二月初二这天,人们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家家户户都爆玉米花,感动了玉皇大帝,龙王终于得救,继续为人间兴云布雨。

二月二是复合的节日

二月二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自古及今,这一天融合了惊蛰节、春社日、龙头节、中和节、花朝节等节俗。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节日逐渐消退,只有二月二在民间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其历史十分悠久。另外,“社”即土地庙,“社神”即土地神。

《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语:“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共工氏和句龙是传说中四千多年前的部落首领。人们把句龙当作社神进行供祭,可见这一祭拜活动之悠久。

二月二在唐代还有“挑菜节”之名,白居易曾有专诗吟咏:“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佃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在唐代,明令规定二月一日为中和节,而花朝节期大致在二月十二日,社日节在二月十五前后。宋代曾规定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惊蛰日和春社日一般都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数日之内。此后,可能与二月初二中的双“二”重叠、便于记忆有关,这天逐渐被视为土地神的生日,由此成为春社的固定日期,而惊蛰、春社的节俗便逐渐被纳人二月二节日之中。所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则是在明代以后产生的。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二月二的时间标志来看,它主要是一种农事活动的标志,既传达了民众长期观察的经验,又积淀着他们的生活期望与生命理想。二月二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命繁衍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世界正在以鼓舞人的温暖和生机取代冬日的严寒和肃杀,这恰与他们的生命感受形成照应。

二月二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相当重要的岁时民俗,岁时民俗除了调剂日常生活、构成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节日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迎合了人们对于精神表达的需求。旧时民间,一进腊月就要“忙年”,人们的年节意识往往就是在腊月里的忙碌中逐渐被唤醒的。此后种种信仰活动不断地将人们从正常的生活中“分隔”开来,进入到神圣世界之中,在从春节到正月十五的香烟缭绕中,恍兮惚兮,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时,人们才重又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上来,其中体现出了世俗与神圣之二元世界的两度转换。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的更是人们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因为作为现实世界之人其内在精神世界总是复杂的:在长时期的循规蹈矩之后寻求从世俗向神圣的升华,而在经历了神圣升华的体验之后又总是眼光向下的渴望着曾经有过的现实世界的世俗的快乐。“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民俗就其深层意义来说,可以看作是现实个体从神圣体验重返世俗世界的渴望吧。

为了诏告天下农人不误农时农事,古代的皇帝常常在这个时间点前后举行亲耕仪式。相传此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 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世的黄帝,尧、舜、禹等相继效仿。到周武王时,这天还举行盛大仪式,与文武百官一起亲耕。

在唐宋时期百姓把二月二作为“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点心类食物。宋人周密曾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在南宋时二月初二这天宫中要举行“挑菜”御宴猜谜的娱乐活动,在宴会上摆着的小斛中插入生菜等新鲜蔬菜,让大臣们竞猜菜的名称,根据猜的结果进行赏罚。

相传二月初二在宋朝时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的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很多人都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些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以表示祈求“迎富”之意。明清时,皇帝在每年的二月初二都要到先农坛或圆明园举行隆重的“御驾亲耕”的仪式,象征性地扶犁耕田,以祈福这一年农业大丰收,百姓能丰衣足食。

今天在北京先农坛,仍能看到明清时期皇帝开耕仪式的相关记录。我国著名年画之乡河北武强曾印制过一幅《皇帝耕田图》年画,画中一个戴王冠、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他身后跟着一位大臣,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老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东北大秧歌的表演中有这样的唱词:“二月里来龙抬头,如今万岁使耕牛。正宫国母来送饭,鞭打犁牛年年丰收。”这实际是对传统社会中皇帝于二月二这天举行开耕仪式的民间表述。

不管是关于“龙抬头”的天文解释还是丰富的饮食民俗抑或是皇家仪式,总是绕不开“雨”、“年景”、“收成”等等关键词,其实这些关键词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关键词。自然常识结合人们对自身生活生产状态的认识,慢慢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时间意识,再加上民众的信仰、愿望和情感等,就造就了二月二传统节俗的一个特点——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围绕“龙抬头”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从农业文明中来,反过来又不断强化农业文明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仪式在民众中已经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标本。

 二月二  习俗多乐趣多

二月二节俗,意在提醒人们体察自然的萌动,敬畏自然,体贴生灵。比如此时的敬畏龙王,并非是逢旱逢涝,出于直接的功利性目的而有所祈求什么,而是表现为对于抽象之龙的体贴与呵护,甚至以龙自喻。

各地二月二节俗内容十分丰富,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活动和禁忌两大类。活动主要有祭龙、引龙、打囤、驱虫、剃头、逆女归宁以及诸多食俗等,禁忌主要有停女工、晨忌挑水等。

在山东许多地方通常在二月二的早晨,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然后用一根木棒敲其边沿,让灰慢慢落下,边打边走,令灰线成圆圈形,中间再放少许五谷杂粮即可。粮食有的直接放在地上,有的则在“囤”中挖一小坑,把粮食放在坑里,有的将粮食放在坑里后还在坑上放石块、砖头、瓦片之类的东西。有的还在灰囤外兼洒灰成梯形,意即“大囤尖,小囤流”,预兆囤高粮满,丰年在望。在人们的心目中,打灰囤还有驱避虫害之效,所谓“二月二,围墙根儿,蝎子蚰蜒不上身”。 这一仪式一旦到了孩子手中,就被赋予了游戏意味。

    在山东东明,初二日天黑前,孩子们都纷纷掏灰,把家里所有的墙根都撒上灰(“围墙根儿”)。他们一面撒一面唱,小女孩唱:“围、围墙根,蝎子出来光蜇小厮,不蜇小妮。”小男孩唱:“围、围墙根,蝎子出来不蜇小厮,光蜇小妮。”彼此嬉闹吵嚷一番,满院春意盎然。

驱虫活动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在这一天主要流行的习俗。按农历二月二日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前后,此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的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驱虫的愿望,还可以通过“吃节”的方式来满足。

在山东流传至今的习俗是“炒料豆”、“炒蝎子”、“炒蝎子爪”,俗信“吃了蝎子爪,一年不挨蝎子蜇”。炒料豆,用的是黄豆,有咸、甜两种炒法:炒咸料豆时,先将黄豆用盐汗渍饱,晾干,用慢火炒,炒至豆粒发出爆响、豆皮炸出裂纹即可;炒甜料豆,或先渍于糖水中晾干再炒,或将豆径直炒熟再撒上糖。炒料豆要在日出之前完成,谓之“熏虫”。

再就是剃头的习俗,谓之“剃龙头”。一方面是因为俗信“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头发已经变长;另一方面是取龙抬头之吉意,祝愿儿童长大以后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