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高哦 downdowndown:潘永泰: 老骥伏枥 梦想犹存 浙江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45:50

潘永泰:
老骥伏枥 梦想犹存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日早晨,当我踏进位于杭州河坊街上潘永泰棉花店的边门时,一股浓烈的旧时光的味道扑面而来:老旧的柜台陈设,柜台后是一台有些岁月痕迹的弹棉花机,店里的小阁楼上,十几床棉被安静地挤在一起,而柜台里弹好的棉花,每斤为一卷,用老报纸捆扎着……时间仿若倒流,刹那回到了几十年前,早饭过后,街头巷尾那不时传来的那一声悠扬的“弹棉花呦……”

  说实话,和潘永泰棉花店现任的掌门人、76岁的潘文彪师傅沟通,其实有些隔膜。大部分时候,他都沉浸在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中:“那个时候,我们在杭州有4间店面房,后面一进还有4间制作间,每天有好多顾客。”“潘永泰的精神就是永葆伟业济沧海、泰和温暖送人间……”

  在采访中,潘文彪谈得最多的是“传承”:老字号,做的就是信用,弹出的棉花必须要松、软,网线密集,绝不缺斤少两。

  事实上,我很想了解潘师傅关于老字号传承与发展的想法,哪怕这想法是朴素而简单的,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记者:您这弹好的棉花怎么卖呢?被子卖多少一床呢?

  潘文彪:弹好的棉花胎一斤30块钱。被子差不多260元上下一床吧。

  记者:一天大约能加工多少床被子呢?

  潘文彪:我和我老伴两个人一起干,一天应该能做3-4床。

  记者:为什么不招些学徒,来扩大生产呢?

  潘文彪:招过,但有的看着隔壁做营业员赚得更多就跑了,有的学会手艺后回乡下开棉花店了。

  记者:既然您的棉花胎供不应求,每天又只能做这么点,为什么不卖贵点呢?

  潘文彪:那怎么行,没弹过的棉花胎我收来是30块钱一公斤,加工后卖30块钱一市斤,赚得不少了吧?这些年,我这个老字号,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每年都有些补贴,我怎么能干那种事?

  就在两年前,潘文彪在店门口贴出了一张告示:暂停旧棉花翻新。“年纪大了,做不动喽。只能放弃旧棉花翻新的业务。”说到这里,潘文彪长叹一口气,“挺对不起老顾客的。”

  关于潘永泰的今后,潘文彪有些迷茫,自己的孩子对这行没兴趣,目前只有他和老伴两人还守着店,但年纪大了,干不了多久就累了。今年潘师傅就给自己放了个长假:从1月初开始到2月底好好休息,到3月1日再开店。可苦了一些“粉丝”们,“都来来回回好几次了,要买棉花胎,最后我只好在店门口写了一个告示,告诉大家3月以后再来。”

  对于弹了大半辈子棉花的潘师傅来说,恐怕很难理解什么叫产业化,什么叫规模效应,但他认真地跟我说,早些年就有好多老板来找他谈过,只是要买“潘永泰”这块牌子去做棉织品,“我担心牌子砸在他们手里,所以拒绝了。”就这样,他和老伴一起把铺子守到现在。

  当我准备告辞的时候,潘师傅叫住我,认真地跟我说:“我有一个梦想,我一直是个体工商户,但是我想注册成立一个公司,政府这么扶持我这个品牌,我不想让它以后消失。我想和可靠的企业合作,我教授技艺,让企业生产产品,把潘永泰的东西卖到国外去,你能帮我吗?”

  点评

  袁锦贵(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潘永泰,目前的坚守难能可贵,但是这种文化的坚守没有经济的支撑显然是难以为继的。所以,个人认为潘永泰可以以文化作为品牌,走文化经济开发的道路。一方面,以独家非遗技艺与大型被服生产企业联合,开发新的被服产品,把棉胎制作技艺嫁接和移植于服装、手套、棉绒玩具等生产行业,适当扩大下游产业链;另一方面,与棉花种植企业联合,开发彩棉系列“棉胎”产品,采用时尚元素,走轻巧、舒适、美观产品开发之路,前移产业链。此外,还可以采取与旅游景区联合进行手工弹棉游客体验互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