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道地图 2017:赵红军谈中医养生之:敲胆经的危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5:01
近年来,随着中医经络等理论的逐渐普及,流行起一种时髦的健身方式:敲胆经。门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在给医生叙述病情的时候,说他怎么样健身、敲胆经如何如何。有些患者敲胆经,确实身体的病症有所缓解和改善,但是同样的健身方法,还有些患者锻炼之后却出现明显的不适,比如“头晕、恶心、身体发热、乏困无力、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等,还有其它一些头面部上火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2007年9月,我从老家渭南搬到西安行医,门诊就遇到这么一位姓杨的患者。这是一位中年女性,大概是因为患病时间太久的缘故吧,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就是她浑身上下都是毛病,没有一块儿是好的。每次从一进门诊就叨叨不休,逢人都诉说自己的病情,她以为要是不这样的话,医生也许就不会重视给她治疗吧,而当她一离开门诊后,其他患者都会说:“哎呦,这个人是怎么了?怎么老是神经兮兮的呢?” 原来啊 这位妇女患的是慢性胃炎,用中医来辩证就是脾胃虚弱一类的病症,可是她自己心眼儿很小,又爱生气,性子还特别急躁,看了几次中医,换了好几次大夫,稍微吃上三五副药不见效,就觉得不对证,又去换另外的大夫,因此看病看了几年,就像走马灯儿丝的不停地患大夫,四处求医,病反而越来越加重了。后来她就听别人说,某某的胃病是敲胆经敲好的,她就按照别人说的样子自己敲胆经,刚开始一两个礼拜效果还是不错的,人也精神了,吃饭也香了,可是再后来 越敲越没有效果了,胃又恢复了原样,不是疼就是胀,再后来就又增加了失眠的毛病,整夜整夜心烦、兴奋、睡不着觉,这才来门诊让我治疗。同样是敲胆经 为什么有的人效果就比较好,而她反而越严重了呢?这是因为她的病证主要是脾胃虚弱的缘故,病主要在于脾胃而不在于胆,再加上她敲的时间过长、力度过大,导致胆经的火气上升的缘故,因此不但胃病没有治好,反而引起了烦躁和失眠。这个患者后来治好了,用中药辅助耳穴治疗,大约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耳穴对于胃肠道的疾病和神经衰弱一类的疾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耳穴改善睡眠见效很快,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第一次实用耳穴当晚就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医生要从患者的整体情况出发,根据病症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络疗法属于中医的治法之一,自然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运用经络疗法,首先得分辨病症的虚实寒热,认识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和主治病症的差别。人体有十二条经络,分别对应于身体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脏腑的病变往往可以通过经络来显示出来,反之,也可以依据身体外部的异常征象,判断具体是哪条经络、哪个脏腑出现了问题,从而通过调整经络(比如敲胆经)、理顺脏腑的气血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而言,哪个脏腑的病变当然首选所属的经络来治疗。比如心脏的病变首选心经、心包经来治疗,呼吸系统的病症首选肺经来治疗,坐骨神经疼痛首选膀胱经来治疗。另外可以结合相为表里的经络来治疗,比如 肠胃功能紊乱可以选择与它相为表里的脾经来治疗,胆经的病变不但可以“敲胆经”,也可以“敲肝经”。

经络疗法注重人体气机的调整。阳经穴位多具有发散、升提气机的作用,如果气机不升出现乏困无力、精神倦怠,胃 、子宫等内脏下垂等病症时,就要通过阳经来治疗;阴经穴位多具有滋阴、敛降的作用,如果出现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这些病症的时候,就要通过阴经来治疗。心腹、妇科的病变属于阴虚的较多,可以通过任脉来治疗;颈椎、腰椎的病变,性功能障碍等属于阳虚的多,可以通过督脉来治疗。经络疗法绝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在下可取之上,脱肛、便血、月经量多可以取头顶的百会穴来升阳举陷;病在上可取之下,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可以用足心的涌泉穴来引火下行。

哪些人可以敲胆经呢?胆经气机不畅、平素阳虚的人可以敲胆经。敲胆经可以疏通经络、排出病邪,不仅可以治疗胆经的病变,同时还可以改善胃肠功能。但胆经终归属于人体的阳经,敲胆经是把人体的气机往外发散、往上升发的。对于阴血亏虚的病人,尤其是已经出现了虚火上升的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困无力、烦躁失眠以及牙痛的时候,敲胆经反而会加重病情。

有些读者对于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不太理解, 阴阳的阳,大多指功能而言,而阴大多是指形质而言,因此阳一般和气结合起来,阴一般和血结合起来。所谓阳气,对生命体而言,就是一种功能,一种能量和动力。阳是主动的,因此阳气旺盛的人热情奔放,精力充沛,生命充满活力;阳的本意是太阳,有热力,反之阳气不足的人热力不够,就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足冰凉等症状,因此中医讲“阳虚则寒”;阳气又是主升的,阳气不足,气机不往上升,反而下降,因此就会出现身体气机下陷,比如气短、少气懒言、精神困倦无力等,甚至更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内脏下垂的病症,比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阴虚也可以表达为阴亏血虚,阳虚多指功能下降,阴虚多指形质不足。一般而言,阳虚的人偏胖,因为阳虚水湿不能运化,所以中医理论讲“胖人多阳虚”;阳虚的人多脸白,那是因为气血不能上升至头面不能充盈的缘故。阴虚的人偏瘦,因为体内阴亏血虚,津液不足;阴虚的人多脸红,尤其是两颧潮红,这是因为阴虚火旺,阴水不能制约阳火,虚阳外越的缘故。因此中医理论讲“瘦人多阴虚”、“瘦人多火”。胆属于六腑之一,循行于肢体的外侧,属阳经,阳虚的人敲胆经,可以起到振奋人体的阳气的作用。很显然,对于阳虚的病人敲胆经有可取之处,是会有些效果的;但是对于阴虚的病人敲胆经就可能会损耗阴血,就会导致虚火上升,是不适宜的。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上虚火的症状,不听医生的嘱咐,还要不断地敲,那就是执迷不悟了。

敲胆经的危害,不仅在于并非全身所有的病症都适合于通过胆经来调理,而且在于这个“敲” 的错误。中医治病 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凉药,虚证用补,实证用泻,这是一般情况下大体的原则。如果患者本来就是虚证,你还用泻药来治他,如果患者本来身体内部就有瘀滞,你还要给他用补药,这就犯了“虚虚实实”之诫。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能够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有利于健康养生,对经络的不良刺激也会造成疾病。即使同一个穴位由于补泻手法的不一样,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顺时针捻转行针为补法,逆时针则为泻法;手法很轻柔,进出针都很慢为补法,手法很重,进出针都很快为泻法。按摩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幅度地重手法操作也属于泻法。不懂手法胡乱地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和经络,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经络疗法对于实热证、外感病和病情比较轻浅的病症效果较好,而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虚证最好还是配合药物来治疗。医生治病要辨证论治,一个中药处方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敲胆经也不是万能疗法,无论给予多高的期望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盲目跟风是大众养生康复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因此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找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反而会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