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线物流查询:如何澄清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误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4:20
作者:潘洪其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近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分组讨论时表示,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他说,实际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搞了三十年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的标志,当时先有解放思想、政治民主,是民主政治打了头,之后才有经济改革,才有市场经济。

  李君如委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要澄清一些人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误解。与李君如委员提到的那种误解相联系的,另有两种对中国政改的误解也颇值得注意———一种认为,政改在中国是一个敏感问题,是一个不能言说的“禁区”;另一种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不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李君如委员举出中国改革之初政治体制改革先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事实,足以澄清所谓“中国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误解。而对于后面两种误解,我们还需要举出更多的事实,进行更详实的分析,才能有效地予以澄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反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党的十六大报告列出专章《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全面部署了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报告关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等问题的论述,无不充满了鲜明的政改气息。

  诚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所言:“如果把28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仅仅归因于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也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无论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几年来,中国稳步推进了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具体而实在的成果,这些政改实践都并非多么“敏感”,更不是不可言说的“禁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今后几年将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十七届二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十七大报告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实际上就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阻力、问题和困难,也需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人大机关、司法机关等权力主体对政府权力的制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来加以解决。仅以此观之,即可知所谓“今后中国不会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要澄清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误解,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政改的价值,客观评估政改的现状,但从根本上讲,以实际行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是对上述所有误解的最好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