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宫春图:管控分歧:中美关系的新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5:20:44

管控分歧:中美关系的新理念
  如何理解“管控分歧”


  毫无疑问,“管控分歧”是适应中美关系新变化而提出的一种处理双方分歧的新理念和新思维。“管控分歧”的前提是承认分歧的存在,并敢于面对分歧。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对一时难以避免的中美分歧进行有效管理,将分歧控制在一定的氛围、空间和程度上,尽可能防止中美分歧持续扩大,进而严重损害中美关系的稳定。具体而言,有效的“管控分歧”思路理应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引导性。“管控分歧”最基本的目标在于通过双方的努力,引导中美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防止两国分歧的恶性发展冲撞中美关系的基本定位,破坏中美关系大局的稳定。习近平在阐述“管控分歧”理念时指出,互利合作应是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中美应着眼双方共同利益,规划好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在新的时期,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妥善处理、有效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二是务实性。客观而言,由于中美之间存在霸权与崛起的结构性矛盾,两国在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又经常与两国在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差异和分歧交织在一起,使得中美之间要在短期内化解乃至消除彼此间的分歧绝非易事。而且,由于美国是中美关系结构中的强势方,对中美关系互动的方向和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即便中方有足够的解决中美分歧的诚意和准备,但只要美国在战略上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不放弃对华采取接触与防范的两手策略,中美就很难消除彼此间的分歧特别是战略性分歧。因此,单纯寄希望于消除中美分歧不仅不能真正解决分歧,甚至可能导致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严重挫伤双方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心。何况,中美之间分歧虽然在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分歧不可控制,相反,正视中美分歧的存在,客观地对其进行理性评估,在此基础上找出有效控制和管理分歧的思路和措施,将有助于避免分歧和矛盾的恶性发展。


  三是主动性。自中美建交以来,由于力量上处于弱势,中国在处理对美关系时经常保持战略上的“守势”,在对美政策上习惯于提出“否定性”要求,即美国“不要做什么”,比如美国不要介入台湾问题、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较少主动塑造外交议题,设置外交议程,要求美国“主动做什么”。而在强调“妥善处理”中美分歧的同时增加了“有效管控”的表述,无疑在政策的主动性方面加重了分量,实际上是对美方提出的要求,属于主动设置中美外交议程的范畴。这样动议要求双方应该强化管理和控制的意识,在分歧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积极主动地加以管理,或对已经出现的常规性分歧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两国发生严重冲突的风险,极力避免中美走向对抗甚至战争的状态。


  四是挑战性。相比外交斗争的目标单一性和方式的确定性,“管控分歧”的难度更高,实施起来更具有挑战性。不仅目标的确定、手段的选择需要慎重把握,而且需要避免各种分歧的议题相互交织、彼此联动。在施展空间上,不仅要关注对方、指向对方、作用于对方,而且还要把握好自身国内复杂的利益集团的关系,引导好国内社会主流舆论的倾向,甚至还要处理好复杂的国际关系,营造有利于“管控分歧”的外部环境。


  如何“管控分歧”


  “管控分歧”只是处理中美关系分歧的一种新理念、新思维。要真正做到管控分歧,还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对话机制。对话机制的基本功能在于增进对彼此间观点和立场的了解和理解,寻找可以实现利益交换或妥协的空间,增加合作的机会,减少误判的可能。其实,中美在许多议题上分歧与合作是并存的。对于全球经济问题、环保与气候问题、新能源问题、经贸摩擦、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与贸易投资环境、军控与不扩散、互联网自由等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可能成为两国的合作点;处理不当,则会成为两国间的争执点。鉴于此,加强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在内的两国间现有的多层次对话机制,适度增加两国非官方层面的对话机制,对于管控中美分歧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管理机制。中美关系是一对内容丰富、十分复杂的关系,对两国关系中分歧的管理涉及诸多部门,为此应该建立较为系统的管理机制。两国外交部门之间、军事安全部门之间、议会之间以及公民团体和社会大众之间,可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构建常规性的管理机制,对中美之间的分歧进行梳理、分类和评估,向对方阐明自身的基本立场、政策主张,让彼此知晓对方的政策弹性空间,避免分歧突破对方的底线。此外,还应建立跨越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机制。这些机制不仅涉及对中美分歧的常态管理,而且涉及对突发性分歧或分歧产生突发性效应的应急管理,并充分发挥两国政府对各层次管理机制的引导、协调、统筹和监控功能。


  三是控制机制。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来自美国反弹力度的加大,中美在战略上相互猜忌成分正有所增加。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美国国内还是中国国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是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一些不利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言论一再出现表明,两国社会对中美矛盾引发张力的承受度在下降。如果不对中美之间的分歧进行有效控制,中美关系发展的氛围就可能受到损害,甚至会引发中美关系的动荡。为此,中美两国有必要建立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机制。在官方层面,政府的高级官员应着眼于两国关系的大局,不仅应避免发表可能造成战略误判的言论,而且要防止言行的背离,损害两国的战略互信;在非官方层面,要积极引导或控制两国舆论,不让那些鼓吹敌意的声音占上风,避免误解的扩大和新误解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