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各大院校校徽收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7:10
    复旦大学校徽的来历

  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所有关于复旦的纪念品上,几乎都有这样一个醒目的圆形标志——圆圈正中是古文“复旦”的字样,上方写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下方则是“1905”字样,意为学校建立的年份。复旦校友对此恐怕再熟悉不过了,而鲜为人知的却是这个标志的真正来源——“复旦奠基石拓片”。

  复旦大学校史馆的王忠道老师亲历了奠基石拓片发现、收藏的全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校庆办公室工作,某天,当时的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孟祥生老师突然来办公室说,学生在劳动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奠基石。”据王忠道老师说,这块奠基石的发现地正是现在的力学系实验室所在地,过去曾经是一片小树林。被发现时,这块大石头被当作盖子覆盖在下水道出口上方,背面朝上,翻开之后能够清晰的看到上面的图案——圆形正中是“复旦”的古文字样,上方是校训,下方写着民国九年。

  由于“民国”字样在当时还较为敏感,这块奠基石被清洗干净后就一直保存在办公室里,尘封多年,直到学校开始筹办80周年校庆。王忠道老师回忆说,“我们着手筹备校友会时,打算制作一些纪念章赠予国内外友人。正在斟酌用什么图案最为妥当,突然就想起了奠基石拓片上复旦的圆形标志。”王忠道老师的这个想法在领导的首肯之后被正式启用,只是把民国九年改成了“1905”字样,并且沿用至今。

  之后,这块奠基石一直被安置在日本研究中心前的草地上,边上附有谢希德先生的题词“1922年复旦奠基石”。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创建于1902年,1921年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校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著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誉。和南京大学选用新校训不同的是,东南大学在百年校庆时经过广泛的讨论,多方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恢复了原来“止于至善”的老校训。   对校训颇有研究的东大人文学院董群教授说,“止于至善”是老东南大学的校训,当时的银质圆形校徽就将此训镌于其上。恢复这一老校训的原因之一是出于历史和生命意识的考虑,即校训要反映出东南大学的悠久历史传统和生命底蕴。“至善”,也可以理解为“最好”的境界,不只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努力达到最好、第一流、高水平。做学生,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办大学,要办成一流的大学。“止于至善”是东大积淀百年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我校优良传统,激励全校师生自强不息、始志不渝、艰苦奋斗、团结求实的精神,2004年6月,在广泛征集新校训、新校标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校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第五届教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审议,确定湖北大学新校训为“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确立以编钟(H型结构)、凤凰(U型结构)、钥匙等为整体图形,两侧用“湖北大学”金文字体构成的新校标。  

  新校训、新校标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启用。      

  一、校标及释义      

  新校标整体形状为编钟。编钟外形取于楚国古乐器,由左右两组构成,组成湖北大学第一个字母“H”。左上部钥匙意为“开启智慧之门”。两侧用“湖北大学”的金文字体,形成一种装饰性的图案,给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感,并使编钟具有立体感。凤凰为楚国图腾,出自于出土楚文物的丝绣。凤凰造型为“U”,点出了“大学”这一主题。编钟和凤凰是楚文化艺术代表,以此为湖北大学的象征。  

  编钟的材质为青铜,具有阳刚之美,凤凰取材为丝绸,具有阴柔之美,刚柔相济,体现了湖大学人精神品质。昂首挺胸,正在腾飞的凤凰,代表湖北大学师生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奔向美好的明天。编钟和凤凰的组合,代表教学和科研,教学要求严谨,如青铜铸钟,科研需要想象,如凤凰腾飞。整体形上窄下宽,为梯形,代表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升华。      

  二、校训及释义  

  “日思日睿 笃志笃行”语出我校前身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第一任院长汪奠基先生为国师填写的院歌歌词。意思是每天不倦地学习,勤于思考,就能融会贯通,博大精深;立定志向,始终如一地去追求,然后切实地实践,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它体现了我校一贯的教育目标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历史和校风的延续。   “思曰睿”出自《尚书》中的《洪范》篇,“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汪奠基先生化用《洪范》原文,推陈出新,改为“日思日睿”,意为每天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才能博学通达,与时俱进。  

  “笃志” 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一语。意为广泛地学习,志趣专一。  

  “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语。意为忠实地实践。     我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树立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敬业奉献的志向,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办好湖北大学,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章叶青设计的新校徽由三个篆字体的"人"组成,简洁而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味道,体现了三层涵义:一是人民大学要为人民办学;二是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人才;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章叶青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大学生自己办的网站,叫"天地人大",这给他很大启发:天大地大,人最大。"中国人民大学",他觉得这六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字,在设计过程中他便决定以"人"字为主要特征做文章。"人大、人本、人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成众"等思路引导他设计出以三个"人"为主要元素,并在字体上取材篆书。在图形的选择过程中,章叶青了解了许多国外著名大学的校徽,他发现这些主流大学的校徽图案主要集中于圆形或盾形。考虑到圆形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而且老校徽用的也是圆形,他决定在新校徽上也采用圆形。在颜色上,新校徽的红色,取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章叶青认为这种颜色显得理性、大气、包容,具有中国特色。他把这一颜色确定为校徽的专用色,并称之为"人大红"。就像鲜艳的哈佛红在美国成为资本经济的某种象征一样,他希望人大红今后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组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而清华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这无疑也将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文中论述的小标题依次有:"君子"与"君子人格";智仁勇的统一;文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补;造就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校徽设计说明
校徽的基本构图原理:
①、校徽以利川的首写字母“LC”组成了中学的“中”字;
②、字母“L”上端一个阿拉伯数字“1”,使人一目了然,很自然地联想到利川一中,“1”同时象征着利一中在利川的教学地位;
③、字母“L”下端是树干形,粗壮、稳重,象征利川一中经历了无数沧桑,仍然巍然挺拔的气象;同时见证了利川一中的风雨历程;
④、字母“C”是由龙图腾构成,龙的身体弯曲多肢正如母亲河清江多支流,龙在形成字母“C”的同时也三面围着数字“1”,其形状正如清江环绕利川一中所在的城区地理位置;
⑤、1938是学校建校时间;

校徽的基本象征寓意:
①、字母“L”为什么要设计成树干形呢?因为树的本身就代表生命、活跃、健康、积极。百年数人、十年树木,也正是育人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独一无二的活化石“水杉王”;
②、字母“C”为什么要设计成龙图腾?这与利川的人文地理和民俗文化有着密接的联想;
1、地理:腾龙洞是利川最具有形象的风景旅游区,以腾龙为名,寓意腾飞的神龙,表达多民族的利川对龙的崇拜和尊敬,很多景点和地名都与龙相关,例如:腾龙洞、玉龙东、盘龙洞、双龙、回龙湾、青龙咀等;
2、文化:利川是《龙船调》的故乡,一首享誉世界的民族歌曲表现了利川人民的文化底蕴。说明了利川的特色文化都和龙有着紧密联系;
③中的含义:中字象征学校师生宏伟的报国之志,汉字“中”是由中国古代龙图腾和西方文化符号“L”和“1”组成,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充分展示了学校全面发展,积极求实的概念。

校徽的基本设计含义:
    校徽颜色以草绿色为主,象征生命、知识、希望和健康,图案古韵高雅,厚重凝炼,简洁大气有强烈的艺术美感和视觉传播力,充分展示了利川一中的时代精神和办学特色,预示着利川一中的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