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12月6日改动:诡异的战斗-汕头空战解密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58:27

八名中国空军优秀的飞行员戎装合影,他们在台海战斗期间有个特殊的绰号,叫做“八大金刚”,其中左侧第五人即曾驾驶歼-7到越南空域寻战的周寿星

由于前文中提到我空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飞河内寻战,有若干网友质疑1979年解放军空军是否曾飞入越南空域作战。这个疑问的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参战陆军部队不曾提到他们在对越军作战时,得到过空军的支援;第二,越南北部地区地形崎岖,我空军进入当地作战,似有不熟悉空域的风险。

实际上,在老萨采访多名空军前辈的时候,都听说过他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在中越边境前线执行任务的描述,甚至有老飞行员讲述过所在编队接近河内防空导弹防卫圈时的紧张。其中一些细节颇为有趣,比如有的老飞行员回忆在越南上空反复寻找越南空军飞机的影子,最终“只看到过一个翅膀” ―― 曾有一名飞行员隐约看到了一架越军米格机的侧影,随即躲入云内,再未出来。而他们谈到在越南境内的导航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项保密的内容。

不过,仅仅老萨自己的采访并不能服众。我国《兵工科技》记者姜浩,林疋在2006年采访了原空七师周寿星副参谋长,并在该刊发表文章,证实了我空军在越南境内执行任务的事实。

以下就是周寿星副参谋长回答采访时的相关内容,老萨且拷贝在此,供大家参考 ――

“到了1979年,中国也只有73架歼-7,空军当时只有两个歼-7团,我们师就有31架,是1个团的编制,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们又亲自从成都接了5架,是直接飞到广西前线去的。当时规定是一定要在某个时间以前飞走,我们就在那里等,成都军区的一个司令,工厂的厂长、政委、总工程师,还有我一共是5个人,成立了检查小组,主要任务就是督促进度。当时越南已经是米格-23了,我们还是歼-7(米格-21)。对越自卫反击战时,73架歼-7全都去了,一架都没有留。”

越南空军的米格-23战斗机,今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被高估了的战机,它笨重的变后掠翼系统大大增加了其重量,苏联落后的电子系统又不能发挥其机首内巨大的放置雷达空间的价值

“(针对记者提问: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了吗?)参加了,我是去得最早,回来得最晚。冲突发生半个月前我就去了。”

“(针对记者问题:当时您具体参战了吗?)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过当时的报纸,当时有一篇《威震南天》的文章,就是反映我空军作战情况的,虽然当时没有开炮,但每天我们的战机在越南上空飞500个架次,压制得敌人的空军没法抬头。当时越南的领导人让越空军起飞作战,他们回答说能见度很低,只有2000米,其实能见度是6000米,可以飞,他们不愿意飞而已。可以这么讲,他们的飞行员我们都很了解,因为我们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许多飞行员就是在云南的蒙自机场培养的,包括他们的空军司令也是我们培养的。我就曾经将援助给他们的飞机送到南宁,然后由他们的飞行员开回去。

中国早期的歼七战斗机,因为是测绘仿制,“一架架敲出来的”,性能并不稳定,而且缺乏电子设备,被飞行员戏称为“跑得飞快的近视眼”,只是中国优秀而无畏的飞行员们可以弥补它在性能方面的缺陷

他们只是进行了单机,双机的训练,而我们当时可以8机、16机,甚至更多的飞机编队执行战斗任务。而且他们也了解我们,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第二,他们的飞机很杂乱,包括美国留下的,中国援助的,苏联的,没有形成系统,而且像最先进的米格-23,他们也是刚接收,尚未形成战斗力,主力依然是我们援助的歼-5、歼-6,以及苏联的米格-21,但仍缺乏实战技术。

有一次,他们宣称给中国空军来一个示威性的编队飞行,我们拭目以待,看他如何示威。我们在空中等着,结果一看,他们不过是8个双机编队,根本不是攻击队形,是巡航飞行。我们马上冲了过去,他们立即四散而逃,根本没有进行过空战。当时我们是准备打,歼-7全都去了,空军一共去了六、七个师。1979年打完以后轮战时我们又去了-次。“

以上蓝色文字,均发表于《兵工科技》杂志同年度10月号题为《长空万里忆征程》的文中。

日本记者拍摄的图片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面对中国空军的威胁,越军在鸿基等地部署了若干SA-3果阿防空导弹阵地,结果没有打下中国飞机,却在越北有七个这样的阵地被中国攻占

由此可见,中国空军当时掌握越南境内战场制空权是有据的。而我国空军未进行对地攻击支援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顾忌经历过抗美战争的越军防空部队有较强的地对空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当年《航空知识》曾刊登过国外相关报道,认为是当时解放军空军主力攻击机强-5缺乏相应电子设备,难以在越北复杂地形条件下实施对地攻击。按照习惯的理解,这种刊载可以被认为是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这一观点。

至今服役的强-5攻击机,脱胎自米格-19但早已面目全非,是中国自行设计先进战机的一次成功尝试,但落后的电子技术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战斗力。改革开放后,曾有多个针对强-5的改进计划,几乎每个都着重于改进其电子设备。

题外话说完,我们继续谈汕头空战,萨提到RF101在汕头被击落并非其第一个损失,事实上萨日前采访了曾幼诚将军的女儿曾宁女士。第一次击落RF101时曾幼诚正担任福州空军指挥所主任,当时正在树上玩耍的曾宁亲眼看到变成大火球的RF101从空中挣扎而过......

写到这里,忽然发现有位“曾经的飞翼”网友在评论中已经给出了说明,看来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击落RF101的经过就无需老萨详细描述,画蛇添足了,且公布其答案就是 ――

“第一次击落RF-101是在1961年8月2日,由高炮105师503团的12个高炮连击落,台军飞行员吴宝智被生擒。从对空观察哨发现目标到RF101坠地共耗时3分20秒,交火时间是1分5秒。

第二次是在1964年12月18日,海军歼击航空兵第四师第10团副团长王鸿喜驾驶歼六击落,台军第六大队第四中队少校作战官谢翔鹤被生擒,这个谢翔鹤的最后结局如何呢?萨叔,请在下一篇中告知。

第三次就是萨叔要介绍的这次,我方出战的是18师54大队副大队长高长吉。令我感兴趣的是,既然对方派2架RF101来,我们怎么只派1架歼六拦截?从林虎将军的著作看,我军当时搜索接敌的过程有些麻烦,但萨叔安排的诡异之处是???好奇!“

感谢“曾经的飞翼”网友,下面,我们直接说在汕头的这次战斗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