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一直安装:圣人不死 愚人不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4:08
圣人不死 愚人不止

一切都得从一本书说起。

大学时,偶从图书馆翻出本小册子,书皮黑黄,印于1989年,标价2元。一位皇帝在书中探讨灵魂与死亡,解析个人德行、个人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人性的自省、柔和溢于字里行间。那时它就夹在一堆旧书里面,灰头土脸,乏人问津。

再次见到这本书,已是2009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一部多国政要的案头书”,这些名人点评都是它成名的征兆。它从图书馆里的默默无闻一跃成了市场里头的名角,坊间几乎人人都在谈它的名字——《沉思录》。

该书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唯一的哲学家皇帝。“哲人王”,这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最理想的君王,在他身上得到了实现。同样,中国古代也有“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是人格理想,外王是政治理想,只有内在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能立能达,才有治国平天下的资格。孔子就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尊王那更是言必称尧舜。如此说来,圣人治天下,让道德高尚、品行高洁、智慧仁爱的人来治理国家,实现政治理想的同时,实现道德理想,或实现道德理想的同时,实现政治理想,是中外先贤共同的愿望。圣人治天下,想来也是初日照高林,天地清旷的。

中国帝王统治虽以清帝退位为告终,但传统政治理想,则应该是以曾文正这最后一位圣人的辞世划上句号。然而或寻找圣人,或自封圣人,以为政治、道德标的这种想法做法,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从来没有断绝过。只不过近百年来,圣人没找到,在群氓共推共举共造中,神倒是造了不少。但终究是“穷猿奔林,无暇择木”,当不得真。回头看西方,自柏拉图以降,即使不再提哲人王,但想要设计一整套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让大家在其中幸福地生活,持这种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

不过,中西方在追求贤人治国的路径上,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发生了悄然改变。西方基于“人性本恶”假定,即承认人是理性经济的,会有私利私心,无论此人道德水平多么高,都会受到私人利益的诱惑,都有可能做出有违道德要求的行为。故而,政府只是一种必要的恶,光靠道德的说教是不管用的,必须要靠法制约束,逐渐发展出一套严密的监督、制约和惩处机制。

时下中国,这种法律与制度上的约束,无疑也是存在的,比如新近出台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就将公务员职业道德设与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这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巩固执政基础,无疑有重大意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政府道德的假设和出发点。现今,“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官德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也都是大部分人在看到一些道德问题之时,言所必称的,无可厚非。这种说法,基于“人性本善”的假定,认为官就是正义、真理、道德的化身,官员自然要有高出一般人的道德水准,甚至官员就是道德水平的榜样。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已成为过去;“圣人不死,愚人不止”,才是现实的观照。有人说,官员不道德,社会民众如何能够道德起来呢?有什么资格要求民众道德呢?好似:没有地狱,谁又愿意过正直的生活呢?官德并没有绑架谁,而一些人却一厢情愿地被绑架。这种自我绑架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深的奴性,必要有一种牵引或驱赶,才会向前走,自我反省,自我救赎的个人意识没有树立起来,终究挣脱不了外加的束缚,一旦外在束缚没有了,反倒赤裸裸不自在。

何怀宏给《沉思录》的推销词写得很高明: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什么时候需要读呢?何时自我对话,那就何时读。买了此书的诸君,你读它的时候,希望是你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时候,是对道德自我坚守的时候,而不是仰望天朝,期待圣恩沐浴的时候,不是将自己沦为附庸,一切道德行为唯他人马首是瞻的时候。不然,姑且束之高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