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辟作福咋读:萧沉原创的日志:我看2009荷賽中國獲獎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57:28

 

我看2009荷賽中國獲獎作品

a

a

a

◎蕭沉

a

a

a

網上有博友要聽我怎樣看待第52屆荷賽中國獲獎作品,我本沒什麼特別看法。記得2007年初時我說過一次[華賽],主要是質疑與批評了几個我以為有問題的獲獎作品,博文也被轉載到許多網站。其實,談論一次攝影比賽,無異於一次冒險,說好說壞也皆無改變實際結果的可能。下一屆人家該怎樣評還怎樣評,管你個逑呢!不過,對攝影比賽的評說,我個人以為其實主要是針對評委及其評獎標準、評審眼光的評說,應該與參賽攝影師及其作品沒太大關係。所以,我的評說不論是褒是貶亦或中庸,也都不是針對參賽攝影師及其作品的,因為他們是“無辜的”,能否獲獎也不是他們左右得了的。

a

我不知道本屆[荷賽]評委會成員是什麼樣的人?評審標準與規則方式又是怎樣的?就這些獲獎作品而言,感性上只覺得談不上“刺激/奪目”或新聞攝影師常掛在嘴邊的“視覺衝擊力”,反給我一種天崩地裂後的“安靜”。有關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片子,西方的評委們大概看得太多了,有經驗的評委恐也發現許多“慘烈”的片子猛一看好像很震撼,但細一看還不如猛一看呢。所以,他們的評審眼光與把握新聞照片的審視觀念,也在不斷調整與改變中。而這一次,表面化的“視覺衝擊力”似乎無效了,他們更看重比較“平凡/內斂”並能沉靜下來多琢磨一會兒的照片。以下,我就中國攝影師的六個獲獎作品分別說几句我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a

[1]:陳慶港《走出北川》/(突發新聞單幅一等獎)

陳慶港的這一幅《走出北川》,九位武警救援隊員圍抬着一名頭頸血跡斑斑的生還者,視覺構圖是最傳統的焦點取中,四圍暗綠色,中心亮白色,几乎也是垂直俯拍。而細節部分則是傷員已經顯出驚恐呆滯的斜視眼神、覆蓋了大半個身體的棉被、兩道捆紮固定身體的繩子、一張門板、巨石與廢墟所形成的崎嶇狹窄的通路......這幅照片之所以能獲大獎,視覺審美上的穩定構圖與色調當然是最基本的,而重要的是----以往,西方人一直片面地認為中國由於人口多,鄉村又貧賤,大概對平民個體的生命不是很重視;但這一次能看到九個人在救援一個人(當然/北川救援現場其實也還有數十人乃至上百人去搶挖一個人的感人場面),我想,這會改變西方人對中國人輕視平民生命的看法,這很重要。美國大片便曾有八名士兵去尋找一名士兵而不惜付出慘重代價的先例,那電影就是告訴世界----美國人很重視人的生命,即使是一個小卒子。當然,評委們或許也還存有不願去評選帶有中國式“濃重政治宣傳”意味的片子的看法,加之有些照片在畫面背後的真實性上很難作出準確判斷(亦如媒體對那幅把死去的妻子綁在自己身上開着摩托車的丈夫所作出的誤判),所以這一幅能獲大獎,也還順理成章吧。
a

a

a

a

[2]:吳曉淩《血染賽場》/(體育專題單幅一等獎)


以往體育專題類的獲獎照片,多半是運動中精彩好看的瞬間或具有強烈動感與視覺美感,再不就是大腕巨星的生動舉止或異常狀態等。而吳曉淩的這一幅,雖然無法辨認受傷運動員的具體國籍、性別、面目,讀者在畫面上也只能看到一只纏着繃帶並撐住地面的手、跪姿、一滴砸在地面上一灘血泊並濺出“花朵”的血,但顯然這是一幅傳達運動員在比賽中受傷細節的照片。一滴血雖小,卻可體味出比賽的激烈殘酷、亦可感受到運動員的不屈與堅忍精神。以小寓大,見微知著,窺一斑而知全豹,這是中國人歷來就明白並擅長的一種表現境界(其實也是常識),西方的評委們當然也深通此道。激烈的廝殺搏斗之後,一滴血所濺起的“花朵”雖如此寂靜,卻令人感到更加“震聾發聵”。呵呵,我感到本屆[荷賽]評委還是喜歡具有一些想像空間和令人回味的片子,談不上進步,只是一種比較偏重於心理感受的評選旨趣而已。

a

a

a

a

[3]:趙青《電視上的奧運會》/(體育專題組照一等獎)

a


a


 

趙青《電視上的奧運會》組照能獲獎的原因,我個人以為主要是因其鏡頭的立基點沒放在記錄賽場上。就奧運會而言,現場比賽雖是絕對主角,比賽的過程與結果也很重要,但本屆奧運會因是第一次在中國舉辦,西方人似乎更關心賽場之外的中國是怎樣一種情形。奧運與環境、與經濟、與平民、與生活等等,既是奧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從側面瞭解到主辦國的諸方面消息。趙青的此一組照共計14幅,展現的皆是在不同公共場所中正在播放奧運比賽場面的電視屏幕,屏幕畫面上也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中國體育明星。但這些照片的重要看點其實更在電視周邊背景的環境上,而西方評委審視表現中國奧運的此一視角,既是對中國體育攝影記者的一種觀看提醒(眼睛不能一窩蜂地只去盯着賽場/“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很重要),同時也表明西方人看待奧運,本身就是立體的、多面的、豐富的,其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是異常密切的......

a

a

a

a

[4]:李潔軍《戰地攝影經典作品》/(肖像專題組照三等獎)


a

a

李潔軍獲獎的此一組照可謂大出觀眾所料,質疑者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其照片的“非真實”形態上,以為並非是對客觀真實人物肖像的拍攝,由此便也覺得有悖於一個“新聞攝影”比賽對新聞攝影真實性定位的審視與評審原則。當然,西方評委不可能看不出,但為什麼會頒給它一個肖像類組照的三等獎呢?難道是評委有意拿觀眾耍著玩麼?我想沒那麼簡單。新聞新聞,中國李潔軍以仿真玩偶道具模擬現場實景拍攝的一組上世紀前半葉的戰地攝影經典作品,這舉動本身便是個“新聞”。而讓此組作品獲獎,評委恐也旨在提醒人們:一是不要忘了歷史上新聞攝影的經典作品是什麼樣的;二是要銘記犧牲在戰地的著名攝影家卡帕所說的“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的不夠近”的新聞攝影精神;三是旨在給觀眾一次重溫歷史與戰爭的機會,從而進一步宣導世界和平。當然,這組作品也還有一種較為觀念與隱喻的內容在裡面,一位網友提示我說----“在虛擬的戰爭中/玩偶是人/在真實的戰爭中/人是玩偶”。這種解讀非常好,或許正是李潔軍創作這組作品的出發點。a

a

a

a

[5]:趙青《四川地震倖存者》/(一般新聞單幅二等獎)


活着是人類的本能,吃飯是人類最低的生存需求。在一片滿目瘡痍的廢墟中,兩位劫後餘生者依然在倖存的灶臺上支鍋做飯,而將他們裹夾在其中、兩側尚未倒塌的房屋山牆所圈起的那一爿空間,或許正是他們原來的家。對家的深情眷戀,早已超出對餘震的恐懼乃至那山牆隨時可能倒塌從而危及生命的擔憂,場面雖平凡無奇,看後卻令人內心發熱發酸。評委們似乎在告訴拍攝者乃至觀眾----好的新聞照片不一定充滿波瀾,不一定有多少“視覺衝擊力”,評委顯然在提倡一種平凡而內斂的新聞攝影觀看與審美旨趣,在引人注目的轟轟烈烈之外,攝影師必須學會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而人類濃烈的情感也往往體現於平凡的情景中。內行看門道兒,而這就是門道兒,其實中國的攝影師早已明白,只是以往很少有人拿此類照片送去參賽。

a

a

a

a

[6]:傅擁軍《杭州西湖邊上的一棵樹》/(自然組照二等獎)


a

a

傅擁軍的組照《杭州西湖邊上的一棵樹》,其實是暗含“觀念”的一個組照。記得早在2006年底,在[大旗博客]上我曾點評過一組陳炎拍攝的組照《頤和園的背影》,文字不多,不妨全文複引於下----

從一把空椅子開始,然後一人、兩人、三人、四人......當然完全可以再递減地倒回到那把空椅子上。椅子、昆明湖萬壽山不動,象徵了人生的舞臺,各色人等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