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魂界构成:向文波:导演“学生”收购“老师” 钱江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42:44

向文波:导演“学生”收购“老师”

 

  

  日前,三一重工宣布斥资3.24亿欧元收购竞争对手——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公司。“结婚是一夜的事,暗恋在18年前已经开始”,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这样形容这场“跨国恋”。

  向文波,这个湘音重、语速快、酷爱吃辣的典型湖南人再度广受关注。

18年前的“学生”收购了“老师”

  1月31日,三一重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联合中信基金于2012年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股东签署了 《转让及购买协议》,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德国的出资额为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6.5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5%。

  这次收购引起了业界的强烈震动。

  据了解,这次收购只用了半个月就达成协议,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法律上的原因晚了几天,一个星期时间就可能完成了交易。

  为什么这么快?向文波表示,因为他们对这家公司具有相当深的研究,每年都在研究它,比一般的财务顾问的尽职调查还要了解。“从1994年三一重工进入混凝土机械制造领域起,我们就知道了施莱西特和普茨迈斯特,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超越的对象。”

  “有些时候结婚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我们对普茨迈斯特 (俗称大象)暗恋了18年,18年前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它就是第一了,如果是那时,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并购的事,我们对它是长达18年的倾心相恋。”向文波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此形容这次对普茨迈斯特的并购。

  尽管这一交易郎情妾意,市场评价也颇高,但收购仍然受到了一些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三一的现金流能否支撑收购、三一能否得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国外工人如何顺利安置等方面。而由于对收购不知情,同时担心失业,曾有数百名德方工人示威抗议。

  对此,向文波表示这是一场很划算的收购,他称:“公司董事会当时的想法是:即使花200亿元,也要拿下‘大象’。200亿元相当于三一两年的利润,但至少可以为公司的国际化减少5到10年的时间。三一将此次收购定位为战略性并购,战略性并购是将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并购。谁拥有‘大象’,就意味着拥有了这个行业的世界性技术和世界性体系,通过这次收购,三一将拥有对方的全部专利,这将奠定三一重工在全球混凝土行业的世界地位”。

  为了稳定军心,向文波表示:“我们不会解雇一个员工,并要通过有效分工和扩充产品线来增加就业,招聘更多海外员工”。

遇伯乐结缘三一

  向文波多次在公开场合中表示,三一创始人梁稳根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说起来,俩人的相识缘于向文波一个随性的行为。

  1984年,向文波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一个国企,由于企业在涟源市的山区,别的人都不愿去。向文波无所谓,“因为我那时一门心思考研,所以到哪里过渡一下也无所谓啊。”

  这个“无所谓”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影响,那就是他在此结识了后来三一集团的创始人梁稳根。两个人都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一次,向文波到车间找梁稳根,却意外地在梁稳根的办公桌上看见一本有关生产管理的书,书已经被翻烂了,同样对生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向文波发现了与自己有相同志向的人。两人颇有些惺惺相惜。

  第二年,向文波如愿考上了大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

  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向文波被分配到了涟源市,先到经委,后来到一家国企阀门厂当厂长。在涟源,他又遇到了梁稳根。此时的梁已开始自己创业,建了湖南省涟源市特种焊接材料厂,这就是三一集团的前身。梁稳根盛情邀请向文波到自己的企业去。作为研究生厂长,向文波在当地有点名气,但他觉得“搞国企很麻烦”,还不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办一件事有意思,于是,1991年他就辞职来到了三一。

  向文波负责调研,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对我说,混凝土机械这个项目不错,应该在国内很有前途。”当时,这还属于国内的新兴产品,刚处于起步推广阶段。

  1993年,三一决定把混凝土机械作为企业的大产品, 同时也把企业从涟源搬迁到了省会长沙。正是这个混凝土机械项目成就了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行业民企老大的地位,当然也成就了向文波本人,变身集团总裁。

写博客激起千层浪

  说起向文波不得不提他那著名的“博客门”事件。

  2006年,向文波开通博客,他说自己开博时想的是谈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事、股改的想法等,“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经历的,体会很深,很想和别人一起分享。” 起初,他的博客也没引起多大关注。

  转变始于当年6月份,向文波的博客突然像天气一样急剧升温,成为财经类博客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博”。

  2006年6月6日被许多人称作“千载难逢”的日子,因为加上“2006”年中的“6”,恰好凑成了六六大顺。向文波博客的成名从这一天开始。起因是凯雷收购徐工。

  其实在第一篇名为《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是国家主权》的文章中,向文波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向徐工叫板,他只是大谈 “中国的强国梦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等。一天之后,风云突变。

  一篇《谁享受国退洋进盛宴》文章激怒了向文波,该文章说:“三一重工准备借合作拖垮徐工,其动机就是让徐工晚改制三年,无奈之下,徐工决定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国际投资者”。

  向文波大呼“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并随即在博客中发表了《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他披露了与董事长梁稳根专程前往徐州商谈收购一事的经历,又“揭露”了“三一等国内同行被明确排除在合作之外”的事实,更直接质疑“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年收入170亿元的徐工竟然以20亿出让!” 随后他连篇累牍、再接再厉,《徐工并购:一个美丽的谎言》、《徐工不能被外资收购的四大理由》、《徐工闯关推演》、《徐工为何要粉饰收购方案》,不仅对收购方案表示“遗憾与怀疑”,甚至对徐工的财务报表、收购意图等大表怀疑,言辞逐渐激烈。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博客引发了众多回应,很多人纷纷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看法,反对者和赞成者两军对垒,一时间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外资并购、国企贱卖、信息披露等等问题的大讨论。向文波也一下子成了热门人物,被媒体追逐。“如果不把所想的说出来,我会憋死的。”当时面对采访的时候,向文波如此说道。

  如今,"博客门"事件早已被淡忘,向文波也已不写博客好多年。而且曾经强烈反对凯雷收购徐工的向文波,如今也已在国外四处安营扎寨了。 据京华时报、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