嫤语书年好看吗:中苏美 2012.2.13占豪收评:一阳挂三星的市场含义与应对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29:10

     周末和今天的国内消息面有三则消息值得关注。一方面,是温总强调促房价合理回归,而早先放松调控政策的芜湖新政三天即宣告废除。这充分说明,当局调控房产市场决心不减,从某种意义上说,房产市场没了进一步吸收资金的空间,股市当然相对会有所受益,何况高利贷同样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资金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温总再次释放宏观信号,称1季度开始政策的预调微调,这意味着后市仍有宏观政策面的预期空间,这对股市来说当然属于利好。与此同时,IPO预计将会进一步改革。种种消息表明,在政策面上半年是有利于股市进一步反弹的,这是一个大环境。

    从盘面上看,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早盘虽然低开,但最终低开高走基本与昨天收平,两市一根真阳线一根假阳线。这种走势,基本上可确认多头仍占据市场绝对主动,而本周若没有重大利空,股指将有望上攻半年线。

    从技术上说,大盘20日线明天将穿越60日线,30日线正在加速向60日线靠近,如果未来一两周内市场依然总体保持强势,60日线也有望转升,那么这个大的阶段性反弹的基础基本上就有望奠定。但无论如何,短线市场仍处盘升当中毫无疑问。而在K线上,一阳挂三星也是多头形态。

    操作上,当前基本上没什么异议,即总体以多头为主,但却必须以短线为主,大势安全的情况下以个股技术面为操作依据,注意之前我们提到的两类股。短线总体维持持仓。

     今天的交流涉及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的后续讨论,有兴趣的战友可看看。

    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新浪读书连载地址(不断更新中):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90649.html

 

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黄金游戏》系列卓越网购买地址:

http://www.amazon.cn/s?ie=UTF8&search-alias=books&field-author=%E5%8D%A0%E8%B1%AA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gamebook@sina.com。平台交流宗旨:平等、没有门槛,大家一起游戏的技术交流平台。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朋友和“战友”。三类问题不回答:1、直接咨询个股;2、过度敏感问题;3、私人问题。特别提醒:,《黄金游戏》系列书籍购买、问题咨询请发邮箱:nanamail89@126.com,会有人及时回复。)

来信:、

占兄你好:

          我的工作是贵金属分析师,以前读书也未接触过金融,学的是计算机,有一次意外的机会进入证券行业,在证券行业的时期自学和体验了股市和期货,后期因为中国股市的性质转行贵金属行业,然后接触贵金属的同时又接触了外汇,所以对资本市场上的4大产品都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对未来趋势,特别是国际趋势特别关心,因为国际趋势决定资本市场的价值和价格,在看占兄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后有如下感慨,未必‘全’但是此时想到的想和占兄探讨下。

          我买的书渠道是QQ买的,价格应该算正常,拿到书后质量果真不是盖的,不过印象中40页附近(右边那版)碰到过一个错别字,所以也不确定我买的是否正版,这个不重要,直接切入正题。

占兄书中所述苏联在和中国关系破裂后,又面临中国和美国关系解冻,再又是美国衰弱之机不得已而为之的唯一选择从而选择了阿富汗战争,这里的唯一是否只是站在苏联‘霸权之路’的‘唯一’上?毕竟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下要放下一定的尊严和中国再谈合作也不是不可能的,当时毛泽东,邓小平等牛人均在,搞合作绝对会同意的,又或者苏联继续维护好现有的阿拉伯资源借美国衰弱加速苏联货币国际化?还是说历史上’贪婪者‘总是过于高傲和目中无人?

          还有伊朗从现实角度上来看真正发生战争并且美国胜利的概率几乎为0,我想说的是美国年底附近不是推行今后的战争要保持1个地方稳胜而另一个地方战略胜利吗?而从近期的菲律宾布局上来看,另一个地方100%的就是中国,它能有这样的自信?中国可不是那些喽喽国的水准,所以假设美国开始伊朗战争,中国是否可以借机搞南海威慑?比如用一定的武力话威慑周边的国家并加速石油开采;换句话说搞中国战争是不可能的,最多朝鲜战争,那是否就是另一个‘越战’的翻版机会?话题有点扯远了,其实就想探讨些问题的同时问下占兄,美国战略一般都是制造目标附近的契机插入战争从而完成其目的,那美国是一个又金融主导的国家,而每个洲又是自己管自己运行的,那是否可以有机会让人先埋一些’地雷‘呢?我觉得美国这样的环境下要发掘到’地雷‘是很花时间的,而’地雷‘的引爆则可根据我国的战略需要,时机最佳是中国军事再跨一平台,科技也有了世界级的创新,同时经济体系转型为世界级的时候?

          占兄的书真不愧是’适时之作‘看后恍然大悟,之前看货币战争时的疑惑几乎全部解除了,这里也希望占兄有时间写一部’适时‘的’历史之作‘,内容就是那些悲惨命运的小国在地域性和财富性的’不巧合‘(这里说的不巧合是生在那里的国民真是杯具...)导致被战争,内容尽量附带一些地理位置的小图,这些其实都能够帮助人们未来更清晰的了解并且记住战争的原因以及自我思考未来战略的方向。

          还有一个问题,最近在看’资本论‘不知道是买的书盗版还是我语文的关系,看着好难懂,感觉很多词语被特意’名词化‘看不太进去,是什么原因?

         最后,中国的日益强大,并且未来会越来越强大,再来又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大国而感到自己生在中国的荣幸,同时为曾经的自己也是人云亦云的’免费,自愿‘地西方庸俗经济学的老美傀儡感到悲哀。祝占兄身体健康,灵感无限,时间多多。

 

交流:

    在新书《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中之所以给了苏联一定的篇幅主要由三个原因:1、近代史绕不开苏联,因为它是世界近代史最主要的角色之一,我们谈二战后国际局势和经济当然就绕不开;2、中苏关系曾经极其紧密,中国近代吃过毛子很多大亏,但同样也从毛子的发展之路中受过很大的益,特别是在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探索上,苏联可以说对中国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3、近代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一个是苏联,另一个就是美国,所以无论谈经济还是谈政治,都绕不开苏联。

    苏联扶植中国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的世界国际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有将中国纳入苏联体系的巨大需求,前苏联从孙中山时期支持中国其实就一直有这样的考量。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苏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是软硬兼施。曾经试图通过朝鲜战争,迫使中国出让东北的某些重大权益给苏联,恢复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在东三省的势力范围;通过数十年的运作,在国际上、国内等等多方面最终将蒙古运作独立;在新疆西部的大西北地区大量土地拒不归还,更别说大兴安岭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软的方面包括,大力支持中国经济建设,加大援助力度等等。最后老一辈革命家还是很争气,一方面打赢了朝鲜战争使得前苏联同化中国的企图落空,同时至少把自己可以控制的领土以及较为容易控制的领土牢牢把握住,绝不向苏联妥协。同时,为了避免中国逐渐沦为苏联的准殖民地,毛周当局不惜与苏联逐渐形成对抗。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因为中国在与西方为敌的同时再和苏联这一方为敌,一般政治家连想都不敢想。但当时的当局竟然做到了,而且不但做到了还自己搞出了原子弹,把经济建设特别是重工业体系搞得风生水起,之后大三线建设更是加大了整个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针对政治上的困局,提出第三世界理论,使得中国不但在美苏夹缝下能够生存,还形成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那一段时间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唯一一段向外输出价值观的年代。

    而对苏联来说,中国吃不下那就只能用压力来压,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小国,人口是当时苏联的两倍多,领土面积同样非常大,这样一个国家对当时苏联来说吃不下就是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苏联过于自负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使得它无路可走,在中东力量经过三次中东战争后被削弱得差不多了,最后不得不自己通过打通阿富汗到印度洋的通道来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展。最后,我们都知道以失败而告终,失败了矛盾不能外部解决,内部改革又一团乱麻,经济濒临崩溃下最终快速崩溃被自己国家的经营与西方资本吃得骨瘦如柴。前苏联在九十年代初期竟然有不少人饿死、冻死,军队打车臣之所以连连失败大量伤亡就是因为吃穿都成问题。

苏联是一个非常大的教训,对我们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苏联的事例告诉我们,发展经济是多么重要,苏联之所以在与西方对抗中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经济一直都不是一个大国,面对西方过于强大的经济实力,最后不能通过扩展地盘来增长经济实力的情况下,自然崩溃。

    关于美国对伊朗的的问题。其实美国从来都不止有战争手段,还有经济手段、颜色革命手段等等,现在的制裁,其实就是先瘫痪你经济,然后让你政权不稳,最后轻轻一推就倒了。美国人打仗是很狡猾的,所以美国人不会硬来。所以,除了要考虑美国的硬战争外,还要考虑早已开始的软战争。只有在硬软两个方面都不输,最终才能赢。

    资本论本身就不太容易懂,因为一方面翻译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版本上有些是很大程度上被苏联阉割过的(被改过,再从德文翻译成俄文,从俄文翻译成中文,这个过程有点长)。也就是说,你看的版本可能根本不是马克思版本,而是斯大林版本。再则,鉴于对很多名词缺乏了解以及对相关历史缺乏认识,看起来可能就显得吃力。这个需要慢慢悟。

    至于新作,的确有考虑,但还在酝酿,雏形已经有了。《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虽然是“应景之作”,但里面的内容还是极其丰富,涉及层面很多,而我个人对新书一向要求一本水平高过一本,所以创作压力还是存在。不过,好在以前各方面积累得足够多,书整体对我来说还是信手拈来。在我这里,一定不会出差作品,为出书而出书的事我没时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