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所有的海峡地图:故乡的亭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41:21

故乡的亭子

 

我的故乡是徽州一个极为寻常的村庄。这里群山叠翠,泉水长流,在青山绿水之间,散布着许多亭子。无论在哪个亭子,都可以看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大多可以听到“水声潺潺”,飞鸟啼鸣;“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比比皆是;到处是幽篁新翠,劲松古枫;这里的大自然景色,处处都如《醉翁亭记》一般。

故乡的亭子,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不仅是它的迷人景色,而是它曾经给我力量。当我在田野劳动,暑热难耐时,它给我阴凉;暴风雨来临时,它让我避雨;挑担、行路疲乏时,它让我歇脚、让我鼓足力量,继续前行……。

亭者,停也。虽然俗话讲“凉亭随好,不是久留之处”,但是,亭子助人于困难之时,缓解人们的燃眉之急。

这些亭子,有的是建在山岭上,有的在依山傍水的路边,有的骑建在大路上,一条大路,穿亭而过。故乡的亭子,形形色色,种类繁多,除了路亭,还有桥亭、门亭、廊亭、庙亭等等。

这些亭子,虽然没有飞檐屋顶,也没有豪华的雕梁画栋,显得非常土气,但是,它和周围环境很协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非常实用。路亭都是一幢小屋,砖木结构,三面砌墙,四周都有卯榫在木柱上的长凳,供人坐歇。有的亭子里安置了石桌、石凳,有的亭中还有神龛,写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言,表达了人民的善良愿望。

这些亭子,大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长丰亭、继善亭、丰乐亭、长乐亭、春秋亭、清风亭、公益亭、毓秀亭、绕翠亭、……镶嵌在亭门洞上的石碑,镌刻着亭名,大多数是书写在亭子的正墙和门洞上方的粉墙上,每一幅亭匾上的字,都是很有艺术魅力的,展示着徽文化的底蕴。有的亭子还有亭联,虽然是大白话,却饱含哲理,给人启迪,比如:走不完的前程,歇一歇,从容不迫;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放开。

这些亭子都是乡民集资修建,没有树碑立传,全凭人们代代口耳相传:先人造桥、修路、建亭,都是造福乡邻的善举;为人在世,既要利己,更要利人,积德扬善,荫庇子孙。后来,因为有宣扬封建迷信和美化剥削分子之嫌,知情者缄默,不知者司空见惯,于是渐渐地都淡忘了。

故乡的亭子很多,通常都是三里一亭,两里一亭,真是“长亭连短亭”。从家乡鲍坑到新安江边的朱家村,只有八里路,一条路沿着小溪,串着三个自然村,一路上却有三个亭子。如果从这条小溪的源头算起,也只有十余里,连接着七个自然村,却有十多个亭子,要算上村子附近山上的亭子,那就更多了!

来往行人歇脚最多的是新亭,因为这里曾经是歙县南乡通往县城的主要大路,也是许多徽商经过这里,和亲人告别的场所。

这个亭子,原名庆丰亭,大约是在清末民初时重修的,修缮时间写在大梁上。人们通常叫新亭,它与另一个陈旧的老亭相对应,反而把它们的本名给淡忘了。

它距前后村子大约三华里,不仅占地面积大,是一幢小三间四列的屋,而且向阳、通风,东西一条大路穿亭而过,亭子三面是田,北面临水。这里有家乡最好的水田,号称十亩段,四周还有一些山地。在附近劳动的人们,都到这里歇气。临溪观鱼,谈天说地;累了,靠着墙或柱子打个瞌睡;中午,在这里吃饭,抽烟……

它真是劳动者的加油站!我也不止一次在那里加过油。

收获时候,假如遇到天气不好,这里又是临时存放谷物的场所。它是急人所急、为人排忧解难不讲条件的地方。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天,突然刮起大风暴,把亭子上的瓦,吹落到田间、路上、水中,从此,新亭再也没有从前的那些功能了,它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曾经被它保护过的人来为它添砖加瓦了。

记得有热心好事者牵头,想把它修好。但是终究没有能够恢复原貌。慢慢地墙砖消失了,梁柱倒塌了,原来建亭子的地方成了废墟,后来又成为耕地,后来……

其实,不单是庆丰亭,其它的路亭也都是同样的结局。通向我外婆家的那条路上的几个亭子,还有其它亭子,都是这样消失了。

过了一年又一年,参天古树没有了;清澈的溪水断流了;石板大道变成了乡村公路。

不过,我还是常常想起故乡那些供人避暑挡雨的亭子!眷恋那些在记忆中的美丽风光!

 

飞添写于2006年6月8日星期四。刊于《黄山日报》(06年11月29日)和《合肥晚报》(200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