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wv代表什么意思:水稻種植後的照顧--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職業轉銜資源網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1:28:31
水稻種植後的照顧下載WORD檔案

壹、生活故事

晚間新聞報導指出:「今年冬天枯水期即將來臨,配合限水措施,臺灣北部地區一期水稻將計畫性休耕,一般民眾也要節約用水,共度缺水難關。政府官員表示,台灣豐水期與枯水期的雨量差距懸殊,因此若能利用枯水期讓農地休耕,以移出農業用水供民生用水,可以有效紓解旱象。」,達仁疑問地爸爸:「每個人只要節約用水,就可以有多餘的水可用了呀!為什麼還要限水讓農民休耕,那麼以後不就看不到綠油油的稻田了?。」

爸爸回答:「那只是短期的作法囉!因為臺灣的河川長度較短,降雨集中在夏天且冬季雨量較少,每年都有短暫的缺水現象,需要各種措施來調節用水。」(圖2-3-1),達仁接著問:「那麼水稻種植是不是需要很多水分呢?」,爸爸回答:「水稻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浸在水裡的,需水量很大,不過對於土地涵養水分也有幫助呀!」。

圖2-3-1水稻灌溉水源與渠道

貳、知識寶庫

一、瞭解水的供給對幼苗管理的重要性

水稻屬於湛水性作物,由插秧到收穫期間,對水分的需求很大。不同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樣,而水分對水稻幼苗期生長尤其重要。為了使提高產量與品質,水稻插秧之後必須做好水分管理工作。以下介紹水稻幼苗期的水分管理方法(以第二期作為例):

(一)插秧至成活期(0~5天)

水稻剛插秧後,田間水面應保持在3~5公分左右,以利幼苗存活。若採插秧機插秧之水田,因其秧苗較小,田間水面以不超過3公分,較為適當。

臺灣二期水稻插秧後,因夏季溫度較高,水分容易蒸發,且幼苗生長快速,故應隨時留意田間水面高度,適時灌溉,以補充蒸發及幼苗吸收後減少之水分。

(二)成活期至分蘗期(5~10天)

這個時期因幼苗高度增加,生長快速,田間水分需充足供應,保持約5公分之水深。

水稻插植後約10~15天,就會進入分蘗的階段。

(三)分櫱始期至有效分櫱終期(10~25天)

所謂分蘗,是指由稻株基部的節上,長出的新稻株。分蘗是水稻增生的一種方式,一般水稻插秧時僅約3~5株,在收穫時卻有20~30株,這就是分蘗使稻株增加的結果。(圖2-3-2)

這個時期水深維持在3公分,不可超過5公分,以免稻株軟弱,引起病蟲害。

圖2-3-2水稻分蘗盛期植株生長情形

(四)有效分蘗終期至開始曬田(25~30天)

水稻生長後期的分蘗,無法抽穗或稔實。因此,為了避免水稻將養分浪費在無效分蘗上,必須將水分排掉,終止分蘗之進行,此時稱為曬田。

(五)曬田(30~40天)

曬田進行約10天後,田面已稍呈龜裂,以腳踝踩踏,僅留淺跡。(圖2-3-3)

圖2-3-3水稻曬田時,土面龜裂情形

(六)幼穗形成始期至終期(40~50天)

這個階段根部發育最快,水稻生長最快,灌水深度保持在5~10公分。

二、認識施肥的方法

連年耕作的土壤,肥力會逐漸消退,必須適時的補充肥料。水稻使用的肥料依來源可分為,有機肥料及化學肥料,目前臺灣仍以後者較常使用。水稻肥料的形式可分為固態及液態,除少部分農民於幼苗期(分蘗期)使用液體肥料外,多以固態肥料(粉狀、粒狀)為主以下介紹施肥方式、施肥時期與施肥量:

(一)施肥方式

一般施肥可分為人工施肥(圖2-3-4)與機械施肥。前者將肥料裝入塑膠桶,由農民以手撒施於稻田。後者則將肥料裝入多功能動力肥料施肥機(液體、粉狀及粒狀),由農民背負施肥機,將肥料撒佈於田間。

圖2-3-4水稻人工施肥情形

(二)施肥量

水稻各生育階段對於各種肥料的需求不同,依據《作物施肥手冊》,水田肥料推薦量如表2-3-1。

表2-3-1水田肥料推薦量 單位:公斤/公頃

磷酐

氧化鉀

北部

其他地區

有效性磷含量

有效性鉀含量

一期作

120

110

20

40

60

0

30

50

二期作

100

80

0

20

40

0

40

70

(三)施肥時期

水稻依生長階段不同,可分為四個施肥時期,以第二期作為例介紹如下:

1.基肥:於第二次整地時施用,使初期生育正常並促進早期分蘗。

2.追肥:第一次追肥於插秧後10天施用,第二次追肥於插秧後20天施用。

3.穗肥:約於插秧後40~45天施用,此時水稻進入幼穗形成期,必須謹慎施用,不可過量。

4.粒肥:於水稻抽穗後一星期內時施用,切忌不可過早,以免影響水稻開花期之授粉。施肥量約為全生育期之十分之一。若非必要,粒肥可不必施用。

三、瞭解水稻病害防治的方法

臺灣第一期稻作病害以稻熱病、秧苗立枯病、紋枯病最為嚴重,第二期稻作則較易發生紋枯病、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黃葉病等。

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除了栽培時選擇不易得病的品種之外,在選種時更應確實做好的消毒工作另外也可由下列幾點進行防治工作:

(一)適量施肥,避免氮肥過剩,稻苗徒長,引起病害。

(二)適時清除雜草以減少病原體的中間寄主。

(三)必須將傳播病原菌之害蟲加以撲滅。

(四)噴撒化學藥劑

以上所述水稻病害防治方法,詳細內容請參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之《植物保護手冊》。

四、瞭解蟲害防治的方法

目前臺灣水稻栽培時,常見的害蟲有二化螟蟲、一點螟蟲、褐飛蝨、黑尾浮塵子、稻心蠅、稻縱捲葉蟲等。

水稻蟲害防治方法,除了注意田間清潔,割除田埂雜草之外,也應適時撲殺卵塊、幼蟲及成蟲。但目前農民仍以噴撒化學藥劑,為蟲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參、 活動考驗

◎活動名稱:水稻人工施肥

◎活動目標:學習以人工施肥之正確方法

◎活動時間:五十分鐘

◎活動方式:

1.此次施肥以硫酸銨肥料進行(氮素率約21﹪),每公頃施用硫酸銨約100公斤,即每平方公尺約施用硫酸銨10公克。

2.請老師先秤取10公克肥料分給每位同學,練習將肥料平均地灑施於一平方公尺的水田內。

3.將硫酸銨肥料置於肥料桶中,以手抓取適量肥料,以灑施方式將肥料灑於水稻田間。

4.請老師視每位同學的實際體能狀況,調整其施肥區域之面積,並將每位同學負責之區域以標示牌標示清楚。

5.一週後,請老師觀察每位同學施肥田區之水稻生育情況是否整齊一致。生育情況可由水稻株高、葉片顏色及分蘗數判別之。

◎活動道具:肥料(硫酸銨)、肥料桶

肆、學習指引

一、重點整理

(一)水稻屬於湛水性作物,由插秧到收穫期間,對水分的需求很大。不同的生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樣,而水分對水稻幼苗期生長尤其重要。

(二)施肥可分人工施肥與機械施肥。前者將肥料裝入塑膠桶,由農民以手撒施於稻田。後者則將肥料裝入多功能動力肥料施肥機(液體、粉狀及粒狀),由農民背負施肥機,將肥料撒佈於田間。

(三)臺灣一期稻作病害以稻熱病、秧苗立枯病、紋枯病最嚴重,二期稻作較易發生紋枯病、胡麻葉枯病、白葉枯病、黃葉病等。

(四)水稻常見的害蟲有二化螟蟲、一點螟蟲、褐飛蝨、黑尾浮塵子、稻心蠅、稻縱捲葉蟲等。

(五)病蟲害除了以化學方法防治外,最好選擇抗病抗蟲品種栽培,且肥料勿施用過多,發現病株或害蟲時立刻移除或燒毀,否則易傳播病蟲害。

二、作業活動

(一)水稻栽培除了生產之外,還兼具哪些功能?1.涵養水資源 2.維持綠色景觀 3.可進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複選)

(二)關於水稻病蟲害防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1.除化學防治外,最好選擇抗病蟲害的水稻品種栽培,較不易受病蟲侵害 2.田間若發現病株,應就地掩埋,以免傳染其他稻株 3.應多施肥料(氮素肥料),使水稻強健較不易受病蟲侵害。(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