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声匿迹的读音和意思:拾慧志·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29:07

 

□    许石林

 

扶乩这种东西知道吧?我第一次见这东西是在《火烧圆明园》还是哪部清宫电影上?外面洋鬼子都闹翻了天了,宫里,皇上眉头紧锁,几个太监用扶乩来预测事态,给人的感觉真是太迷信了!太不靠谱了!

可是,我得坦白,这种东西我玩儿过。不但玩过,还真是决定了我的职业选择:当记者。至于谁让我当的,待会儿说出来可别吓着您——

那是在初中时候,村里不知道谁玩起了扶乩,我们那里不叫这个名字,叫请神。有个人家偷偷地玩,每到黑夜,就有人跑到他家里去,预测事儿。次日预测结果就传遍了全村。我就不具体描述那个秋天的夜晚,我是如何去见识扶乩的,大致是,夜深人静,一个小炕桌上铺一层薄薄的面粉,用一个竹筛子,将筛子中央的竹篾花孔撑开,夹一只钢笔,钢笔屁股那头就成了写字用的了。两个人轻轻扶着筛子,防止它倒,高度是刚刚将钢笔屁股轻轻点在炕桌的面粉上,不能用力。那时候也不烧香,就是嘴里念叨着。周围特别肃穆,没什么动静,要是现在,手机一响,全完!

慢慢地有人说一声请神,人们全都屏息而待,又有人轻轻地虚声说:神快到了!快到了!然后,很神奇,一会儿,那竹筛子就自己动起来,钢笔屁股就在面粉上清晰地写下几个字。有时候神答不上来,或者神今晚答得太多了,烦了,想回去了,就在面粉上乱画圈。当然,神写的字是连笔的,让你辨认,笔画简单的比较容易辨认。

我们那时候请的是毛主席!

也就是说,当预测我的前程时,作为神的“毛主席”给出的答案是:记者。

我当时不信,还自己和另外一个人双手扶筛子,神啊!的确是那个筛子在动。我至今没有明白为什么筛子会自己动?

吓人不?

我老家很多人到现在都坚定地认为是毛主席让我当记者的。其实毛主席去世的时候,我倒是真哭来着,胸前的小白花都让眼泪打湿了,伤心害怕得要死,觉得没有毛主席,今后怎么办呀?

我跟很多人说这个故事,他们都说你玩这个害了你自己。要不然你会做比记者更好的职业,弄不好你自己会当主席。

我的事儿到这儿打住。差点儿跑题。

这里要说的是清朝一个地方玩扶乩——

嘉庆九年、十年,淮扬一带总是下雨,每下雨就发大水,年年修堤坝,年年堤坝不顶用,高家堰是一道重要的淮河大堤,年年决口,险象环生,当时人说:“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就是说,如果高家堰垮了,就会把淮阴、扬州一带淹成海洋。因此,每降大雨,地方官就亲自领导群众抗洪救灾,同时埋怨负责修河堤的水利部门。几个部门就扯皮。在那个地方当官的,到了雨季就睡不踏实,都神经过敏了,有时候门口的马撒一泡尿,都能把老爷们惊出一身冷汗。

无奈,有个官员就想用扶乩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这两年雨下得这么多?过去的人,遇到天灾,不把责任推给老天——推给老天多丢人啊?好像自己缺了八辈子德,已经获罪于天了。所以,过去,即便获罪于天,也要说是自己错了,不敢说是天错了。天都错了,人怎么办?因此人们内心有所敬畏,遇到灾害,都会审问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失德的地方,让老天如此警告?

淮扬地方官焚香沐浴后,虔诚地请扶乩。结果,书上说“武帝临坛”,到底是哪个武帝,没有说清楚,总之是个很厉害的武帝,比如汉武帝、魏武帝等,我认为应该是关羽。总之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说话没有用。一般人死了也不会成神,你请都白请,请来了只会给你要个馒头什么的。

武帝给出的答案是:“淮扬一带,人心风俗险恶已极,天欲洗荡之久矣!因徐孝子墓在,故尚不忍,姑延缓耳。”看明白了吗?武帝说:这一带的人心风俗太坏了,什么强拆、拐卖、贪污、诈捐、出轨、瘦肉精、地沟油、干她爹、破坏文物等等,老天爷早就看不过眼了,早想一场大水把他们都冲到黄海里头喂王八去!只是,这地方有唐代一个大孝子徐绩的墓,徐绩的父亲叫徐石,徐绩一生脚底下都不踩石头子儿,上山就更别想了。徐绩的人品德行和学问都很好,他的文章都被宋代大儒朱熹引用采纳过。老天觉得如果把徐孝子的墓也让洪水冲了,不忍心——老天爷才不像人一样玩强拆呢!所以,就姑且先缓缓吧。风气如果能改就警告一下你们算了,如果还是那么坏,就别怪老天爷不客气了,到时候老天爷会重新制定洗荡方案,在保护徐孝子墓的前提下,将你们都冲到海里喂海鲜去!

既然武帝把谜底揭开了,淮扬一带的人吓坏了。赶紧寻找徐孝子墓,整修,在墓旁还修了一座宏伟的祠堂。后来又在附近发现了南宋那位背负着少帝蹈海殉国的忠臣陆秀夫的墓——应该是衣冠冢,这回不用武帝发话,淮扬人赶紧也修缮并立祠,使忠孝二祠并立。

当时就有读书人感叹:徐绩以诚孝之故,千百年后还能用他的余荫护佑淮扬一带的百姓,可见天道多么重视孝道!同时也批评当时的官员:“不能兴行教化,敦励薄俗”,花钱修什么墓祠,简直“末矣”——本末倒置了嘛!

 

                                                              201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