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笔画顺序怎么写:【原创】家在东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50:5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正如歌手庞龙歌词里面唱的一样,我的家乡是富饶的。家乡是位于松花江西部支流嫩江流域,江边的一个小型国营劳改农场。就整个东三省而言那是没的说,有大量的石油、煤炭、木材、各种矿藏、粮食。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50、60、直至70年代),东北人坏着火一样的热情,战天斗地的把大量的石油、煤炭、木材、粮食,整车的专列,无偿的运往全国各地,支援各地经济建设,到了80年代,我去南方的时候都说:东北人是有钱人!等改革了、开放了,东北人回头一看傻了眼,石油没有了、煤矿采空了,森林伐光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相对还算富饶的黑土地,因粮食生产牵扯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国家对粮食的价格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从建国到现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当年战天斗地的人,今天成了改革开放的累赘,后来就都成了40、50人员,下岗了也失业了,如果那个时候就是改革开放的话,什么窗口地区,什么三角地区,要和东北比富还真不好说?好在东北的主食是任何地区也无法比拟的,现在东北的大米是全国最好的,白面是全国最白的。
    东北缺乏的是日照积温,就是我们这里每年,从10月15日到来年的4月15日是冬季取暖期,每年的积温只有2200度左右,只能种一季粮食,从种地到秋收忙半年时间,其余都是冬闲,在农村,人们没有事就打麻将、侃大山还有很多,咱就不多说了,由于季节的原因,每年能吃上新鲜蔬菜的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月左右,其余都是咸菜、大酱,到秋季的时候储存的大白菜,每家要达几千斤,除去掩酸菜、咸菜的,剩下的都留下喂猪了,我记得小时候养猪,要养小一年左右,就是过完年就抓猪,要养到农历12月杀猪,怎么也要300天以上,根据我养猪的经验,笨养的猪,每天可以长一斤半左右,300多天的猪可以在400多斤,那时候的猪,等级确定和现在不一样,越肥越好,讲的是七扣、八扣猪,八扣是一等猪,七扣是二等猪,八扣的猪就是可以杀出百分之八十的猪肉,(100斤猪可以出80斤肉,400斤猪可以杀320斤猪肉),后背上的肥膘,有大人的一巴掌宽,其余的就不入流了。不象现在养的猪,见到猪长得不快就喂添加剂,长得快了又太肥就喂瘦肉精,100多天就200多斤出栏了。东北的农村,到现在还流传着吃杀猪菜的风俗,一个百十来户的村子,到了农历11月份的时候,外面上冻了,又没有饲料了,就张罗杀猪的事,这种事不用你自己张罗,每个屯子都有几个能人!就是拿着杀猪工具挨家挨户的帮忙,(免费的)你只要定好时间就可以了,到时候就准到,帮你杀猪清理善后工作,到了饭时全屯老少就都来了,这叫杀年猪,因为家家都杀,今天吃你家明天吃他家,都不会拉下,一直吃到过年,其实这种杀猪菜很简单,就是每家的酸菜都有的是,用酸菜炖大块的肥猪肉,再放几个啃不动的大骨头,大伙吃的就是大肥肉和酸菜,把大块的肥猪肉炖熟以后,把边角的肥肉都切到酸菜锅里,剩下好的大肥肉,再做一道菜就是扣肉,扣肉的做法很简单,把大肥肉切成半厘米厚巴掌大小,成一排摆在盘子里,放上葱花、姜蒜就可以,不放油和盐,再用蒸锅蒸熟,这样扣肉就做好了,配料就是把大蒜捣成泥,再拌上酱油,其实拌酱油是为了消除视觉上的恐惧,热气腾腾、颤颤微微的扣肉蘸着红通通的蒜酱,吃到嘴里入口即化,那叫一个香就别提了!吃的是感觉、吃的是享受,东北扣肉和南方的梅菜扣肉不是一个性质,首先是选料的不同,梅菜扣肉的猪肉就做不了东北扣肉,太瘦了,其次就是加工方法的不同,梅菜扣肉的做法,要把肉做过多次处理,让人一看就不肥,再用梅菜处理一下,在视觉上已经没有肥肉的感觉了,而东北扣肉要的就是这种视觉刺激,东北扣肉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就是本人也就能吃两块,吃多了就从肚子里往上反油啊,有吃不动肥肉的就喝几碗酸菜汤,其实酸菜汤比大肥肉的油还多,只是喝酸菜汤你看不见肥肉,有明白人看到这里会说,你说的杀猪菜不对?不止这些啊?我还告诉你了,杀猪菜的吃法远不止这些,但是全屯都来吃的杀猪菜就是这些了,他不会吧整个猪的好东西都给你吃了,因为这一年还要过那,头蹄下水还要留着过年那,怎么会让全屯的人都给吃了那?整个猪身上可吃的东西太多了(除了猪毛、猪屎不吃),其他的都可以吃,杀猪菜最起码要放上血肠啊?我在这里还要重重的写一笔的就是大酱,大酱是东北人不可缺少的一种佐料,每年腊月煳酱豆,说是腊月煳豆不生蛆(就是下酱的时候容易生一种白色大麦大小的寄生虫)到了来年的农历4月份的初八、十八、二十八再下酱好吃,下酱的说法很多,就是下酱的那一天,要在绑缸的绳上面系一条红绳,要辟邪,还有在下酱没满月的时候,女人来例假的时候不许靠前,这是不吉利的,没满月的酱不送人,下酱咸了、下酱稀了、天气不够热都不发缸,酱就不会好吃 。如果这一年的酱好吃的话,这一家就别提多兴奋了,老自豪了。到了开春,当草原刚刚发绿的时候,草地里有几种野菜发芽了,主要有婆婆丁(蒲公英)还有几种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了,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茎叶折断了以后,都会冒出一种苦涩的白浆,这种菜还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已经一冬天没有见到绿色的人们,把它们采回家,用大葱、大蒜、蘸大酱吃,入到嘴里有苦、辣、咸,综合形成了无比的美味,这也是东北蘸酱菜的由来,大蒜在我们这里是不可缺少的菜品,他不是周立波所说的和咖啡香臭的关系,大蒜能驱寒能治病,东北人离不开他,我如果有机会见到周立波的话,我会告诉他:我也是吃大蒜的,大蒜本身没有罪,吃过大蒜做一下简单的处理就好了,比如用牙膏簌簌嘴、含一些茶叶等等都可以,东北特色菜肴有很多,我都很喜欢吃,但也有我的最爱,就是用肥猪肉(硬肋五花肉)在热锅里煎出油来,等到肉焦黄时放入酸菜翻炒,再加上作料、凉水、粉条炖熟即可,雪村歌里唱的“翠花 上酸菜”就是如此酸菜炖粉条,这还不算完,再用锅底下的余火把红干辣椒烤糊,把煳辣椒掰碎放到酸菜碗里,一碗酸辣汤就好了,再有几张老娘烙的油饼,一切就绪,哈哈哈,不作他想了,给个董事长也不干了。
    东北人在长时间的艰苦条件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饮食,主要应该是以咸为主,生活在东北的鲜族人,腌制的咸菜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香、甜、酸、辣、咸美味可口,说了这些东北的饮食,说明的就是,东北相对贫瘠的是副食。它和其他地区的名小吃一样,都受自然条件和饮食习惯影响,都有它的地区特点,否则形不成名小吃,现在对于那时候的小吃,也只能是在回忆中想想其中的美味而已了,再也吃不到了,我曾经和广州的一位网友聊起过小吃的事,那位网友对于过去的童年乡间小吃不胜向往,想念之情溢于言表,我告诉她说你吃不到了,她不服气的说还有,我说有也都被污染了,她说还没有被污染,其实她没有弄明白的是,我们退一步讲即使没有被污染,在问题食品频发的今天,她的嘴已经不是那一张童年质朴纯真的嘴了,而是每天要经过几十种毒品入侵的嘴,还有什么美味可言?每吃进一种食品你都不知道有多少有毒物质随之而进,这也是我们的时代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