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独行迷打一个生肖:文化类奖项为何会遭遇信任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17:47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之时,而我国的文化类奖项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公众信任危机。“茅盾文学奖”被质疑是“主席文学奖”,“华表奖”被调侃为电影人的联欢表彰大会……有人说,我们应该以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等国外奖项为努力目标;但同时,也有人主张,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国外的奖项,应该着力打造自己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

1月19日,就当今中国文化类奖项遭遇信任危机等相关问题,艾君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向楠的采访,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现将当时记者所提问题的解答,艾君进行了简单整理供朋友们参考!

中国文化类奖项“太多太杂太滥太糙”吗?

中国文化类奖项为什么会缺少社会影响力?

中国文化类奖项为何会遭遇社会信任危机?

中国文化类奖项急需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

浅谈中国文化类奖项评选如何走出困境之策略

艾君/文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之时,而我国的文化类奖项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公众信任危机。“茅盾文学奖”被质疑是“主席文学奖”,“华表奖”被调侃为电影人的联欢表彰大会……有人说,我们应该以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等国外奖项为努力目标;但同时,也有人主张,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国外的奖项,应该着力打造自己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名为“中国文化类奖项为什么缺少影响力”的千人在线调查显示,37.6%的受访者对我国当前的各种文化类奖项表示“关注”,32.8%的人“不关注”。调查中,81.4%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当下鲜有具备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其中22.3%的人认为非常少。仅3.7%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多,13.4%的人觉得比较多。受访者中,80后占40.1%,70后占40.2%。

1月19日,就当今中国文化类奖项遭遇信任危机等相关问题,艾君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向楠的采访,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现将当时记者所提问题的解答,艾君进行简单整理供朋友们参考!

不错的奖项,但缺少品牌塑造意识

贪新求奇图多,而不珍惜珍爱已有

问题:您比较关注国内哪些文化类奖项?您觉得这些奖项办得怎么样?

艾君:说句心里话,我以往关注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范长江新闻奖”以及“大众电影金鸡、百花奖”。但现在几乎被我遗忘了,不感兴趣了。

过去关注这些奖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质量高是主要原因,以质论奖。另外,各有特色。现举例分析如下:

○1986年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为鼓励个门类文学创作,倡导文学创新运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以及文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社会发展的意义。

○1982年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即茅盾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长篇小说文学繁荣。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1992年“五个一工程奖”的设立,宣示了政府高度重视亿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打造文艺精品,鼓励艺术创新,提升艺术品质,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大众的创作导向。

○1962年百花奖创办以及1981年金鸡奖的设立,更是家喻户晓,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的“电影奖项”。

这些奖项的设立,对于推动发挥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才华展示,对于调动新闻工作者树立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断催生优秀作品,起到了巨大激励作用。对我国改革开放出、中期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丰富和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难免会遭到“金钱利益”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下,评选的标准以及尺度就难免会带来利益关系;另外,在拜金主义之风下,文化这种动态发展的产品,就会失去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衡量标准,人的审美意识也会出现差异性,也就会出现对作品以及事物本质的主观倾向;此外,各种大量涌现参差不齐,奖项泛滥,几乎是每天每月都会产生大量的文化类评比,对公众就失去了新鲜感、吸引力和关注性。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许多自己筹划出的不错的奖项,但因为缺少品牌塑造和保护意识,没有珍惜珍爱,贪图多、杂、糙,在社会上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社会风气低下,价值观缺失,文化闭关自守,缺少开放意识

问题:在您看来,造成我们现在的文化类奖项在老百姓心目中缺乏公信力的具体原因都有哪些?

艾君:我个人认为,社会出现的任何现象以及问题要分析其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原因,不能用单一的、狭义的或者单列出独自诊断原因。对于社会问题尤其是像公信力等问题,就像一个人患病了,不能像西医治病对病下药或治疗,而要像中医进行各部位系统综合分析和调理。所以,个人认为,造成我们现在的文化类奖项在老百姓心目中缺乏公信力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从社会角度看,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女钱文化”等社会风气影响,带来评选组织者以及评选专家、参评者往往会带有利益关系,或者被利益集团所绑架。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难免会遭到“金钱利益”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评选的标准以及尺度就难免会带来利益关系。这些关系的出现带来公众的另眼视之,冷漠属于自然。

二是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在一个市场经济培育期的发展中的社会,公众与公众之间以及公众对文化产品这种有形文化的审美标准、判断尺度也会时刻在发生变化并出现差异性,所以,就会失去固有的、一成不变的衡量标准,也就会出现对作品以及事物本质的主观倾向。无形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无形的资产,会带来人们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而有形的文化则是人类社会有形的资产,是社会发展的直接财富创造者。

三是文化的时代性标准永远属于年轻人的,没有年轻人的认可的东西往往很难代表时代性,同时,年轻人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给大众的“助推手”,尤其是现代传媒的时代,好坏都是年轻人在主宰传播,所以对于评选的组织者以及评选出的作品能否代表年轻人的心声和精神需求?也是其中原因。文化的传播永远属于年轻人的,没有年轻人就不会有对事物本质评判的社会标准。

四是从上到下,从政府以及官方或社会组织各种文学艺术的评选太多、太杂、太糙、太滥,社会各种文化评选的大量涌现,呈现出参差不齐,奖项泛滥的社会现象,似乎有是个文化名人都会设立文化奖项以及是个文化组织都要专设资金、项目进行评选的趋势,几乎是每月都会产生大量的文化类评比,公众就失去了新鲜感、吸引力和关注性,也造成鱼目混珠文化现象。

五是缺少品牌塑造和保护意识,在评选范围上闭关自守,缺少开放意识,让一些奖项仅仅局限于圈里的、组织内的、行业内的或者国内的,年年如此,长期成为“家里玩的游戏”,缺少开放性,没有品牌塑造意识,让评选范围广泛起来,走出去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品牌。

六是评选组织者敷衍塞责、把关不严,评选标准程序不够科学、评选出的作品质量不高,滥竽充数、名不副实的作品涌现,造成社会公众对活动失去关心度,也失去兴趣。

个人认为,从上述现象说中国的文化类奖项正在遭遇一场信任危机也不是没有道理,实际上何止文化,当今中国许多评选公众都在用异类目光、怀疑的心态、第三只眼睛去对待,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风气的低下,以及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缺失。

奖项缺乏公信力,公众就不买账,影响推广传播,影响生存空间

问题:我们自己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自身文化事业的发展?如果会,具体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艾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庞大、复杂,文化涵盖很广泛,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进步的灵魂。我提出过“有形无形文化观”,就是说文化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无形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无形的资产,会带来人们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而有形的文化则是人类社会有形的资产,是社会发展的直接财富创造者,同时有形文化它是一种载体,它起到传递“无形文化”的作用。

从文化看,文化类奖项的评选目的是为了弘扬和传播有价值的、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代表人类文明价值趋向的精品这种有形文化产品。如果从此意义上看,如果我们奖项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公众就会不买账,不仅会影响了有价值的无形文化的推广传播,也会影响我们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我们文化事业单位的生存空间。

具体说,我个人认为会造成以下影响:

一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影响了公众的关注和兴趣,就是说公众可能对文化产品不买账,这势必影响了社会主流价值观难以通过作品潜移默化传播给大众的作用。

二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榜样”的带动示范作用难以体现,不仅会造成社会公众对文化精品鉴定标准以及审美的巨大差异性,也会制约和束缚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三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也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品牌的塑造,影响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并得到认可的步伐。自家热起来,外面才会热。如果我们的民众自己都在冷落自己的文化产品,你如何会影响和辐射到海外?又如何让别人去认可你呢?谈让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套话。

四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对我国文化建设就难以难以调动其民众的极大热情,我国文化建设合力就难以做大作强,更难以呈现出光芒四射的辐射力。

五是缺乏具有广泛影响力与巨大公信力的文化类奖项,文化的参与者就缺少动力,蕴藏在民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就难以竞相迸发,文化事业发展的源泉就难以充分涌流,精品佳作也就会难以大量涌现。

“两条腿走路”,世界的要争,我们的要出去

避免搞“修道文化”,不走“文化锁国”之路

问题:有人说,国内文化类奖项质量不高,我们应该以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等国外奖项为努力目标;但也有人认为,我们是否应该打造自己的有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文化类奖项。您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您更倾向于哪一种?为什么?

艾君:在文化建设上,我们为何不能“两条腿走路”?以我看,“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等国外奖项也要作为努力目标去争取,好的东西、有影响力的、有普世价值的东西,我们为何要回避?难道还要关起门来走“锁国文化路线”?

但也应该有信心、有胆识、有动力打造自己的有公信力与影响力的文化类奖项品牌。

中华民族毕竟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但是百年来,我们的自傲、自怜心态,造成对外来文化好的东西、有影响力的、有普世价值的东西接受过少,我们的文化成为“修道文化”,关起门来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数了几千年。应该承认,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落伍于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潮流,我们还坐在祖宗的太师椅上看月亮,没有很好地利用国际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好时代,吸取别人之长,发展自己的文化。

尽管中华文化有着其独特性,东西方文化存在着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也存在差异,对文化的审美以及衡量标准也不同。但这都不是我们应该独立于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之外的理由。

在文化上,我们不是历来不是倡导“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嘛!我又加了一句“它为我用”。因此,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站在中国看世界,同时也要站在今天看历史,要站在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潮流中去认真思考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不能陷入主观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机械主义的文化观看待文化发展问题。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等国外奖项要作为努力目标去争取,同时,也要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思维,站在世界发展的视角,认真审视我们文化类奖项的不足,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世界意识的自己的文化评比品牌。

融入世界,莫陷入“文化利益主义”泥坑

避文化自傲自恋之心,确立项目树立形象

问题:您认为,我国的文化类奖项想要真正具有影响力与公信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艾君:对于文化类奖项想要真正具有影响力与公信力的事业,就要站在中国看世界,同时也要站在今天看历史,要站在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大潮流中,不能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更不能以陷入“利益主义”的泥坑,不能有文化的自傲、自恋心态和意识。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需要有世界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和思维。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世界文化发展特点为潮流,从高思维、高起点、高走向、高标准,培育我国奖项的思想土壤,策划制定出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文化类奖项计划。

一是需要确立具备在世界有影响力人物或者事物。当今世界潮流,打造知名度的最大捷径还是名人效用。坦诚地讲,鲁迅、茅盾等我国文学家在世界知名度还是先天不足,要走向世界还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不妨在孔子、孙子等世界有影响人物身上以及“长城”、“长江”等有影响的物身上下功夫。诺贝尔本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但照样“诺贝尔文学奖”也响当当的,所以要解放思想,未必非要在同属性人和事上下功夫。

三是需要确立一整套世界性的、可行的长远的评选组织机构和评选范围。在文化类奖项评委选定上要适当吸收国外有影响的专家、在作品评定上以本国为主、兼顾他国。

四是需要确立一整套科学的评选标准和监督机制,严把评选关。奖项泛滥,就会失去重点、中心。我们有句话叫“宁缺勿滥”,意思是宁可缺少一些,不要不顾质量一味求多。眼下,从上到下,从政府以及官方或社会组织各种文学艺术的评选太多,滥竽充数、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真正货真价实、名副其实作品不多,所以,确立一整套科学的评选标准和监督机制,严把评选关也是当务之急。

五是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评选氛围和良性循环机制,建立起多方式、多形式的民众参与和专家参与机制。个人认为,80年代的金鸡、百花奖评选积累了不错的操作经验,可惜我们的思维意识总不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把文化产品做大做强,总跳不出固有的模式,过分在庆祝形式上下工夫了,这也是我们的文化总走不出去的原因之一。

六是要有品牌塑造和保护意识,在评选范围上不能闭关自守,要有开放意识,让一些奖项走出“家里玩的游戏”,以与时俱进的思维,科学发展的意识,让评选范围广泛起来,努力走出国门去打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品牌。

总之,在国际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还有许多理念和意识的禁锢要打破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