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艾可说明书图片:青山隐隐:他老人家永远是个例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43:02

青山隐隐:他老人家永远是个例外


  老人家有一些行为,可以说是“特立独行”。
  老人家喜欢写旧体诗,但他发话不赞成别人写。所以六七十年代,大陆报刊很少发表旧体诗。
  大陆上写旧体诗的仅他一人加上几个诗人奉和(正因这种社会背景才会产生“陈明远伪造毛诗词”冤案)。
  老人家喜欢跳舞,中南海舞会连连。
  但老人家主张一个人要脱离低级趣味,所以六七十年代社会上没有舞会。
  老人家喜欢看古书(尤其是《资治通鉴》之类)。
  但文革一起,先“破四旧”后“批孔批儒”,古代典藉成为毒草。许多专家学者被抄家,藏书被毁,大陆上有丰富私人藏书的仅他老人家和康生等极少数文革权贵。为了满足毛的特殊阅读需要,有关部门还专门印制“大字本”古籍供毛使用。
  老人家喜欢旧戏。
  文革一起,旧戏从全国舞台消失,八亿人民只能看八个样板戏。但为了满足毛对旧京戏的爱好,上影厂秘密摄制旧戏曲片,专供老人家一人观赏。
  老人家的稿费在1960年达百万元,文革初林彪江青商议将其稿酬标准提高五倍。他去世时稿费总额达七千万元,加利息则过亿。
  同时,为反对“资产阶级名利思想”,文革中取消了全国所有作者的稿酬。
  老人家喜欢看外国及台港进口影片,如李小龙影片。
  但文革中是禁演西方国家影片的。老百姓只能看少数几个友好国家的影片(当时民谚: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颠颠倒倒,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所以那时有个专业术语叫“内部片”——只许高干看不许百姓看的进口欧美影片。
  老人家认为“穷革命富变修”,总是担心人民“修了”,所以报纸宣传“一厘钱精神”。老百姓工资收入也极低,生活极节俭。少数富户家有三大件(收音机、自行车、手表),多数百姓家中的“家电”只有手电筒。
  但老人家是不怕“修”的特殊人物,为当时的大陆首富,有大陆上独一无二的私人游泳池,以及各地行宫。还有特制烟、特制红烧肉、主席专用瓷器、空调(这个词当时民众不但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等等。
  老人家在爱情上实行革命的浪漫主义,农村家乡罗氏因是父母包办,所以到省城追上了教授女儿杨,大山里打游击时又与小城美女贺结婚,到北方安定后与十里洋场演员江结婚,进京后没几年便与江分居而……
  但老人家要求平民“做一个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所以全社会很讲究男女大防,文艺作品绝不能描写爱情,恋爱男女在公园接吻是要被弄到派出所受惩处的,而通奸者是要被戴上“坏分子”帽子,打入贱民阶层的。
  通常认为,凡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饮食男女,而圣人则清心寡欲不染红尘。然而在那个年代,圣人热衷于干着凡人的事,而凡人则被要求按圣人标准生活。
  全国宣传工具对老人家的期望是“敬祝万寿无疆”(对林彪的期望降一档为“永远健康”)。
  对工农兵群众的要求是“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是“先治坡,后治窝”,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文革时全国大搞“忆苦思甜”,所有地主富农都被描写成无恶不作的大坏蛋(如刘文彩、南霸天、黄世仁、周扒皮……),还要特别强调“天下乌鸦一般黑”。
  但有一个叫毛顺生的湖南富农家庭例外。
  最高指示:“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我等小民很是兴奋,却未推敲一下:
  老人家是“卑贱”还是“高贵”?当然不会是卑贱(有被全国恭颂“万寿无疆”的“卑贱者”吗?),只可能是高贵者。
  于是,虽然钦定定律“高贵者最愚蠢”,但老人家例外,他是高贵者中唯一不愚蠢的。
  老人家是“聪明”还是“愚蠢”?当然不会是愚蠢(有打下江山的“愚蠢者”吗?),只可能是聪明者。
  于是,虽然钦定规律“卑贱者最聪明”,但老人家例外,他是聪明者中唯一不卑贱的。
  最终,这句话使我们恍然大悟:中国人如果聪明,他就要卑贱;如果愚蠢,他就能高贵。
  最聪明兼最高贵,全国只能一人也!
  可作类似分析的还有最高指示“知识分子是最没有知识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已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老人家是“知识分子” 中的例外。老人家是“我们自已”中的例外。
  死了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深知他老人家永远例外的英明领袖华主席等人决策下,仍然一如既往地例外享受保存尸身受人膜拜的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