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谷清十郎:面对上访群众,干部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4:38:49
来源:人民论坛2010年11月(下)总第309期http://www.rmlt.com.cn/qikan/2010-11-22/12623.html 作者:田福德

  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的活”,做好信访工作当有真感情、大责任、硬本事、好学风和高境界

  信访工作是收集民情的“集装箱”、反映民意的“晴雨表”、纾解民难的“直通道”,但信访工作又是“机关第一难的活”,做好信访工作当有真感情、大责任、硬本事、好学风和高境界。

  要有真感情。感情影响行动,感情折射态度。信访工作尽管“很苦、很累、很烦”,但我们如果对党有真感情,信念就会坚定;对事业有真感情,接访就会主动;对群众有真感情,服务就会尽心。然而,信访实践中,有些干部对群众诉求敷衍了事,浅尝辄止,其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是平淡的;少数干部把上访当闹事、把“访民”当刁民,其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是虚假的。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对党绝对忠心、对人民充满真情,才可能权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当然,在信访工作中有真感情,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那么,有真感情就要换位思考,在将心比心中深入了解信访群众多方求助的辛苦、以弱诉强的艰苦、身心疲惫的痛苦,进一步增强处访主动性。有真感情就要为民解难,在信访工作中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进一步提升处访有效性。有真感情就要治理源头,在执事理政中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准”,尽量减少信访事件,避免劳民伤财,进一步降低信访可能性。

  要有大责任。当前,作为党员和干部而言,最大的责任就是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服务,为实现党的理想和追求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在信访工作中,就是要有替党分忧的情怀、敢于担当的气度,对待矛盾和问题不推不躲、迎难而上、全力化解,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然而,信访实践中,有些干部“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表现出狭隘的本位主义;有些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应付了事走过场,折射出典型的形式主义;有些干部见了麻烦就躲,遇到问题就推,暴露出严重的责任缺失。其实,每一个信访问题的解决,绝非“解铃仅需系铃人”,而要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员,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大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信访问题的解决就会困难重重,和谐建设的进程定当遥遥无期。对在信访工作中领导不力、作风不实或因违法乱纪、失职渎职而引发信访事件的相关人员,敢于运用法纪这个武器,扬起“责任”这根鞭子,及时严格问责,决不姑息迁就。

  要有硬本事。信访工作是能力的检验站,是本领的测试场。本领过硬才能将矛盾彻底化解,花拳绣腿只会让问题久拖不决,乱和稀泥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有硬本事表现为知识阅历丰富,在信访工作中知晓政策法规,通达世俗人情,熟悉群众生活,具备专业知识,从而做到心中有底、成竹在胸。有硬本事表现为研判形势精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能科学预测事物的发展,精准把握矛盾的走向,避免出现“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现象。有硬本事表现为群众工作到位,能把握群众工作规律,遵循信访工作特点,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对于确实有理和部分有理的信访群众,要敢于主持公道,及时为其维权,防止将小事拖成大事、易事拖成难事、局部的事拖成全局的事、基层理应解决的事拖成上级批办的事;对于无理上访的信访群众,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努力调适群众情绪,真正做通思想工作;对于无理上访且反复闹事的违法人员,要在努力稳控群众情绪、切实防止事态升级、认真做好解释工作的前提下依法采取法律措施,杜绝“哭声越大越有理、闹得越凶越有利”的不良处访方式。

  要有好学风。学习是素质之源和能力之本。当前,信访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变数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不少,可供探索的空间较广,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很难想像,一个不爱好学习、不了解时事、不提升自我的干部能够紧跟发展形势,及时定争止纷,做好信访工作。那么,好学风就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要善于从书本上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要把实践当老师,靠实践出真知,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发现信访规律,学习处访方法,增强履职本领。好学风就是要勇于探索,针对信访工作尚未涉及的领域、尚待完善的机制、尚需改进的方法、尚可突破的空间多思考、多研究、多探讨、多创新,从而在自身的素质提升中推动信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方面运用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指导信访工作实践,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要有高境界。境界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某一事物钟爱程度的深浅、心力投入的多少和痴迷状态的长短。大凡有高境界者,在干事创业中必能抛开自我性,摒弃功利性,拒绝短期性。所以,数十年来坚持做好事的“傻子”郭明义说:“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工作不需要任何理由”,“都得图个什么的话,那还叫做好事吗?”这就体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信访工作是机关“最苦、最累、最烦”的活,信访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不存私心、不图回报、不畏艰辛,方能有大坚守、出大作为、达高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信访工作也是如此,能在“西风凋碧树”的环境下“独上高楼”,是一种不畏艰险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量度,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必能达到登高望远、鸟瞰全局的高度,此为高境界中的第一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是说,事业征程,从来没有康庄大道;蟾宫折桂,自古未见轻而易举。经过苦苦的坚守、反复的磨砺、不断的寻索和全心全意的投入,就能在信访工作中解开难解之结,抚平难息之访,于干事创业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于辛劳汗水中体味惠民的幸福,于探寻求索中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最终臻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

  专家点评:办好信,减少访

 

  目前,信访机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类社会矛盾的聚汇点,信访机构的工作不能停滞,改革不能走偏方向。

  “办好信,减少访”可以概括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所谓“办好信”,是指各级信访机构都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规定,一丝不苟地处理好每一封人民来信,切实做到来信必复,或直接办理、或转交办理、或说明情况、或建议寻求其他路径均一一予以答复,并说明处理的依据。

  我们“信访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表明,69.2%的信访人员首先采用发信的方式, 16%的信访人员采用边来信边来访的方式,9.4%的信访人员采用直接来访的方式。另外,在回答“您认为,信访时,采用哪种方式最有效时,” 51.5%的信访人员认为写信最有效, 28.9%的信访人员认为直接找领导最有效,9.4%的信访人员认为直接来访最有效,1.2%的信访人员认为发电子邮件最有效。而且,70.1%的信访人员认为,直接找高层领导的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些数据表明,69.2%的信访人员首先采用发信的方式,51.5%的信访人员认为写信最有效,既然群众也主张采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意愿,只要信访机构接到来信之后,在基层组织的配合下,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好,重复上访、越级上访都会大幅度减少。(作者为上海政法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兼高教研究所所长)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

  汤啸天  人民论坛官网:http://www.rml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