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想走其实还想留:读书不妨“破一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19:33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在当今社会,作为一名职业人,在单位忙于工作应酬,在家庭忙于生活琐碎,想要读书破万卷,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事情。
古今往来,书籍浩瀚如海。读书,能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固然是好,然生命有涯而知无涯,作为当代读书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懂得“约取之道”,贵在“破一卷”。
读书“破一卷”,是指我们从一开始,就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破”一卷书。读书破一卷,首先要根据个人喜好和工作需要,学以致用,精选一部好书,深钻细研。古人云:“水停以鉴,火静其朗”,说的是只有心静脑清,吸吮知识才能如海绵吸水;只有心胸明亮,才能潜入学海豁然贯通。正所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读书学习,于此类同。我们只有一心一意静读求知,心不外驰,“致意而不懈”,“予一而贯之”,才能学得进,记得牢,有所感,有所得。
不仅如此,读书还要结合实际思考,知疑善思,闻一知十。古语曰:知疑灵犀通,善思出睿智。可见,读书贵在多疑多思,熟读精思。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则渐释,以至于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提倡破一卷,还在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一本好书,不但要反复咀嚼,还要真心实意,方能得其真知和真谛。毛泽东同志仅《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百遍。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发现,不少人也喜欢看书,却没有精读一本书的习惯。未通于前,又学于后,未通于此,又学于彼。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不熟读精思,自然就谈不上感悟和收获了。
总结起来,提倡读书“破一卷”,益处有四:利于选择读书学习的方向,以免浮泛芜杂;利于求精求深,由一开始就聚精会神,由精到博,博而不乱;利于惜时,“破一卷”既能达到求精的目的,又能学到有用的知识,比不求甚解的读省去了很多时间;利于砺志,久读不厌,常读常新,读书专一,其志亦坚。(解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