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书钉24 6与24 8:创造生命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1:21:12


大藏经。
噶举传承
祖师著作
祖师法相
三昧耶戒
传承祖师传
上师的加持
大手印教言
大宝法王教言
噶举派。
宁玛派。
格鲁派。
萨迦派。
本波派。
藏传佛教
其他教派
噶举大师传
宁玛大师传
格鲁大师传
萨迦大师传
本波大师传
其他大师传
大宝法王故事
经典故事
密宗故事
修持故事
其它故事
佛学基础知识
因缘果报
五戒十善
四圣谛..
十二因缘
菩提心..
六度万行
基本论述。
佛学与健康
战胜癌症。
辟谷与健康
素食与健康
佛教名胜。。
佛学与美学。。
佛学与文学。。
文学作品。。。
佛学与建筑雕塑
佛学与音乐舞蹈
佛学与美术书法
佛学与体育
佛学伦理观
佛学与社会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现实
今生改变命运
噶举修持
宁玛修持
格鲁修持
萨迦修持
本波修持
其他修持
禅宗智慧
密宗智慧
学习、思索
实修、明悟
工作、生活
休闲、娱乐
旅游、情感
社会、动物
自然、其他
热爱生命
爱与哀愁
感悟,,
人生百味
呐喊,,
拈花微笑
藏传佛教音乐
汉传佛教音乐
大德讲法
音乐集锦
佛菩萨,
上师本尊
空行护法
其它唐卡
网络动画
网络影视
藏传佛教大德开示
汉传佛教大德开示
访谈·法会
佛舍利专集
佛经下载,
电子书下载
工具下载,
音频下载,
影频下载,
动画下载,
网友向导
本站公告
宗教法规
当染色体的构造被称为密码时,似乎每一种因果关系都昭然若揭,人们可以从基因中找到生命现象的原因,也可以看到未来的可能景象。难道基因真能决定生命的一切?其实并不全然。
虽然说基因决定了个体的种种性状,但大多数基因只是参与决定个体的某一定性状的潜在范围,而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的环境决定了它在那个范围里的表型,才是它的实际状态。也就是说,基因的真实表现仍受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几个同样的基因真正表现出来的结果,可能会因个体的性别、年龄,或其所处环境温度、所摄取之营养以及种种的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形而有所不同。例如奶牛的产乳量基因只在雌性奶牛中显示它的作用。如此看来,基因仅是一个因种,仍需有种种增上缘,这个因种才能发挥其效用,才能成熟其相对应的果相。换句话说,并不一定需要去改变基因本身,而仍有改变生命内容的可能。
再者,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使得不论是基因或是环境等一切决定论,都无法成立,乃至于基因完全相同的细胞克隆,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下发育,也会得到不尽相同的结果。如此一来,恰与佛学业感说中的个别性与非完全定论相合。
更何况,有些被认为有病或不好的基因,其实说不定有我们不知道的用处。以科学家已知的为例,造成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能保护很多人不得疟疾;导致膀胱纤维症的基因,则可使生命个体不得霍乱。其实,科学家并不充分了解致病的基因会对人类有怎样的好处,基因与环境的互动还有许多状况是隐匿不知的。基因与外境的互动难测,以佛学来说,则是前业为“因”与今日、未来之心行为“缘”二者之互动难测,关键在于今后之心行难以预知。如此看来,生命将如何发展便有很大的弹性空间,更重要的是操之在己。
另外,当人类基因组完成解读,乃至亦解读了其他生物基因组之后,这种建立在基因决定生命的论调,却出其意料地给了人类另一重打击。那便是,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基因的数目远少于以往科学界的预估──   十万个,事实是人类基因数大约只有三万到四万个。所有哺乳类都有几乎相同数量的基因,差别仅在于DNA的排列顺序。就基因本身而言,人和老鼠是非常相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人柯林斯(Francis   Collins)说:这对我们人类的自尊是个打击,不过这也显示了人类的复杂性来自其他源头,我们必须开始搜寻。《观察家报》的文章说只要基因数的估计值提高到十万左右,就足以解释人性;反之,估计数减少到三分之一左右,就表示我们应该提高发育期间后天影响的重要性。这个思路,正好将发言权交与佛学对生命的解释。
以佛学来看,基因图谱就像是宿昔造作的一份记录,一份前世业因决定今世果报的清单,记载着过去善恶业行所应得的此世正报样貌,这份记录难以代表生命的主体,更无法真正解释人类何以异于禽兽。
人之与动物真正的差异来自于能否起觉自省乃至觉悟事理。人类由于可以觉察自己心念而能伏烦恼恶,甚至照破烦恼无明,故而异于禽兽。由是,基因的雷同,显发人与动物有其同源,同循业感之因果法则发展,另一方面则提醒人类其与动物之别绝非在物质层面或外相上,因为这个差异实在不大,基因亦非生命的真源。纵是人身却未能觉知自心起念善恶,如杀人、偷盗、妄语、邪淫、饮酒而失性,这时候的人则无异自失人格,同于牲畜。因此,就如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所言:“基因是人类的起点,我们应把它们视为提供发展潜能,而非施加限制的东西。我们千万不要根据基因型去预设某人的健康或能力,而要看他们的实际表现而定。”
所以,纯粹以基因来诠释生命乃至以此力图提升生命,不仅是物化了生命,如其真能有所作为亦终究不过是在生命的表相上做文章罢了,而非关生命之深度与广度。有些科学家在基因的发现与基因工程的研发成果上,兴奋地以为改造乃至创造所谓完美的生命,可能不再是神话。然而,这条看似能引领人类至完美生命开创的路径,究竟会将人类带至何处?个人基因资料的公开将引发另类的阶级歧视,基因治疗法将使优生学极端地发展导致生命质量的肤浅化,基因复制和交换技术终将让人们生活在一片紊乱之中,从人际关系、物种乃至植物界,都将因基因的混同与人工的介入演化,而断失其原本调和的秩序。看来这个所谓完美生命的开创,在真正创造出完善生命之前,却会产生诸多的不完美而令人忧心忡忡!其根本问题,在于对基因的过度重视。这些科学家以为基因工程完全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去拼接、组装,然而此种改造既然建立在非真正生命本体的基础上,其结果必难以得到究竟的效果,至多就是对于疾病的治疗,而无法真正地涉入生命深层的提升与创造。
基因并不能代表个体生命的真正价值定位,相对的,无论什么样的人皆可经由其自身的努力而突破原生命体的既定格局。
生命之所以可能,精卵的结合、基因的构图乃至于细胞的分化与蛋白质的作用到机体的新陈代谢等皆只是表相,其真正的原因来自于佛性,或更简单地说来自这念心。生命的真正本源即此真心、佛性。一期的生命内容不过是其业相,仅是心行造作所感之业果,在此清净性德未完全显发之前,生命将随业缘一期一期地辗转呈现,由觉察烦恼与觉悟事理之深浅而决定生命质量的高低。在佛学中,无论从物质或精神层面来说,生命的层次计有十种,最高者是佛,中间依次为菩萨、缘觉、阿罗汉、天人、人、修罗、畜生、饿鬼,最低者为地狱众生。前四者为圣,后六者为凡,四圣六凡于是构成生命的十种层次,即十法界。
在佛法看来,生命的提升契机在于透过“觉”的功夫,察觉烦恼并悟明真理,觉察之功夫提升则心念作主的能力自然增强,于是能突破现有之生命格局,落实身心诸善行,乃至觉悟人生真理,知行相即而趣向本来佛性的光明与清净,清净佛性作为生命的本质亦是生命开发与提升的泉源,而功夫则在于“觉”。甚且,不待形象之改变,一心之中即具十种法界,一念觉起善心当下即入善道乃属贤圣之界,一念不觉恶心现,即转入三恶之界。因此,物质与表相皆非根本,本具的佛性方是生命的根本,能找到这个根本,生命方能超脱有限而趋向无限。禅宗里讲参禅悟道,乃借由参究不断地追究探寻如何是生命的本来面目,所求便是开悟见性。待真正地觉悟生命的泉源,再由此本然清净性德起用,所谓依心起修、依性起修,便能超越现实的物我,于生活日用中一切不离清净觉性,运水搬材皆能是神通妙用,处处智慧分明、自在无碍,无须假藉外在事相上的改变,即能全然地在生活中注入新的生命,如是方是真正生命重建之义。
科学家亦在此意识层面开始觉察到改善生命的契机,而有类似的说法。如新南韦尔斯大学医学生化科学教授彼得利特(Peter   Little)论及自由意志对于生命的影响,指出基因对于身心所产生的影响力,会随着个人自主能力逐渐降低而被察觉出来。既然,自主能力低时基因影响力将会突显,那么自主能力若得提升,基因之影响力便能相对减弱。这说明了人类精神层面,具有对于生命走向的某种决定性,更胜于基因的主导与限制。
佛学中所言的觉性──觉察烦恼、觉悟事理,乃意识中的能远离虚妄的关键因素,代表一种自我作主能力的提升,唯有依此觉性为一切行为模式准则,方能超越事相而得自在,而从因果的角度来看,依觉起行方为最殊胜的因,亦才是改造生命的最有利途径。因此,从自心上的起觉,乃清净性德实践的开始,不仅是对生命与生活实质上的提升,亦方能突破科学家所认定生命是一场精致的物质性的悲剧人生,其存在价值亦将不再仅是携带着一个生命密码箱在生命演进的大道上放足狂奔的物质总体罢了。